論盡教育:何謂「不枉此生」?

記得沈祖堯教授仍是中大校長的時候,王師奶參加姨甥女畢業禮,沈校長以《不枉此生》為題,勸勉畢業學生,這是王師奶聽過最動人的一篇演辭,迄今仍在耳際。沈祖堯演辭的對象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是將要踏入社會的一張白紙,是將要接受社會大染缸漂染的青年,所以他的演辭充滿期許、警惕,設定的標準高於社會平均的期望。讓我們看看沈校長對行將展翅高飛的學生的「不枉此生」的贈言。 沈校長訓勉畢業生:高尚 儉樸 謙卑 第一:快樂與金錢和物質豐盛無必然關係。一個溫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的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 第二:過高尚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陰暗面:不公、剝削、詐騙等等。為了母校聲譽,務必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勢的人,也不可做損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對一己的良知無悔,維護公義,事事以道德為依歸。 第三:過謙卑的生活。我們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心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人類出力。謙卑的人不固執己見,而是虛懷若谷聆聽他人言論。偉大人物不整天仰望山巔,他會蹲下來為兄弟濯足。 食好住好穿好 不是人生全部 假如你擁有高尚的情操,過着儉樸的生活,存有謙卑的心,生活將會非常充實。你將會是個愛家庭、重朋友,而且是關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會在意社會給你什麼,但會十分重視你能為社會出什麼力。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更不能以開的汽車、住的房子作準,而是應以它的學生畢業後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也許沈校長演辭內容不能被所有家長和學生認同,家長會認為「我辛辛苦苦陪太子讀書,幼稚園、小學、中學以至大學,搵學校、叩門,為的是將來有份好職業,有安定的生活,就算不是錦衣玉食,也不應僅過儉樸生活,若是如此,我十多年來豈不是白捱!」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誰不望兒女住洋樓,養番狗,揸架砵砵車周圍走。唔通仲要住300方呎靠打開門、半掩鐵閘通風的公屋咩!家長心情如此,畢業生又如何?年輕人大多重理想,他們大多理解沈校長的語重心長,也明白食好、住好和穿好不是人生的全部,也明白活得有意義才不枉此生。 王師奶就見過不少有理想,勇於維護公義,莊敬自強的年輕人;不幸的,也見過不少年輕人給社會的混濁氣氛熏得蓬首垢面,他們在名利面前屈膝,他們已和剛畢業時的豪情壯志告別,大學畢業禮訓勉的儉樸、高尚、謙卑在他們心中已成笑話。今日議事堂中,高官群中,俯拾即是。尚幸十步之內,仍有芳草,數目是少些,但仍有彌足珍貴的一士諤諤之輩,為世界殘存一絲希望。 古人常有「知易行難」和「知難行易」之辯,王師奶認為兩難,知難行亦難。少數的「芳草」們,請繼續芬芳下去,才「不枉此生」。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幼稚園嗌救命!

一場肺炎不單把武漢變成死城,也奪去了數以千計的市民生命,確診病者散佈國內各省市,連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亦不能倖免。香港當然也走唔甩,論市面蕭條,甚於SARS,人心虛弱,得未曾有。王師奶眼中無別物,心中只有——教育。 受肺炎影響的行業,各行都有,小婦人只關心教育。大學、中、小學最多是停課,仍未影響至經濟層面,但幼稚園連根基都動搖。除大學外,資助的中、小學受影響最小,完全不牽涉經濟,校舍是政府的,燈油火蠟全部有公帑照住,只考慮停課期間如何「停課不停學」,唔好畀學生荒廢光陰,成日掛住打機,懶開就懶;幼稚園複雜好多,雖然有資助,但以人頭計數,人頭走下一個,走下一個就大劑啦!有開辦PN班部分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就更慘。 無上堂仲要交學費?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據一個調查報告,六成三幼稚園表示PN班家長拒交學費或退學,K3及K1亦有一成半如是。教協一連三天向全港幼稚園做問卷調查,共收到238份回覆,約七成需收費學校有家長停交學費或退學。總而言之,慘慘慘!學生不足,政府資助減少,即係要裁員,更嚴重的要倒閉。現在有啲幼稚園已向商界看齊,八折支薪者有之,放無薪假者有之。共渡時艱已成最流行口號。站在家長立場,我個仔都無接受服務,無上堂,無理由我仲要交學費,言之成理。還有一個隱衷,該名家長本身也可能是被放無薪假期者,甚或是被裁者,無服務仲要交費?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退學潮對一些私立不受政府資助的幼稚園似乎影響較微,因為私立幼稚園通常較有名氣,一位難求,讀得私立,一般家長比較富裕,恐怕退學後失去學位。 學校停課 校車行業食白果 王師奶忽然想到有一種同小學、幼稚園關係密切的行業更慘,無乜人提佢哋,亦唔會有人幫佢哋,那是校車。學校停課,校車被迫停駛,校車車費係逐月交,家長連學費都不交,怎會交校車費?校車分兩類,一類是旅遊巴型,一類是小巴型。旅遊巴型可載五六十個學生,如果停載,牌費照交,泊車費數千,司機失業,跟車姐姐失業;小巴型的車主就是老闆,學校停課,車主不會有收入,個個月食白果,點頂? 幼稚園是本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面對不可預見的疫情影響,並非人為不彰,教育局似乎不可袖手。難道讓幼稚園一間一間閂門,幼稚園教師一個一個下崗?王師奶呼籲教育局快快出手,以去年12月人數為基數,資助所有接受政府資助的幼稚園,填補部分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赤字。教協和教聯會宜合作督促政府挽救幼稚園的困境,相信兩會都有幼稚園教師和校長的會員,為什麼不振臂一呼? 要幼稚園嗌救命,是政府之耻!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5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停課不停學的後遺症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內地中小學校要求學生在家中上網聽課。據報河南鄧州一名14歲女生,因家貧無力獨立買1部智能手機,無法網上聽課,吞下母親治療精神病藥物自殺。該女生姓李,3姐弟中排行第2。父親左腿有殘疾,靠在街邊補鞋為生;母親是精神病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常年服藥。學校停課,李家3姐弟要在網上上課,父親左湊右湊,加上鄰居幫忙,才勉強買了一部手機,3人共用一部。案中女生佔用時間少,因此欠下許多功課。出事那天學校在網上考試,女生情急之下竟然自尋短見。此舉當然不值得鼓勵,情景令人心酸,貧窮逼得英雄也氣短,况弱女乎! 家貧無法上網學習 學校好心變壞事 停課期間安排網上上課,是學校愛護學生,不想學生浪費光陰,動機絕對良善;搞到小女生做傻事,非始料所及,好心做壞事,此之謂也。如果真要計較,學校並非無責,以百分率計,起碼要負40%責任(好多玻璃心的旁觀者,未必同意小婦人評估)。本港好多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甚至有學校在網上實時上課。假設某校四年級星期一第三堂是英文堂,所有四年級學生依時依候在家中坐定定打開電腦,電腦畫面出現個樣似梅艷芳的Miss Chu教Lesson 4;或者三年級第五堂中文課,由身材瘦削如新馬仔的劉sir教,教乜就未知。此議一出,王師奶就知好多後遺症,但見教育界拍晒手掌,連楊局長都話電子學習突顯危中有機,小婦人眾人皆醉我獨醒,心知有部分學生無法參與網上學習,直至今次新聞,王師奶才敢給香港學校澆一盆冷水。難道全港的校長真係「醉」得咁交關,只有你王師奶一人咁「醒」?非也,估計絕大部分校長都知,但他們跟風,取悅家長,向家長表態:我哋好關心貴子弟嘅學業㗎。另一方面,?局長開心,何樂不為! 一般平民化區域裏的學校,有學生一家4、5口住幾十呎劏房等閒事,父母為衣食奔波,不知何謂Wi-Fi、何謂上網。學校標榜先進,老師與家長網上聯絡,學生在網上做功課,全都是好事,實際情况如何?王師奶樂觀估計,起碼有20%家庭做唔到。點解王師奶對電子教學咁悲觀,學校網絡分期鋪設,電子教科書有一年級無二年級,有上冊無下冊,這固然是致命傷,最攞命係要人手一部電腦。中產人家當然無問題,家長亦有一般電腦基本常識,但對於胼手胝足,餐搵餐食餐餐清之輩就不是易事。上網是錢,電腦是錢,家有一子一女,「停課不停學」,網上做功課,家姐做完細佬做,一部電腦勉強可應付;但實時上課就硬晒軚,兩個仔女要兩部,3個仔女就3部,點頂?校長們,老師們,請拆掂佢。 推網上上課 應照顧弱勢者 河南省教育廳要求學校做好網上教學工作,建立精準幫扶機制,為家庭有困難的學生臨時提供線上學習用的手機和電腦等。河南省教育廳的處理方法值得香港政府參考,學校在推行網上實時上課之前,應調查學生家庭經濟情况,有困難的應先解決,不應貿然進行。想一想,一班30人,就算有25人無問題,Wi-Fi、上網、電腦掂晒,5人未解決都不宜進行,要照顧弱勢者,千萬不要有「讓部分人學起來」心態,免少數人自卑,這是教育的慈悲。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4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活出意義來

經過中環書店,看到推介書《活出意義來》。作者是精神科醫生弗蘭克,內容敘述他在集中營生活的感悟。小婦人讀到「曾經擁有過無數輪明月,卻不曾駐足觀賞;擁有自由,卻不曾感受活力;擁有健康,卻不曾珍惜生命」這幾句話,感觸得掩卷呆了好一陣子。 王師奶不是寫書評,只為書名聯想翩翩,想到今日的教育,教師們有沒有和學生討論何謂「有意義的生活」?知道何謂「有意義的生活」,才會活出意義來。多年前看過一本普立茲獎得主Tracy Kidder寫的Among Schoo lchildren,其中一章是寫一個任教於美國平民區小學的克利絲老師,學生家庭大多貧困,克利絲來自基督教家庭,充滿悲天憫人情懷,她努力工作,希望學生藉知識脫貧,改善生活。我們不否定克利絲老師良好意願,但教育意義是否僅止於此?生活的意義是否僅止於房子、車子?殘酷的現實最是無情,任克利絲老師如何努力,脫貧率也不會高到哪裏。今日香港,任有千百個滿懷慈悲的克利絲,有用乎?即使所有學生都脫了貧(發夢無咁早),這就是「有意義的生活」? 教育不單是脫貧 有人誤會小婦人成日鬧人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自問雖非賢良淑德,也算溫柔敦厚,而且仲宅心仁厚添!小婦人憂心忡忡的是香港教育前途:教育決策者的苟安;教育工作者的短視。鐵口批命:無得救。說得性起,王師奶又開始吐逆耳的忠言:殖民地時代不算,香港教育揸fit人有羅范椒芬、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和楊潤雄。楊潤雄任期未滿,只能推測,不宜論定。其餘4人,有邊個為香港教育作出過石破天驚的貢獻?羅范志大而躁,李國章霸氣凌人,孫明揚hea住小修小補,吳克儉志在山水。人人都在做官,過日辰,眨下眼就5年,誰在任時為香港教育幹過「活出意義來」的事? 回頭說校長和教師們,雖然校長和教師醜聞不斷,王師奶仍深信好校長和好教師不少,像克利絲那樣慈悲情懷的很多,他們有沒有教學生「活出意義來」這道理?沒有。沒有的原因很多:可能他們短視,不知道教師除了知識的傳授外,還有更重要的責任是「育人」,引導學生培養完整的人格,教他們活出有意義的人生。教育不單是脫貧,是教他們活得有意義,不枉此生。王師奶知道對教師們這樣要求有點過分,也許他們不是不懂,而是太忙;也許是真的不懂,以為教師的責任只是知識的傳授,最偉大的成就是把學生送入大學。 書中有一節是講述在集中營大家都飢餓的時候,一個小童靜俏悄地把手中的麵包分給弗蘭克,弗蘭克感動得流淚;王師奶小學上中文課時,有一課描述荷蘭一個小孩看見河堤有一小洞漏水,荷蘭地勢低,漏水會釀成災害,可能崩堤,甚至淹沒整個國家,他把手指塞住小洞,不讓河水流入,辛苦的捱了一段很長時間,直至有人發現。這些都是不經意的自發,善良的人性「活出意義來」。因SARS犧牲的謝婉雯醫生及今次武漢肺炎自動請纓加入dirty team的醫務人員,都為生命加上意義。 觀乎今日議事廟堂之內,政府唯唯諾諾之輩的高官群中,誰懂得「活出意義來」的高尚情操?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3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你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十多年求學生涯中,一定遇過不同類型的老師,你可能有幸遇過替你在迷惘中開竅的老師,但不是人人都這樣幸運。在Netflix看到一套印度片The Sky Is Pink,女主角念小學時被美術老師罰企,原因是她把天空畫成粉紅色。老師認為天應是藍色,把天空畫成粉紅色是惡作劇、不合常理。女主角的媽媽安慰她說:人人頭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對一個6、7歲的小女孩來說,未必聽得懂媽媽的含意,小心靈一定感到委屈。小孩子有自己心靈的天地,也許她幻想粉紅色的美麗世界,也許她曾在夢中見過粉紅色的晚霞,因粉紅色的天空而要學生在課室門外罰企,絕對不是一個好老師所為。 把天空畫成粉紅色被罰企 王師奶讀小學五年級時,美術老師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她在桌上擺了一個花瓶,花瓶裏插上4、5株玫瑰花,叫同學們寫生。王師奶那幅「傑作」不堪一提,被評為丁級,還被選為反面教材。最後,老師把畫得最好的拿出來展覽,她說:「寫生一定要神似,愈似的分數愈高。」老師的話當然是對的,小婦人雖然得了丁級兼被示眾,也心服口服,鬼叫自己把花瓶畫成湯碗,玫瑰花又頭耷耷。 用想像力畫畫 不要畫得這麽似 六年級時換了一位30多歲的阿sir,他上美術課時也是寫生,在果盤中放幾個蘋果和橙,跟着在黑板貼上一張畫紙,用水彩調色,兩三分鐘已把蘋果和橙畫得栩栩如生,同學們還來不及驚歎,老師卻說:「不要學我畫得這麽似,用想像力畫你們自己的。」王師奶不停的畫畫畫,不知畫什麼鬼畫符,竟獲得終身難忘的寫生高分乙+。這位老師講出他評分理據,也說出他對繪畫見解。他說繪畫的境界不在神似(要神似不如攝影喇!),而在形象之外的趣味,10歲以下要在畫中有童真,10歲以上要有想像。10歲是糢糊界線,僅是概念而已,這番理論對王師奶的啓發深刻得很。 兩位老師都對,寫生要酷似是理所當然的事;繪畫精髓在創意和想像也絕對認同。作為一個老師,視野要廣闊,不囿於成見,隨時代觀點移動而移動。假設自己是The Sky Is Pink片中的小女孩,她有很多理由想像到粉紅色的天空,卻不被成人接納,甚至被認為搗蛋,被罰、被羞辱。讀者諸君,你認為今時今日有無這樣的老師?老師們,你或你的同事或同業中有無這樣偏激的人? 儘管教育大學的入學水準已有所提高,儘管老師們的薪金已是全世界前列,我們期望的是有赤子之心的老師。2019年12月5日《明報》報道,浙江金華東陽市一間小學四年級的何老師,將部分未完成功課的學生罰企,拍下照片傳至手機家長群組,留言說:「這些不要臉的東西,家長也有責任,監管不到位!」也許這位何老師對學生們愛之深、責之切,原意是好的,但終究是缺乏赤子之心的愛與寬容。 王師奶對香港的老師仍有信心,請不要忘記你們從事教育的初心。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取消學校派位網

又是升中學生家長頭痕的日子。王師奶真係唔明白,啲教育官員鍾意將簡單事情複雜化,區區一個選校問題,將全港劃分十幾區,又批准選他區的兩間學校作為可自由選擇象徵。王師奶有個中學同學,知道王師奶對教育多多聲氣,在專欄鬧人鬧物,佢話對王師奶的觀點有時同意,有時不同意,但鬧啲牛鬼蛇神就同意的居多。如此說來,王師奶「中」懷大慰,意見不同是正常不過的事,若要人像我,除非兩個我。 教育圈中,牛鬼蛇神比目皆是,小婦人雖然敬重斯文,但軟骨的鬼魅確實不少。尤其是一些多讀幾年書,多看幾本書的所謂學者,善觀風勢,逢君之惡。一般市民懾於他們學者身分,誤以為他們的意見就是灼見,粗俗的說一句,拖垮香港教育就是這些有學而無品的人。 將學校派位劃區而分已有數十年歷史,當初提議分區派位的官員可能是好意,不想學生舟車勞頓;也可能是盲目照抄外國。外國分區派位有地理原因,由一個鎮到另一個鎮確實需時,於是限制有其必要。香港彈丸之地,柴灣到香港仔,上水到尖沙嘴亦不多於45分鐘車程,強制劃分說來牽强。 香港交通發達 升中分區無意義 一法立,一弊生,家長們會覺得被剝奪了選擇的自由。就算官員們解說分區派位制度有多完美,多體貼,那為什麼直資學校又不受限制?難道讓直資學校學生自生自滅,不用關心,不用體貼?講起直資的特殊優待,王師奶就好勞氣,小婦人不是對直資有偏見,事實有些直資辦出了初心,也辦出了解除資助的桎梏達至錦上添花的目的。王師奶不反對有錢人餐餐魚翅撈飯,朝朝龍蝦做早餐,但不能有錢人可以白飯任添,普通人家就只限半件叉燒半碗飯。直資可以招收任何區域學生,從旺角收到沙頭角,從淺水灣收到筲箕灣;資助學校劃地為牢,話之你屋邨老化,全邨居民都是阿公阿婆,適齡兒童寥寥可數,學校不准網外招生,你話嘞,呢啲學校點生存?仲有攞命的一招,直資隨時可收生,一月又得,四月又得,寅時又得,卯時又得,資助學校無呢支歌仔唱。至於教學語言更是離晒大譜,資助開英語班有條件,直資無條件限制,鍾意開幾多班都得。 直資弊制唔敢改 芬蘭考察有乜用? 小婦人真係唔想再講,立法會教育小組派人去芬蘭考察,有鬼用咩,得過睇字,邊個教育局長咁有guts去改革?局長任期5年,好快就過,只求唔好有大事發生,無災無難到公卿。王師奶讀古人文章,覺得古人留下好多吹水名句,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回歸祖國23年,歷4代特首,才人何在?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楊局長,諗下取消派位網吖,勿以善小而不為。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9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再談校長風骨

談校長風骨好似係好縹緲的事,王師奶心目中,好校長標準不敢奢望包括風骨在內。翻聽商台《光明頂》節目,陶傑先生評論沙田培基小學因一張工作紙,引致校長要向公眾道歉的事件。呢輪教師頭頭碰着黑,連帶校長都成身蟻。事緣一名英文教師在一張小二英文工作紙,描述美國黃石公園河水清澈,人民亦善待河流;相比中國某些河流骯髒,人民將垃圾和污水倒入河中。內容遭網民放上facebook,投訴教師「別有用心」、「圖為學生洗腦」,要求校方嚴懲。未寫下去前,要先為培基小學的英文程度喝彩,也為涉事的英文科教師鼓掌,一間普通的資助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工作紙程度如許,難得之至。 工作紙唱衰中國還是講事實? 王師奶成日給老爹耳提面命,千祈唔好牽涉政治話題,否則唔死一身潺。父命難違,小婦人下筆如履薄冰,即如本文,絕對與政治無關。重點是,那名英語教師寫的是否事實?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河水清澈,王師奶親眼所睹,可以作證;至於我們中國某些河流污染也是事實,官方好多調查亦有報道,這證明工作紙的內容都是事實。祖國幅員廣大,人口14億,二戰後一窮二白,百廢待舉,數十年間,將中國變成現代化國家,世界第二經濟體,得來不易。不能否認,我們仍有進步空間,需要的是信心,不是玻璃心。比較河流的清潔程度,與洗腦何關? 回頭說培基小學本身,它發聲明指涉事教師一時疏忽引起誤會,又說校方對工作紙引起爭議深表遺憾,稱已嚴肅跟進事件,與涉事教師了解事情始末後,知悉教師沒有政治取向,只因一時疏忽引起誤會,深感抱歉。校方表示,日後會加強審視教材,並會重新派工作紙予學生,强化正向教育。相信培基小學黃清江校長是教育有心人,也是一位有經驗的校長,他想迅速將事件撲滅於萌芽之時,於是又遺憾又道歉。 內容真確 何須道歉? 王師奶明白黃校長用心,怕人投訴,不想事情擴大。不過黃校長,接到投訴要分析,不是有人投訴就害怕、豎白旗、跪低。小婦人為那個英文科教師呼冤,工作紙內容真確,何疏忽之有?你又了解過該教師並無政治取向,那就更有責任維護其專業和尊嚴。你只需解釋該工作紙的真實和原意,毋須道歉和遺憾。小婦人早幾期寫過〈校長的身教〉,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委員方奕展先生談及「校長的風骨」,小婦人認為黃清江校長,這正是你展示風骨的時候。第一、你有責任保護你沒有做錯的員工,顯示你是一個有擔當的領袖;第二、你應理直氣壯面對無理的投訴。你說必須讓學生以持平客觀的態度分析問題和討論解決辦法,態度絕對正確。如果學生群中,有人親眼看過黃石公園的清澈河水,也親眼見過骯髒的深圳河,你怎能令他覺得你持平?你說會重發工作紙,強化學生正向教育,難道新的工作紙說黃石公園的河水滿是垃圾,中國的河流清澈見底,如此就是正向? 王師奶知道校長難做,一個有風骨的校長難尋。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師是專業嗎?

王師奶敬重斯文,對教師和校長這群前線教育工作者敬禮有加,近來教師們頻頻受到一些「盲毛」糟質,總是心有不忍。以前有兩句好流行的話:一句係「好仔唔當兵」,另一句係「唔窮唔教學」。時移世易,呢兩句話應該out咗,保家衛國,大丈夫當如是;唔窮唔教學在香港唔啱聽,教育大學畢業,如果有人請你,二萬幾蚊start。勤勤懇懇,無災無難,教多幾年,月薪五六萬定過抬炸彈。年前有教師薪金調查,香港教師薪金全球最高。萬一唔好彩升做校長,十幾萬月薪,更加埋什麼公積金、強積金,英國首相約翰遜都唔夠你咁多人工。 王師奶開心教師們待遇好,生活安定,專心傳道授業。但當社會動盪,要搵人孭鑊,要搵代罪羔羊,教師絕對是好對象,打又唔打得,得把口。一時話你唔識教歷史,專挖中國的瘡疤;一時又嫌你教通識太通透,搞到班馬騮無孔不入,摷完六四摷六七。立法會議員睇你唔順眼,教師就係社會罪人。 順住啲教育官員吩咐,只要事事yes,保證什麼學校議會主席有得你做…. 以前有事教師全部孭起,好少拉埋校長落水,因為做得校長,一定經過江湖歷練,識得避重就輕。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校監只需接受3個鐘頭特訓就可以擔任,佢識得乜吖,一切任憑校長做點紅點綠的交通燈;對外就更易喇,順住啲教育官員吩咐,只要事事yes,保證什麼學校議會主席有得你做,局長一定讚你專業判斷水準高。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小婦人剛才舉例只是校長中的「臭草」而已,講真話,芳草與臭草之比,1比10喇! 自稱專業教育組織? 有人話王師奶鬧人唔使本,由李國章、羅范椒芬鬧到孫明揚、吳克儉、楊潤雄。講這些話的人都不了解王師奶,王師奶知道做官的也有很多掣肘,唔係想點就點。李國章最霸氣,最當機立斷,於是成也霸氣,敗也霸氣;羅范是教育有心人,可是心頭太高,想一天把羅馬建成,欲速不達;孫明揚最好商量,一切順水推舟,於是無風無浪,無破壞,無建設,成了隔夜油炸鬼;吳克儉鄉愿一名,無端黃袍加身,做了教育局長,小婦人對他最寬容,人人都鬧他「唔得掂」時,小婦人只對他「我見猶憐」,5年來他最唔掂時亦從未稱呼他「唔得掂」;王師奶對楊潤雄局長從未重言一句,只??他太慎重,慎重到優柔寡斷,時時有急驚風遇着慢郎中的感覺。對楊局長,小婦人仍有期望,他對話誠懇,不浮誇,始終是耶穌會門下弟子。 但穩重的楊局長都令王師奶失望,也令所有教師失望。他和葉建源隔空「駁火」,竟說「有團體自稱專業教育組織」,相嗌唔好口,你明指教協是自稱專業組織,自稱即是說名不副實,是冒牌,是A貨,則它名下數萬會員都不是專業,是虛有其名。但王師奶好多時都聽到教育局長包括楊局長,常說信任校長和教師的專業精神,何以一下子被貶到「自稱」?教育大學專訓練教師,王師奶好想知道教育大學的畢業生是不是專業人才?教協45周年會慶,林鄭特首擔任主禮嘉賓,難道特首竟會為一「自稱」專業組織主禮? 楊局長,您傷透好多教師的心,也辜負了王師奶對您的期望。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7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不要歧視「毅進仔」

逆權運動,警察和市民成對立面,動手兼動口,有警察叫市民做曱甴,有市民叫警察做「毅進仔」。相嗌唔好口,嗌得性起,乜嘢都噏得出,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鋒利無比,刺入心,痛過黃蜂尾上針。鬧人哋曱甴、木虱、老鼠、蝗蟲,王師奶無乜感覺,但聽到有人鬧警察是「毅進仔」,小婦人就好有反應。當然明白「毅進仔」的含義,意指讀書唔叻,考試唔及格。考完DSE,入唔到公立大學,連副學士都唔收,最多只能讀毅進,講句最刺人的話,即係話毅進仔係籮底橙。 王師奶雖然只是牛頭角一匹婦,但評價別人有自己一套標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開口埋口鬧人曱甴、過街老鼠,則其人必是與曱甴、老鼠同類,甚或自己是跛腳曱甴、黐線老鼠之類。有些家長教仔,開口就鬧「衰仔」、「死仔」、「陀衰家」,跟着XYZ一輪粗口,這樣教仔只有反效果,瞌埋雙眼都可以想像這個家長的猥瑣形象。 順便講一個爛gag博各位讀者一笑,這是小婦人耳所聞,目所睹:油麻地果欄對面,有一樓梯底鐘表店,兩父子口角,父親約60歲,兒子約30,父親大聲鬧兒子:「衰仔,正畜生。」兒子反應一流,大聲反駁:「係呀,畜生生畜生。」這樣精警的對罵,小婦人不禁啞然失笑。足證罵人曱甴、老鼠、木虱者亦一丘之貉,罵人者慎之。 畸形教育制度下的犧牲者 點解嘲笑警察是「毅進仔」令王師奶反應咁大,主因是王師奶愛護年輕人。其實「毅進仔」亦是可憐人,是不良教育制度下的副產品,是執政者做日和尚敲日鐘的過日辰態度,把他們趕入窮巷。公立大學入唔到,副學士和自資院校無錢讀,毅進是末路中的唯一出路,唉!讀完毅進無人請,如果身高體格掂嘅,考警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起薪2萬多,比一般大學畢業生起步還高。警察工作服務社會,受人敬重,只要入了職,繼續進修,工作表現良好,警長、督察都有機會擢升。王師奶相信大部分毅進學歷入職的警察都是好青年,所以用「毅進仔」譏諷前線警察是不公平,也不道德。 小婦人不敢談政治,也不妄論誰是誰非,只從教育角度及愛護年輕人的赤子之心出發。在香港這畸形教育巨輪碾壓下,年輕人從幼稚園、小學、中學,以至徘徊大學門牆之外,經歷的痛苦實不足為外人道,與這痛苦過程同行的是父母愛子女之心。沒有父母不想兒女成龍成鳳,沒有父母想自己兒女被摒棄大學門外,在困獸籠中成「毅進仔」。學習的過程像一場馬拉松賽跑,有領先,有落後,有跌倒,有爬起;有起步領先在中途落後,有起步落後而在終點獨佔鰲頭。這只是學習的馬拉松,人生的馬拉松就更變幻了,參加馬拉松的選手都是好青年,都曾立志跑好這場賽事,都是值得尊敬的選手,為什麼演變到彼此以曱甴、「毅進仔」這些低級而傷害人的言詞傷害對方? 不要歧視「毅進仔」,他們也是畸形教育制度下的可憐人(應該說「犧牲者」)。香港政府坐擁過萬億儲備,為什麼不多增大學學位,讓好青年不去做「毅進仔」?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千祈唔好畀仔女做教師

士各有志,兒女考完DSE就會諗大學選科,王師奶認為做父母應尊重兒女選擇,因為命是他們自己的,前途也是他們自己的,父母可在旁提供資料給他們參考,不可給他們壓力順從父母意見。小婦人不是得把口,B仔選什麼系任他自己作主,大學設立得什麼系一定認為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才,有需要就有出路。C女今年要DSE了,王師奶前天忍不住「認真」地向她提意見,希望她不要選擇做教師。這似乎有點出爾反爾,又話尊重兒女選擇,現在又干涉?「干涉」是講得誇張些,只是加重語氣而已,最終由她自行決定。 王師奶講過,當社會把一切問題入教育數,社會已不理性,首當其衝的一定是教師。學生對國家歸屬感淡薄,就話教師唔識教歷史,無法引導學生從歷史產生國家自豪感,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學校不把中史列為必修科,也是罪狀之一。王師奶講過N次,歷史與愛國無關,二千多年來,中國歷史值得稱道的歲月少,不堪聞問的日子多;除了詩詞,文學篇章和美麗河山外,無一足取。當逆權運動進行時,一些知名的「盲毛」話大學要加強德育訓練,大學生之所以參加示威,是由於大學缺乏德育云云。通識科更是眾矢之的,話教材異端爭鳴,要統一「修理」;一時話通識教師妖言誤導,一時又話信賴教師的專業判斷,總之,龍門任官搬,千錯萬錯,都是教師錯。唉!通識唔係教師自己要教,係以前的教統局長勒令推行,如果通識咁戕害青年學子,叫仍在行政會議的李國章和羅范椒芬找數喇。 蔣麗芸建議課室裝閉路電視 有點離題了,點解王師奶唔想C女做教師,有遠因和近因:遠因是文革影響,紅衛兵多是學生,學生平時被教師管得嚴,於是趁機鬥倒老師,不論小學、中學教師和大學教授,都被鬥到七彩,著名學者季羨林就是人辦,他的《牛棚雜憶》真是一字一淚。近因是蔣麗芸議員建議教育局提供資助,每間學校在課室增設閉路電視,「讓校方管理層更能有效監管………」。聽到蔣議員的建議,王師奶聞到文革氣味要吹入學校。在課室增設閉路電視,不單踐踏教師尊嚴,也為學校製造白色恐怖。蔣麗芸可能有「無心之得」,不經意中製造了學校的分裂,將教師和管理層站於對立面,一間本來和衷共濟,氣氛和洽的黌宮學府變成鈎心鬥角、你虞我詐場所。誰是校方管理層?誰負責監管?校長和副校長終日做竊聽者,監視每一個正在上課的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唉!這算是學校還是監倉?教師是什麼角色?上受校長竊聽,下受學生舉報,尊嚴何在? 如果有教師支持警察罵人曱甴,過度使用武力,同樣犯了判斷的偏差,負責監管的校方管理層又如何處理? 王師奶當然不贊成教師將自己的政見灌輸給學生,煽動學生堵路、縱火、非法集會,這是不道德的,同時也相信在接近十萬的教師群中,只佔極少數會如此。教師的責任是將事實鋪陳,以持平和不偏不倚的態度引領學生思考。如果有教師支持警察罵人曱甴,過度使用武力,同樣犯了判斷的偏差,負責監管的校方管理層又如何處理? 秀才遇着兵,有理說不清,今時今日,教師是高危行業,動輒得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奉勸家長們,加多兩錢肉緊,叫仔女唔好去教書。據教育局表示,已收到超過100宗投訴教師案件,有30宗正考慮懲處,驚未?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