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也許,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近日在籌辦課餘活動給基層家庭的孩子,厚着臉皮到處找公司機構贊助經費,不下一次碰到一些退而不休的前輩、老闆,他們慷慨地分享的不是金錢贊助,而是他們過去那段寶貴的發史。 文:歐偉民 歸納各前輩的潛台詞,大概就是舊時他們也十分貧窮,亦沒有人幫助,只要努力讀書,好好工作,不怕辛苦,就算不能像他們一樣出人頭地,也可以養妻活兒,着我們要鼓勵基層家庭的孩子加倍努力。筆者的EQ(情緒智商)在過去一年相信已有不錯的進步,面對反智的年代,傳統的IQ智力或許已不太管用。 港貧富懸殊45年新高 今天的香港,貧富懸殊的情况有多嚴重?以經濟學常用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來量度計算,日本是0.379,國際警戒線是0.4,而我們身處的香港,今年公布的數字是過去45年來的新高,達到0.539,在所有已發展的地方來看,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全球第一。要知道,任何地方的貧富懸殊一旦超越國際警戒線,示威、騷亂、自殺等問題都會陸續出現。筆者無意淡化或輕看前輩的發史,亦相信他們過去的生活也是相當艱難的,只是今天基層孩子所面對的困苦,是全球第一,也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嚴重。 孩子壓力 父母用心察看 我城的經濟狀况也有堅尼系數作參照,然而,我城孩子每天所承受的壓力、困難,卻沒有任何指數給父母作警戒與提示。 「你的孩子好嗎?」總常是我對家長們的問候。他們大部分的回應都會是:「幾好」、「差不多」、「沒有什麼改變」之類。 但當我們認真地去想,這是可能的嗎?孩子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在成長,他們何以沒有改變呢?或許只是我們做父母的,不太在意、不太留心孩子的改變吧。記得之前替一個單親家長小組當導師,有一位爸爸說他的小女兒升小後,吃飯就是特別慢,不想她吃得飯又涼菜又凍,每晚吃飯都令他十分「勞氣」,女兒寧願不吃,亦不跟他說話。欣賞這位爸爸對女兒的關心,鼓勵他那個星期嘗試用「眼睛」去了解她吃飯慢的原因,是飯菜不好吃?還是之前吃得太多零食呢?一星期過後,這個爸爸回來笑說謎底解開了,原來女兒有「爛牙」,但又不敢對他說,所以吃飯才會又慢又少。我開心他「看見」女兒牙齒的問題,更開心讓他「看見」過去不太留心、不太在意孩子的自己。 一直相信,沒有天生喜歡跟父母作對的孩子,他們每天都在努力改變,只希望贏得多一點的注視與認同;孩子不怕聽到父母對自己的評語,只怕這些評語是來自沒有在意他們的父母。用心細看孩子今天的生活,你或會發現,我們不是這樣,才可以長大的。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保護孩子的學習自由

剛在中大完成一個碩士課程,沒想到會以全級第一名成績畢業,榮登Dean's List之餘,也獲頒發首名獎學金,與三個孩子分享喜悅的同時,一致決定把獎學金全數捐出幫助更有需要的在學朋友。 文﹕歐偉民 三個孩子都喜歡學習,只是他們各有性格,互有長短,我的專業告訴我,他們更有不同的學習風格,沒有想當然的方程式。常提醒自己他們是完全的獨立個體,我的角色不是要孩子按照我過去的方法來學習,而是要跟他們一起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要讓他們失去學習興趣,與書本為敵。 溫習一定要專心? 我的家地少人多,根本不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寧靜的角落,縱使如此,家卻又是孩子感到最安全、最舒適的地方,他們都不愛到外面溫習或做功課。看大女兒溫書,你會感到她正活在一種寫意的悠閒中,沖一杯熱飲,桌上放著一排餅乾,帶著耳機,把週遭的噪音隔絕,在喜歡的音樂映襯下享受愉快學習。事實上,這樣她才能更專心、更集中,學得更有果效。偶有熱心的親戚長輩來我家作客,見姐姐那麼「不太正經」地做功課,都會眉頭一皺,表示關注,告訴我們他不懂,讀書不多,只知道「溫習一定要專心」、「讀書時讀書、遊戲時遊戲」的道理。作為父親,明白長輩的一番美意,也不想徒添孩子的壓力,帶長輩到酒樓喝茶吃飽,盡力保護孩子的學習自由,皆大歡喜。事實上,我小時候每天也是對著電視,跟著譚玉瑛姐姐一邊吱吱喳喳一邊做功課的呢。 放手培養責任感 鼓勵增信心 老二的學習比我規矩,高小後他愈來愈有責任感,就是日常的家課也不用我和媽媽檢查。誠然,我們都知道他常有「甩漏」的情況,但這正是他需要進步的地方,我也樂於放手,讓他享受承擔學習的責任與自由。之前他試過忘記了默書的日子,結果當然未及理想,他十分自責,不是怕我們不開心,而是後悔自己的粗心大意。這次之後,他便特意在電腦記下了默書的日期,也自覺地提前溫習。有朝早當我還在睡夢中時,他突然拿著滿分的默書簿衝進來,給我欣賞和簽名呢。讚賞不在於分數,而是在於看見他在學習上的承擔與成長。 妹妹聰明,卻是一個不太遵守常規的孩子,與哥哥性格完全相反。她喜歡做的會很用心地去做,可以廢寢忘食的;不喜歡做的卻會很用地力去拖延、去逃避。中文是妹妹的弱項,要背默一段47個字的段落,她根本沒有信心,所以她需要的不是督促,而是鼓勵。陪她溫書斷不是叫她「畀心機」、「專心點」、「抄多十次」就可以解決,溫習方法必須有所突破。簡單地由原本的扣分改為加分制,寫對一個字加10分,不消一會兒,她便從80分、210分到第三次取得460分的歷史佳績,她還期待著下次更長的文章,給她打破紀錄的機會呢! 孩子都喜歡學習,只要我們都願意用心地去保護他們那顆脆弱而幼小的學習心。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誰搬走了孩子的快樂?

從來沒有想過,這一代的孩子會活得如此不快樂。 文:歐偉民 高度競爭 孩子沒犯錯空間 每次聽到有學童輕生的消息,總會感到一份椎心的刺痛,這痛既因為我們都是父母,更是因為在我們過去成長的日子,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是不曾發生的。作為父母、作為孩子的守望者,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與無助。在Facebook如常地分享生活樂事、上載吃喝照片,是要竭力掩飾心裏面的恐懼與無力感,還是盡力留住逐漸失去的安逸與歡愉?就是自己也不太清楚。 今天,當我們走近孩子的心靈,還可以堅定地告訴他們︰「童年是人生最快樂的時間」、「孩子都是快樂的」嗎?我們所說的,我們真的仍然相信麼? 活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城市,孩子都沒有犯錯的空間,偶爾「失手」,即換來更大的「壓迫」。友人小五的女兒一向乖巧,常在父母的Facebook看見她在朗誦比賽、音樂比賽中的獲獎照片,但因去年考試失準,今年又將要面對呈分試,父母都不容有失,於是,安排她每天下課後都要到補習社,每晚回家已是八時。草草吃個晚飯,梳洗後便要趕快練琴,也要捉緊時間完成補習社老師為她度身訂做的補充練習,有時還要繼續溫習考測默書呢。 平日在家喜歡玩什麼遊戲? 口不對心是父母的通病。友人常說對孩子要寬容一點、要接納他們的不完美,但從他所做的,我卻看見一個不被接納的女兒,也許父母心目中所渴想的,是一個不容犯錯的孩子。寫字慢一點、吃飯慢一點、洗澡慢一點、走路慢一點,都會令父母不高興。明白父母的挑剔、呼喝、責罵都是為自己好,沒有想過什麼感情勒索,唯有努力滿足他們的要求,只要父母感到快樂,孩子都是甘心樂意的。「對上一次帶女兒到公園玩耍是什麼時候?」我問。「她平日在家喜歡跟你們玩什麼遊戲?」友人半天都沒有想出來,推說現在的孩子功課忙碌︰「辛苦這兩年,考好呈分試,待升中後便可以輕鬆一點吧。」這是難以理解的邏輯,兩年過後,又如何保證孩子有輕鬆快樂的日子?這大概只是一塊掛在前頭永遠吃不到的紅蘿蔔吧。很難想像一個沒有遊戲、沒有玩耍,只有補習、只有成績的生活會是怎樣的生活。可悲的是,孩子在過程中就是無處可逃,也看不見出路。 我城接二連三有學童輕生,他們或許失去了生活原有的快樂。一張亮麗的成績表,孩子是用「命」給父母拼來的,即使成功考入大學,父母非常快樂,孩子卻沒有。最可怕的是,有些孩子就是拼了「命」,也沒有能力給父母滿意的成績,他們只會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累,假如從沒有存在過,父母也許會更快樂。 孩子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祝福,不論才智,他們都只能活一次,請不要搬走他們的快樂。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孩子心事有誰知?

九歲的兒子性格比較內向,沒有姐姐的口齒伶俐,也沒有妹妹的樂天。前幾天看見他收拾書包預備上學的模樣,仍感覺到他的興奮與期待。在開學前的一個晚上,我在客廳努力地寫稿,他在房間卻遲遲未能入睡,進出多次,不是說要喝水、就是要上廁所,老爹知道,這個小男孩不是口乾、不是內急,而是有點心事吧。 文:歐偉民 關上電腦,走去兒子房間,見他在被窩裏努力地「裝睡」,便躺在他旁邊,輕拍他道:「仔,老爹明天要用普通話跟一班叔叔姨姨介紹一些親子溝通的方法,擔心表達得不好,你可以給我一點鼓勵嗎?」他轉過身來,搭搭我的肩頭,說:「爹爹加油,你一定可以的。」還給我一個緊緊的擁抱。「我已經充滿力量啦!」我也擁着他,問:「那麼,你有沒有什麼要老爹為你打氣呢?」 不否定孩子感受 多加鼓勵 他想了一想,在我耳邊,低聲的道:「我最好的朋友已轉到外國升學了……」搭着這個天地間與我關係最密切的小男孩,在黑漆漆的房間細聽他的心事,父與子的對話,就是應該這麼親、這麼近。 原來,兒子擔心在新的學年,因「死黨」離開了,其他同學又有自己的朋友,怕每天在學校就只有自己獨個兒在行行站站,害怕在人群中的孤單、害怕在喧鬧中的寂寞。感謝兒子對自己的信任,我也得坦白面對自己的感覺,聽到他說害怕每逢小息午飯只有自己孤伶伶一個人時,鼻頭也酸了。「如果每天都只有自己一個,真是十分孤單的。」知道不能否定兒子的感受,同時,也要鼓勵他走出這個憂慮。 保持善良單純之心 我從來沒有擔心兒子會交不到朋友,他的善良與單純就是別人最喜歡與他親近的原因。萬萬不可為了結交「朋友」而放棄原有的善良與單純,只有用最真的自己來與人相處,才會遇上真正交心的好朋友。 朋友不是彼此競爭的對手,也不是互相比較的對象,可以彼此支持、互相打氣的,才可算得上是真朋友吧。 在球場上、賽道上,能為你的朋友歡呼喝彩嗎?能把他們的勝利視為自己的勝利嗎?校園內,也許會碰到孤單、憂傷的心靈,能夠停下來陪他們坐一會?能夠蹲下來聽聽他們的心事嗎? 給孩子充滿力量的擁抱 「仔,成長是一個充滿『愛』的旅程,當你愈發長大,你便愈有愛人的能力,你會更懂得關懷、懂得欣賞、懂得寬恕、懂得接納別人,我相信你只要在成長中沒有失去那顆善良與單純的心,你的朋友一定比我還要多呢!」夜了,緊緊地給兒子一個擁抱,說:「乖仔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我已經充滿力量啦!」在漆黑中仍清楚看見他那純真的笑臉。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六個人的喪禮

活在全球競爭力第一的城市,人在不斷彼此競爭的同時,彷彿也在彼此淘汰。打從幼稚園階段,與同學仔玩「音樂椅」開始,我們已被放在「淘汰賽」中學習跟同伴競爭。老師口說不要計較輸贏,大家卻只會為勝利的拍掌歡呼。競爭帶來淘汰,過程中落敗的,不管你因何落敗,都要快快退出離開,以免阻礙遊戲進行,要知道什麼是rules of the game。這一切都在告訴孩子,優勝劣敗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當生活不再是遊戲,一些在過程中被淘汰出來的人,在這個事事講求競爭力的地方,過着沒有尊嚴的生活,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疑問:何必有我? 你的喜怒哀樂清晰可見 數年前的一次探訪活動,幾位來自不同背景的義工認識了蝸居在劏房的你。大家縱使沒有血緣關係,卻把你視為親人,看見你放在牀尾的古董電視機,佔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牀位,便給你換了一部薄身的LCD電視。你感動卻沒有反應,因為很久已沒有收過禮物,被人關心的感覺也許已變得陌生。他們一而再的探訪,邀請你走出劏房、走出孤單,約你上酒樓一起喝茶,告訴你自己的近况,跟你閒話家常。你是一個不善辭令的人,性格沉默,但各人的分享,你卻比任何人都用心聆聽。寡言並不表示無情,相反,你的喜怒哀樂都是清晰可見的。曾到訪過你劏房的朋友,都不會忘記你掛在牀邊的月曆,因為每一天,你都會用筆在上面畫上你的「開心指數」。每當有朋友來探訪你或約你外出的日子,都是畫滿哈哈笑面的。沒有學歷、沒有技術,加上身體不太好,平日只能做點散工來過活,就是在四十多度的劏房中,你也捨不得為自己開點兒冷氣。但你若知道有義工來探訪時,必定會預先開好冷氣,生怕他們受不了劏房那非一般的熱,你就是這樣的細心、這樣的貼心。 早已視你如同至親 從你的月曆,知道你的日子不甚快樂,原來過去失敗的婚姻令你感到後悔、感到遺憾,電視壞了,義工可以幫忙修理、更換,心靈的遺憾,大家卻是束手無策。日子一天一天地過,沒有想到,突然收到你去世的消息。 一直相信,貧窮人的生命也是一樣尊貴的,不論貧富,也可以帶着尊嚴地離去。 感謝幾位探訪義工的仗義幫忙,他們為你這個「陌生人」所做的也許比很多親人還要多。用朋友身分代領遺體、登記文件、找殯儀服務、安排安息禮、火葬禮……就是要你知道他們早已視你如同至親,願意陪你走到最後,這是對你這個生命的重視。 最後的一次探訪 今早的安息禮,在公眾殮房的遺體認領處進行,是大家最後的一次探訪。出席的雖然只有六個人,這次除了探訪義工之外,還帶來了你的前妻。意外吧?她的眼淚、她的感謝,都在告訴你她的不捨,盼望有天可以跟你天家再聚。相信在你的月曆上,今天會是畫滿最多哈哈笑臉的一天吧。幸好,在輸贏、競爭淘汰之外,我們仍可看見天地有情,人間有愛。 文:歐偉民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善待生命,大愛無疆

天王寺動物園官方圖片 保持善良正直的心 一直覺得,暑假是屬於孩子的。他們經過了一整個學年的學習,不管成績如何,也應該對他們的努力和付出給予肯定,相對於考試成績,我更希望他們能夠保持一顆善良和正直的心。我常說暑假是給孩子補充快樂的時間,與其要花錢把他們送進沒有笑聲的暑期興趣班、拔尖保底班,何不帶他們出外跑跑跳跳,與父母一起共享陽光?要孩子相信愉快的童年不是傳說,父母必須給孩子的成長注入喜樂,畢竟,他們不是為分數而生。這個暑假,我與太太放下工作、放下電腦,拿起相機與三個孩子漫步大阪,頭頂上的太陽每天都照得非常燦爛,享受每天的親子對話的同時,更喜歡看見三個孩子比陽光更燦爛的笑容。 短短數天的行程,想不到給我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我家的孩子。 回港的下午,在開往關西機場的JR列車上,問孩子們在大阪最難忘的經歷,三個小朋友的答案實在令我意想不到。他們最深刻的不是到奈良公園餵野生梅花鹿的戰戰兢兢、不是到傳統小店吃日本師傅在他們面前即做的手握壽司的鮮甜味美,也不是在太陽底下穿著全套和服在街頭穿梭拍照的滋味,而是天王寺地鐵站附近的一個動物園。我感到詫異,是因為記憶中他們在那裏沒有太多的笑容。 為小生命發聲 這個建於市區的動物園據說已有百年歷史,是日本第三個動物園,總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多年來以「盡可能真實重現動物棲息地」作招徠,標榜園內動物的生活與自然環境相接近。然而,現實的情况卻與宣傳的有很大的落差。在酷熱天氣下,我們看見北極熊、企鵝在戶外塗上白漆的人工假石佈景中暴曬;老虎獅子過去是猛獸,卻在圍欄內瘦弱地躺臥着;兩隻長頸鹿被關在彼此分隔開的房子裏,左邊的一隻看不見右邊的同伴,右邊的也許不知道這個房子有另一隻同伴,彼此站在同一個房子,卻是天地間最遙遠的距離。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是孩子重複的疑問。 到了飼養河馬的水池旁,當中只有一頭巨型的河馬,也是一頭孤獨至深的河馬,旁邊的簡介文字卻清晰寫着牠們是「群居動物」。孩子再沒有發問,也沒有笑容,到了一個囚禁着獵豹的玻璃「牢房」,空間非常狹小,從左到右大概只有五步距離,精神恍惚的豹在「牢房」中不停地左右徘徊,像是沒有意識地走,牠本該是非洲草原上奔跑得最快的動物呢。孩子都不忍再看,離開時,隱約聽到獵豹在「牢房」中發出的吶喊。孩子都不明白,為什麼擁有十萬平方米面積的動物園,動物的活動空間卻那麼小?根本沒有為牠們提供自然的棲息地,一百年來,遊客絡繹不絕,沒有一個人為動物發聲嗎? 勿以善小而不為 萬物有情,大愛無疆。沒想到叫三個孩子最深刻的不是吃喝玩樂的安排,而是一張又一張被囚在狹小空間無助的動物的畫面。要孩子知道善良和正直不是裝飾,而是為世界帶來改變的能力。回港後,鼓勵他們給天王寺動物園的管理層寫了一封信,告訴對方他們在動物園的不安感覺,盼望動物園可以善待動物、善待生命。「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孩子可以盡上的本分。 文:歐偉民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還有尋夢的可能

學期結束,這晚與太太走到荃灣「搵食」兼慶祝,在熙來攘往的街道我們放慢了腳步,提醒自己沒有「急忙」的需要。穿過海壩村客家古屋,在德華公園的另一端不遠處,有一條窄巷,人們來這裏多是吃米線,我們卻選上了旁邊一間小小的西餐廳,兩口子都被這裏的慢煮菜單吸引。推門而進,迎來的是一陣夾有濃郁咖啡及雞蛋仔的脆香,餐廳小巧骨子,陳設裝飾漂亮雅致,太太是老師,對牆上一列大黑板特別有好感,菜式推介,圖文並茂,用粉筆在上面寫寫畫畫,有一種台北咖啡小店獨有的文青味道。 慢煮是時間與溫度的藝術 慢煮的原文是Sous Vide,意指真空低溫的烹調。 慢煮並非純粹烹煮時間的延長,不然,食物只會變得鬆散稀爛,失去原有的鮮味。假如相片是光與影的藝術,Sous Vide就是時間與溫度的藝術。頭盤是番茄湯,醒胃味美,口感豐富,已經是5星水準,若可以做成西班牙凍湯,在大熱天時,必會是5星星之佳作。點了西班牙黑毛豬,切一小塊放入口中,肉汁澎湃,伴着熱騰騰的秘製野菌醬汁,配搭天衣無縫,每一根味蕾都在舞動,好吃到不得了。意猶未盡,來一客黑松露意粉,煙韌彈牙,閉上眼睛,彷彿回到帝苑的Sabatini。甜品不可不試,香脆雞蛋仔配上鮮忌廉及雪糕球,是超乎想像的味覺體驗,更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不敵旺角租金 荃灣捲土重來 為什麼是雞蛋仔?細問下,原來這是夢想的開始。過去從事皮革生意的Polly,數年前轉行在旺角賣雞蛋仔,由零開始,開業前只有10天鑽研做雞蛋仔,憑着創意與努力使她的出品與眾不同,短短時間已大受歡迎,可惜最後不敵租金。 困難沒有使她停下來,卻與好友合作開了這間小店,在荃灣捲土重來,因他們仍然有夢。 用心經營 不是口號 面前四位年輕人沒有做飲食的經驗,所有菜式都是Roy及阿包自學。在港讀書,大家其實都沒有學到什麼,反而,因為尋夢,他們用盡一切辦法去研究、比較,閱讀外文烹飪書、上網找方法,出外試菜、回來動手做,在廚房中體會真正的學習。用心經營,不是口號,他們在示範着年輕人追夢的決心。太太欣賞黑毛豬的味美,我更欣賞背後千百次的嘗試與失敗,過程中他們有太多可以放棄的理由,看見別人可以打機、HEA、睡覺、放假、旅行、坐冷氣房,他們卻選擇每周七天困在四十多度的熱廚房,付出淚水與汗水,堅持用慢煮方法為食客帶來不一樣的味道。 慢煮、慢食、慢活,是對抗社會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在忙碌中能慢下來,放下手機,與至親好友說說笑笑,好好享受一頓飯,就是福氣。四位青年人就是藉着食物與食客彼此結連,傳遞這份祝福。感恩這天遇上Polly、Mavis、Roy和阿包,你們的食物不單有味道,更有夢想。祝福你們,也祝福我們一群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可以在屬於我們的這塊土地上繼續尋夢。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吾家有女初長成

什麼時候會發覺兒女開始長大?是當他們懂得為將來打算時?是當他們懂得照顧弟妹時?還是當他們會忽然懂得關心父母的需要時?不,長大是,當他們經過任何反光面,都會停下來撥弄頭髮、從上下左右前前後後把自己徹底地照遍一番的時候;長大是,當一家人要趕快出門時,他們仍在考慮要把剛穿上的衣裙,換過另一套看起來沒有多大分別的新裝時。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吾家有女初長成。 中四的大女兒,在老爹來看,怎樣說也是一個甜姐兒。還慶幸只遺傳到老爹的內在美,這是看得見的恩典;她繼承了媽媽的清秀,比已經是美人胚子的太太更有氣質,我常以為她根本沒有裝扮的必要。但是,她對自己的外表仍然十分在意,就是一粒小小的青春痘,足令她困擾數天。 明白愛美是人的天性,儀容整潔更是基本禮貌,但孩子若過分自戀,只注重外表,每天花太多時間來整理打扮,情緒喜惡常被外表美醜所牽動,就必須提醒。 以為擁有美麗 實被外表控制 告訴女兒一個故事:「子彈仔」單車在老爹中學時代十分流行,當第一次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子彈仔」時,老爹我真的十分興奮。下課後,常跟鄰居們一起研究「車經」,不時在車身上加裝飾物、側板、指揮燈、喇叭、腳踏、貼紙……騎着它在街上飛馳,是一大滿足。那時候老爹對「子彈仔」的確呵護備至,我從不把它鎖在路旁,試過因為下雨,我寧願捧着它上巴士回家,自己全身濕透,還先要把它擦乾,以免弄壞它的裝飾。 可是,有天我在隧道「炒車」,手腳都弄傷了。單車一邊身被刮花了一大片,傷得比我更嚴重。嫲嫲知道後當然不高興,還不許我維修我的「子彈仔」。 奇妙的是,當我之後再騎着它上街時,我對它再沒有以往的呵護,不論晴天雨天,隨行隨泊,有時候甚至單車鎖也沒有上。後來有天單車鎖被偷了,我的「子彈仔」還在。但是,這段時間我發現,我這才是真正擁有了「子彈仔」——這輛單車真正在為我服務,而不是我在為它服務。 容貌俊美的所羅門王曾說:「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因這位滿有智慧的明君清楚知道,外表的美是會過去的。 真正恆久的美發自內心 「子彈仔」的故事想讓女兒明白,每個人都有一張獨特的臉,是美是醜根本毋須太過在意,因它並不長久,總會過去。假如你認為自己擁有一張美麗的面孔,便更要小心,因你可能會花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維持它、呵護它,事實上,你並沒有擁有這張面孔,而是被這張面所擁有。 女,真正的美發自內心,毋須裝飾,也不會過去。盼望你將來,能夠找到一位注視你內心的美多於外表的Mr. Right,證明他有所羅門王的智慧,就如你媽一樣。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同行到老的手足情

期末考試結束,哥哥與妹妹熱切期待着即將來臨的暑假,每天都在倒數。問他們有何計劃,兄妹倆都異口同聲說想學功夫,這是他們少有的同心。細問之下,原來個子矮小的妹妹學功夫是要用來「對付」常捉弄她的哥哥;哥哥學功夫就是怕被妹妹欺侮,要設法保護自己。媽媽被他們氣得哭笑不得,當然不批准,示意在旁的我處理處理。明白媽媽的心意,也知道年紀相近的孩子容易發生爭執,於是,便帶他們出外走走,告訴他們少林寺十八銅人的故事。 碩果僅存的「銅人」 傳說中的少林十八銅人身分神秘,武藝超群,保留着少林最上乘的功夫。兄妹倆不知道,在香港這彈丸之地,也有兩位隱世「銅人」——陸氏兄弟,他們的功夫同樣高深莫測,在油麻地咸美頓街,已經默默地守護了先父陸炳先生創近百年的老業,靠一雙粗糙的巧手打造出細緻而耐用的銅器,為上一代人竭力地保存着藏於銅板與鐵槌間的智慧。 帶孩子走進這間打銅的傳統老店,給他們看看這裏仍然保留的舊香港面貌。昔日在不遠處的舊茶居已被「翠華」淘汰,「炳記」招牌依然高掛,沒有理會旁邊在數算日子的時鐘。見陸老師傅在三十四五度的高溫下,拿着鐵槌在銅片上不停地敲打,每一件製品都是千錘百煉。 沒有空調,只有天花吊扇在努力地自轉,攪動着老師傅頭頂的幾根髮絲,細聽他兄弟倆數十年「同撈銅煲」的手足情。 銅業快熱快冷 心卻從未冷 小朋友沒有想像過,昔日打銅業曾經十分興旺,無論是茶樓的水煲、粥店用的粥煲、涼茶舖的大葫蘆,甚至是家用的水桶臉盆都是銅製的,除了他們兩兄弟,每天也有十多位師傅來一起工作,當時還有接海外訂單,可是,當塑膠和不鏽鋼開始普及後,生意便一落千丈,很多師傅也紛紛轉行,現在香港只剩下面前這兩位打銅師傅,他們用最大的力氣堅守到最後。兩位七十過外的陸老師傅,實在比銅更硬淨。 大廚好友曾告訴我,用銅煲來烹煮分外美味,因銅「快熱快冷」的特性,最能保持食材的鮮味。「快熱快冷」難道是打銅業的宿命麼?走過最熱、最輝煌的時期,現在就是它的冰河時期?不,今天遇到的兩位陸老師傅,給我看見他們對工作的熱情,每一件打造出來的銅器,都充滿着他們對傳統手藝的堅持與保留。 銅器雖冷,但他倆兄弟的心卻從未冷。 從年少走到白頭 這天探訪陸老師傅兩兄弟,是要給兄妹倆看見上一代人從年少走到白頭的手足情。當孩子每天在長大的同時,父母也在變老。無論我們如何疼愛兒女,終會有告別的一天,留下的,就只有他們的兄弟姊妹。盼望我的三個孩子,在前面的日子是歡笑或是憂愁,你們都能手挽手、心連心,同哭同笑、同行到老。  

詳細內容

民房四寶:賣旗日看百人百態

資料圖片 「早晨先生,可以幫忙工福買支旗嗎?」 「早晨太太,請問可以幫我們買支旗嗎?」 「早晨小姐……」 由害羞被動到伶俐又主動 周末清晨,三個小孩比平日起得更早,為的是參加工福的九龍區賣旗日,希望幫助他們籌募支援基層及受賭博問題困擾的家庭的服務經費。我們一家有幸被安排在港鐵站「駐守」,三個孩子在車站大堂踱來踱去,他們由大堂一端踱到大堂另一端,由A出口踱到B出口,經C出口再到D出口,由起初的害羞被動到後來伶俐又主動,還要比賽誰可最快賣完所有旗子,數個小時不斷向陌生的路人募捐,當中還遇到不少操英語、普通話的遊客,捐錢之餘也在問路。在中午活動結束時,三個孩子一共為工福籌滿了七個錢袋,真的是超額完成呢。 在回家路上,問三個小孩子對賣旗的感覺,老三搶先答﹕「好好玩呀﹗」哥哥覺得很疲累,因為要不斷開口邀請人買旗,跟十個人說了才有一個人會買。家姐說﹕「哎呀,不是每個人都要問,有些人一望就知道不會買,你應該找一些有機會買的來問嘛。」老三好像完全沒有倦意,她同意道﹕「是啊,我也是選擇那些老婆婆和有帶小朋友的媽媽來問,她們很多都會買啊。」家姐續說﹕「對,還有一些十分匆忙的人,他們也不會停下來買的。」哥哥說﹕「我知道啊,我也是找那些不太急忙的人,只是當我走過去時,他們便立刻『加速』,從我前面走過了。」妹妹似乎很有共鳴,說﹕「剛才也有一位行得很慢的嬸嬸,我請她買旗時,她說正在趕時間,然後又繼續很——慢——很——慢——地向前行呢。」老三還佻皮地模仿起來。哥哥續說﹕「哎呀,還有些人在看見我時,便會立刻拿手機出來看,佯裝看不見、聽不到我呢。」 每件事都不會只有負面經驗 知道「被拒絕」、「不被注視」的感覺真的不好受,然而,這是他們第一身的經歷,任誰也不能否定他們的真實感覺。 只是,每一件事都不會只有負面的經驗吧,作為父親,在誘導孩子認清感覺的同時,也要給他們一雙能夠看見「善與美」的眼睛。「的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捐款買旗,但你們很厲害,籌滿了七個錢袋,一定也遇到不少好人呢。」我道。 遇見的有心人 三個孩子又再七嘴八舌地分享這天遇見的有心人﹕有人專程從港島走來捐款、也有把身上的零錢全捐了出來、亦有人在車站大堂內大聲地稱讚他們、更有人替他們向旁人介紹工福的服務呢。知道家姐周一學校開始考試,這天原是她在考試前最後的一個星期六,好應留家溫習,卻又來了賣旗。問她可有後悔參加賣旗,她說﹕「不,讀書也是為了將來可以更好地去幫人吧,難得可與老二老三一起做點善事,這會是我們長大後美好的童年回憶。」這個女兒,不看自己的需要,實在是「善與美」的化身。老爹在這裏祝福你考試順利,將來成為更多人的祝福。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