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12歲以下恕不招待

最近台灣有被稱為糕點界LV的高級餐廳,公開聲明店內不招待12歲以下的客人。此舉一出,惹來怪獸家長大不滿,店方憑什麼,又有什麼權利阻止我們帶着寶貝子女一同歎茶歎蛋糕享天倫樂?當然要捍衛權益,聯手群起攻之,在店方及各相關網站留負評劣評,以示不滿。 但從不會自省想一想,店家何解要自找麻煩,立年齡限制的規矩? 有趣的是,在東森新聞網頁留言所見,幾乎一面倒支持店家決定,當中不少表明自己亦是家長的身分,同樣表示贊同。講到底,在商言商,店家雖然打開門口做生意,但賺錢虧蝕盈虧自負,絕對有權決定招待或不招待什麼年紀的顧客。顧客要是不滿意,既然店家夠膽揀客咁巴閉,最簡單就是齊齊杯葛拒絕幫襯,放長雙眼,即管看他生意能否撐得住,不就是了?衝着店家搞大件事不遺餘力,但從不會自省想一想,店家何解要自找麻煩,立年齡限制的規矩?到處楊梅一樣花,怪獸始終是怪獸,香港台灣到處都一樣,唉! 顧及客人感受 不能畀錢大晒 我記得若干年前,有一名媽媽顧客向記者投訴香港半島酒店瑞士餐廳歧視,竟然不以客為尊,規定不招待3歲以下孩童,令她無法帶着兩歲多的兒子入內進餐。我是過來人,帶着年幼子女出外尤其是食飯,選擇去什麼地方食飯,即使餐廳沒有年齡限制的要求,我都會考慮環境場合,要顧及其他食客的感受,不能以為有錢畀就大晒! 怪獸家長最愛大條道理,以「細路仔係咁㗎啦!」、「你無細路仔㗎?」把子女一切無家教、自私自利、不顧公德的行為合理化。 我試過在電影院,椅背被坐在後面的小孩子不斷踢,父母全程不斷為孩子講解劇情。忍無可忍下轉身示意:唔該安靜,不希望再被騷擾。結果那對父母之後不斷向孩子重複:「唔好嘈,唔好郁喇,唔係人哋唔鍾意會投訴你㗎!」真心想問,其實戲院可否加開年齡限制特別場,開放給我們這些只想耳根清靜,安心睇戲的觀眾?我絕對不介意票價貴一點,生命誠可貴,時間價更高,絕對值得,有什麼慘得過貼錢買難受? 怪獸不會為管教無方負責任 言歸正傳,有記者訪問顧客對餐廳不招待12歲以下客人的看法,片段中所見全部表示接受和認同。忙裏偷閒,自己一個人或者和好友談天說地,本來很悠閒寫意,偏偏就有小孩在餐廳內穿插追逐嬉戲不斷。這些場景我們還會見得少?先不講萬一打翻熱水、熱湯的危險,店內的擺設裝潢被撞爛,不止對小孩子,對店內的工作人員一樣有危險。可是萬一真的出了事,責任一定全部落在店家及員工身上,怪獸父母絕對不會為自己的管教無方而負上任何責任。斬腳趾避沙蟲,眼不見為淨,是最好保障自己及客人利益的方法。 如果香港能有一間這麼有態度的餐廳,我一定做硬它的鐵粉,有好介紹,大家記得話我知。

詳細內容

辣媽CEO:母親節念母親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記得曾經鼓起勇氣偷偷問父親,我究竟是不是母親的親生女,為什麼她竟如此討厭我 這首《紙船——寄母親》,是我小學朗誦比賽其中一年的指定作品。雖然我得冠軍,但說實話,贏,只是靠特別的朗誦技巧,一點都打動不了我。除了因為當時年紀小,更加因為我和母親的相處並不融洽,無論校內校外各種比賽成績如何出色,母親最擅長的就是在雞蛋裏挑骨頭。能否得到她的讚賞認同,表面上我裝作毫不在乎,骨子裏實在非常在乎。不斷努力,不停嘗試,結果還是不合她意,我說不出究竟是沮喪,還是憤怒多一點。記得曾經鼓起勇氣偷偷問父親,我究竟是不是母親的親生女,為什麼她竟如此討厭我,我做什麼,她都好像是很嫌棄,總是不能討得她的歡心。 今日為準備訪問,重新整理翻閱母親的舊照片,突然驚覺我今日的衣著裝扮,髮型化妝,和當年的她竟是如此相似。這批照片,有些掛在客廳裏,小時候我每天都會看見,會不會被潛移默化不自知?還是母親的基因在作怪?講起來,我媽媽本來就是一個知識分子大學生,和父親一樣愛跳舞,愛音樂,白光的《如果沒有你》長駐唱盤之上,莫扎特蕭邦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輪流播放。芭蕾舞劇最愛瑪歌芳婷和雷里耶夫《天鵝湖》版本影碟,至今還在我家中存放着,大小T兩個細細個就有睇過。 回想起來,媽媽總會找我試味,其實是她對我味覺的肯定和讚賞。 因為父親愛熱鬧,饞嘴,尤其嗜甜,母親煮得一手好菜,我家中長年累月大宴親朋。父母親一樣極重傳統,每逢過時過節所有應節食品,母親全部一手包辦,最愛派街坊。雖母親一直未曾逼我入廚學煮餸,不過自小我對飲食有興趣,總會自動自覺在旁觀看。回想起來,媽媽總會找我試味,其實是她對我味覺的肯定和讚賞。 因為和母親對着幹,因為不願意跟從她早早為我安排好的路,年少時,我着實吃過太多的苦頭。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經過當年的難關,我不會成為今日的我。我們的家教管教極嚴,食餐飯都規矩多多,我當日嗤之以鼻的,發夢都未曾想過,有一日,竟可以是一門開班授徒的生意。 直至她突然離世後,才有機會看得到很多事情的真相,體會到她的難處。 一直以來,我對她所講的說話全部開啟自動封閉模式,再加上用有色眼鏡先入為主的武斷,我錯過了,更加忽略了她的存在,漠視她的感受。直至她突然離世後,才有機會看得到很多事情的真相,體會到她的難處。 從來得不到母親讚賞的我,自我做了母親,開展了我的寫作生涯,職場達人專家身分即使不是家傳戶曉,亦算眾所周知,母親人前人後讚好不絕,我知道她以有我這個女兒為榮。只可惜我們修好的時間太短,母親去後,我對她的愧疚思念更深。只是我何來白船,可寄母親? 在此祝願天下所有母親,天天日日都快樂!

詳細內容

辣媽CEO:怪獸家長栽培下一代怪獸

被韓國網民稱為「怪獸家族」的大韓航空主席兼CEO趙亮鎬一家,絕對不是徒具虛名。近日韓國媒體不斷有他們一家的報道,醜聞愈揭愈多,風波愈鬧愈大,原來趙家的寶貝兒子趙源泰一樣暴力,為了一宗道路上的糾紛,竟然對一位77歲婆婆施以暴力。兩位野蠻千金驕橫跋扈,我堅信絕對和父母的管教無方有關。如今再加上一位公子,很肯定,我的判斷沒有錯。 母惡名昭彰 子女有樣學樣? 她的3個子女全部照辦煮碗學到十足十,分分鐘更青出於藍。 究竟是因為過分溺愛不懂教,還是父母其身不正,親身示範做「榜樣」?謎團終於解開,原來幼承庭訓是也!主席太太,即三名子女的母親李名熙,品德品格修養禮貌全無,簡直可以用惡名昭彰來形容。據報道,她到訪大韓航空旗下酒店,因一名員工不認得她,她先大發雷霆辱罵,繼而將其炒魷。豪宅裝修,不合其意,先動口喝令裝修工人下跪,後動手掌摑,再動腳踢工人腿。這些行為怎麼如此熟口熟面?她的3個子女全部照辦煮碗學到十足十,分分鐘更青出於藍。 主席爸爸站出來就兩個女兒「不成熟的行為」向公眾道歉,宣布會解除她們的所有職務,更加突顯這位做父親的不知所謂。事到如今,群情洶湧,愈揭愈臭,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田地,他不知是把所有人都當作白癡,還是他自己根本就是白癡,竟然用「不成熟」,作為開脫姊妹二人胡作非為的理由?兩位千金幾多歲了,企圖蒙混過關,真難為他有勇氣,有面目,講得出口。若要人不知,唔好咁低B,他們一家人的惡行劣績,罄竹難書,就放長雙眼睇睇他們一家人的下場結局如何。 寫文斥怪獸縱容孩子 遭批評 說實話,怪獸們的反應的激烈和負面,似是而非的程度,真是超乎常理和想像。 早兩星期,我在另一個媒體平台,發表了一篇抨擊怪獸四大惡行的文章,只能以大開眼界來形容。我急不及待在面書上分享,更講明我的文章可以不看,但留言絕對不能錯過。有朋友開玩笑說我深入虎穴真大膽,說實話,怪獸們的反應的激烈和負面,似是而非的程度,真是超乎常理和想像。 我的文章是寫父母帶子女外出逛街,父母應該拖實他們,避免他們走出馬路生意外;不論去任何商店觀光購物;不應讓孩子亂摸亂跑追逐嬉戲;不要把BB車放在任何交通工具的出入口;不要讓孩子在座位上站立走動;不能把公眾場所當作私家地方;外出用膳時,嬰孩哭鬧難以制止,應盡快把他抱離現場,盡量減低對其他食客造成的滋擾;在飛機上亦一樣,要顧及其他乘客的權益和感受。 被溺愛無視規矩 憂下一代未來 結果?我被指摘,被痛罵之餘,還要禍及大小T,指他們在我壓迫操控之下壓抑地成長,睇死他倆必定是白癡低能的鵪鶉。最經典的是,有父母認為孩子喜歡四周圍摸是因為有好奇心,他做不出扼殺孩子好奇心的事,更有父母認為喜歡摸就摸,打爛破壞絕對會賠償。 愈睇愈心寒,我們的下一代,在完全無視規矩禮貌,不知公德、尊重為何物,被溺愛被縱容,在唯我獨大,完全自我放任的「悉心」栽培下成長,長大之後會成為怎樣的人?如何和社會接軌?如何和他人共融?究竟誰是受害者?

詳細內容

辣媽CEO:野獸是這樣煉成的

大韓航空、韓進集團會長趙亮鎬的兩位千金,真正系出名門,還要一門雙傑。大女趙顯娥曾任大韓航空副會長,2014年乘坐大韓班機頭等艙,因機艙服務員沒用碟奉上果仁,大怒之下勒令飛機折返,結果韓國最高法院判決她違反航空法等罪成,監禁十個月、緩刑兩年;今次出事的是位處高層的次女趙顯旼,被指上月在總公司與廣告商開會時,大聲喝罵對方一名男經理,向對方的臉潑水並將他趕走。 問題是,究竟兩位千金是天生如此野蠻禽獸,還是被後天栽培縱容而成?始作俑者,是誰? 事發後傳媒廣泛報道,還有一段她用粗言穢語辱罵員工的錄音帶流出。即使她之後向廣告公司發短訊致歉,又在個人社交網站認錯,但譴責之聲不絕,大韓航空三個工會一致要求趙顯旼辭職。消息人士還透露她經常辱罵員工,無視長幼尊卑有序的傳統,對年紀比父親還要大的老員工非但不用敬語,更不留情面破口大罵。 一個「果仁門」再加「潑水門」,兩位大韓富千金,理應知書識禮,謹慎言行,竟然驕橫跋扈目中無人,不知禮貌修養為何物,如此肆無忌憚辱罵員工,天大地大我最大,此兩位千金可算極品。問題是,究竟兩位千金是天生如此野蠻禽獸,還是被後天栽培縱容而成?始作俑者,是誰? 上一次「果仁門」已經搞到滿城風雨,差一點就要鋃鐺入獄,但他們一家並沒有汲取教訓稍為收斂。被韓國警方立案調查並限制出境的二千金,未知最終會否被起訴,但一而再的兩道門,對公司聲譽肯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之前我寫過,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千金難買少年窮,這種教養方針是否不合時宜?那種是非不分,對人連基本尊重都沒有的教育,根本不配為人父母。如果不是自小橫行做慣惡霸,那些野獸橫蠻行為,正常人想學亦學不來。 兩夫婦一直以兒子年紀小開玩笑為由希望淡化事件,卻連保釋申請都被拒絕。 台灣兩位藝人狄鶯和孫鵬的獨生子孫安佐,自小備受皇帝般的侍奉,做母親的自認是丫鬟。同學吃稀飯的,媽媽嫌寒酸不能做朋友。孫安佐在台灣讀中學時慫恿同學去跳樓,又暴打女同學,都被丫鬟媽媽出盡法寶一一化解。結果去美國當高中交換生不到半年,因為揚言要屠殺全校,遭美國警方逮捕。兩夫婦一直以兒子年紀小開玩笑為由希望淡化事件,卻連保釋申請都被拒絕。事實勝於雄辯,警方在其寄宿的家中搜出大量軍事用品,包括:自動步槍及超過1600發子彈。如果不是及時發現,恐怕分分鐘又再來一次血洗校園。一個高中生竟然如此冷血殘暴,想起都覺心寒,究竟是,誰之過? 其實每次見到頑劣的小孩,或者行為舉止不知所謂的年輕人,眼火爆是肯定的,但其實他們都是被怪獸洗腦殘害的受害人。然而,這種盲目放縱是非黑白不分的教養方式,其實並非有錢人的玩意及專利。在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的未來社會棟樑,日後可以變成點?除了恐怖,只有悲哀。

詳細內容

辣媽CEO:養兒100歲 長憂101

  老老實實今時不同往日,生兒育女和傳宗接代沒有必然關係。究竟為什麼要生?怪獸如何養成?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肯定的不再是天生天養,因為在種種環境,內外在因素影響下,不育不孕的情况愈來愈嚴重。當然亦有心急父母急不及待,或者希望一次過生兩個快靚正搞掂,人工受孕是很平常的事。不過即使自然受孕,懷胎10月,忐忑擔心腹中塊肉是否健康成長,養兒100歲怎可能只憂99? 攝影展——大T在韓國為偶像SHINee鐘鉉舉行的紀念攝影展,展出的全部是她過往替偶像拍下的照片。 大T的攝影展,可說是超成功地完成。除了多謝遠道到場的好友,當然還要多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回想起大T的成長路,經歷過的掙扎徬徨,真正百感交集。再看她今日,說實話,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當然是歡喜恭喜,從構思到設計執行,我只負責出資支持,其他全部由大T自己一力承擔。整個過程沒有諮詢過我,我亦沒有插嘴干預。現場所見,的確有很多不足,試圖提點,得到的是她立場堅定企硬的拒絕和一輪嘴的反駁。展覽在即,一切已成定局,要改談何容易,為免影響她心情,更不想令她在朋友面前失面子,我馬上收聲。 我對她的要求,可會是過分及太高?把焦點放在她做得不好的地方,對她是否太嚴苛?始終她不過是個23歲的年輕大學生,靠自己摸索。 女兒搞攝影展 為何專挑不足? 從女兒處事的不成熟,她的不足,令我反思,再反省我自己的不是,以及作為母親的不足。我對她的要求,可會是過分及太高?把焦點放在她做得不好的地方,對她是否太嚴苛?始終她不過是個23歲的年輕大學生,靠自己摸索。我指的不止是今次攝影展。她對攝影的興趣及熱誠,展覽的50幾幅作品,我是攝影門外漢,但實在每張都是非一般的偶像相,很有特色。加上,她自小被照顧服侍周到,四年前隻身赴韓,能夠獨力照顧自己,未有過半句怨言,這還不夠好嗎?難道不值得得到讚賞嗎? 不斷問自己究竟做錯些什麼,究竟還要怎樣做,才可得到母親的青睞?突然之間,猛然醒覺,我會不會不知不覺間步了我母親的後塵? 想當年我小時候,無論如何努力,成績幾好,表現幾出色,都無法得到母親的認同及讚賞,除了沮喪和憤怒,不斷問自己究竟做錯些什麼,究竟還要怎樣做,才可得到母親的青睞?突然之間,猛然醒覺,我會不會不知不覺間步了我母親的後塵?如果她不是我女兒,而是我的mentee的話,我還會不會如此挑剔?着眼點會不會不一樣? 到今日50幾歲了,還在努力打拼創新事業,其實一切都只為兒女做榜樣,為了毋負我母親的角色和責任。 感謝一對兒女的到來,成就我的驕傲,不但豐富了,還重新定義了我的人生,為我帶來更多反思的機會,令我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不斷有人問我何來動力精力,到今日50幾歲了,還在努力打拼創新事業,其實一切都只為兒女做榜樣,為了毋負我母親的角色和責任。我會矢志不渝繼續努力,和各位父母們一起拍住上!

詳細內容

辣媽CEO:殘養的禍害

不是沒有怪獸質疑過我有什麼權利,干涉別人如何教養自己子女的自由及權利。就是這種自以為是、自大驕傲、唯我獨尊的怪獸思想,最荼毒下一代的心智。我在此再一次重申立場,如果有本事把寶貝子女關在家中頤養天年,一手一腳侍奉終老的話,就是關起門來自己一家的事,沒有人有權利批評插嘴干預;但如果要放出來「獻世」,有朝一日出來要社會工作的話,事情就完全不一樣。這個社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或者一種人,是共存的空間,需要互相包容,尊重體諒,容不得自大自私,更容不下無規無矩。 如何管理「千禧後」,是令所有老闆、管理層都頭痛的問題。不過把矛頭指向年輕人,對他們絕對不公,其實他們全部都是被怪獸打造,受怪獸洗腦所害的受害人。凡事有果必有因,如果不在源頭着手,在根源落藥,情况肯定只能每况愈下,變本加厲。眼見小孩子在公共場所放肆無家教,天大地大,全都是他們一家人的私人活動空間。年輕人不知道橙有橙皮、蕉有蕉皮,再退化到連牙力都無,菜心未曾剪碎咬不開不吃;排骨有骨不吃,只吃肉餅;魚有骨,毋須多講,當然不吃。出來社會做事,教我們如何招呼是好?莫講求生,求存的能力都沒有,究竟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之下養成的? 近日就有兩件令我眼火爆的事,給我活生生的教訓及答案。 在社會做事 求存能力都沒有 第一件發生在我家附近茶餐廳內。吸引我注意的是身後一輪嘴的英語對答,轉頭一看,是一行六人。父母,兩個分別五、六歲的子女,還有兩個家傭。那個媽媽是我從前的朋友,自嫁入她自稱的豪門之後已經沒有再聯絡; 爸爸要孩子先擦手後食飯,本來很正常,偏要刻薄加多一句,不要像那些侍應般污糟邋遢。 一家人要求多多,侍應招呼不來,爸爸就向子女評不是,這些侍應個個又蠢又無知識,連這種低級工作都做不好。我即時起身,頭也不回買單走人。失去聯絡,我本以為只是路不同志不同,今日之後,我會以污點來形容我們曾經擁有的朋友關係。 兒子打機 母親在旁餵食 另外一件事,其實是大家司空見慣的兒子打機,母親在旁餵食的情景。主角是個三、四歲的男孩,雙手一直沒離開過手機,為了方便用匙羹餵食,母親把那已經發脹的麵條剪碎,還要配合兒子打機速度,「校啱」時間一啖一啖餵給他。坐在對面的家傭,負責拿濕毛巾替少主抹嘴。他們走前,母親要兒子飲水,但飲了沒兩啖,就被母親以「唔好飲咁多,一陣間你又急尿」,要求兒子放下。這位極品母親究竟想點?簡直人都癲! 已經有科學證明打機會成癮,如吸毒和賭博一樣,只要上癮,難以戒除。 我相信天下間所有父母,不管怪獸不怪獸,都不會放任鼓勵任何年齡的子女接觸毒品,但對電子奶嘴卻竟然毫無戒心?一個完全沒自立、自理能力的人,如何能有出頭天?殘養加廢養,不如不養!

詳細內容

辣媽CEO:遊學團與Internship

先兩日,收到我的才女朋友急call求助。令這個見慣世面的媽媽不知如何是好的,原來是她讀中學的寶貝女。學校規定學生畢業前必須要做一個五天project,學校有安排去美國、新加坡或者內地等參觀不同公司的遊學團。女兒說大部分同學選擇去美國,但媽媽看不到幾萬元到美國走馬看花遊學的價值,然而個個同學都去,如果不讓女兒去,怕令她覺得沒面子,自卑或失望。 學校原來還有另外的選擇,可以不去遊學團,但要入一間公司做五日Internship。她的女兒曾表達有興趣讀法律,那麼到律師樓見識一下會否是個更好的選擇?但講到最尾,原來我的才女朋友最想的,是讓女兒直接到我公司跟我學習。大費周章原來如此,不過講來講去,都只是她一廂情願的事。 遊學團不知道是何時開始,不再是貴族或者國際學校的玩意,最離譜的是連幼稚園都要搞遊學團,還要去北美才吃香。我開宗明義講明,大小T從未參加過任何遊學團,因為我看不到參加的價值。成班同學本來就朝見口晚見面,根本毋須參加遊學團來增進感情。如果要見識異國風情接觸外國文化,短短幾日行程,看得到學得懂的能有幾多?大大話話花幾萬元旅費,我寧願把旅費捐出,帶着一對子女齊齊做義工,這不單止更有意義,學得到的,見得到的,真正終身受用。 如果負擔得起有條件的,當然希望讓子女出去看世界,我的選擇是,和他們一起去,邊玩邊見識邊學習,絕對不止吃喝玩樂咁簡單。所以我絕對支持才女朋友的決定。 年輕人爭取實習 愈早愈好 我最鼓勵年輕人爭取機會做Intern,真的愈早愈好。尤其是不知道自己興趣的,又或者以為知道自己興趣何在的,親身經歷過,不必道聽塗說估估吓。即使未能找出興趣所在,最低限度知道自己對什麼最不感興趣。雖然揀錯科可以再揀過,但在大學選科之前如能先了解,最低限度不會中伏讀到生不如死。為什麼識做事不如識做人?你正式工作之前,多了解一下職場生態,磨練待人接物,溝通技巧,絕對比去幾多個遊學團來得貼地實用,至於實惠,就更加毋須多講了! 其實一個五日的遊學團,睇得到的,學得到的又有幾多?我真心不知道學校的這些要求,究竟目的何在。不怕得罪講句,會不會是當作一盤生意來看待運作?題外話,我有好朋友收入僅僅夠一家開支,孩子讀的是一般小學,都要舉辦團費需6000多元的新加坡遊學團,家裏根本沒多餘錢應付。換轉是我,會實話實說向兒子明言家中經濟狀况,我們家負擔不起,所以不會參加;但我朋友則選擇用信用卡透支都要讓兒子去,免得兒子抬不起頭做人咁話。話不投機半句多,即使我完全不同意,但別人的家事私事,也沒有我批評干涉的餘地。 在一個價值扭曲的社會,我們做父母的,必須要企直,加企硬!

詳細內容

辣媽CEO:無聲的吶喊

近日一宗外婆涉嫌勒死六歲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外孫的悲劇,引起很多人對此症的關注和討論。我懇請各位留意,ADHD只是一種發展障礙,請不要把這些孩子當作怪物來看待。本身是ADHD患者的醫生王玉珍,除了大方承認自己是患者外,更現身說法,澄清患者的不專注只因找不到自己有興趣或新鮮的事物,要是找到,患者一樣會專注,還可靠吃藥和行為治療來改變。亦有家長勇敢站出來接受訪問,分享自己照顧ADHD子女的心得和心路歷程,呼籲其他同症相連的家長家庭一起勇敢面對。獲得23面奧運金牌,多次站在奧運頒獎台上的游泳運動員菲比斯,同樣是ADHD患者。傑出成就的背後,是他本身有一位老師媽媽為他付出無比耐性和愛心,是因材施教的表表者。 這位需要尋求精神科幫助的婆婆的苦况,有誰明白有誰憐? 以上兩個例子當然非常正面勵志,但回歸非常殘酷的現實,只可說是萬中無一的成功例子。對一般要應付忙碌工作,緊張生活的父母來說,要照顧無時停,精力無窮的ADHD孩子,有多吃力,壓力有多沉重,實在不足為外人道。悲劇發生之後,各方指摘謾罵不絕,當然無論基於什麼原因,誰都不應該,更加沒權利奪走任何人的性命。但這位需要尋求精神科幫助的婆婆的苦况,有誰明白有誰憐? 生育前想清楚自己的責任 如果不愛,又沒有足夠條件照顧,為何作孽? 撫養照顧,教育子女的責任,不是父母的天職嗎?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之前,就應該先想清楚自己要承擔的責任。貪一時之快任性地把孩子生下來之後,照顧養育孩子的責任竟然由他人承擔。結婚也好,同居也好,合則來不合則去,牽涉的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事。但生兒育女是關乎無辜孩子的福祉,如果不愛,又沒有足夠條件照顧,為何作孽? 政府的支援如何不足已毋須再講,但作為社會一分子的你和我,可曾對這些看似頑皮不受控制的孩子仁慈包容過?公然在快餐店用飲水的杯讓孩子小便的父母,是無恥叫腦殘,但餐廳員工扮睇唔到,食客個個視若無睹。 要是ADHD孩子情緒失控叫囂掙扎,「唔識教唔好學人生仔」議論紛紛的指摘,還有歧視敵視的目光,令做父母的不知所措,慌上加慌,孩子的情緒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間間學校都有家長教師會,都有很多家長義工,但有幾多會關心留意,這些缺乏耐性、要特別關注的孩子們的需要? 明明智力正常,即使考入正常小學,都被視作不正常看待。老師嫌他們坐不定不聽話,亦難得到同學們的理解和接納。專注力不足,讀書考試成績自然受影響,除了學校,更會被其他家長嫌棄拉低學校整體成績評分水平。間間學校都有家長教師會,都有很多家長義工,但有幾多會關心留意,這些缺乏耐性、要特別關注的孩子們的需要? 悲劇結局無法改變,但ADHD孩子們的未來,絕對可以改變。只要大家多一點關心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友善的目光,點頭的微笑,都是對患者及家人的安慰和鼓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共勉之!

詳細內容

辣媽CEO:無言的結局

以前生兒育女是本能,傳宗接代是天職,養兒要他幫忙家計,長大後幫手搵食;還可以防老,他日年紀大沒能力時,由子女來照顧。物換星移,今日角色完全掉轉,做父母的埋頭苦幹積穀不是為了自己防饑,而是為了確保子女不會有飢餓的危機。如此說來,養兒育女豈不是搵自己笨?兩夫妻明明可以逍遙快活,為什麼要把一個至死方休的包袱孭上身?一個決定,牽連甚廣,影響深遠,各位準父母決定生育之前務必要搞清楚,今日的父母應該擔當的責任和角色,如何栽培養育下一代,長大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城中大小富豪們的爭產案,爭到家破人亡至死不休,真正何苦。但即使尋常百姓家,為了得到父母資產產業,亦可以狠辣無情到令人心寒的地步。父母子女骨肉親情,同氣連枝,舐犢之情本應最是深厚無法割捨,何堪為了錢和利益,落得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反之,亦有孝順子女,被父母不斷苛索,苦不堪言。不是不想好好照顧父母,而是生活逼人,日夜做到無停手,為應付生計已經筋疲力盡,還要長時間照顧年邁患病父母,實在負擔不來。 長篇大論,無非因為看到一個訪問,「在職人士而需要照顧家中長者的需要,被照顧者的心態(例如可能不想去老人院),還有照顧者的心態」,觸及我的最痛,不知是感觸、感嘆還是感慨,真正百感交集。 之前我寫過《久病牀前難盡孝》,有讀者來信感謝我坦白講出她的心聲。明明有八兄弟姊妹,但照顧患病老母的責任全部落在她一個人的身上。為了照顧老母,她甘願犧牲自己幸福,放棄幾次結婚組織家庭的機會。因為有家庭負擔,兄弟姊妹大條道理大安旨意,老母的起居飲食生活開支醫藥使費,理所當然由獨身的她包辦。更不幸的是這個孝順女兒之後確診患癌,需要電療化療,沒有辦法之下只好把老母送入老人院。那些不知所謂的兄弟姊妹竟然有面目群起攻擊,指摘她自私殘忍,棄老母於不顧;再加上疾病困擾,她選擇了此殘生,自言自己「非常不幸地」獲救。 十幾年前,亦有一個出名孝順的兒子,把年邁病重的母親綁在輪椅推下海,自己亦陪同跳海自殺。我是過來人,明白他們的委屈及難受。 當日我之所以決定送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入療養院,無非是為了讓他得到最妥善周全的全天候照顧,是在能力範圍內能作出最好的安排。照顧家中長者有幾難,不是親身經歷過的人,當然說得漂亮輕鬆。那些塘邊鶴旁觀者,尋釁滋事者火上加油,風涼話講完的確毋須負責任。 政府對長者的支援照顧,長期缺乏不足,面對人口急劇老化,教我們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夾心人如何是好? 大家幫幫忙積積口德,最低限度不要妄語加深傷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的終極目標。

詳細內容

辣媽CEO:育兒之道 窮教貴養

很多讀者問關於如何教養子女,很想知道我如何教養出備受各方讚賞的大小T。說大小T教養得好,我不會扮謙虛;對他們兩個的讚賞,我會老實不客氣照單全收。扮客氣除了是虛偽,亦是對我過去苦心栽培的否定,也對生性懂事、聽教聽話的大小T不公平。 教養首重因材施教 但關於教養之道,我不是故意收藏不肯和大家分享,只是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獨特的性格,有效教養首要就是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有的孩子受軟不受硬,有的受硬不受軟,即使親生兄弟姊妹,都不可以照辦煮碗用同一套方法,切忌比較,只能參考。我的大小T要軟硬兼施地教,但什麼時候多軟少硬,什麼情况多硬少軟,他們兩個即使已是成人,我還在一直努力琢磨中。 奉勸各位準父母,決定生育之前務必思前想後,因為這個決定影響孩子的一生,是個一輩子至死方休的責任。 那日和好朋友飯敘,笑我要求多多挑剔腌尖麻鬼煩,我說要怪,就怪我爸爸堅持的「子女要貴養」信念,他貫徹始終,確實是個表表者。我還清楚記得他帶我跳的第一隻華爾茲,看的第一套《天鵝湖》,家中Hi-Fi指定樂曲由柴可夫斯基到約翰史特勞斯,還有貝多芬蕭邦莫札特。自小我們就懂得用刀叉食西餐,衣著談吐餐桌禮儀,藝術鑑賞,生活品味,眼界見識,父親都是我的啟蒙者。我之所以有今日,要多得爸爸不惜工本指引教導。所以當我朋友說我的子女絕對是貴養的時候,我是直認不諱。我希望像爸爸一樣,在能力範圍內,給他們最好、最有利的條件,教育他們懂得欣賞,細味生活及生命中的種種美好和藝術。無論日後出席什麼場合見什麼人,行為舉止都可以不卑不亢,大方得體。 貴養,是態度,是格局,品味先要有品才有能力嘗味得到,有幾多錢,用幾多錢都沒有辦法買得到。 至於教,這就和養剛剛相反,絕不可以堅離地,一定要窮教。不可以驕橫跋扈,不可以狗眼看人低,以為自己的條件比別人好,容易驕傲,不可一世,正是因為自己條件比別人好,所以更要惜福種福,不吝付出,匡扶弱小,帶着謙卑做事對人。所以大小T自小跟着我做社會服務,在大牌檔掃街邊小吃,我們一樣食得興高采烈。不以食物價格做取捨,對社會上所有人,不管什麼階層都以禮相待。 與孩子帶着敬意逛菜市場 我和兩個孩子是帶着敬意去菜市場的。寒風凜凜,大雨滂沱,賣雞蛋的公公婆婆80幾歲堅持自食其力照樣開檔。賣海鮮、賣魚賣肉的,賣菜賣雜貨的,即使一把年紀,照樣辛勤辛勞工作。我要大小T懂得尊敬和尊重,每一個以自己雙手為生活打拼的人都是高尚的,與職業、職位、職級完全無關係。他們切身體會媽媽的辛勞,去一次買餸閒閒哋挽十幾廿斤食物回來,還未計天時暑熱30幾度的時候,身水身汗絕對不是講玩的。 原來窮教貴養,就是我的教養之道。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