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CEO:帶小學兒子做結紮手術?

真係100歲唔死都有新聞,今次發生在韓國。近日有報道指,根據當地健保公司統計,2015年至2017年間,3年間18歲以下少女生子的數目有1399宗,平均每日1.3宗,數字都不可謂不嚇人。 食色性也,性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以前說西方思想開放,包括性觀念,孩子愈來愈早熟,父母的對策,除了盡早教育兒子正確使用避孕套,亦有父母在女兒的飲品中加入避孕藥,以減低未婚懷孕的風險。不過不得不承認,可能已是最開明最道德的性教育方法。 性教育失敗 出此下策? 中國人最叻假道學,「食色性也」明明是古代先哲講的,光明正大,偏偏成為禁忌。父母覺得尷尬,開不了口拖得就拖,不教。 學校的教材完全過時兼老土,老師一樣覺得尷尬,好啦,想與時並進教得認真講得徹底,結果竟惹禍上身,反過來被家長們投訴為鼓吹學生發生性行為。因為子女本來很單純,為什麼要談性說愛,污染荼毒他們的純潔心靈?結果日防夜防,好奇心互聯網防不勝防,正確的性觀念貧乏,網上學到的都是扭曲誇張、完全錯誤的資訊。竟有學生相信保鮮紙可以代替避孕套,性行為之後只要用水冲洗就不會懷孕,搞出人命是必然的事吧! 不過講到誇張極端,韓國家長贏九條街!原來為避免自己兒子搞出人命,他們倒手下留情,「斬草」而不除根,帶兒子去做結紮手術。但匪夷所思的是,當中竟然有小學生!原來韓國父母認為既然阻止不了兒子的性慾,倒不如乾脆直接結紮,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放心去玩。這究竟一種什麼的思想心態?究竟是愛還是害?是負責任還是不負責任? 白癡父母才應該結紮 這是一個完全反智的年代!不正常的原來是正常,正常的反被視作不正常。 其實一早應該結紮的,是這班白癡低能的父母!至少造福蒼生不會禍延下代。自己教育子女無方無法,竟然狠心殘害子女以結紮了結?父母憑什麼可以剝奪兒子他日生育的權利?即使輸精管可以駁回,但成功機率只有半數,還未計做手術包括接受麻醉的各種風險,稍為正常一點的人,都不會做這樣愚蠢橫蠻的決定吧? 做父母的不是天真到以為,只要結紮或者服食避孕藥除去懷孕的風險後,性行為就再沒有其他風險了吧?斬腳趾能避沙蟲嗎?性病愛滋病如何避免預防?自恃有免生金牌,只會令子女更盡情放膽,肆無忌憚,完全不理後果。擺在眼前的事實是,青少年染上各種性病的數目,正在以幾何級數地上升。 台灣兒科護理教師趙國玉講得非常好:「性教育的內容,不應只是生理結構的介紹,更應該將感情教育一併教導。孩子有權利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讓每一個孩童與青少年了解,除了較安全性行為之外,穩定伴侶關係內的性行為,是預防性傳染病更有效的方法。讓這樣的知識與信念,以成為青少年決定自己行為時的重要參考。」  

詳細內容

辣媽CEO﹕心急如焚老媽媽

「Son姐,我猶疑了很久,應唔應該攞我女兒出來討論。她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完成了大學學位,做事幾年後再回校園完成碩士課程。問題是讀完碩士之後好幾年,到現在還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她每次見工到了最後階段二揀一都沒有被揀中,令她非常心灰沮喪,做什麼都完全失去信心,患上嚴重抑鬱,覺得自己好冇用,有自殺傾向。除了陪伴她到醫院治療,見心理醫生,我們做父母的非常痛心沒有辦法可以幫她。但她對我們呼呼喝喝,大家都好難受。我們叫她降低身價找其他工作,找到之後騎牛搵馬,她不聽我們可以點?我們做父母的都老了,如果死後她怎麼樣活?她人生是沒有一個方向,做人一定要有個方向,我記得你講你囡囡找倒一個方向,你好開心哭了幾個鐘,我和你的感受一樣,我會好開心好開心。Son姐,你未必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怎麼樣?請你覆我吧。謝謝你!」 從來這種牽涉子女精神健康的提問,我不是不想答,而是不敢答。但你的忐忑惶恐,不知如何是好的難過心情,我完全感受得到。媽媽的心,我懂,冒險破例回答,是希望能給你一點支持鼓勵,最低限度我願意,亦能夠做聆聽者。 難為天下父母心,對子女的愛,真正至死方休! 你女兒的情况,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得清拆得掂,亦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得了。你兩夫妻為女兒,我相信做到加零一,照顧嚴重抑鬱病患者的壓力,應付他們突如其來的精神狀態起伏,長期活在精神繃緊的狀態下,點止身心俱疲咁簡單?我不知道你們一家人,自女兒小時候一路以來的相處形式及親子關係如何,所以只能憑經驗嘗試解答,如果我有寫錯的地方你一定要再來信告訴我,好嗎? 進修碩士課程的理由 女兒未讀碩士之前,有過幾年工作經驗,從事的是什麼工作?做得開心愉快嗎?重回大學讀碩士是因為想增強競爭力,還是逃避一些她不願意面對的問題或困難?如果她對讀碩士一開始抱有一個很大的期望,相信讀完之後就會出類拔萃,或者提升找到理想工作的機會,她之後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始終認為搵工面試失敗,不是導致她嚴重抑鬱的原因,她是不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不肯服輸的人?會不會是因為太在意,太在乎你們對她的看法,很想做一些令你們覺得驕傲有面子的工作? 鼓勵多出外接觸世界 我看得出最令你擔心的不是女兒日後生活的問題,而是沒有人生方向,不知道何去何從,又不懂得如何和別人相處的問題。 女兒從小到大對什麼事物特別有興趣?有什麼愛好和嗜好?你們能夠做的,就是鼓勵她多走到外面接觸這個世界,做一些即使是沒收入,但有錢也買不到的社會服務及義務工作經驗。 以目前的景况,或許你毋須執著擔心女兒的前路究竟有沒有方向,只需在意怎樣可以令日子過得快樂。細心觀察嘗試發掘,她究竟對做一些什麼事情最感興趣,講一些什麼話題最投入?你都不妨放鬆一點吧!請相信這世上沒有用愛不能解決的問題!  

詳細內容

辣媽CEO:給24歲大T的信

這幾年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你已24歲了!尤其這幾年你獨自在韓國生活,凡事都只能靠自己,當中的甜酸苦辣,雖然跟你媽嘗過的還有好大一段距離,但都足以令你成長成熟了很多。你知道快樂是要追尋,不是唾手可得;人生沒有事事如意,但無論高低起伏,過程中必然有所得着。話雖如此,媽媽我還是希望你可以小風小浪少災少難,永遠幸福快樂。今年是豬年,是你的本命年,迷不迷信犯太歲都好,你今年注定奔波走動多。連個天都鍾意你,你確是上天的寵兒! 你到韓國讀書,不知不覺已經5年,怎麼感覺好像是昨天的事?幾個月後,你就是梨花女子大學語文系的畢業生,這個身分,得來不易,憑你自己一手一腳從零開始走到今日,值得自豪,但不應驕傲。可是作為媽媽的我卻非常驕傲,不為什麼,只為你就是你!我知道沒有如果,只是如果你婆婆還健在,能夠出席你的畢業典禮的話,她肯定比我這個做母親的更高興,更為你驕傲。 畢業後何去何從,秉承我一向教育你姊弟倆的宗旨,我不能、亦不會為你們揸主意。但只要是你們想做的,我必定在你前後左右,全天候瞓身支持。記住媽媽的話,相信自己的心,跟着興趣走,永遠不會錯。你的心事,媽媽大概知道,但我有所不知的,你想講的就講我知,不想講的,就留待想講的時候再講吧!不過,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媽媽食鹽多過你食米,多多少少總有幫得上忙的地方吧!希望你畀個機會我! 懷自信勇往直前追夢 知己難求,知音難得,自己的心自己知,自己的路自己走,媽媽送你兩句話作為你的座右銘:「不要堅持不應該堅持的,不能放棄不應該放棄的。」 究竟應該堅持什麼?放棄什麼?犧牲什麼?得到幾多?不必理會其他人怎樣說,懷着自信勇往直前追夢去。Lady Gaga在剛剛的奧斯卡金像獎的精彩得獎宣言:「I’ve worked hard for a long time, and it’s not about, you know……it’s not about winning. But what it’s about is not giving up. If you have a dream, fight for it. There’s a discipline for passion. And it’s not about how many times you get rejected or you fall down or you’re beaten up. It’s about how many times you stand up and are brave and you keep on going.」完全講出我心聲! 你18歲那年,媽媽送你一對翼,送的時候根本未曾想過會把你送到韓國去,然後又把你送回我身邊。但今時不同往日了,以前是我照顧你,今後就要靠你照顧我,還望多多包涵,不要嫌我煩。對我盡孝是必須的,但順從,就不必了!想當年我要是順從你婆婆,而不是奮勇抗爭咬牙死撐和她對着幹的話,我不可能成為今日的我。放心,我不會輸打贏要,講得過你的時候就和你講道理,講不過你的時候就和你講倫理。立此存照! 媽媽祝你生日、日日都快樂!  

詳細內容

辣媽CEO:十大童年陰影

台灣有個網站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蒐集網友們的童年陰影。以下是名列前茅的10名結果。天下媽媽一樣媽,天下爸爸一樣爸,天下子女嘛……原來一樣苦! 第10名:被拿來跟別人比較 把孩子跟別人比較,只突顯父母的自私,把孩子當做面子,為自己面上貼光。各位父母在把自己的子女和別家孩子比較之前,先問問自己孩子的基因來自何人?究竟是來自誰的遺傳?孩子不優秀,是因為像誰?有年輕人頂不順反唇相稽質問父母,如果他的父母,是備受表揚的那一對,那麼他今天會如此不濟嗎?這一「質」,實在太好! 父母偏心 親兄弟打餐死 第9名:偏心兄弟姊妹 長子長女不易做!其實還是幾歲小孩子,就被迫要為弟妹做榜樣,不得行差踏錯。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最該打,天理何在?父母偏心偏袒,挑起兄弟姊妹之間妒忌眼紅,本應打死不離親兄弟,結果大家打餐死。一頭家就這樣散了! 第8名:不是爸媽親生的 父母以為只是開下玩笑無所謂,但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創傷。想當年,我因為生性硬頸頑劣,總和阿媽對着幹,激到阿媽紮紮跳時,她就破口大罵說不知我是哪家來的不肖女,不可能是她的親生女之類的晦氣話。灰到盡頭的我,真的走去問阿爸,我是否阿媽親生。 操控監控喪失自由 第7名:不能自由行動 很多父母自以為是,以為父母有權監管子女的一切,包括自由。這種操控監控式的所謂愛和關心,多謝晒!其實孩子一樣要面子,一樣需要得到尊重與信任。做父母的何必咄咄逼人,出言不遜欺凌侮辱,難道想逼到孩子有家不想歸? 第6名:批評身材智商各種不滿 我家大T身材高度,從小高人幾等兼加大碼,又如何?我盡力悉心教導,就是要她接納接受愛自己,不必理會旁人的毒舌批評,和完全不友善的目光。 至於說孩子蠢,智商有問題,之前第10名有講,在此不重複。 第5名:不乖會有可怕報應 你利用孩子的弱點去恐嚇他們,知道他們最怕什麼所以用來恐嚇他們,包括:警察、醫生、妖魔鬼怪、滿天神佛。廣東人最愛用行雷落雨來恐嚇細路,不聽父母話會畀雷公劈。小孩子本來就怕閃電行雷,嚇到賴尿不是開玩笑,是事實。想起都覺可憐! 第4名:一不聽話就會被打 對孩子動輒打罵,有因為自己不懂得管教,所以只能靠暴力鎮壓孩子,更有因工作、婚姻、人生遇上種種不滿和不如意而無處宣泄的父母,拿最無辜、最無反抗能力的孩子,打個死去活來泄憤出氣。這些人渣父母虐待孩子,一定有報應! 第3名:言語暴力、恐嚇 語言暴力比肢體暴力更恐怖的地方,是傷得深不見底,殺人於無形!那些說話那些場景,如噩夢般不斷纏繞子女一生,一輩子,忘不了,說不出有多痛苦! 第2名:出生只是個麻煩 父母對子女的情緒勒索,以這個最經典最過分,如果不愛,何必要生?孩子沒有權利方法選擇不被出生,結果被視為包袱拖累,真正有無搞錯? 第1名:家門榮光的期待 讓我再重申一次,父母的成功,不需要子女來成就;父母的失敗,也不需要子女來承受。父母不是要靠子女來成就你們的驕傲,是父母要成為子女的驕傲!  

詳細內容

辣媽CEO:李開復給孩子的6個建議

繼上一篇《李開復給家長的3個叮嚀》,今次我跟大家分享他給孩子的6個建議: 1. 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 「不要被教條所限,這也是賈伯斯(喬布斯)的法則。在AI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更了解自己,才能發揮生而為人的價值。」 但願堅信贏在起跑線、成功方程式的怪獸家長願意聽,還要聽得入耳,肯反思反省。千篇一律的教學、完全過時的課程、枯燥乏味的內容,讀書只是求分數,把孩子訓練成天下無敵的考試機器,除了識考試,什麼都不識。當對手是A I的時候,講記憶講data mining講計數,人類有機會贏嗎?是時候醒覺了吧!和孩子討論一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吧! 迎接來勢洶洶的AI時代 2. 要增強EQ(情緒商數) 「你在職場成功與否,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就是你能否得到周圍的人的信任、你的EQ好不好,包括團隊精神、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等。特別是在AI時代,社交強度高的工作,會比社交強度低的工作更晚消失。」 天大地大我家的孩子最大,在這樣的環境下被養大的公主王子,以為自己是銀河系軸心,根本不懂什麼是人情世故,無需要亦無機會學習和別人相處。還有只能贏不能輸的自大,不懂得共贏是什麼一回事,如何能和社會和其他人共存? 3. 及早學習接觸AI 「不是要你成為專家,但以後有新工具出來時,你要會用。」 一個以光速運行的年代,不管什麼年齡,我們都不可以和時代脫節。AI不是洪水猛獸,但絕對來勢洶洶,恐懼源於不理解,趁早了解,就愈快知道如何運用利用新的科技,補人類的不足。而不是坐以待斃不思進取,錯失了進步的時機良機。 4.多看有養分的書 「建議孩子們每年要看十本好的書。如果上網,也要多看好文章,視野會更開闊。」 我斗膽講句最沒有養分的書是教科書,其實什麼類型的書都可以看,集思廣益,開卷有益,只要肯開就得。 5. 要分清事情緩急 「我們往往會成為緊急的奴隸,把時間拿來一直在做緊急的事情,沒有好好磨練自己,還是要有意識的時間管理。」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簡單如起牀上學,執好書包,準備所有工具書籍都責無旁貸。連事情緩急輕重的概念都沒有,什麼都管理不了的話,那如何管理好自己? 發揮生而為人價值 6. 每個人都需要更努力 活在地球村,什麼國家什麼人都不能獨善其身。不想他日被淘汰,要追落後,今日就要比其他人更努力,帶領潮流做先鋒! 李開復的總結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做AI,重點是自己想做什麼。AI會讓全世界的經濟產值更好,未來人人都能生存,屆時生命的重點已經不再是你有沒有比別人多賺20%的錢,而是找件有意義的事情,把它做好,發揮生而為人的價值。

詳細內容

辣媽CEO:李開復給家長的3個叮嚀

豬年第一篇,先和大家拜個年,祝各位得心應手、平安喜樂、身體健康、大吉大利!一於新春送大禮,借花敬佛,借台灣IT專才李開復最近在一所高中演講的部分內容轉贈各位父母。在我眼中,這就是李開復給家長的3個叮嚀。先旨聲明,對那些堅信不讀名校無前途、堅持贏在起跑線、出盡法寶要令子女成為他們眼中所謂最好子女的怪獸父母們,這些叮囑算是忠言,但希望有機會讓他們看完後會當頭棒喝。 大家可知李開復是何許人?他是生於台灣的電腦科學家,曾在蘋果、SGI、微軟、Google等多家頂尖IT公司擔當要職,又創立了「谷歌中國」和「微軟亞洲研究院」。 過來人經驗 新時代行不通 他早前以「跟孩子一起進入AI新時代」為題,提醒家長新世界來臨,「千萬不要忘記,你孩子在AI時代的成功與否,並不是按照分數來決定」,呼籲家長勿再盲目追求讀書成績,考高分的所謂成功方程式,因為這些已是過去式,未來不再行得通。他對家長的三個叮嚀包括: 叮嚀1:不要用過來人經驗教導孩子 AI時代中,有90%的工作目前還沒有被發明,「家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要孩子做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 未來10年的變化,將超過過去的50年,如果家長用過來人的經驗來教導孩子,那很可能是不對的。」、「尤其是鐵飯碗最危險。」 為什麼有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的存在?永遠以自己的主觀願望去教育孩子,講得好聽是指引,但實情是操控,無所不用其極要孩子聽教聽話,跟着他們認為是成功的方程式去做,卻不明白那些全屬昔日過時的觀念。孩子要面對的是未來!堅持死守舊日的方法,只能框死他們,怎可能走得出明天? 叮嚀2:孩子要學什麼迎接AI時代? 「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現在的AI已經能改所有考卷,那你的考試有那麼難嗎?考記憶,你再背也背不過AI,考算數推理分析,也打不過AI!」那到底要學什麼,才能讓孩子迎接AI時代呢? 講出來大家恐怕難於接受。最快會被AI取代的工作,就是很多父母認為「實冇死」的行業,例如:律師、會計師、核數師,還有精算師。講記憶力講計數,能準得過快得過贏得過敵得過電腦嗎?隨便一部計算機,夠贏人腦九條街。 學什麼才能贏AI?不就是學做人囉!因為只有人性品德品格,永遠不能被任何機器機械取代! 學好做人 不易被AI取代 叮嚀3:培養3C自學能力 3C包括: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因為畢業以後就沒有老師了,如果你沒有自學能力的話,在未來的競爭力會很糟糕的。」 其實家長同樣在追求3C,不過此C不同彼C,是CEO、CFO、COO個C!可惜現今洗腦式的填鴨教育制度下,最扼殺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最打壓的是孩子的批判思維,最忽視的是孩子創造力,完全和未來成功所需要的條件背道而馳。 除了以上給家長的3個叮嚀,李開復在演講中亦給了孩子6個建議,下星期再續。  

詳細內容

辣媽CEO:黃伯的悲鳴哀歌

八旬老翁黃國萬,前年勒死76歲中風癱瘓的妻子,早前承認誤殺罪,獲法官「法外開恩」輕判。案件已經了結,但事件引起的迴響——香港人口老化的事實,老人家面對生存、生活上的種種困難苦况,又如何能了結? 勒死癱妻自首 揭雙老家庭困境 據傳媒報道,黃伯早已寫下遺書準備殺妻後自我了斷。最後他選擇不死而向警方自首,是希望以自己的經歷實况,引起社會關注雙老照顧的辛酸,以及社會對老人生活的支援如何不足等。一個80歲的老人家,獨力照顧76歲右邊身癱瘓中風妻子,壓力有幾大?除了起居飲食,還有冲涼換片換衫,定期覆診睇醫生攞藥,當中的舟車勞頓,體力精力需要有幾多? 作為一個照顧者,可以有幾苦有幾難,我這個過來人有資格來講幾句。 塘邊鶴講風涼話當然容易,在相關新聞報道中有留言批評黃伯自私,沒權利奪去妻子生命,自己照顧不來可交給社署照顧。還有法庭不應法外開恩輕判,始終這是謀殺必須嚴懲云云。針唔拮到肉唔知痛,排隊等入政府資助安老院,正是等到見棺材都未等到。對黃伯來說,死亡也許是個解脫,黃伯想到,殺妻後再自我了結,只會被以為因錢銀或其他問題而輕生,不會令人明白雙老家庭的苦困。他希望透過審訊,讓公眾知道更多雙老照顧的困境。黃伯說:「?家係大解脫,天氣再凍都唔關太太事。」當中的意思大家明白嗎?我明!年紀大,血液循環差,最怕凍,低溫一樣會死人。換片換衫手腳慢,萬一着涼手尾可長,去睇醫生都是一個浩瀚的工程。即使有錢call可以接載輪椅人士的的士,想book也不容易!何况是對已經捉襟見肘,完全沒有收入,只靠卑微資助過日子的老人家? 長者辛勞付出 落得窮途末路 血淋淋的慘劇就在眼前,喚不醒冷血的袞袞諸公的血性是肯定,塞不住講說話不負責任的網民的人性,是意料中事。 但我的心在淌血。想起那些年,我母親照顧中風老父的艱難日子,還要得不到體諒和安慰,我的眼淚終究還是止不住! 黃國萬伯伯,用他的生命作的千斤重呼籲:「呢啲係社會問題,係窮人必要行嘅路。要更多叻人帶我們蠢人行。最緊要幫我們這些蠢窮人,多些選擇多些路,就少好多悲劇。」說來平淡,但沉痛沉重到我情緒久久沒法平復。想當年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誰不是靠自己雙手撐起一頭家搵飯食?只嘆為官者不仁,這班一輩子辛勞勤奮為香港打造今日繁榮的長者,今天只落得窮途末路的悲慘下場。 關心老弱 寒風中添溫暖 只恨我能力有限,要改變慘况,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憑我一己之力能成的事。但要是我們人同此心,將心比己,同心協力,每人行多一步,除了關心自己家中的長老,更多些關心身邊老弱鰥寡,聚沙成塔,積少成多,一點一點加起來,就可以為在漆黑中、寒風中掙扎的人添上溫暖。 我曾許下諾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人生終極目標。我終此生以此目標奮鬥,不達此標誓不休,立此存照。  

詳細內容

辣媽CEO:不會飛的孩子

我的好友「加油香港基金」創辦人Wayne周佩波,在個人facebook裏發表了這番話,讀後令我感觸良多,必須要讚Wayne實在寫得好! 「香港現時的遊樂場設計最大考慮是免責,讓康文署、房署及承建商免責。設計上並沒有考慮孩子成長的需要。一切『危險』的設施都被淘汰,需合作、要挑戰的遊戲都逐漸消失,剩下的都是千篇一律『睇小』孩子、欠缺趣味的設施。這種設施欠缺人性化,剝奪了孩子們的創意、冒險、應變與合作精神。反觀七八十年代的遊樂場,設施簡單但充滿挑戰,也賦予機會讓孩子一起建構想像、探索、合作及突破局限。在變化無窮的未來,『安全』才是最大的風險。我們讓孩子圈在『安全』的籠子之中,卻要孩子懂得飛,簡直匪夷所思。」 題外話,Wayne一直推動改善香港教育,為未來的社會主人翁謀幸福找出路,不遺餘力。我老了,無復當年勇,香港的未來,要靠像他一樣有心有力之士繼續努力! 記得在大小T兩人18歲的時候,我分別為他們寫了《媽媽送你一對翼》的文章。 放手讓2T帶着夢飛行,開拓屬於自己的領域,成為最好的自己,是我作為母親最大的心願和祝福。 扼殺孩子好奇心多可惜 在這個講求創意無極限,資訊科技以光速倍數運行的年代,不少家長仍視書中自有黃金屋為金科玉律,死抱不讀大學無前途的觀念,寧願複製千篇一律的考試機器,扼殺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豐富想像力、天不怕地不怕敢試想試的勇氣,說有多可惜就有多可惜! 大家可知道《聯合國兒童人權宣言》(U.N.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的存在?十項原則中的第四項:「兒童應享有社會安全的利益,在健康中生長發育;並有權獲得適當的營養、居住、娛樂及醫藥服務。」;以及第七項:「兒童有權接受教育,以發展其能力、判斷力、道德及社會責任;兒童教育及輔導,應以兒童的最佳利益為指導原則,父母並負首要之責,兒童有權獲得遊戲及娛樂的充分機會。」 玩樂是兒童人權 兩項條款清楚列明,每個孩子都應享有健康快樂成長包括遊戲玩樂的權利。 但剝奪孩子以上所有權利的,是誰?無論教育輔導,父母都責無旁貸,但不是以父母自以為是最好的為基礎,而是要以孩子的最大利益為依歸做原則,單單這一點,敢問有幾多父母做得到? 想起我們以前小時候,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經濟教育社會資源各方面物質條件都很貧乏,生活雖然清苦艱難,居住地方狹窄簡陋,但孩子們的童年一樣過得很快樂。沒有錢買玩具的話,用紅豆做豆袋,自製橡筋繩,竹籤筷子都可以玩一餐。一個西瓜波,一班小朋友由唔識踢到識,或者不打不相識,打完嘈完拍拍膊頭又是好兄弟。如何結交朋友怎樣待人接物,自自然然學識。 那些年的香港,成就了幾多不可能,創造了幾多奇蹟傳奇?說來實在慚愧,今日的香港,還剩下什麼價值,或有什麼榜樣,可以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詳細內容

辣媽CEO:五育教育

中國人一直主張以五育來培養小孩,從我們孩提時代開始,無論父母、長輩、師長都強調五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亦以五育作為全人教育的基礎。常常說五育,五育其實是指以下五項: 德:是指品行、品德、禮貌、心地善良 智:是指頭腦、智力、學業方面的能力 體:是指體能、體育活動方面的能力 群:是指團體之間,人與人的相處,人際關係 美:是指藝術,包含美勞、美術、音樂及表演藝術 若應用在教育上,所指的就是以下的意思: 「德育」就是倫理。有德之士懂禮讓謙卑,不會自我膨脹。能做到推己及人,社會上家庭中都不會出現紛爭和摩擦。 「智育」就是培育吸收新知識的能力,重點在於「終身學習」。除了學之外,還要能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體育」不止是透過運動強健體魄,更講求身心健全,意志鬥志的訓練。真正的體育精神不在於輸贏,在於積極進取,不會輕言放棄。 「群育」就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透過溝通協調,以求團隊合作。改善增進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神。 「美育」是對美的追求,不止在外更在內,在於陶冶性情,追求生活的豐富、充實與圓滿;做到慈悲喜捨,達到人善心美的境界。 想當年,我小時返學讀書,吸收得最多,令我改變最多、終身受用、獲益良多的,不是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而是我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有胸襟、有學識的好老師們,不厭其煩,耐心教導我這個牙尖嘴利、一言九「頂」的頑劣學生,教我做人的哲學,人生的道理。講起來又要多謝我阿媽,為我找來國學底子非常深厚的學者,紆尊降貴做我老師,當日目中無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才會從錯誤失敗中,不斷磨練學習吸收,蛻變成為今日的我。 時下教育重考試輕德育 今日再讀五育,我真的被老師洗腦了,被潛移默化不自覺了,我教育一對子女的宗旨,奉行的就是德智體群美的哲學。 當然少不得是我父母的身教言教,他們對我的教育,同樣是以德智體群美的追求為基礎。從中我終於明白,為何今日的孩子們(其實我想講亦包括很多家長們),禮貌修養尊師重道全欠奉。因為如今學校只淪為訓練基地,學生返學的目的,是接受訓練成為考試機器,還有被訓練成為逆來順受的功課奴隸。而父母的責任,就是拚命工作搵錢,把教育責任外判,用錢買教育,然後心安理得,大安旨意,總之一切置身事外。一切的錯,都是教育制度出的錯,然後大嘆無可奈何,然後繼續逼子女妥協。 2019新開始,洗心革面不會遲,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仔女自己教,萬變不離其宗,就由五育開始教起,溫故知新,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功德無量。  

詳細內容

辣媽CEO﹕新年送錦囊

2019元旦日,先祝各位新年進步,平安喜樂!有機會分別在聖誕日及元旦日同時見報,寫了這麼多年專欄才有這麼一次,真的很幸運,2019必定精彩!今天這麼高興,我就為各位送上錦囊兩個,一個給父母,一個給年輕人,還望各位笑納! 生育是一輩子的責任 給父母的錦囊是「初心」。父母有幾難為,我這個陪着兩個孩子成長,戰戰兢兢,一邊擔心一邊走過的過來人,豈會不知? 結婚可以任性,生育不可以,結錯婚可以離,爛攤子如何難收拾,都是兩個人之間的事。 但孩子沒有拒絕被出生的權利,對什麼都不知道、只能依賴父母、沒有能力獨立生活的孩子而言,說不出有多殘忍!我懇請各位父母決定生育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要負的是一輩子的責任,牽涉的是一條無辜的生命,影響是孩子的一生,不是一時興起任性妄為的決定。 決定了要生,就要記住自己所作的承諾,捍衛孩子的快樂成長的自由和權利。我見過幾多父母,頂着大肚子說指望孩子健康快樂,無論如何不會做怪獸。結果呢?眼見身邊朋友的孩子十八般武藝,十幾種語言興趣班日日上,就怕自己的孩子被比下去,於是乎愛的旗號就大派用場,變得比怪獸更怪獸更極端,但就堅持拒絕承認自己是怪獸。 做濁流中的清泉從來不易,眾人皆醉要獨醒,的確很孤獨,面對不知所謂的香港教育制度,面對讀書只是求分數的荒謬,各位家長不要再問「唔想咁樣可以點樣」,請冷靜下來好好問一問自己的初心,站在孩子的利益角度為他們的未來着想吧! 年輕人,勿把自己看扁! 至於給年輕人的錦囊是「夢想」。世上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即使是雙生兒的基因和指紋都不會是完全相同。 雖然,的而且確有人天生就比較聰明,各方條件都比較優秀,但孩子們請記住,你們每一個都是獨特的,有所高低,有不一樣才是正常,不要把自己和任何人比較,因為沒得比,亦無從比,切勿把獨一無二的自己看扁。 興趣是需要發掘的,夢想是需要追尋的,在成長過程中,你們會遇上很多挫折挫敗。這些經歷,絕對不是壞事,所有難關都是上天給你考驗,要你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如果你那麼容易就放棄,只是證明你並不是真的很想要。不要因為害怕失敗,就連嘗試都不敢。喜歡不喜歡也好,試過你才知道原因,所有成功,都是從失敗中不斷修正,重複嘗試而來的結果。 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能,包括你的父母。不要讓任何人打擊你的夢想,因為所有夢想在未達成之前,都是遙不可及的千秋白日夢。別人笑你太瘋癲,你笑他們看不穿,把苦楚變成激勵,把嘲笑變成動力。你不需要解釋亦不需要其他人認同,你只需忠於自己,向自己證明自己值得,讓結果為你說話,擦亮所有人的眼睛。站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多一次,你永遠都是人生的贏家。只要堅持走正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前路,由你創!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