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好去處:探索樂高世界 跟旋風忍者修行

夏日炎炎有什麼好去處?不如跟忍者一齊放暑假!一眾樂高旋風忍者在室內遊樂場舉辦了一個訓練營,藉着不同小挑戰發掘小朋友的美德和能力,邊玩邊增值自己!   在樂高的世界裏,不止是砌車仔、砌高樓大廈咁簡單,其中「旋風忍者系列」更躍上大銀幕,不少忍者角色成為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例如胡大師、阿剛、赤地、赤蘭、勞埃德、冰忍與阿光。今年,香港樂高探索中心以旋風忍者訓練營為主題,加入一系列任務給小朋友挑戰,讓大家也成為忍者的一分子,像他們一樣擁有5種關鍵美德——勇氣、平衡、誠實、慷慨及好奇心。活動期間,只要到香港樂高探索中心官方網站購買限時忍者訓練營套票,即可參加非一般忍者體驗,帶上免費附送的忍者頭帶,開始挑戰! 樂高旋風忍者——樂高旋風忍者會不定時出現與大家合照。(黃志東攝) 五大挑戰內容 (1)勇氣:於地震模擬測試區,用樂高積木拼砌一座不少於10層高的城牆,再按下地震測試掣,若城牆能抵禦震動超過15秒,並連同標籤(#NINJAGOHK #LEGOLANDDiscoveryCentreHK #香港樂高探索中心)分享至社交平台,便完成挑戰。記得過程中叫爸爸媽媽幫你影相或拍片呢!(黃志東攝) (2)平衡:工作人員在召集處設置了一個樂高天秤,小朋友要擺放適當的樂高積木在其中一邊,以令天秤平衡。(黃志東攝) (3)誠實:小朋友要到召集處簽署承諾書,向閃電忍者「阿光」立志成為一名真誠的勇者。挑戰相對簡單,但必須要遵守承諾!(黃志東攝) (4)慷慨:來到鐘樓前,用樂高拼砌一個獨一無二的設計,並向大家分享!只要拍下照片,連同標籤(#NINJAGOHK #LEGOLANDDiscoveryCentreHK #香港樂高探索中心)上傳至社交平台便完成挑戰。(黃志東攝) (5)好奇心:這個挑戰不但測試好奇心,還考眼力和判斷力!6名旋風忍者都藏身於迷你天地的不同角落,大家要把他們全都找出來,並用手機拍下他們的匿藏之處,便能通過考驗。(黃志東攝) 創意工作坊——樂高創意工作坊同樣以忍者為題目,小朋友可以向模型拼砌達人取經,拼砌各種忍者主題的積木造型。(黃志東攝) 精美證書——戴上忍者頭帶完成各項訓練,即可獲得精美證書。(黃志東攝) 召集處——每個任務完成後,便可以到召集處給工作人員認證。(黃志東攝) ■INFO 旋風忍者訓練營 日期:即日至9月30日 門票:$550(入場門票2張、VIP數碼照通行證1張、指定Pick-a-Brick款式2細杯、忍者頭帶1條) 網址:hongkong.legolanddiscoverycentre.com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Zoey Hoo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8期]

詳細內容

小小藝術家:作品吸引外國買家 8歲NFT藝術家 天馬行空闖元宇宙

近年興起的NFT,不僅席捲IT界、藝術界及名人潮流界,連Z世代的小朋友也開始加入創作NFT的行列,作品甚至有人欣賞,願意花錢購買收藏。作為家長是時候追上潮流,看看這種「非同質化代幣」如何影響我們下一代的生活。   NFT全寫是Non-fungible token,中文即「非同質化代幣」。NFT不是金錢或虛擬貨幣,也並不一定跟藝術品有關,它其實是放上區塊鏈的加密證書,藝術界便借NFT作為藝術作品擁有權的證明(即使不是NFT作品的擁有人,也有機會在互聯網上找到作品,但兩者的分別,就像擁有一張梵高真迹和上網看其畫作的分別)。NFT作品可在相關交易平台搜尋和購買到,目前最貴作品是藝術家Pak創作的The Merge,去年底在拍賣會上以9180萬美元(約7.2億港元)成交。 近年NFT的潮流在全球火熱,出名轉數快的香港人當然亦投入這股熱潮之中,除了名人潮流界爭相創作或購買,就連小朋友都加入NFT行列。 年僅8歲的吳禮言(Arthus)從小受藝術薰陶,母親為藝術家及策展人,因此他年紀輕輕便掌握了各種顏料運用和繪畫技巧,甚至利用不同材料如雞蛋殼、閃粉、玻璃等,創作出各式各樣作品。之後更突破傳統媒介,踏足數碼領域,成為NFT藝術家,甚至接受過多個外地傳媒訪問。 鼓勵創作——Ching Lee(右)一向鼓勵兒子創作,讓他自由發揮創意與想像。(林靄怡攝) 首個NFT作品 上架一周內賣出 去年5月,Arthus透過媽媽Ching Lee的幫助,在NFT交易平台 OpenSea上建立自己的第一個NFT作品系列——「Snake Overload!!!」。顧名思義,這個系列是以蛇為創作主題,皆因Arthus肖蛇。其中首幅作品SNAKE OVERLOAD #1是一條名為King Snake的蛇,上架不到一星期便以0.02ETH(以太幣,出售當日折算約560港元)售出。Arthus通常在繪圖的基礎上加入動畫及聲音等元素創作成NFT作品,他認為,「真實的畫如果放在展覽是不能『郁動』的,但NFT就可以」。Ching表示NFT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模式,能夠滿足兒子天馬行空的創意,所以他覺得特別有趣。 創作靈感——蛇是Arthus的創作靈感,他很喜歡蛇,其中一個原因是蛇見過恐龍,在恐龍時代便已出現。(林靄怡攝) NFT交易平台——Arthus第一個NFT作品系列「Snake Overload!!!」目前已獲30多名藏家欣賞。圖為Arthus的NFT交易平台頁面。(網頁截圖) 相隔一年,「Snake Overload!!!」系列已經擁有23幅作品,大部分作品已經售出,並且幾乎都是外國藏家。別看Arthus接觸NFT只有1年多的時間,其實他已經接受過不少國家的訪問,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作品亦曾在外國展覽。直至香港近年掀起NFT熱潮,他的作品才開始被大家留意。近期他創作的The Father Of LKF便是專門為「蘭桂坊之父」盛智文設計的NFT,並以0.413ETH(以太幣,出售當日折算約4000港元)售出,這是他目前售出價最高的一幅作品。Ching表示Arthus會一直創作,不論是NFT或者實體藝術作品,而Arthus也有創作其他內容的NFT,希望將來可以與不同品牌crossover ,繼續推出自己的創作,將自己的藝術作品帶到世界各地。 即場示範——Arthus即場用iPad示範繪畫NFT,短時間內已畫出作品,甚至角色的背景也已想好,可見他的天分與創意。(林靄怡攝) 作品未必與錢掛鈎 可作電子紀念冊 不過,NFT予人的印象亦大部分與金錢投資掛鈎,小朋友參與其中,會否影響他們日後的價值觀呢?Ching作為本地藝術家和策展人,近年亦與不同大型機構合作舉辦藝術推廣活動。她表示NFT在香港的形象負面,但在她眼中,NFT不只是一種投資形式,而是應該着重其實際應用。「NFT是一種技術」,她解釋,數碼藝術包括NFT都是藝術科技(Art Tech)的一種,Ching 想讓小朋友從小認識藝術科技,那大眾便能愈早了解這種技術,「我只不過是將門檻再拉低一點,讓大家更容易接受這個東西」。所以她認為對小朋友來說,大人不需讓他們知道NFT與金錢有關,她只會告訴孩子這是一種藝術科技。 母親作品——Arthus的母親Ching Lee同樣是NFT藝術家,Arthus展示的作品是Ching Lee結合傳統畫與數碼藝術的NFT。(林靄怡攝) Ching會對小朋友形容NFT是放進「紀念冊」的東西,小朋友可以記錄自己的作品,就像一本電子紀念冊;面對家長,則可讓他們充分了解NFT,明白有其價值。她說家長時常對NFT存有誤解,認為與金錢掛鈎,但她解釋創作NFT不一定要用作投資買賣,而是可以選擇以純分享的方式發表。若有人想買,那就可當作一種bouns。就像Arthus售出的NFT,所得的資產也會由她先保管,雖然她不排除日後這些資產可用作購物,但至現時為止,大前提還是讓小朋友可以紀念自己的創作。 母子到不同學校教授NFT創作 現時,母子二人會到不同學校或機構教授NFT創作,這天我們便到了Arthus就讀的國際學校,看看他們如何教導同學創作數碼藝術作品。Arthus細心解釋每個步驟,利用他所創作的蛇為藍本,教同學用iPad和Apple Pencil,透過「大師級畫板(Procreate)」及「MetaMask-blockchain wallet」這些應用程式,來設計獨一無二的蛇,然後為作品改名,再上載至免收費的區塊鏈上。 小小導師——Arthus(右)在課堂中教小朋友創作NFT。(朱安妮攝) 9歲的Aydin在Arthus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己首個的NFT。媽媽Fiona表示,兒子對繪畫、電腦科技等都有興趣,今次是首次接觸NFT。她說,小朋友可能較難理解NFT的概念,但現在都流行元宇宙之說,自己雖然不太熟悉,也應給小朋友接觸一下,對他們將來一定有用處。 接觸新事物——Fiona(右)表示讓小朋友接觸一下不同的App和NFT也是好事。左為其兒子Aydin。(朱安妮攝) 知多啲 設兒童NFT平台 創意教父:孩子畫作不止貼冰箱 被台灣媒體稱為「華人創意教父」的包益民,從事創意產業近30年,他說,NFT的出現對從事創意行業的人甚至任何人來說都是個好消息,「這代表大家都有機會把創作給其他人欣賞,而毋須透過中間人,隨時與欣賞自己作品的觀眾連繫」。他今年開設號稱全亞洲第一個專門為0至16歲的兒童開創的NFT藝術平台「元夢家kidznft」(www.kidznft.org)。只要成為會員,便可上傳小朋友的作品到該平台展示及銷售,亦可共享元夢家2023年第一年正式上線、全年營運收入的50%,以及享有購買任何平台上作品的優先權等。 包益民認為,歐美很多地區早已有很多13、14歲的孩子創作,甚至售出了過百萬價值的NFT,他很想亞洲區的小朋友一樣做得到,因此他特意提供這平台給台灣,甚至其他亞洲地區的小朋友參與NFT創作。對於有人認為將NFT出售很功利,但他說:「大家都是看到有人的NFT,賣出了很多錢才留意它吧!所以不能說它跟金錢完全無關連,只是這重點父母知道就好了,小孩創作的重點,是他們要知道創作的意義是什麼。撇開金錢,對父母來說,以前他們只是把孩子的畫作貼在冰箱、牆上,現在則有個地方給大家欣賞,不是很好的事嗎?」他更指這是個很好的親子活動,因為小孩不懂設定錢包,必須要父母跟孩子一同參與,而當作品賣出時,大人和小朋友也有很大的滿足感。 文︰顏燕雯、陳真紀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8期]

詳細內容

暑假好去處:姆明一族進駐愉景灣 陪孩子露營歎茶洗白白

今個暑假大家毋須搭飛機,都可以感受韓國、新加坡和芬蘭的熱鬧氣氛!為滿足留港放暑假的大小朋友,不少酒店推出限定主題住宿,當中包括韓國代表KAKAO FRIENDS、新加坡代表Merli及芬蘭代表姆明,紛紛進駐各個酒店房間,陪伴小朋友放暑假。   生活於芬蘭森林裏的姆明一族,今個夏天飛到香港跟大家齊齊staycation! 香港愉景灣酒店的「姆明住宿計劃」,為大小朋友帶來一個充滿童心的假期。踏進主題房間的樓層,已經看到走廊牆壁掛上姆明一族的相片,非常可愛!全層房間共有4個主題,分別是camping、hiking、swimming和snorkeling。由於訂房間時不能預先選擇,因此要到入住時才知道編配到哪個主題房間,非常刺激! 姆明世界——主題房內設有姆明造型桌燈、卡通造型抱枕、玻璃窗貼紙、鏡貼、浴簾等佈置,猶如走進芬蘭的姆明世界!(林靄怡攝) 進房後,大家就會給姆明的世界包圍着。首先最搶眼的是玻璃窗上的造型貼紙,姆明、阿美、史力奇等各就各位,陪住你放假,連樽裝水、「請勿打擾」門卡上都可看見姆明的蹤影。桌上更有可愛的姆明造型桌燈,還有搶眼的牀尾布。走進浴室,姆明一族都會伴着你一起洗白白,向海的玻璃大窗均貼上姆明和阿美躺在水中的圖案,配合窗外海景,真的以為他倆在海中歎世界。 心思設計——浴室向海玻璃窗貼上姆明和阿美躺在水中的圖案,配合窗外海景,真以為他倆在海中歎世界。(林靄怡攝) 今次的主題住宿,記者十分欣賞酒店為客人準備的限定禮品包,包括拖鞋、行李牌、拉鏈小袋等,一點不馬虎。離開房間,酒店還準備了姆明環保袋DIY工作坊,小朋友可以大顯創意。房價除了包含住宿、工作坊、禮品包、翌日自助早餐,客人還可以在入住當天,在Café bord de Mer & Lounge享用二人下午茶,茶點包括蝦肉茴香麵包配刁草沙律醬、芬蘭式肉丸配酸忌廉薯蓉、烤忌廉芝士野菌茄子卷等鹹點,還有各式精緻甜品——傳統英倫鬆餅配玫瑰草莓果醬、蝶豆花啫喱配椰子奶凍、荔枝啫喱草莓慕絲蛋糕及自家製棉花糖,而所盛載的杯碟全有姆明裝飾,讓大家完全投入姆明一族的世界。 精美下午茶——姆明主題下午茶的鹹甜點精緻,甜品上還有姆明一族的朱古力裝飾牌,連盛飲品的杯也有姆明呢!(林靄怡攝) 主題禮品包——住客可獲限定姆明主題禮品包,內有拖鞋、旅行用品小袋、行李牌、防蚊貼等。(林靄怡攝) DIY環保袋——DIY姆明環保袋工作坊,讓小朋友發揮創意為袋子填色。(林靄怡攝) ■INFO 香港愉景灣酒店 姆明住宿計劃 日期:即日至8月31日 價錢:$1978起/晚,已包加一(包2名成人及1名12歲以下小童) 內容: .1晚山景、海景、豪華海景或全海景豪華房住宿 .雙人自助早餐 .入住當天享用雙人姆明主題下午茶套餐 .主題限定禮品,每房包括2雙姆明拖鞋、1個姆明行李牌、1個姆明旅行用品小袋及2盒姆明防蚊貼 .每房2位於入住當日參加姆明主題DIY環保袋工作坊 地址:大嶼山愉景灣海澄湖畔路88號 訂房:bit.ly/3OmVA2d(Klook) (註:小模特兒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Noelle Lam   延伸閱讀: 暑假好去處:星洲小魚尾獅 屯門玩捉迷藏 暑假好去處:KAKAO FRIENDS走入沙田「教游水」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幼園推「可持續」課程 製生態瓶學環保 做個世界小公民

全球一體化,世界上的群體、地區以至物種,都是互賴共存,因此我們除了擁有市民、國民的身分,還是世界公民。近年不少中、小學都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鼓勵學生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有幼稚園亦參與其中,開辦相關課程,冀從小裝備孩子成為有識見、具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   德萃國際幼兒園.幼稚園將於今年9月開辦Young Minds Global(YMG)校本增潤課程,位於紅磡的分校,日前便安排了一節體驗課堂,讓學生率先感受嶄新的上課模式。是日課題是生態系統,外籍教師藉着Over and Under the Pond繪本,帶領學生一起窺探池塘水面和水底的秘密世界。「我見過七彩顏色的蜻蜓呀」、「大藍鷺和紅鶴的樣子看來很相似」、「海洋生物會不會睡覺呢?」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引發很多討論。 啟發靈感——YMG增潤課程,由Inspiration(啟發靈感)開始,外籍教師先跟學生閱讀故事書,勾起他們對海洋生態的好奇。(劉焌陶攝) 小腦袋一輪大震盪後,教師接着安排學生自製生態瓶。材料雖然簡單,只有玻璃瓶、泥土、卵石、水草、小蝦和水,但透過動手做,可加深孩子對地球生態循環的概念,也明白到保護環境的重要。 DIY生態瓶——學生以玻璃瓶、泥土、卵石、水草、小蝦和水,DIY生態瓶。(劉焌陶攝) 簽署承諾書——每個小朋友都簽署承諾書,承諾保護陸地和海洋生態。(劉焌陶攝) 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表示,機構轄下幼稚園的課程以往並非沒有觸及生態、環保等議題,只是課程欠缺統整,「孩子學了這個主題、做過這個活動,像是沒有關聯,知識『散落四周』。因此新課程會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結連,以這個框架去裝備孩子應付未來」。 朱子穎(劉焌陶攝) 德萃國際幼兒園.幼稚園校長羅素紋補充,礙於正規課程的教學進度較緊張,每個主題需要在3至4星期內完成,而為了讓孩子有更充裕的時間消化SDGs 議題,YMG將在正規課時以外,以每周4天的增潤課程形式讓學生報讀。全年共有5個課題,包括關心、分享服務、健康生活方式、陸地生態、海洋生態,以及潔淨能源。 羅素紋(劉焌陶攝) 深入探討課題4部曲 「YMG可以讓師生有8個星期時間深入探討1個課題,並採取4部曲,先由Inspiration(啟發靈感)開始,像是剛才和小朋友閱讀故事書;再製造Experience(經驗),例如DIY生態瓶;繼而是Presentation(匯報),同學之間互相分享所學;最後是為社會帶來影響力(Social Impact)。」羅素紋說。 朱子穎指出,最希望透過Social Impact,向這班2至6歲的幼稚園生和公眾傳達一個信息,儘管年紀小,一樣可以成為有行動力、影響力的世界公民,「在『健康生活方式』那個課題,我們構思讓學生設計5色食譜,校方則協助聯絡餐廳,游說對方安排一天,把小朋友設計的菜式放在餐單內,供顧客選購」。 增潤課程——德萃國際幼兒園.幼稚園設計校本的世界公民教育增潤課程,從小裝備孩子成為有識見、具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劉焌陶攝) 談到YMG採用混齡教學,會否拉闊學童之間的學習差異,該校副校長冼子櫻相信問題不大,「在過程中,年齡較大的哥哥姐姐,可以協助年幼的小朋友,一方面除了知識鞏固,也傳達了關心和分享;反過來,年幼小朋友亦喜歡模仿哥哥姐姐,除了掌握知識、懂得怎樣做之外,也學習到與人溝通、相處的技巧」。 冼子櫻(劉焌陶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6期]

詳細內容

書展開鑼:合力出書做善事 小學生創「超人」 書展發放正能量

香港書展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書迷當然想第一時間進場購買心頭好。今年一班小學生將以作者身分現身書展,他們除了是作者,更親身參與了整本書的製作流程,包括寫作、畫插圖、編輯以至找出版商發行及上架,切切實實地體驗了一本書如何誕生,是個非常難得的經驗。   今年書展有不少有趣的兒童讀物,其中兩本由小朋友創作的科幻故事,題材也算新穎,其中中文書《星星超人學府之SPYS星球科學交流團》講述一班擁有不同能力的超人,在宇宙中作科技學術交流、擊退壞人及保護地球環境;而英文書Supernova Pandemic則是關於一群超級英雄如何打敗由太空污染造成的超級病毒。這2本書一共集合了62名來自內地、香港、加拿大三地的小朋友共同集體創作,而負責策劃整個出版概念的,是香港道教聯合會純陽小學五年級學生龔芷澄(Alia)。 創作靈感——Alia說小朋友能改變世界,所以小說的故事構思是讓小作者創作心目中的超人,而她所創作的Lady JJ就按她媽媽的外形性格來繪畫,希望媽媽變成像她創作的Lady JJ一樣「funny and hilarious」。(黃志東攝) 包辦寫作畫插圖編輯找出版商 2020年前,Alia與父母居於加拿大,年紀小小的她已有很多主意,更曾經和同學合作寫故事。一天,她在當地圖書館Richmond Public Library裏主動向圖書館管理員查詢如何召募更多小朋友一起寫書,管理員便教她申請Community table——在圖書館開設位置,擺放桌子和椅子,讓她每星期坐在屬於她的小位置,向市民介紹自己的概念。最後Alia集合了25個小朋友,在2019年暑假出版第一本由小朋友寫成的「超人書」,更在當地成立了非牟利組織Kids Power Society(中文:星星超人會),出書之餘,更把義賣圖書得來的錢幫助當地的患癌兒童。 講解計劃——Alia在加拿大Richmond Public Library介紹自己的寫作概念,吸引大批小朋友和家長前來了解,最後集合了25個小朋友在2019年暑假出版第一本由他們寫作的超人書。(受訪者提供) 助患癌兒童——2019年Alia(前排右)和其他小朋友在加拿大用自己的創作,義賣籌款給BC Children's Hospital幫助患癌兒童。(受訪者提供) Alia說:「因為我覺得小朋友都好像星星一樣會發光發亮,而且又有夢想,絕對可以改變世界,所以我想每個人都設計一個心目中的超人,幫助大家解決難題。」2020年Alia回港後於純陽小學念四年級,她沒放棄寫書和做慈善工作,跟校長商量後,再度邀請同學及其他小朋友一起創作自己心目中的「超人」,最後集合了62個小朋友推出《星星超人學府之SPYS星球科學交流團》和Supernova Pandemic,較擅長英文的她親自為英文書寫下創作大綱:「故事最後,SPYS星球創建了一個廢物轉換站,將廢物轉化為能量,為整個宇宙的不同星球提供動力。這構思是受到地球上流行病的啟發,並希望大家可以減少浪費。」除了Alia,很多小作者除了寫故事和創作超人,也擔任插畫和編輯的工作,甚至寫計劃書,與贊助商開會,一同合作完成整本圖書。 小作家——李采司(左起)、龔芷澄(Alia)、黃雪嬅及鐘霈恆是純陽小學其中4個小作家,除了設計超人,也有為封面的超人創作繪稿。(小作家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黃志東攝) SPYS星球——《星星超人學府之SPYS星球科學交流團》中的「SPYS星球」靈感來自純陽小學校名縮寫「SYPS」,把它倒過來寫便成了「SPYS」。(黃志東攝) 提升創意 學團隊合作精神 2本書的初版今年3月在加拿大印刷,小朋友們希望書本可在香港發行和上架,並在書展中推出,但過程也非一帆風順,如其中一家出版社便叫他們「不要發夢」,說這本書「唔得」,可是Alia和同學們沒有氣餒,最後找到紅出版合作,達成了心願。而2本書的收益也會用作慈善用途,其中純陽小學25名參與寫書活動的學生更是這次籌款活動的代表,以義賣形式為「苗圃行動」慈善機構籌款,幫助劏房戶。校長梁美玲表示,在今年的4.23世界閱讀日,學校邀請這群小作家推介這2本圖書,並鼓勵學生購買圖書為苗圃行動籌款。她說學校希望學生透過圖書創作,在提升語文能力的同時,也可展現他們的藝術才華、想像力和創意,而且他們在寫作和編輯過程中學會了團隊合作精神,也體會到做一個真正作家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終身受用。 梁美玲(黃志東攝) 明天(7月20日)開始,兩本小說將在書展中發售,收益將用來印刷更多書籍贈送劏房戶及基層家庭的小朋友,餘數會扣除開支後撥捐苗圃用來購買物資給劏房戶家庭。而小作家們將於明天(20日)下午5:00至6:00,以及7月23日上午11:00至中午12:00到書展分享故事。Alia又指下一本「正能量超人故事」現正召募6至13歲的小朋友參與,希望可結集100個不一樣的故事。有興趣成為小作家的小朋友,便要密切留意星星超人會的消息了! 《星星超人學府之SPYS星球科學交流團》、Supernova Pandemic 作者/繪者:星星超人會 出版社:紅出版 書展攤位:1C-D25 售價:各$250(黃志東攝) 書展推介 《小王子》立體書 (機構提供) 簡介:法國經典文學作品《小王子》曾觸動不少大小朋友的心靈,今年香港繪本藝術家蔡景康(Steven Choi)獲法國官方邀請,與其創作團隊推出《小王子》立體書,其中限量500套藏品級珍藏套裝,除了有星環平衡輪裝置的銀藍禮盒,星環轉動更可看到小王子飛向玫瑰,甚為精緻。而每本珍藏版更附編號連設計師簽名、刻字放光筆,指定編號亦會附送指定珍藏玩具一個 繪者︰蔡景康(Steven Choi) 出版社︰創造館 書展攤位︰1A-D02 售價:珍藏版(限定500套)$798,一般版$498(書展期間一般版8折) 「百家村的這一家」系列 (機構提供) 簡介:「百家村的這一家」1套2冊包括《菇寶寶美好的一天》及《拯救田園大行動》,由資深親子閱讀專家菜姨姨與插畫家Chocolate Rain聯手創作。故事圍繞百家村村長法天娜與好朋友小菜菜、菠菜哥哥和小廚的生活點滴,帶出培養閱讀興趣、注意飲食、多做運動和注意環保的信息 故事概念:菜姨姨 繪者:Chocolate Rain 出版社︰新雅文化 書展攤位︰3E-C04,12,22,3E-D04,12,22 售價:$88/本,1套2冊$178(書展8折,即場登記成為新雅書迷會App會員75折) 《Rosie Easy English露思兔子漫畫學 Grammar(Tenses時態篇2)》 (機構提供) 簡介:學grammar?不難!只要找到適當方法便可以輕鬆學到!以9至12歲小學生為對象的《Rosie Easy English露思兔子漫畫學Grammar》系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有系統地講解英文文法,當中「露思兔子」化身成校園漫畫的主角,延續上集「Sasa」的時空之旅。故事既可提升小朋友閱讀的興趣,又把抽象的文法概念化成簡單的圖解筆記,讓小朋友寓學習於娛樂 作者︰灰若(Miss Rosie) 出版社︰小皇冠童書館 書展攤位︰3D-C32 售價:$68(1至2本8折、3至8本75折、9本以上7折) 《橋相連,心相接:給孩子的香港故事》 (機構提供) 簡介:適合7歲或以上小朋友的圖書,書中透過家朗和家怡兩兄妹帶領讀者遊歷香港6座別具意義的橋,以認識香港歷史、多元面貌和各方面的發展。每幅精彩的橋景後更設知識點、思考題和小遊戲,讓小朋友從趣味中認識香港 作者:新雅編輯室 繪圖:鄧子健 出版社︰新雅文化 書展攤位︰3E-C04,12,22,3E-D04,12,22 售價:$108(書展8折,即場登記成為新雅書迷會App會員75折) ■INFO 第32屆香港書展 日期︰7月20至26日(周三至周二) 時間︰7月20及21日、24及25日上午10:00至晚上10:00;7月22及23日上午10:00至晚上11:00;7月26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地點:灣仔博覽道一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票價:成人$25,小學生及身高1.2米或以下小童$10,3歲以下免費(中午12:00前進場成人及小童$10) 主辦機構:香港貿易發展局 網址:hkbookfair.hktdc.com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6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Peppa陪放電 滑草賽跑玩不停

「噶!噶!」Peppa Pig跟大家say hello!最喜歡與家人和朋友仔一起玩耍的Peppa Pig知道小朋友與她一樣「無時停」,所以特別邀請大家到九龍灣一起坐小火車、玩滑草、參加跑步競賽,齊齊過一個充滿活力的假期! 室內展覽遊戲館 適合幼園初小孩子 很多小朋友都和Peppa Pig一樣喜歡到戶外玩耍,但近期天氣總是陰晴不定,經常打亂大家的計劃。不過好消息來了!全新室內展覽遊戲館「Peppa Pig玩樂日互動特展」,不但可以讓大家歎住冷氣周圍走,更有不同遊戲設施,絕對滿足到小朋友和爸媽需要。這個適合初小及幼稚園孩子的遊樂場,集打卡、軟墊玩樂區、投影互動體驗及動感小遊戲於一身,讓大家走進Peppa Pig的動畫世界,在充滿童真的布景中盡情放電。 合照留念——Peppa及弟弟George會不定期現身於他們的家居場景中,小粉絲可以與他們一起合照留念。(朱安妮攝) 體驗滑草樂趣——這個「滑草場」是幼兒體驗版,速度不快,小朋友只需聽從工作人員指示,便可安全地體驗滑草樂趣。(朱安妮攝) 跳泥潭——每逢大雨過後,Peppa和弟弟George便會第一時間走到草地跳泥潭!想在室內體驗跳泥潭樂趣,小朋友可以走到投影區中,等待雨後彩虹出現,這時只要在地上的泥潭跳動,便會看見泥漿四濺的有趣畫面!(朱安妮攝) 小司機——動畫中豬爸爸經常駕車接載Peppa和家人外出遊玩,今次大家就可以成為小司機在車上打卡影相。(朱安妮攝) Peppa列車——Peppa列車已經在車站等候大家!經過小迷宮後,大家便可排隊上車。列車沿路軌走動一圈,小朋友可在車上欣賞Peppa家四周的風景。(朱安妮攝) 虛擬賽跑——虛擬賽跑道可以讓幾個小朋友一同比賽,大家選定自己想要的角色後,便可站在角色位置原地跑動,同時看着熒幕中自己代表的角色能否最快到達終點,更可以到旁邊的頒獎台拿獎盃影相留念。(朱安妮攝) 軟墊玩樂區——軟墊玩樂區有各種遊樂場常見的遊戲體驗,包括彈牀、波波池、滑梯和彈跳球等,這區要穿上襪子才能進場,大家記得預早準備。(朱安妮攝) ■INFO Peppa Pig玩樂日互動特展 日期:即日至9月12日 開放時間:7月31日前逢周五上午10:30至下午5:30(每節120分鐘),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30至晚上7:00(每節90分鐘) 8月1日後逢周一至五上午9:30至下午5:00(每節90分鐘),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30至晚上7:00(每節90分鐘) 地址:九龍灣常悅道18號富通中心一樓PORTAL 6311 收費:$228起(分成人、小童及親子套票) 訂票:bit.ly/3yaB2nN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Leila(註:模特兒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假期活動】本地博物館 睇恐龍 窺探清代帝后生活

雖說「暑假」早已過,但學生在炎夏中,還有兩三個星期「唞氣」時間!隨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科學館的「八大.尋龍記」展覽相繼開幕,何不趁近期博物館熱潮,帶孩子走勻全港不同博物館,在互動元素的「魔法」下,除了用眼看,還可親自動手做,令原本較靜態的博物館遊變得好玩有趣。 香港科學館 8大恐龍化石免費睇 參觀恐龍博物館,不再是電影內的劇情!香港科學館集合了8組極具名氣和代表的物種,包括暴龍、三角龍、棘龍、異特龍、西龍、梁龍、哈特茲哥翼龍和幼齡蜥腳類恐龍,一次過展示給公眾欣賞。這個名為「八大.尋龍記」的展覽從侏羅紀和白堊紀時代出發,展示各種恐龍1比1的化石標本,除了展出化石真品,有的更是全球首個以3D打印重建的復原骨架模型。某些擺放標本的場景亦加入了大屏幕,播放特技影片來製造恐龍活現的真實感,大家可看到巨型的哈特茲哥翼龍慢慢飛到你眼前,以及乖巧的植食性動物梁龍在森林慢慢前行,非常有趣。 走進恐龍世界——香港科學館展出珍貴的恐龍化石標本,場內燈光幽暗,營造出恐龍世界的神秘氣氛。(楊栢賢攝) 巨龍化石——巨型的哈特茲哥翼龍化石骨架後面是大型屏幕,定時播放牠的飛行影片。(楊栢賢攝) 對小朋友來說,展覽中最好玩的部分莫過於「恐龍研究室」中大量互動體驗和遊戲,大家可扮演恐龍研究員,研究各種恐龍,如把仿製化石放於掃描器上,便會體驗到激光立體掃描技術如何記錄化石外貌;也可試玩恐龍骨骼拼圖,砌出迷你版暴龍或三角龍的立體骨架模型;更可利用現場索取的主題小冊子在不同展覽區集齊恐龍蓋章帶回家留念。而8至11月期間,館內亦舉行難得一見的「與龍同眠」留宿活動,只接受親子參與,屆時爸媽和孩子可以在科學館內玩解謎尋寶遊戲、參與科學示範等,與恐龍度過一個別開生面的晚上。 化身研究員——在恐龍研究室內,大家可以體驗激光立體掃描技術。(楊栢賢攝) ■八大.尋龍記 日期:即日至11月16日 時間:周一、二、三及五上午10:00至晚上7: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9:00;周四休館 費用:免費(「八大.尋龍記」展覽舉行期間,館內常設展覽亦豁免入場費); 參觀者需於bit.ly/3bPwb3O預約 地點:尖沙嘴東部科學館道2號香港科學館2樓展覽廳 網址:hk.science.museum 「與龍同眠」留宿活動報名:bit.ly/3ApLj29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躺平賞書畫 剛於7月初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有9個展廳,當中展廳8和9屬特別展覽,須持特別門票入場。不過,持有標準門票已可參觀1至7號常設專題展覽廳,對親子遊來說行程已十分豐富。博物館的不少藏品為國家一級文物,絕對值得細心欣賞,不過如果家中孩子年紀尚小,對歷史或文字仍似懂非懂的話,建議家長可先帶他們到7號展廳欣賞由6名香港藝術家創作並詮釋故宮文化的多媒體藝術,踏出認識故宮的第一步。展廳設有不少有趣互動體驗,如靠機械臂在空中舞動的紅絲帶,看它如何表演「空中書寫」;又或者走進儼如漫天星空的隧道「星垂平野」,感受宇宙無垠。 清代星空——「星垂平野」是根據清代天文學文獻而重構的星空,讓大家「走進」這個宇宙之中。(顏燕雯攝) 有了「好玩」體驗後,大家便可到其他展廳欣賞歷史藏品了!當中兩個專題展覽「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和「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是介紹明清紫禁城及清代宮廷生活;另外3個專題展覽分別以陶瓷、清代帝后畫像和工藝珍寶為主題,不少珍藏如康熙禮服、清朝皇帝玉璽等都令大小朋友歎為觀止。除了用眼看,各展覽廳也加入不少互動學習元素,如可觸摸開片釉殘片,或拿起毛筆在電子屏幕上寫書法等,都是不錯的學習體驗。 躺下欣賞——「夢境」是個可躺平欣賞的展覽,躺下來仰望天花板上的投影,更能投入於古代書畫之中。(顏燕雯攝) 學習書法——用毛筆在電子屏幕上寫書法,也許是小朋友學習書法的入門有趣體驗。(顏燕雯攝)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開放時間:周一、三、四、日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五、六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8:00 費用:標準門票(可參觀1至7展廳的專題展覽)成人$50、特惠門票$25、6歲或以下小童免費;特別展覽門票(可參觀1至9展廳)成人$120、特惠門票$60、6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博物館開幕首3個月不設現場售票,必須經香港故宮網站、西九文化區網站,或透過西九文化區手機應用程式購票,也可於香港故宮的票務伙伴Klook、香港中國旅行社及飛豬旅行的網上平台購票 地點: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網址:www.hkpm.org.hk 香港海事博物館 探索小漁港故事 小朋友知道香港從前是一個小漁港嗎?想了解更多,可參觀香港海事博物館的「香江泛洋奇蹟:1945年以來我們的港口故事」展覽,以一枚二戰炸彈作為展覽的序幕,並透過25件具標誌的展品,包括天星小輪舊式收費閘機、「大飛」及泳手何詩蓓的奧運獎牌,串聯香港5個時代階段,探索香港崛起成為世界知名海事樞紐的故事。此外,場內特設「趣味角」,以互動裝置和遊戲,包括VR虛擬實景技術遊戲及海事常識互動問答遊戲等,讓大小朋友有趣地學習海事知識。 船舵裝置——展館設置的船舵裝置可供參觀者拍照留念。(網上圖片) ■「香江泛洋奇蹟:1945年以來我們的港口故事」特備展覽 日期:即日至10月30日 開放時間:周一至五上午9:30至下午5:3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7:00 費用:$30(成人);$15(長者、全日制學生、兒童、殘疾人士) 地點:中環八號碼頭香港海事博物館「專題展覽及文化活動廳」和長廊展廳 網址:bit.ly/3wMt9UU M+ 與雕塑自由互動 藝術陶冶性情,若父母想趁假日培養小朋友的藝術觸覺,參觀西九文化區M+就最適合不過。M+現設有5大專題展覽,包括「香港:此地彼方」、「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物件‧空間‧互動」、「個體‧源流.表現」及「博物館之夢」,展出過千件珍藏。位於3樓的「M+遊戲地景」更可讓小朋友無拘無束地與雕塑自由互動。M+戲院亦在上月正式開幕,精選香港經典電影及世界各地的影像作品,涵蓋不同的主題及類型,給予大家豐富的視聽體驗。 虛擬城市——曹斐建構的虛擬城市《人民城寨》。(陳真紀攝) ■M+ 開放時間︰周二至四、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五上午10:00至晚上10:00;周一休館 地址: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 費用:免費(M+戲院須另外購票) 網址:www.mplus.org.hk/tc PMQ 繪本讓精神飽餐一頓 PMQ 正舉行「餵飽你」繪本展,從世界各地蒐羅60多本以食物為題材的繪本,如講述祖孫情的《漢堡包和叉燒包》、體會生活中不一定事事如意的《誰的麵包烤焦了》等。大家更可以在非一般的圖書館內看書,負責設計的MIDWAY studio把日常所見的餐廳空間和用餐體驗結合起來,並把繪本分別放置於「餐桌」上,令閱讀恍如變成餐飲體驗。場內亦舉行期間限定工作坊,如親子創作結合《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和《新發現!高麗菜星動物圖鑑》兩繪本主題的「高麗菜星球」,是非常有趣的繪本延伸活動呢! 用餐概念——「餵飽你」繪本展以用餐的概念為展覽主題。(機構提供) ■「餵飽你」繪本展 日期:即日至8月7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7:00 費用:免費(工作坊另收費) 地點:PMQ元創方,A座7樓S710-S711室 網址:bit.ly/3ufARGu 工作坊報名:bit.ly/3yc6VMR 香港藝術館 移動櫈子創作自畫像 香港藝術館擁有眺望維港景色的落地玻璃,內設木系小屋和白雲椅子裝置,難怪有KOL指它是本地最「打卡able」的博物館。不過對爸媽來說,這個藝術館也是一個能夠讓小朋友認識不同藝術品的好地方,皆因這裏很多專題展覽也設有互動元素,讓小朋友親自「動手」去學習。如位於5樓的「不加思索自畫像」互動展覽,就包括大型LED顯示屏、可移動的櫈子和輕觸式顯示屏,當中接近40件香港藝術館藏品中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圖像會展現於大型LED顯示屏中,展覽廳內的櫈子更設有「機關」,只要移動它,便可以改變LED顯示屏五官的位置,讓小朋友設計全新的畫像。 藝術館早前邀請了本地藝術家兼插畫家李美欣(Messy Desk)創作有關中國文物的插畫,更把藝術館3樓大堂變身成Messy Desk城市,小朋友可免費拿取畫紙,用顏色筆在Messy Desk畫作上填色,掃描二維碼後可看到作品在手機上「活」起來。 發揮創意——「不加思索自畫像」把櫈子變成互動裝置,讓小朋友邊玩邊發揮創作力。(顏燕雯攝) ■不加思索自畫像 日期:即日至2023年3月22日 時間:周一至三、五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7:00;周四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費用:免費 地點: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 網址:hk.art.museum 文︰顏燕雯、陳真紀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詳細內容

【升小面試】直資私立小一面試 男拔 英華 港同 高主教 校長有貼士

2023/24年度直資及私立小一入學申請陸續展開。過去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部分學校更改了面試模式,今年情况可有不同?據知不少學校都重辦實體面試,家長或會擔心子女缺少實體上課經驗令面試失準。我們請來4間受歡迎的直資、私立小學,包括: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英華小學、港大同學會小學、高主教書院小學部,由4位校長分享面試模式和收生標準,當中不乏教養和應付面試的小貼士,讓爸媽們做好準備,一擊即中。 面試貼士——直資、私立小一學位競爭劇烈,想突圍而出,不妨參考校長提供的面試貼士。(資料圖片)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毋須「特異功能」 坊間面試班反礙表現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下稱男拔小)是中小學一條龍的直資學校,出過不少名人校友、IB狀元,是不少育有男孩家長的夢想學校。每年150個學額約有4000人競爭,不少家長更會讓兒子報讀男拔小面試班,但校長羅錦麗並不建議家長這樣做。「坊間的面試班,一般會用我們學校以往的面試題目來不斷訓練小朋友,當小朋友記住了問題,來到我們這兒聽到不一樣的題目便很驚慌,甚至不敢再答,反而影響了整個面試的表現。」她說,學校最想見到孩子們的童真和自然反應,只要家長平日多帶小朋友到不同地方如公園、博物館等擴闊生活眼界,多跟他們談天互動,提供與同輩相處的機會,並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已是最好的面試準備。 羅錦麗(受訪者提供) 幼園成績、課外活動只佔5%總分 很多人都說要考到男拔小,小朋友一定要有「特異功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但其實課外活動一環,在收生準則中只佔很小部分。報名時,家長最多只可上載8頁學生資料,成績表佔2頁,其餘可以是學生興趣和參與過的活動,不過這些內容只佔面試總成績100分中的其中5分。「我們不想家長把太多時間、太多壓力放在讓小朋友上興趣班。5歲小朋友會有怎樣的特異功能?每個學生交來的8頁紙我都會看完,真的沒有特異功能存在,大部分我也給5分。」 男拔小的收生評分以100分為滿分計算,與學校的連繫佔10分,包括父親是舊生、哥哥在學校就讀、學生持聖公會領洗紙等;幼稚園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只佔5分;餘下85分來自兩輪面試的表現。羅錦麗指即使小朋友因疫情沒有參加興趣班也毋須擔心,「興趣班只是用來建立小朋友興趣,重點是用來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讓家長看到小朋友有哪些特質,再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去培養他」。 擴闊眼界——學生有不少出外交流的機會,有助豐富其生活經驗和眼界。(受訪者提供) 聽錄音考專注 交談看禮貌、表達力 男拔小自疫情以來不設實體簡介會,今年亦一樣,想替兒子報讀的話,可於8月27日早上9:00至晚上9:00,自行上網觀看校方的簡介片段,之後便可於網上申請報讀小一。今年面試將於10月展開,共分兩輪,第一輪將安排3個學生在面試室聆聽錄音,錄音故事內容不短,而且只播放一次,考核小朋友的專注力。經第一輪面試後,校方將挑選400個學生進入第二輪,屆時3名考官包括校長會跟家長和小朋友對談。羅錦麗說:「家長方面主要是互相認識一下,最重要還是小朋友,給他們的問題都是開放式答案,我們會看他的專注力、觀察力和表達能力,用詞是否豐富、有想像力等,最重要是他是否喜歡與人相處和表達自己,還有禮貌和尊重長輩等。」 資源充足——除了學業成績,男拔附小學生的音樂、體育也表現出色,校方資源和配套亦充足。(資料圖片) ■英華小學 着重家庭教養 堅韌面對挑戰 今年英華小學(下稱英華)兩場小一簡介會的1000個名額,網上報名在短短8分鐘內便告爆滿。校長陳美娟表示簡介會中除了有學生表演和分享,更有一些特別「禮物」送給出席的家長。但她強調即使未能報名出席,對學生面試也沒有影響,家長可於7月19日或之後於網上重溫簡介會內容,並於7月20至24日在網上報名。英華的小一學額合共為165個。 陳美娟(顏燕雯攝) 攜中英文書對談 拍片看家庭互動 英華的小一面試於8月底開始,共分3輪。第一輪約12至15人一起面見負責面試的教師,回答提問;第二輪約5至6人一起與校長見面,小朋友需要帶中、英文書各一本,校長會輕鬆地逐一與他們對談。至於第三輪則是由家長提交短片,陳美娟說,汲取去年經驗後,今年交片的形式略有改動。「去年所有進入第二輪面試的學生都要交片,但今年我們只會選取部分學生交片。」她稱短片中家長需回答兩條問題,也要包括與小朋友的互動活動。她亦提醒,最理想是父母兩人都在影片中出現,以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不同想法。 料部分孩子疫下學習更強 陳美娟認為面試重點不是要知道小朋友認識多少個字,而是他有沒有良好的家庭教養和習慣,以及喜愛學習的心。她表示疫情下不少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也被打亂,甚至慢下來,但她相信這些狀况對某些小朋友絲毫沒影響,甚至可能變得更叻更強。「這要看家長有沒有把握機會,例如在家工作、少了出街,反而增加親子時間,有沒有在這時候好好與孩子一起閱讀、做手工、煮食?對一些家庭來說,他們完全能夠在難處中突圍而出。要知道未來面對的挑戰不少,重點是有沒有堅韌的心態去面對。培養這樣的心態,並不止為了面試,而是為小朋友日後的成長,讓他們懂得正面擁抱和處理不同挑戰。」 防疫嚴格——英華小學防疫把關非常嚴格,學生每天的快速測試結果都要經校方核實,以確保健康,這樣才能繼續放心安排不同活動予他們參與。(受訪者提供) 邊玩邊學——不少家長、學生覺得英華的校園活動非常有趣,難怪小男孩投入地邊玩邊學。(受訪者提供) ■港大同學會小學 英語作答不加分 內容圍繞生活 直資龍校港大同學會小學(下稱港小),有港大同學會書院作升中後盾,畢業生保證直升,這個賣點吸引不少家長替子女報讀。剛截止的2023/24年度小一入學申請,該校便收到逾4300人報名,競逐120個學額,戰况十分激烈。 首輪採網上面試 設觀察環節 港小將在10月14至16日展開首輪網上面試,家長可替小朋友選定以粵語、英語或普通話作答。校長黃桂玲強調,家長毋須刻意替孩子選擇用英語,亦不會因而加分,「用小朋友感覺最舒服、最熟悉的語言去面試就最好,不需要為他們添加壓力」。 黃桂玲(受訪者提供) 她透露,面試內容圍繞學童的生活經驗為主,亦有觀察環節,以及跟學科包括中、英、數有關的題目。「我們不會考得很深,當然會有少許難度,但絕對不會要一個幼稚園生挑戰小學三、四年級的題目吧。」 天台種菜——港小學生在校內天台花園學習用水耕系統培植有機蔬菜,樂在其中。(受訪者提供) 首輪面試後,學校會挑選10%至15%學生進入次輪面試,並分別面見學生和家長。黃桂玲期望此輪面試能以實體形式進行,「如果屆時能做實體面試,會安排小組活動,從中觀察小朋友的社交相處;我和副校長亦會跟家長、小朋友見面,之後就可以出取錄結果了」。 讀角秀——學校以不同形式推動閱讀,包括舉辦「讀角秀」,讓學生扮演書中人物。(受訪者提供)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勇於表達有優勢 分組讀書觀察相處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下稱高小)為港島區熱門私立小學之一,除了身處升中靚校網灣仔區,其直屬中學高主教書院也會在統一派位中保留最多85%學位予小學部畢業生,因此受不少家長歡迎。2023/24年小一學額共160個,到截稿為止,學校仍未公布報名詳情,校長林銀燕說,申請入讀小一的報名日期為7月中至8月底,第一輪面試定於9月某個周六,第二輪則為10月某個周六。 林銀燕(受訪者提供) 面見家長 了解對孩子支援 過去兩年,高小的小一面試都是以Zoom形式進行,較難觀察小朋友的即時反應和動作,所以今年回復實體面試,希望更清楚認識小朋友的優點。第一輪小組面試中,10至12個小朋友會一起閱讀圖書和分享不同話題,負責面試的教師會觀察他們的相處,也會提供指示請他們一起做動作。第二輪為家長與小朋友一同面見教師,主要了解家長對小朋友的支援、與學校教育理念是否一致等,之後家長會離場,小朋友再與教師談天,內容圍繞孩子的日常生活、閱讀習慣、喜歡活動和其他嗜好等。遞交學校的portfolio不可多於2張A4紙,內容宜簡單,能突出小朋友專長為主,毋須遞交小朋友平日作品。 林銀燕稱面試過程中,學校重視小朋友能否勇於表達自己,並會觀察他們思維、組織、語言能力和專注力,以及是否聽從指令。她明白疫情以來幼稚園生都只能斷斷續續地回校上課,所以面試內容都會按照小朋友能力所達而設計,最重要是有基本禮貌,如懂得打招呼、對答時有眼神接觸等,這些都可以在家中透過角色扮演來學習。 發掘潛能——高主教書院小學部提供不同活動予學生參與,以發掘和培育他們的潛能。(受訪者提供) 專家教路:網上面試選「書卷氣」背景 實體面試注意細微言行 今輪直資私立的小一面試,部分學校仍用網上形式,資優教育中心創辦人朱慧茵(Miss Chu)表示,網上和實體面試需要注意的細節位有不同,「若網上面試,我會提醒家長,幫孩子找一個不要有太多雜物的角落,最理想當然是帶點『書卷氣』的背景,例如書架。如果孩子有什麼獎狀、獎盃,亦可放在書架上,讓考官看得到」。至於視像鏡頭的位置,亦要留意應和小朋友的視線保持水平,避免「高炒」或「低炒」。 朱慧茵(受訪者提供) 等候勿顯不耐煩 看書要專注 至於實體面試,一言一行就要更小心。曾在傳統著名小學任教多年的Miss Chu透露,小朋友從踏入校門一刻,已受考官暗中觀察。「最簡單在等候期間,孩子有否表現得不耐煩?抑或能夠專注看書呢?又或者,教師可能會刻意掉東西落地,看小朋友有沒有意識想去幫忙等。這些細微位,都觀察到孩子的性格和修養。」 至於面試題目,雖然每間學校不同,但Miss Chu稱形式大同小異,可歸納成以下4類: 1.學術題:按教育局指引不能用筆試,但部分學校會邀請同學在「表格」上填寫中文名,又或者看圖配詞;亦有以平板電腦「玩」數學遊戲;運用英語回答問題也很常見。 練習寫名——直私學校小一收生雖不能設筆試,但考官很多時都會請小朋友在「表格」上填寫中英文名,家長宜多替孩子練習。(資料圖片) 2.邏輯題:把數張圖卡排列次序,再創作一個故事;又或者把不同的物件分類。 排列圖卡——很多學校的面試形式都包括排列圖卡、物件分類、看圖說故事或問及圖中情景等。(資料圖片) 3.應變題:給予一些情景,例如和父母失散、在校園拾到金錢等,該如何處理。 4.生活題:面試官和小朋友閒話家常,從中了解家庭背景,例如在假期一家人會做什麼?平日誰教你做功課、簽手冊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沈雅詩、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4期]

詳細內容

動動腦筋:分工合作尋找線索 小偵探破解謎題

小朋友,你有幻想過做偵探嗎?若想成為像福爾摩斯般的大偵探,又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有兒童書室嘗試把偵探圖書結合推理解謎的遊戲,讓小朋友當一日小偵探,透過合作解難,偵破案件。若你自認是愛推理、具備邏輯思維的孩子,那就來接受「委託」吧!   最近小皇冠童書館利用《刷牙神探的推理解謎遊戲》系列圖書,策劃一場解謎大挑戰,讓小朋友動動腦筋,學習互相合作。這天,9個來自英華小學的學生,包括二年級的謝淬嵐和三年級的劉德諾接受刷牙神探的委託,一起化身小偵探,幫助刷牙神探找出疑犯,尋回被偷走的珍貴藏書。大家戴上偵探帽,拿上放大鏡,便馬上開始辦案! 刷牙神探——牙唰唰神探改名為刷牙神探,引導大家動腦找真相。每冊書分別培養小朋友的不同能力,包括語文能力。(劉焌陶攝) 偵探裝備——破案工具不能少,活動預備了偵探帽、偵探手冊及偵探工具包,助學生化身小偵探。(劉焌陶攝) 破解數學謎題 辦案的第一步當然是了解案情,「最近,在小皇冠童書館發生了一件失竊事件!原來是一直跟刷牙神探敵對的壞壞怪人所做的惡作劇」……導師生動地為小偵探介紹案情,將他們帶入偵探世界之中。緊接小偵探便收到第一個任務——破解數學謎題。小偵探們二人一組,需要共同拆解一道數學謎題,才能得出下一步的線索。幸好他們才智過人,第一關順利通過。但隨着案件的推進,各種謎題陸續出現,難度也逐漸增加,考驗同學的觀察力、分析力及組織力。淬嵐坦言在過程中有遇到困難,「自己一個未必解決得到」。不過最後都成功過關,他說︰「因為與拍檔一起思考,一起合作。」 謝淬嵐(劉焌陶攝) 就像福爾摩斯有華生這個好伙伴,刷牙神探也有阿爾法機械人從旁協助。小皇冠童書館課程主任張曉彤(Tuny)表示,受早前疫情的影響,小朋友上學日子大減,未必有太多機會與人相處,因此激發他們構思這個系列活動,「我們希望小朋友透過這個活動發揮他們的觀察力、邏輯思考,以及自己主動解難的能力。最重要是想小朋友可以有機會和同學相處,學習如何溝通,如何合作去解決事情」。 張曉彤(受訪者提供) 互相配合——遇到難題毋須擔心,只要組員間互相配合,分工合作,一定能破解謎題!(劉焌陶攝) 作為偵探,任何蛛絲馬迹都不可以放過。除了需要解開各種謎題之外,小偵探還要憑自己的觀察力,在數不勝數的圖書中尋找線索。當同學遇上樽頸位時,導師便作出引導,給予一點小提示。初時大家都像盲頭蒼蠅,到處亂看,所以找了很久都沒有結果。於是導師便向大家提供貼士:「我們四處走動,細心留意每個地方,記住你們要尋找的東西。」得到提示後,大家便開始放慢腳步,大家分工尋找不同的地方、仔細觀察,最終找出線索。 觀察力——觀察力是偵探必不可少的能力,淬嵐(右前)與組員仔細地尋找隱藏的線索。(劉焌陶攝)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揪出疑犯,成功尋回被偷走的圖書。活動過後,每個同學都收到一張證書及小禮物,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偵探。不少同學都希望能夠再次參與活動,德諾開心地說:「很好玩,過程中需要不斷走動,反覆觀察來尋找線索。」 劉德諾(劉焌陶攝) 層層遞進 引發學生思考 英華小學創意及出版總監馬鎭梅指今次活動設計有層次,層層遞進的難度能引發學生思考,「例如最後打開門的地方。導師姐姐只是給予很少的提示,但他們看見門便知道要打開。其實那裏沒有任何提示,但就『撻着』了學生的偵探頭腦」。她也高興學生能懂得互相幫忙,「我看到同學自己完成之後,還協助同組的同學,這一點我是很欣賞的。與自己一個人參與不同,他們知道自己是小組的一員,懂得互相幫忙,這點讓我很欣慰」。 馬鎭梅(劉焌陶攝) 小皇冠童書館即將推出「刷牙神探之小偵探大挑戰」活動,讓初小學生透過解謎挑戰,學習分工合作,也藉此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及邏輯思考等能力。詳情可留意小皇冠童書館facebook專頁(facebook.com/littlecrownmedia)的公布。 文︰陳真紀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3期]

詳細內容

與別不童:視藝家盡情發揮 搣甩「治療」標籤 玩創書法陶泥 開啟感官宇宙

藝術陶冶性情,毋庸贅述,而以藝術手法支援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亦非新鮮事。但長久以來,社福界都傾向把藝術當作介入工具,且以建構能力為目標,反之藝術本身的價值,卻未有在SEN服務上充分發揮。有社福機構決定破格創新,找來17名本地著名藝術家跨專業合作,以視覺藝術手法,把藝術家、社工和SEN學童三方結連,擦出不少火花,經驗值得和公眾分享。   香港小童群益會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於2019年展開為期3年的「藝術有SENse」計劃(下稱計劃),由社工與藝術家聯手合作,共同策劃以視覺藝術介入SEN服務的課程,對象包括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SD(自閉症譜系障礙)和讀寫障礙特質的高小及中學生,並在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和學校裏推行。 過程中體驗情緒調節 與人溝通 身兼此計劃經理、註冊社工和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三重身分的梁惠茹(Paisley)稱,雖然社福界也慣常把藝術融入SEN支援服務,但今次卻用嶄新形式,「社福機構一直和『藝術導師』合作比較多,例如請他們來教班,做一些藝術技巧訓練如繪畫、黏土手工等。一般有既定的訓練模式,亦有一個既定的作品。但今次很不同,我們邀請了藝術家加入,一起參與構思、策劃和執行課堂,借助他們的專業領域,幫助我們整理出一個比較清晰的論述,究竟藝術的進路是怎樣,如何和SEN小朋友的感官經驗聯繫」。 梁惠茹(朱安妮攝) 計劃的藝術顧問白雙全補充,由始至終都想除去SEN學童「被治療」的標籤,「很多時,這類學生參加活動,都是帶着一個『被治療』的身分,哪怕是『藝術治療』,隱藏背後的都是『治療』為目的。但這個計劃內的課堂卻強調玩和創作,只是在過程之中,學員會經驗到情緒調節、與人溝通,某程度上,已經達至訓練的果效」。 白雙全(朱安妮攝) 藝術創作是讓人表達想法和感受的平台,藝術物料則是一把鑰匙,可以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這個計劃由視覺藝術家組成班底,包括書法家徐沛之、藝術教育家楊秀卓、陶藝家黃美嫻等,他們藉着自己最熟練的創作媒介和物料,設計不同的藝術課程,讓學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創作手法。 寫書法前「放電」 我手寫我路 誰又會想到一班平日跳跳紮、坐不定的ADHD孩子,可投入書法世界呢?徐沛之曾這樣說:「人不需要先安定才可寫書法,書法本身就能讓人安定下來。」當然,整個課堂還要因應SEN學生的特質去調節,方能成事。Paisley坦言,要這班孩子一開始便充滿「儀式感」去寫書法,是不可能的任務,社工的角色,就是要按着他們的狀態,事前加入一些既可讓他們釋放能量,又和課堂一脈相承的小活動。 以書法堂為例,Paisley讓學生在開始前,隨着她在房間內走動,速度時快時慢。熱身過後,再每人給一張玉扣紙和沾上墨汁的毛筆,請他們繪畫剛才行走過的路線。這個活動不僅讓學生消耗過多的精力,同時幫助他們把身體經驗,游走於紙上,進入創作思潮。 勾畫身體——「裝睡者的案發現場」需要學生把躺下組員的身體外形,以顏色膠紙勾畫出來,再以剪碎的膠紙突出圖像,好玩之餘,可訓練美感和團隊合作精神。(受訪者提供) 「心經簡林」——為了營造強大視覺效果,學生把行草書寫在長達1米的玉扣紙上,再懸掛起成為「心經簡林」,打破大家對書法刻板、沉悶的一貫印象。(受訪者提供) 「泥山」臣服 全身參與更投入 「營造強大的視覺效果」,亦是這個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白雙全洋洋得意地分享陶泥工作坊的經歷,「同學一入課室,望到那堆泥、看到那座山,雙眼已經臣服了,很想參與,這就是視覺的威力」!Paisley則稱,這種震撼,是社工、學員都比較少經歷的,「以往我們和學生用陶泥,都是做一些細細件的作品,但藝術家說,把比例放大,小朋友在創作過程中,就不單止運用手指,而是整個身體都要移動配合,當全身都在參與時,投入程度會大很多,而且作品放大了,他們更容易聚焦,會較少中途走開」。 陶泥吸睛——陶泥形態與質感豐富多變,能帶來很強的感官刺激,若再把作品放大,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就更震撼。相中孩子為展覽參觀者,非文中個案當事人。(朱安妮攝) 觸感經驗吸引孩子 隨着上月底舉行的成果展圓滿結束,這個為期3年的試驗計劃亦畫上句號。在這趟摸着石頭過河的旅程,白雙全承認,不是所有課堂都起到化學作用,「歸納結果,『撞中』的課堂,大部分都是一些感官經驗刺激比較大的,尤其是觸感經驗,它好像有種魔力,吸着SEN小朋友進去」;相反,一些需要比較多技巧處理的課堂,效果就不太理想,「其中一名聲音藝術家,擅長把舊電子零件改裝成樂器,但需要用上micro:bit、鱷魚夾等材料,單是駁線已經很頭痛,不易處理。因此,這個課堂只用了一次,就沒有再用了」。 嘗試失敗——不是每個由藝術家設計的課程都成功,像這個由舊物改裝而成的樂器,對SEN學童來說,製作太複雜。(受訪者提供) 想了解更多計劃成效及下載教案,可瀏覽jcartsmakesense.hk 社工×藝術家 互相衝擊 社工和藝術家,來自兩個星球,思維和處事方式截然不同。但正因如此,在「藝術有SENse」計劃裏,誰都不能沒有誰。Paisley感謝一班藝術家,擴闊了社工同事對藝術的想像,「以往我們即使把藝術手法介入社會工作上,都是用比較簡單的素材,例如是繪畫、和諧粉彩、黏土等,但今次和藝術家合作,一來用的物料已經很廣闊,二來他們亦幫我們突破對那種物料的固有想法,變化原來可以很多」。 白雙全則說,設計課程的藝術家,大多沒有SEN教學經驗,調節課程和介入課堂,都需要社工的專業意見,「藝術家平日做30分鐘、1小時創作是平常事,但SEN小朋友的能耐或許只得5分鐘,怎樣帶領課堂、如何維持秩序,都要靠社工同事去處理」。 自家藝術:DIY長刺水果 「秘密畫」表達情感 藝術空間「可大可小」,因應都市人狹隘的家居,白雙全設計了一系列「自家藝術」,只要運用家中一隅,也能享受創作的樂趣。 一盤生滿刺的水果 媒介:雕塑 材料:水果、牙籤 目標: ‧ 通過「異化」一件日常物件,刺激感官的敏感度,帶來新的美感體驗 ‧ 從不習慣的事物中,學習適應不安情緒,製造心理上的抗體 ‧ 體會感官過敏者的難處,培養同理心 做法: (1)隨意在家中挑選幾種水果(和蔬菜),選取顏色和形態豐富的,增加美感 (2)清洗牙籤備用 (3)順着水果的形態小心地插上一支又一支的牙籤,愈密愈好(圖A) (圖A) (4)雙手摸索生滿刺的水果,尋找適應的方法,由抗拒刺痛轉至接受的狀態(圖B) (圖B) (5)把牙籤逐一從水果中拔走,還原水果形態,並切成生果拼盤享用。牙籤洗淨烘乾亦可重用 一張收藏了秘密的畫 媒介:繪畫、設計 材料:A4畫紙、木顏色筆、間尺 目標: ‧ 用視覺設計補足語言障礙,用美感克服內心怯弱 ‧ 運用幾何圖形和顏色的分佈,創作一張抽象畫,表達內心複雜的情感 ‧ 把秘密埋藏在一張圖畫內,這意念推動填滿所有色塊 ‧ 填色訓練專注力 做法: (1)想一個秘密,想一個你想告訴的人;秘密不要超過8個字,關乎一件害怕又難為情的事 (2)按秘密的字數,在A4紙上間出相應的格數 (3)用木顏色筆把秘密放大寫在格上,一格一字;讓筆畫延長至碰到邊緣或其他筆畫,分割出不同形狀(圖C) (圖C) (4)將空格填上不同顏色,直至填滿整幅圖畫 (5)秘密消失在圖畫中,跟其他人交換,猜想對方的秘密(圖D) (圖D)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