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運動:爸媽落場 與仔女合作無間 花式跳繩 親子拍檔齊運動

今個夏天,孩子只有一個「濃縮版」的暑假,不少豆丁都在家中hea過,連做運動的動力也欠奉。香港學童的運動量一直未達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而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學者就曾做過長達7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家長與孩子一起做運動的時間愈多,愈能幫助子女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今期《HappyPaMa教得樂》分別走訪兩個家庭,他們都以花式跳繩作為親子運動,未知個案中爸媽們的熱忱,能否激發其他家長踏出做運動的第一步呢?   獨臂父換個方式 享受湊女時光 或許相比其他父親,岑幸富(Roy)更重視親子關係,獨臂的他,不想因為自身的殘障,跟兩個女兒形成隔膜。在半年前,他更主動邀請7歲長女芷渝一起玩花式跳繩,當作親子活動。 訪問當天,Roy熟練地在左前臂戴上特製的義肢後,隨即和女兒揚起繩子,各自一輪連續前跳和單腳跳後,兩父女便「合體」轉玩「朋友跳」、「並排跳」。動作暢順時,Roy就大聲喊着︰「芷渝,加油!不要停啊!」當繩子纏腳時,二人更笑作一團。不消一刻,兩父女已經大汗淋漓,寓運動於玩樂,果然跳得特別起勁!「花式跳繩不單動作優美,更是很好的運動,恆常去做,肯定對身體好。」Roy說。 運動父女檔——一條繩,不單令Roy和芷渝成為運動上的好拍檔,也令父女關係更密切。(黃志東攝) 19年前,一場車禍,令當時年僅22歲、任職速遞員的Roy失去了左前臂,也一度失去人生方向,「都頹廢了6、7年,因為不知往後的人生可以怎樣」。其後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下,Roy藉着運動走出陰霾。「我一直都喜歡做運動的,尤其打乒乓球、羽毛球,所以想向殘疾運動員方面發展。」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Roy在2013年,也曾勇奪三項鐵人賽傷殘組冠軍,為他增添不少信心。 工具型義肢 令夢想成真 不得不承認,Roy作為父親,有他的局限。「未試過幫女兒換尿片、玩騎膊馬,做勞作都有困難,亦很羨慕其他爸爸可以駕車載着子女四圍去。」但其實轉個方式,他一樣享受到很多甜蜜的親子時光,「我們會一起玩遊戲、說故事,亦經常拍些小話劇放上網」。當然,運動亦是一個重要的媒介。 化遺憾作力量——獨臂的Roy,遺憾未曾替女兒換過尿片。(受訪者提供) 講起做運動,Roy便眉飛色舞。他向來喜歡向難度挑戰,有日忽發奇想,想學花式跳繩。「對於我們上肢截肢者來說,跳繩是很困難的,而醫院訂製的傳統義肢,做到的功能亦很少,沒可能跳繩,但愈難,我愈想做得到。」幸得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相助,替他度身設計一隻可模仿手腕轉動的工具型義肢,Roy終於夢想成真。「戴上這隻義肢後,我竟然可以跳繩,真是超開心!」 義肢好幫手——全靠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設計的工具形義肢,Roy才可享受花式跳繩的樂趣。(黃志東攝) 這個廿四孝爸爸,第一時間想跟女兒分享這份喜悅。Roy形容,芷渝本身不算太熱中做運動,但有他從旁推一把,又會樂於參與。過去半年,爸爸耐心教導女兒跳繩,她亦由本來對跳繩一竅不通,到慢慢掌握到幾個簡單花式動作;其間,兩父女更膽粗粗參加親子花式跳繩比賽,雖然成績不算標青,但收穫卻很大。「以前跟她說體育精神,她未必明白,但經過這個比賽,她就意識到,即使比賽期間有任何差錯,都要盡力完成,不能中途放棄」。 突破身體局限——Roy努力突破身體上的局限,以不同方式,陪伴孩子成長。(受訪者提供) 另一收穫,是芷渝在父親感染下,也愛上花式跳繩。「最初是我督促她練習的,但有了比賽目標後,就反過來,她常要求我陪她跳。」Roy透露,芷渝最近正式報名參加花式跳繩班,接受恆常訓練,他反倒「輟學」了,「一來省錢,二來想鼓勵芷渝用心學,我告訴她,爸爸等着她回來教的」。 旁觀者變學徒 母親跟着女兒跳 這場世紀疫症,不單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也改變了Amy的運動習慣,「我反而做多了運動,疫情最嚴峻時,每晚都和兩個孩子一起去玩花式跳繩」。這個兩孩之母,過去一直投放不少金錢和時間,讓小朋友體驗不同運動項目的樂趣。「哥哥(長子)學了很多年花式跳繩,現在就主力學賽艇;妹妹(次女)學花式跳繩之餘,還學游泳和跆拳道。」 鼓勵多運動——Amy形容全家都是「大隻」一族,因此希望子女有足夠的運動量,避免體型暴脹。(受訪者提供) 最初鼓勵收身 後來參與其中 Amy笑指,兩兄妹都是「大隻」身形,因此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他們都是肥仔肥妹,只要不動一星期,身形便會明顯圓潤起來,所以我很鼓勵他們做運動,亦盡可能抽時間陪他們去。」但以往,Amy只限於「陪」,參與度不高,「我本身很少做運動,頂多是一家人行山」,但疫情卻成了她的轉捩點。 「疫情期間,經歷過長時間停課,兩個小朋友那時天天困在家,沒地方可去,我覺得他們很可憐。加上當時連跳繩班都轉為網課,我在熒光幕前,看着教練教他們怎麼跳,愈看愈覺得有趣,於是便提議晚上人流較少的時候,三母子一起在屋苑平台練習跳繩。」而Amy的私人「教練」,正是其7歲女兒嘉晞。 記者問嘉晞,媽媽的表現如何?小妹妹一副嚴師的口脗︰「我給她50分,不及格,因為她有時會做錯動作。」嘉晞又一輪嘴說,已教了媽媽交叉開跳、田雞交叉跳、敬禮跳、跨下一式、跨下二式、跨下三式、跨下四式…… 母女顯身手——在女兒嘉晞(左)的鞭策下,Amy(右)花式跳繩的表現大躍進,要她在鏡頭面前示範幾招,絕無難度。(黃志東攝) 拋開媽媽的身分,作為「學員」,Amy別有一番體會。「以前蹺着雙手看小朋友練習,見他們跳十多二十下便纏腳,我都會沒耐性,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做不到。但現在自己親身跳,便知道原來是很難的,會多了同理心。」 參與體會艱辛——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Amy體會到孩子練習花式跳繩的艱辛,現在更富同理心。(受訪者提供) 過去一年多,Amy持續跟孩子一起跳繩,不僅大家都建立起恆常運動的習慣,親子關係也大躍進。「話題肯定多了,我會不時請教他們,怎樣才跳得好些、如何組合不同的動作,關係比以前親密很多。」 帶氧運動強健身心 4歲起可學 香港專業花式跳繩學校創辦人、香港跳繩代表隊前成員文家駒(Kelvin)指出,花式跳繩是帶氧運動,一方面可增強心肺功能,同時亦是一種全身運動,有助鍛煉肌肉骨骼、身體的協調度,入門年齡也很低,「一般建議4歲起,只要聽得懂指令,有基本的身體控制能力,便可以開始學」。 文家駒(黃志東攝) 雖然該校主力開辦兒童及青少年課程,但每年暑假均會舉辦親子花式跳繩比賽,藉此推廣親子運動,增進兩代之間的感情。「我看見很多父母,除了課業,都很少跟子女傾談,所以想製造機會,讓他們一起玩,多些溝通。」Kelvin表示,二人花式跳繩講求合作,很多地方都要有商有量,一定「有傾偈」,「要跳得好,大家便要建立默契、掌握拍子感」。 做足熱身 免膝蓋受損 雖然花式跳繩是老少咸宜的運動,但他提醒,跳繩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約是身體重量的1倍,假如爸爸、媽媽平日鮮有運動,就必須先做足熱身,避免令膝蓋受損。「跳繩之前,要以伸展運動作熱身,另外,也要循序漸進地練習,例如每跳50次便停下來,休息30秒,再慢慢遞增次數,切忌操之過急。」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7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返學玩繩網健球 小一生開心適應

從幼稚園升上小學,是小朋友成長階段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過初到新環境,難免出現迷惘、緊張等情緒。為照顧這班小學新丁,有學校特別為他們安排了多元有趣的活動,好讓他們盡快適應小學生活,開開心心投入學習。   「好開心呀!我好想快啲玩!」一群正在排隊的聖公會主風小學(下稱主風)小一學生,正準備戴上安全帽,參加校方專為他們而設的繩網活動。繩網只是整個小一適應課程的其中一個活動,在開學的首兩周,學校為4班小一學生一共安排了超過10個多元智能活動,包括健球、射箭、故事時間、勞作、遊校園及社區等,在活動期間,學生毋須帶書本上課,全程投入愉快的體驗之旅。 繩網活動——並非每個小一學生都接觸過繩網活動,導師在過程中會為他們建立自信,如輔助他們前行、說大量鼓勵說話等,同學們從旁打氣也令小朋友更有信心完成路程。(賴俊傑攝) 多元智能理論 設計常科課程 主風去年首辦為期一個月的小一適應主題活動,深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經過優化和改良後,今年濃縮至兩周。「主風半月精華遊」涵蓋小學生最需要的各種技能,校方以多元智能理論去設計常科課程,包括語文、數理邏輯、視覺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及自然等。例如體育科的歷奇活動,學生既要手腳並用,也要聽導師指示,同時要排隊輪候、替同學打氣等,涉獵到人際、肢體動覺及內省智能。主風課程主任黃世華表示,一些需要由具專業資格導師教授的活動,例如繩網和健球,學校會外聘導師,然而當校內教師掌握到技巧或考獲相關資歷時,便主力由校內教師負責,如iFloor投影互動遊戲,去年教師汲取經驗後,今年便可以自己操作。 新興活動——學校邀請導師前來與學生齊齊合作,透過不同小遊戲合力推動健球,讓小朋友從中學習群體生活及人際關係。(賴俊傑攝) 書中人——不同團體來為學生講故事,書中人更「走出」書本,與同學們打招呼,令小朋友十分驚喜。(賴俊傑攝) 社區設施——除了在校內參觀不同設施,教師亦帶學生走出校外,包括在瀝源邨走一圈,認識各種社區設施。(賴俊傑攝) 製作小豆丁陪伴上課 小一適應活動除了為小一生帶來歡樂的校園氣氛,為他們建立安全感也同樣重要。每個小一學生都會以發泡膠蛋製作一個「小豆丁」,小朋友替它設計造型、填色,並貼上眼睛,然後在家長協助下製作一個底座,用來放置「小豆丁」。這個「小豆丁」類似一些孩子手不離身的毛公仔、小手帕等,每天放在書包中,有需要可以拿出來放在書桌上,陪伴他們度過這兩個星期的課堂。 小勞作——在手工活動中,小一生親手製作「小豆丁」,家長則協助設計底座,「小豆丁」可陪伴孩子上課。另同學手上的珠串,亦是其中一個五色福音小勞作活動的作品。(賴俊傑攝) 該校副校長冼頴思說,學校強調體驗式學習,早在8月底,已安排這班小一生回校兩天,學習常規。亦有鑑於在疫情下,小朋友在幼稚園上實體課的時間並不多,故希望透過各種有趣又能幫助學生發展各方面能力的活動,讓他們喜歡學校,然後愛上學習。她續稱,9月16日活動結束,並在22日舉行「結業禮」,向小一生頒發證書,象徵他們「正式成為小學生」,可回歸正常課堂。 自畫像——教師請學生預先收集落葉,再利用樹葉製作自我畫像,並向老師和同學介紹及分享感受。(賴俊傑攝)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秋日野餐:租借用具 代訂美食 佈置收拾 親子英式野餐 一站式懶人包

秋分已過,天氣清爽,加上國慶、重陽幾日公眾假期,不如齊齊野餐去!如果爸媽怕帶孩子出門要拿上大包小包,不妨考慮坊間一站式野餐服務店,它們既提供野餐用具、代訂食物,就連場地佈置及收拾都有人幫手,讓大家真正兩手揈揈去野餐,是名副其實的野餐「懶人包」!   9至11月是香港的野餐旺季,採訪當天正好遇上藍天白雲。兩個90後女生Cynthia和Yan來到添馬公園,她們並非趁好天氣來野餐,而是正為客人準備一場野餐盛宴。 網店Peanuts Time於2021年成立,平日喜愛戶外活動的Cynthia,購入不少野餐用具,心感每件東西往往只用上1、2次,非常可惜。為了物盡其用,她想到提供野餐用品租借服務,於是與朋友Yan合作開網店。除了租借基本用品如野餐籃、野餐墊、餐具等,也提供仿真花束、木托盤等用具,讓大家野餐的同時,可以拍些靚靚照片打卡。 食物野餐套餐——Peanuts Time與港九多間餐廳合作,食物野餐套餐一般為3至4人分量。(蘇智鑫攝) 與意日餐廳合作提供美食 漸漸地客人愈來愈多,要求也各有不同,店舖便推出不同套餐供選擇,如生日、baby shower、寵物等主題,各有不同道具如小帳篷和氣球;其中luxury set更設有野餐枱、咕?等用品。 她們又與多間餐廳合作,包括日本餐廳Shoku Japanese Binchotan Grill、意大利餐廳Giovanni Pina等,提供各款外賣食物。最近她們則與意大利咖啡品牌CAFFÉ MILANI合作,美食套餐包括有手工迷你撻、件裝蛋糕、開心果、朱古力等味道的牛角包、三文治、貝果及冷萃樽裝咖啡等,分量足夠一家四口,非常豐富。 分量十足——與意大利咖啡品牌CAFFÉ MILANI合作的野餐套餐,外賣3層架擺放了手工迷你撻和件裝蛋糕,此外還有煙肉蘑菇蛋批、煙三文魚番茄蛋批、4個牛角包、貝果等,分量十足。(蘇智鑫攝) 野餐用具——店內約有20套野餐用具,大都經過店主細心挑選,如野餐籃是公平貿易產品,木托盤則印製了店名Peanuts Time。(蘇智鑫攝) 佈置場地 收拾善後 Peanuts Time的基本野餐套餐並不包括場地佈置,客人野餐前,先跟店舖商議取野餐籃的時間和地點,並自行到餐廳取食物,才到野餐目的地佈置。借用時間不限,一般即日用完後再預約歸還野餐籃。若連佈置也懶得做的話,客人大可加$500購買佈置、拍照連收拾服務,Cynthia和Yan會預早到場打點一切,讓你真正兩手揈揈享受一個悠閒下午了。 悠閒寫意——原則上野餐用品可租借一整天,但Cynthia(右)和Yan(左)建議下午4:00開始野餐最理想,玩幾個小時再看日落,比較寫意。她們說,疫下更想大家有多一點正能量,希望為客人佈置一個漂亮的野餐場景,好好享受悠閒午後。(蘇智鑫攝) 送心意卡——如客人訂購慶祝主題的套餐,店舖更會送上度身訂做的心意卡,由店主的朋友設計,甚有心思。(蘇智鑫攝) ■INFO Peanuts Time×CAFFÉ MILANI 野餐套餐(4人份) 內容:野餐籃、仿真花束、野餐布、歐陸復古鏡子、木托盤、CAFFÉ MILANI外賣套餐、3層外賣甜品架、香檳杯及餐具 交收點:尖沙嘴、荃灣西、北角、中環、銅鑼灣、灣仔港鐵站 費用:$988 IG:peanutstime.3 推介野餐地 ■添馬公園 交通方便地方大 添馬公園(資料圖片) 優點:近港鐵站,可於金鐘購買食物再步行前往;有海景,地方廣闊 缺點:某些位置比較曬,而且因為廣闊,一些位置與洗手間有一段距離 交通:港鐵金鐘站A出口步行約5分鐘 ■西九文化區 設施齊近市區 西九文化區(資料圖片) 優點:近市區,附近餐廳、洗手間齊備,有海景 缺點:平日人較多,難找到位置 交通:港鐵九龍站E4或E5出口步行約10分鐘;或於該站乘坐小巴26D ■啟德郵輪碼頭 大片草地有海景 啟德郵輪碼頭(資料圖片) 優點:大片草地,有海景 缺點:附近設施不多,小巴班次較疏落 交通:九龍灣乘坐小巴86;觀塘乘坐巴士5R;九龍城乘坐巴士22M ■數碼港海濱公園 有海景近商場 優點:有海景,地方闊落,鄰近商場 缺點:地點偏遠 交通:銅鑼灣乘坐小巴69X;旺角乘坐巴士970;中環乘坐巴士30X ■山頂公園 人流少歎靚景 優點:人流少,景色優美 缺點:地點偏遠,落車後還要行一段上山路才到達 交通:乘坐纜車;港鐵香港站乘坐小巴1號;中環乘坐巴士15號 ■迪欣湖 設兒童遊樂場 優點:湖景優美,設有兒童遊樂場及便利店 缺點:草地傾斜位較多,亦要小心皮球等物品跌落湖中。泊車位少,巴士班次疏落 交通:迪士尼樂園乘坐巴士R8 圖:資料圖片 其他野餐服務 主題佈置慶祝特別日子 Surprise Just 4 U(相關機構提供) 網店Surprise Just 4 U專門提供室內外各種佈置服務,如酒店房間、戶外野餐等,但為了衛生考慮,並不供應食物飲品。以野餐為例,佈置會以材料包形式送到客人手上,包括小帳篷、野餐墊、野餐籃、氣球及支架、彩旗和餐具,客人需預約工作人員在特定地點拿取,之後自行到野餐地點佈置。店舖提供的所有物品均不會回收,直接給予客人,野餐後自行處理即可。 Surprise Just 4 U表示,大多數顧客都是為寵物或小朋友慶祝生日,除基本套餐內附有的物品,亦提供大量飾品以供加購。最受歡迎的包括生日彩帶,以及可寫上壽星名字的韓式字母留言畫板。如果想更輕鬆,還可預訂佈置服務,工作人員一般會在客人的野餐時間前2小時到場佈置。 ■INFO Surprise Just 4 U 2至5人野餐 內容:客人自取材料包,包括黃白色格仔防水野餐墊(2×2米)、野餐小帳篷(約1.6米高)、野餐籃、7個氣球、氣球支架、彩旗、5套即用即棄餐具(全部毋須歸還) 費用:$450(另加佈置服務,平日$800、周六日$900、公眾假期再加$100) IG:surprisejust4u 營地化身私人影院 Picnic Day(相關機構提供) Picnic Day包辦的野餐設計主題以少女風為主,如粉紅色咕?、仿真花等,亦可隨喜好加購生日或求婚等主題。客人需預先選擇活動及時段,工作人員會提早約2小時到場佈置,結束後客人只需攜帶私人物品離開,工作人員會到場收拾。佈置地點一般預設為西九文化區,亦可與店舖商議,大部分客人也選擇赤柱後灘、屯門小石灘等。 Picnic Day備有多款套餐,最基本包括簡單佈置和飲品;要數最特別的是Movie Night電影套餐,除了有露營式佈置,亦包括投影器材,還有花生、薯片等2人分量小食及飲品,客人可舒舒服服地坐在草地或沙灘上睇戲。不過Movie Night電影套餐只適合容許設置天幕的場地,如專供露營人士使用的營地,預約前應留意地點是否合適。 ■INFO Picnic Day Movie Night電影套餐 內容:佈置、電影、2人分量零食和飲品 時段:下午5:30至晚上7:30或晚上8:00至10:00 費用:$650 基本佈置套餐 內容:佈置、一支有氣果汁 時段:下午4:00至晚上6:00 費用:$500 備註:地點另收費,九龍區$100、港島區$150、其他(禁區除外)$200 IG:picnicday_hk 文︰顏燕雯 模特兒:Jessica & Candy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上一課:懂得「放手」成功破浪 無繩滑水練鬥志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近期爆紅的韓國女生Rimee穿上OL上班服滑水的搞笑影片?她驚人的平衡力,在無繩滑水這種水上運動中展現出來。在本港,無繩滑水漸見普及,連5、6歲小朋友也可以體驗,皆因相比一般滑浪或滑水,這種運動對新手來說既易掌握,又能增強專注力和訓練鬥志,對小朋友來說好處甚多。   無繩滑水(wakesurf)相對滑浪較適合小朋友,是因為它的體力消耗不算大,也不需要懂得游泳才能參與。無繩滑水與滑浪不同之處,在於滑浪需靠天然海浪作動力,要配合天氣、風級等因素,適合泳術較佳人士;無繩滑水受天氣影響較滑浪小,此項運動的原理是由快艇船身重量及造浪器製造穩定的船尾波浪推動滑水板,與傳統花式滑水(wakeboard)比較,船速較慢亦比較安全。滑水者會先依靠快艇和繩子的動力拉起身體,繼而利用波浪推動前進,待穩定身體後雙手可放開繩子,並配合身體控制加減速和轉變方向,以及做出不同的花式。此外,快艇和滑水者只距離約2至3米,較近的距離令滑水者更清楚教練的指示。 熱身運動——開始前宜先做熱身運動,除了拉筋,還可練習上板動作和平衡姿勢等。(黃志東攝) 正確姿勢——開始前,教練先講解正確姿勢及安全知識,如跌下水後要把滑水板直放,讓其他人都看到你;遇到不適或想上岸時,用手拍拍頭頂,示意要上水等。(黃志東攝) 顏色標記——初學者的滑水板有不同顏色做標記,提示滑水者繩子把手及雙腳要放在什麼位置。擺好姿勢後,快艇便開動。(黃志東攝) 蹲在滑水板——隨着快艇開動,滑水者便可鬆開扣着板的手指,只握着把手。在浪的推動下,繩子會扯起身體,這時便可借力蹲在滑水板上,隨後慢慢站起身,即上板(或叫起水)。(黃志東攝) 平衡身體——當掌握到身體平衡後,便可嘗試放開手(甩繩)。(黃志東攝) 掌握追浪技巧 學習花式 要成為無繩滑水教練,可考取國際滑水暨寬板滑水總會(International Waterski and Wakeboard Federation,IWWF)認可的牌照。本地機構「Wakesurf Pro玩浪人」擁有一班具多年滑水經驗的註冊教練,更有教授小朋友的經驗,除了有耐性,在課堂上也會使用令小朋友容易理解及感興趣的話語。 Wakesurf Pro玩浪人其中一名教練Tommy Ho指出,無繩滑水並沒有年歲限制,一般而言,6歲或以上小朋友會比較容易上手,更指大部分初學者1至2堂已可上板。「學習進度因人而異,有板類運動基礎的學生會更易掌握到追浪技巧,當可控制穩定後便可甩繩滑水,進而學習花式。」他又指無繩滑水除了能訓練體能,亦可鍛煉小朋友的專注力和毅力,因為於學習過程中少不免會跌倒,只要不斷努力練習,了解自己跌倒的原因再改善,當有進步時便能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Tommy Ho(黃志東攝) 家長心聲 鍛煉孩子失敗中站起來 9歲的紀柔今年暑假開始上無繩滑水課堂,媽媽阿瑩表示,囡囡在第二節課堂可鬆開繩子,但很快又跌到水中,不過到了第三節,已經可放開繩子平衡好一段時間。「對初學者來說,最難是起水(上板),囡囡最初會用錯力,強行拉着繩子不放手,不懂得利用腹部肌肉去控制,又常常忘記視線要望向遠方,因為怕跌,總是向下望着滑浪板,結果跌得更快。」阿瑩說,經導師不斷提點後,囡囡便慢慢做到,更克服了對水的恐懼,「更重要是明白到做事不能一步登天,要經過不斷磨練和嘗試才能成功,是鍛煉小朋友面對失敗,從而反省、改良的好機會」。 紀柔(受訪者提供) 雙手放開——無繩滑水體力消耗不算大,只要拿揑到上板和平衡技巧,便可借水浪一直推進,加上穿上救生衣,即使不懂游泳的小朋友也能學到。13歲的Ashley上第二堂便可以雙手放開繩子,但她說這也是最難的部分。(黃志東攝) ■INFO 無繩滑水課程 課程類別:體驗課程(適合零經驗者)、初階課程(適合已可起水者)、改進課程(適合已可甩繩者) 對象:5歲或以上,小組教學每4人一班 時間:每天上午9:00至中午12:00或下午3:00至6:00(如包班可自選日期時間) 上船地點:筲箕灣避風塘(如包班可選小西灣/將軍澳上落) 收費:$1100/位(3小時),已包括租船費、租賃救生衣及滑浪板、船長及導師費用 機構:Wakesurf Pro玩浪人 查詢:6383 3998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

詳細內容

小一選校:升小「自行」策略 專家教路 選最心儀學校 為1-1-1鋪路

即將於明年入讀小一的學生家長,下周一(9月26日)便可到心儀小學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格。近年在移民潮及出生率減少下,不少小學遇到縮班危機,有人說這個環境下選校更「着數」,但實情是利還是弊?且看專家和校長教路。   自行分配學位是入讀官立/資助小學的第一個選校階段,如學童非必收生(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便需以計分方法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可參考附表二),以高分者先得,若相同分數申請人多於該校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學額,則以同分者抽籤。 近年適齡入學兒童人數下降,據《2022小學概覽》資料,2022/23學年超過60間小學,縮減1至3班不等,學額變相減少,會否影響家長選校的成功率?升學專家梁永樂認為家長選校時毋須特別考慮這一點。首先,縮班重災區每年不同,如2022/23學年是屯門區及東區,2021/22學年則是黃大仙及離島區,但實際班數仍待9月開學時才有定案,家長不必過早憂心。唯一要考慮的是若學校只有一班小一,之後便有可能遭到殺校,到他長大後便失去了「父/母或兄/姊為該小學的畢業生」的自行分配學位分數。 梁永樂(資料圖片) 其次,無論外在環境因素如何,家長在這階段只有一個選校法則,便是選自己的最心儀學校。「因為只能選一間,大家一定會選最喜歡的學校。很多時大家選校也沒有考慮分數多或少,而是為了之後統一派位及叩門鋪路。特別是這一兩年,大家都覺得入名校機會更大,所以也沒有考慮太多,即使學校很受歡迎,仍願一博。」 梁永樂說,依適齡學童人數看,人數少了,理論上入讀心儀學校機會是增加了,但別忘記一些家長眼中的名校競爭仍然激烈。不過,據往年成功經驗來看,不少家長也是由自行階段開始選擇最心儀學校,之後的統一派位以至叩門,仍然一條心選擇同一學校(即所謂「1-1-1」),這也提高了入讀心儀學校的成功機會。 選校有策略——升學專家梁永樂認為世界上沒有免費午費,若家長選擇名校,希望子女他日入到band 1中學的話,難免在小學時也要接受一定的催谷(設計圖片/資料圖片) 校長:「1-1-1」有優勢 不少學校都面對學生人數下降,像嘉諾撒小學(新蒲崗),2020年有超過100個學生離校,去年亦有超過50人離校,因為學生中大多有兄弟姊妹,每次一走便有2至3人離校。但由於此校在區內頗受家長歡迎,因此暫對收生沒太大影響。不過,校長陳昌信亦表示,以往8月初便不再收叩門位,但今年到8月尾,校方仍突然收到家長的退學通知,流動較以往大。為免加重學校的行政工作,學校在叩門政策方面亦一如以往,會優先考慮「1-1-1」及非校網內的「1-1」學生,陳昌信表示,叩門的申請人,需提交一段個人片段。 不用過分緊張——陳昌信指學校實際開班數目,受家長揀選學校的人數(6月)及實際收錄(9月核點收錄)人數影響及變動,難以預測,因此家長在學額上毋須過分緊張。(學校提供) 以分數來說,以往嘉諾撒小學(新蒲崗)申請人若有25分一般可穩入,20分則需抽籤決定;若只有15分,則要視乎該年報讀情况,如學校本身有多少必收生等。陳昌信指根據經驗,家長在自行選校時,一般不太考慮孩子的分數,「但由於此階段選校不受地區限制,如有心儀學校亦可考慮」。 他亦提醒家長在選擇學校時,應多了解學校辦學理念、宗教信仰、測考及學習要求、師資及校車等方面是否與家長期望匹配。如果學校有開放日可以參加,甚至實地視察,「疫情期間,亦可留意學校的應對方式,如本校過去便以線上方式舉行開放日,家長可事先想清楚自己小朋友適合什麼學習模式」。雖然自行選校時不受居住區域限制,但他就贊成孩子以就近入學為原則。 了解學習模式——選校前,家長宜了解清楚自己小朋友合適的學習模式。如嘉諾撒小學(新蒲崗)學生到大澳作全方位學習,取代了學校旅行,讓學生有更大得着。(學校提供)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校長周德輝則建議,在移民潮下家長選校時可進取一點,不過要留意家長心儀的是地區名校抑或是傳統名校。「要知道全港性傳統名校競爭仍然劇烈,假設它以往有400個申請,移民潮下少了100個,即仍有300個人爭,並沒有大家想像的易入。加上,若人人都以為容易,那就會變得更進取,屆時可能有25分也要抽籤。反而地區名校就可以一試,因為區內(人數)相對全港人數少,少了競爭便會有優勢。」 顯示誠意——周德輝指音樂椅效應可能開學後仍會出現,所以家長替孩子選校時最重要是能向校方顯示誠意,這樣獲取錄的機會也較大。(學校提供) 移民潮下 傳統名校競爭仍大 以該校為例,這兩年若有20分仍有機會穩入,原因是油尖旺區移民及轉校人數多,音樂椅效應也較大。「有些學生離校很突然,通常簽證一批便走,或者先轉到國際學校讀一陣子,所以接近開學時仍有機會有學額。」此時學校通常會選有誠意的家長和學生,優先取錄「1-1-1」的申請人。周德輝指家長若有心儀學校,不妨到校網甚至致電或親身到校了解,他們學校的教師會樂意回答家長的問題,如功課量、課外活動等,「認識學校的渠道有很多,如在區內讀幼稚園的,都有相關的(區內)小學資訊,家長們不妨多利用去了解學校」。 加入STEAM元素——家長可於學校網站或透過與教師傾談了解學校教育方向。如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提倡多元化學習,除了加入STEAM元素來提升學生技能,更引入AI學習。(學校提供) ■表一:2023/24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重要日子 日期:9月26至30日 申請方法:家長需於上述日期內帶同申請表及「『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載列的相關證明文件的正本及副本,親身交回欲申請的小學。此階段選校不受住所地區限制,但每名申請人只可申請一間小學 ■表二: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準則 以下5項只可揀選1項 □ 父/母全職在與該小學同一校址的幼稚園或中學部工作(20分) □ 兄/姊在與該小學同一校址的中學部就讀(20分) □ 父/母為該小學的校董(20分) □ 父/母或兄/姊為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 □ 首名出生子女(即為家庭各子女中最年長者)(5分) 以下2項只可揀選1項 □ 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5分) □ 父/母為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5分) 註:家長宜直接向申請的學校查詢有關「相同宗教」/「主辦社團的成員」的定義 □ 適齡的兒童(即翌年9月開課時年滿5歲8個月至7歲)(10分)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親子歷險 「馬騮仔」挑戰膽量 爬高爬低盡情放電

每個小朋友都是「馬騮仔」,爬高爬低無時停,爸媽無時無刻都要為他們尋找放電的地方。最近荃灣新開了一個室內歷險攀爬樂園,各種刺激好玩的攀爬設施應有盡有,而且適合親子參與,讓父母與孩子同時變身大小馬騮,齊齊挑戰膽量和毅力。   位於荃灣PLAZA 88,佔地 30,000平方呎的Triangle Plus剛於上月開幕,由港鐵荃灣西站步行約8分鐘即可到達,地點尚算方便。這個全新親子歷險攀爬樂園大部分設施均適合4歲以上小朋友參與,並由攀岩牆品牌Walltopia提供各種設備。場地主要分為兩個區域:一個價錢任玩的攀爬設施樂園區,以及設有不同斜度抱石牆的攀岩場。前者以自由玩樂為主,後者則有專業攀岩教練團隊帶領,適合喜歡挑戰的大小朋友。而場內更有餐飲區、掟彩虹等經典攤位遊戲,讓大家消耗體力後可以輕鬆一下。 樂園區5大挑戰逐個睇: ●繩網樂園區 繩網樂園區以高架地台設置,形成一條空中走道,大家先穿上安全帶,安全帶前方有一條較粗繩子,連繫走道上方的滑輪,讓大家拉着這根繩子沿滑輪行走。走道上有多條四通八達但難度不一的通道,如攀岩牆、繩網、滾輪及吊橋等。父母可走在小朋友後面,鼓勵他逐步前行。 備註:參加者最低身高要求為115厘米,並需穿上繩網樂園區專用的安全帶 繩網樂園區(曾憲宗攝) ●雲朵攀登及冒險小屋 這個附有滑梯、小屋及繩網陣的設施,最適合較年幼及攀爬初學者遊玩。小朋友沿彩色巨型踏板上到繩網陣後,便要衝破巨型彈彈波等障礙物來到小屋位置,沿滑梯回到地面。小朋友需手腳並用才能到達目的地,亦是判斷力大考驗。 備註:參加者需戴頭盔並脫鞋。8歲以下小童由一個監護人陪同,每個監護人可帶兩童進場 雲朵攀登及冒險小屋(曾憲宗攝) ●洞穴探險區 要先穿上護膝、護踭、手套和頭盔才能進場。大家會如走進山洞探險一樣,完全不知下一步有什麼挑戰。由於要爬高爬低,而且洞穴比較狹窄,對身材高大的爸爸來說,或許比小朋友更難完成! 備註:參加者需穿上整套護具。8歲以下小童由一個監護人陪同,每個監護人可帶兩童進場 洞穴探險區(曾憲宗攝) ●趣味攀岩牆 這裏有多個攀岩牆,但各牆壁上的石頭岩點則改裝成充滿趣味的攀爬主題,如層層疊、俄羅斯方塊等,各有不同路線,可讓小朋友在破解及挑戰過程中,訓練思考、觀察、判斷及執行能力。攀岩牆適合初學者或新手玩。這裏亦用上攀岩自動保護裝置Trublue,完成後只要放開雙手,即可安全地緩速滑落至地面。 備註:需穿上專用安全帶,適合4歲或以上小朋友。8歲以下小童由一個監護人陪同,每個監護人可帶兩童進場 趣味攀岩牆(曾憲宗攝) ●忍者樂園區 大家經常看到韓國綜藝節目中,挑戰者要靠彈跳力和速度跳過不同關卡,才能成功拿取獎品。忍者樂園區就是一個類似這種遊戲的裝置,賽道設有多個不同關卡,有繩網、跳板、沙包等,有的考平衡力,有的考體力,看誰能一次過完成所有項目到達終點。 備註:參加者最低身高要求為115厘米,並需穿運動服裝及襪子 忍者樂園區(曾憲宗攝)   場內設有3間派對房間及「Triangle Cafe」餐飲區,餐飲區旁還有夾糖果櫃。最好味的包括100g牛肉大啡菇漢堡($53)、熔岩芝士熱狗($35)和沙冰($35)。(曾憲宗攝)   ■小貼士: 1. 穿運動鞋和襪子 2.宜穿長褲,特別走入洞穴探險區時,避免刮傷或撞到腿部 3.可用八達通租用儲物櫃 收費項目——攀岩場是收費項目,在7及8樓設有不同斜度抱石牆,專玩抱石運動,並有專業攀岩教練團隊帶領,4歲以上可參加。(機構提供)   ■INFO Triangle Plus 時間:周一至五下午1:00至晚上10:00;周六至日上午10:00至晚上10:00(每節2小時45分鐘) 價錢:樂園單節票價(每節2小時45分鐘)平日$258,假日$328;攀岩場票價(全日)平日$248,假日$298。大小同價 地址:荃灣楊屋道88號「PLAZA 88」7樓全層及8樓2號舖 網址:www.triangleplushk.com 查詢:6821 2883(WhatsApp)   文︰顏燕雯 圖:曾憲宗 小模特兒:紀柔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區區有「寶」校:屋邨校變身夢幻王國 「揸飛機」學STEM 打高球激發潛能

在校園建置模擬駕駛艙、高爾夫球練習場、採用IB課程教學策略,這一切,都不是發生在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而是將軍澳區內一間屋邨小學,甚至被家長封為「寶校」的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5年前,韋淑貞接管校長一職後,默默把學校改頭換面,一方面打造21世紀創意校園,另一方面大刀闊斧改革課程,推動多元學習。5年過去,陳國威小學內外都叫人刮目相看,「脫寶」之日,近在咫尺。   校長花5年改造 「機場」設夾公仔機 陳國威小學去年重新裝修後,記者和攝製隊首次到訪,踏進校門的一刻,大家都不禁「嘩!」了一聲。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粉藍色的「機場」大堂,巨大的「登機Boarding」標誌,還有北京、溫哥華、巴黎和悉尼不同時區的掛鐘,加上迎面而來的,是一名穿整齊制服的「機師」,對於久未離境旅行的我們,實在有一種莫名的興奮!這個卡通版「機場」,又奇趣地擺放了3部夾公仔機,一切都令人恍如置身夢幻王國。「我就是想為同學創設一個七彩繽紛和充滿童趣的校園,讓同學一踏進校門便感受到正能量。」韋淑貞喜孜孜地說。 脫胎換骨——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這5年脫胎換骨,由環境至課程,都實現了校長韋淑貞(左後一)所構思的以人為本happy school理念,學生愈讀愈開心。(劉焌陶攝) 夾公仔獎賞——為鼓勵學生在不同範疇爭取出色表現,學校設計了不同等級的「Passport」給小朋友蓋印章,蓋滿一定數目,便可獲得夾公仔的機會。(劉焌陶攝) 模擬駕駛艙 小型高球場 培養興趣 若說「十年人事幾番新」,在2017年接任校長的韋淑貞,只用了5年時間,就把陳國威小學脫胎換骨。「如果你問我,以前陳國威小學有什麼特色,我未必能回答。但現在我可以很清晰告訴大家,陳國威小學是一間以人為本的happy school。」她隨即補充,happy school並不代表學校不重視學習,只讓小朋友玩樂;相反,她期望為學生製造多元的學習經歷,因此不論在軟件或硬件配套上,都花了很多工夫。 以「機場」大堂為例,這不單純為吸睛打卡,而是有實際教學用途。學校上學年編訂校本STEM課程,各年級都加入航空課題,「一年級由紙飛機學起,學習它飛行的原理,了解氣流、對流如何影響飛機飛行的高度和速度;高年級就教授更多航空科技,也讓他們來到學校大堂的模擬駕駛艙,學習駕駛飛機」。韋淑貞透露,學校正申請基金,計劃增設多一個模擬駕駛艙,「學校的目標,就是盡力為同學製造不同的體驗機會。像有同學便因為這個課程,立志做飛機師,我便鼓勵他要努力讀書、學好英文,朝這個夢想進發」。 模擬駕駛艙——學校設有模擬駕駛艙,不論各年級的STEM課堂或課外活動,學生都有機會學習航空知識。(劉焌陶攝) 除了模擬駕駛艙,高爾夫球練習場亦是學界少見的設施。雖然只是迷你9洞場,但在津貼小學來說,已是十分「奢華」。韋淑貞盼開拓小朋友的眼界,「我們的學生以基層為主,而高爾夫球向來給人的感覺則是高尚玩意,所以希望在學校製造體驗機會,讓基層同學都可嘗試」。其實早在兩年前,該校已在啟發潛能課引入高爾夫球體驗班,但當時只能讓學生在禮堂以人造草蓆練習,韋淑貞眼見孩子表現積極投入,遂決定申請資助,把校舍一隅改裝成小型高爾夫球場,並把相關活動納入體育課堂,幫助更多學生培育興趣和啟發潛能。 校內打golf——為使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高爾夫球運動,學校增設小型高爾夫球場,並把相關訓練納入體育科。(劉焌陶攝) IB課程教學策略 融入英文課 陳國威小學位處西貢區95校網,網內共有22間小學,加上同區有4間直資小學,學校之間競爭十分激烈。過去,由於該校缺乏鮮明定位,加上位置「吊腳」,因此在區內的知名度不高。但既然客觀條件改不了,韋淑貞遂主攻校本課程改革,包括引入IB課程教學策略,建構高參與及高效能的課堂,冀和直資學校一爭長短! 「我知道,不少中產家長對IB課程都趨之若鶩,其實IB課程着重培訓同學成為一個global citizen(世界公民),並且強調10個Learner Profile(學習者培養目標),其中一個是Thinkers(思考)。」於是,學校上學年嘗試把IB課程的教學策略,融入英文課,並發展出PIE(Primary International English)校本國際英文課程,由NET(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擔大旗任教,「新課程強調多給小朋友思考空間,並且多讓他們發表個人意見。亦由於PIE課程鼓勵同學自由自主去學,所以每個同學的學習成果都可以很不同」。韋淑貞又稱,PIE課程上學年只在二年級試行,今學年將擴展到一至三年級。 課程改革——PIE校本國際英文課程,參考IB課程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突破單一的學習模式。(劉焌陶攝) 統一派位 98.5%獲首三志願 要在學校林立的95校網中突圍而出,的確不易,但見韋淑貞在這場逆境波中愈打愈順,也逐漸見到成效,「上學年我們畢業生的派位成績十分理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經有46%的同學獲得錄取。至於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志願的比率是98.5%,當中不少同學也成功獲派Band 1中學。在疫情之下,學生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我們整個教師團隊都十分欣慰」。 後記:憶中學曾當「透明人」 校長:每個學生都是寶貝 經常有人說,做學生的,若非「學霸」又非「學渣」,就等於「透明人」,永遠得不到教師的注意,韋淑貞(圖)的中學生涯,就是這樣度過。「小學時,我成績很好,一定考頭3名,可說是尖子,幾乎所有老師都認識我,也很疼惜我。但升上中學後,卻是另一個世界。」她憶述,在中學才驚覺「一山還有一山高」,自己只處於中游位置,「風頭躉」頓變「透明人」,感覺殊不好受,「其實一間學校裏面,優秀的學生只佔很少數,中游學生反而最多」。 韋淑貞(劉焌陶攝) 表演晚會 人人參與 因此她當上校長後,第一個要建立的校園文化,就是關顧每一個學生。她以「童學童賞」表演晚會為例,那是陳國威小學學年終結的大型活動,由學生上台表演給教師、家長觀賞,「對於這個活動,我唯一要求,是每一個同學都要有機會參與。第一年舉辦時,老師都有猶豫,因為他們擔心有些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未必適合上台,又擔心他們演出不到。但我告訴老師,晚會只招待家長,關上門,我們便是一家人,我相信,家長是會接受同學在過程中有不完美的地方,最重要是學生的學習經歷」。 結果,每一年的「童學童賞」都是感動完場,「有些家長說,從未想過自己的小朋友原來可以表演得這麼好。亦有家長告訴我,子女在表演前夕,自行加操練習。這再次證明,只要師長相信學生,願意給他們機會,其實每個同學都可以做得到」。這個亦正正是韋淑貞對「寶校」的另一番詮釋:「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寶貝!」 齊齊表演——「童學童賞」提供一個平台,讓每個學生發出閃爍光芒。(受訪者提供) ■INFO 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 校網:95 類別:資助男女校 宗教:沒有 辦學團體:博愛醫院 創校年份:1998 校訓:博文愛德 地址:將軍澳尚德邨 查詢:2178 5700 網址:www.pohckwps.edu.hk 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受訪者提供) ■有片睇︰ bit.ly/3Q5Rj4l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DIY:自製幻彩蠟燭燈籠 帶私家月亮賞月去

中秋快到,爸媽們可會想起小時候晚上外出玩花燈的開心時刻?雖然白兔仔、楊桃、金魚等傳統紮作燈籠已買少見少,但新一代花燈的款式和造型也不失禮,分分鐘帶給大家驚喜。以下2款新式花燈,既可以親子DIY,又可作中秋花燈及日常小夜燈使用,絕對是美觀與實用兼備呢! 變身LED燈——在昏暗燈光下呈現LED燈的效果。(劉焌陶攝)   眼前一個又一個精緻的小月球,「真身」為大豆蠟,是 Lumière Studio 創辦人Vivi Wong與其拍檔研製的中秋期間限定DIY作品。Vivi擁有多個韓國蠟燭證書導師資格,包括CLAB Candle Artist、Korea Candle Craft Association等,4、5年前開始在台灣及韓國等地鑽研韓式蠟燭,專長是製作和教授甜品造型蠟燭,今年中秋想搞搞新意思,「很多人覺得蠟燭是一支支的,我就是想把它變成多變的造型,讓大家看到它更多的可能。例如這個幻彩月亮,只要用不同的顏色去繪畫,每一個都會不一樣。」 Vivi Wong(劉焌陶攝) 獨一無二——由於每個人選擇顏色配搭不同,令作品變得獨一無二。(劉焌陶攝) 幻彩月亮蠟燭燈籠做法簡單,過程需約1小時,在家長協助下,3歲以上的小朋友也能應付到。而且Vivi已經把最複雜及費時的部分預先做完,包括把帶有透明感的大豆蠟染上不同顏色,以及預先做好球體蠟燭部分,大家上課時只要專心上色便可。除了DIY課程,大家亦可購買現成的月亮蠟燭燈籠,留待在中秋賞月時欣賞。  顏料染色——不同顏色的大豆蠟磚,是Vivi預先用顏料染色而成,方便學員自由選擇色彩配搭。(劉焌陶攝) ■步驟 材料:染上不同顏色的大豆蠟磚、中間空心的球體蠟燭、星星閃粉、竹筷子及LED燈 材料(劉焌陶攝) 工具:手套和畫筆 1. 在已染成不同顏色的大豆蠟磚中,選取幾種喜歡顏色,放在蒸爐上加熱至完全熔化成液體 (劉焌陶攝) 2. 用畫筆沾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劉焌陶攝) 3. 把顏色均勻地掃在球體蠟燭上,每次掃畫三下。不同顏色之間可互相交疊,更易做出幻彩效果 (劉焌陶攝) 4. 把星星閃粉加進已熔化成液體的蠟磚之中 (劉焌陶攝) 5. 用畫筆把星星掃在球體蠟燭表面 (劉焌陶攝) 6. 完成後,導師會協助學員在球體蠟燭頂部開一個小孔 (劉焌陶攝) 7. 把LED燈從底部開口位置放進蠟燭球體中,鐵絲從小孔穿出後用筷子固定即成 (劉焌陶攝) ■INFO 蠟製燈籠工作坊 價錢:$380/親子班(包1位成人+1位5至12歲小朋友,製作2個燈籠) 機構:Lumière Studio 地點:葵涌大連排道83號K83 2樓04室 IG:lumiere.studio 文:顏燕雯 模特兒:Cyprus & Summer   延伸閱讀: 親子齊動手 變出可愛「兔子」 紮作燈籠 剪剪貼貼考耐性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

DIY︰親子齊動手 變出可愛「兔子」 紮作燈籠 剪剪貼貼考耐性

Draw2 Studio內一個又一個卡通造型燈籠,全是鄭少武(阿Mo)的得意之作,不過他並不會出售製成品,也不接受訂購,「因為這裏只有我一個人,花燈工序多,做完也捨不得賣」。客人如果想要一個自訂圖案的花燈,除了直接去工作室上課,也可預訂款式(手工包),之後阿Mo會用藤枝紮作好框架,客人到工作室取貨時,他會以10分鐘教他們學貼外層紙和加上裝飾。最近他推出的中秋手工包亦大受歡迎,只是客人太多,人手不足下早在中秋前兩星期已截單,不過他稱全年會教人製作花燈,或者說,這其實也是一個花燈裝飾,全年也可製作。 可愛造型——兔子燈籠造型簡單可愛,中秋過後還可用來做家居小夜燈,非常實用。(曾憲宗攝) Mo的花燈屬新式紮作,並非傳統類型,他更是無師自通,全因自己為興趣,一步一步摸索出來。「我喜歡做設計和研究,並不斷改良,例如揀些質地堅韌的紙,讓花燈保存更持久;在提繩方面,會把魚絲改為磁石等,令它更穩固。」就像疫情後推出手工包,他也花上半年時間研究,包括製作說明書、練習如何在10分鐘內教曉學生等。「手工包不設郵寄,因為我就是要他們先上來用最短的時間學會,才回家慢慢做。」最基本的白兔款式約需1.5小時完成,阿Mo說用的是心思和耐性,切忌心急,「因為棉紙不能拉扯,所以黏貼時要輕力。小朋友難以自己完成,建議親子一同製作」。 一絲不苟——阿Mo對手工包的包裝也一絲不苟,每個都有大紙袋,盛載藤枝架及材料包。(曾憲宗攝) ■步驟 材料:已做好的藤枝架、棉紙、不同顏色的不織布及LED燈 材料(曾憲宗攝) 工具:剪刀、白膠漿和熱熔膠槍 1. 用棉紙逐行包裹藤枝架。做法是先把棉紙疊成兩層,再剪成小塊 (曾憲宗攝) 2. 在藤枝架第一行塗上白膠漿 (曾憲宗攝) 3. 把棉紙鋪在白膠漿位置,再拿起,依膠水印剪下圖案 (曾憲宗攝) 4. 把剪好的棉紙貼回藤枝架上。重複這個步驟至逐行鋪好整個藤枝架 (曾憲宗攝) 5. 用不織布剪出兔子的眼、耳、口、鼻 (曾憲宗攝) 6. 待藤枝架上的膠水乾透,便可用白膠漿貼上兔子五官,而耳朵和尾巴部分因為與棉紙接觸點較小,宜用熱熔膠槍固定 (曾憲宗攝) 7. 最後加上LED燈和手提繩。燈籠的LED燈及手提繩都以磁石來接合,方便安裝 (曾憲宗攝) ■INFO 燈籠紮作班/ DIY手工包 價錢:$380起(手工包需到工作室自取) 機構:Draw2 地點:九龍灣宏開道15號九龍灣工業中心10樓5號室 IG:Draw2_Studio WhatsApp:9844 3395   延伸閱讀: DIY:自製幻彩蠟燭燈籠 帶私家月亮賞月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

學校巡禮:九龍塘宣道小學多元教學 領學生跳出框框 讀得又玩得!

當老牌傳統名校,遇上新進校長,不知會有什麼火花呢?屹立九龍城區67年的九龍塘宣道小學,兩年前,年輕的吳麗芬空降成為校長,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她希望把學校塑造成「一個燃亮孩子的地方」,個個學生讀得又玩得!   走進九龍塘宣道小學(下稱宣小),和校長吳麗芬打過招呼後,她隨即提議一起參觀由她構思創作的走廊壁畫,「我設計了4幅畫,分佈不同樓層,每幅都有兩個共通處,一是有動物,我希望同學除懂得愛身邊人,也懂得愛大自然、愛環境、愛小動物;二是每幅畫都有天使,我希望同學不要離開福音」。記者瞥見只覺色彩繽紛,駐足細味,卻發掘到更多驚喜。怎麼天使會踏單車?為什麼女生手持乒乓球卻擺出打排球的姿勢?男生的頭髮隱藏了一條紅蘿蔔?吳麗芬得意洋洋地說:「我加入許多創意,希望同學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思維框架)。」 吳麗芬(賴俊傑攝) 童趣壁畫——學校新增4幅壁畫,皆由校長親自操刀設計,充滿童趣與創意。(賴俊傑攝) 疫症帶來「天時」 改教育模式 吳麗芬之前在沙田一間採用活動教學的一條龍直資學校任副校長,2020年空降執掌傾向傳統教學的宣小,一場世紀疫症,正正印證了「think out of the box」的重要,在這「天時」下,有助她無縫接軌,「身處新常態,教育模式改變了,由 Linear Education(線性教育)變成Non-Linear Education(非線性教育),學習模式變得很多樣化,隨時隨地都可以學,不只是坐在課室聽老師講課」。這個新任校長,希望為宣小學生帶來更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同學討論,是一種學習;如何把理論實踐出來、怎樣去完成作品,都是學習;在網絡世界蒐羅合適的資料,同樣是學習;當然,閱讀也是學習」,最重要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單單只學到知識。 她透露,過去兩年,宣小積極推展跨學科學習、專題研習和 STEM教育,「我相信透過這些平台或學習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自學能力及解難能力」。 常說「創業難,守業更難」,要守護一間近70年歷史的老牌傳統名校,吳麗芬稱會堅守3個方針︰ ‧ 辦學傳福音:秉承教會宗旨,希望學生在宣小的6年學習旅程中,除獲得穩固的知識基礎,也認識基督教。 傳播福音——作為一間基督教學校,宣小以傳福音為辦學宗旨。(受訪者提供) ‧ 培育學生品格:持守宣小着重品德教育的傳統,培育學生成為樸實有禮、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做事認真負責的人。 ‧ 推動音體發展:繼續帶領學校團隊,把學生的音樂造詣和排球運動,推向高峰。 誠然,提起宣小這家私立學校,必然會聯想到音樂。這間小學的音樂氛圍和投放在音樂上的資源,都是學界數一數二的。在2019年,學校更找來著名建築師阮文韜在空間不大的校園創建出一個「懸浮」音樂廳,憑創新意念和獨特設計,促使這個猶如「夾縫中花朵」(Wallflower)的音樂廳,囊括兩項海外建築設計獎項,分別是INDE Award 2020(學習空間榮譽獎)和Good Design Award Australia(澳洲優良設計獎)。音樂廳內所採用的物料亦同樣講究,務求聲效跟美學兼備,「這兒的音準度達到99.9%」!吳麗芬一臉自豪地說。 「夾縫中花朵」——學校這個猶如「夾縫中花朵」的音樂廳,美學跟聲效兼備,音樂廳用料講求,音準度達到99.9%。(受訪者提供) 在軟件方面,宣小有16個樂器班和9個音樂樂團,當中包括管樂團、弦樂團、敲擊樂團、交響樂團等,各團導師主要由香港小交響樂團樂師統領,亦有大學音樂系講師坐鎮,難怪學生有如此出色的音樂成就。「我很感恩,學校有很好的音樂指揮團隊,以及音樂老師,他們無私付出替學生練習,當然,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也很重要。」 一人一樂器——宣小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鼓勵學生學習學器,該校設有16個樂器班,選擇十分多。(受訪者提供) 「一人一樂器」計劃 是鼓勵不是強迫 不過,坊間有傳宣小「逼」學生學樂器,吳麗芬斷然否認,「我反而聽過家長說,『來到宣小不學音樂,是浪費了!』」。她指出,學校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小一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樂器班與否,校方未有強制學生必須學習,「但當然,我們是鼓勵參加的,亦認為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能力是可以透過後天栽培。不少宣小學生,在小一時是完全無接觸過樂器的,但在學校導師悉心教導下,到小六時,已考獲8級或演奏級的水平,這是令人鼓舞的」。 宣小不單音樂和排球運動聞名,亦以盛產「學霸」而備受家長追捧。根據學校網頁,該校升中派位成績十分理想,平均每年超過95%的學生獲派全港英文中學,當中大部分更入讀傳統名校,包括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女書院、協恩中學、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等。「宣小『很谷』?我也聽過有人這樣說。我們不是對學生『谷』,而是對學生有要求,我們是有要求的學校。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的,你要有好的成就、成績,就要付出努力!」 盛產「學霸」——宣小學生大部分都擁有喜歡學習、專注力強的特質,難怪學校盛產「學霸」。(受訪者提供) 排球教練感激母校 助尋興趣建立事業 宣小學生並非書呆子,在運動場上亦經常稱霸,其中排球更是學校的強項。排球隊月前更在「2022香港少年沙灘排球錦標賽」奪魁,更是連續3屆捧走冠軍寶座。 學界有名——宣小排球隊在學界享負盛名,是頒獎台的常客。(受訪者提供) 身兼香港男子少年排球代表隊助理教練、曾在宣小任教體育科及擔任該校排球隊教練的楊卓錡(楊sir),本身亦是宣小舊生。「我很感激母校給予我人生很多色彩,讓我在小學時代找到自己的興趣,甚至發展成專業。」楊sir在宣小畢業後,升讀拔萃男書院,其後考入中文大學。「對比當年,那時宣小全校排球隊只得10多人,但現在單是基礎班已經有40多人,規模大很多。」他又說,宣小排球隊之所以表現卓越,與學校大力支持有關,「宣小給予學生在運動方面的練習時數、密度,都較其他學校多很多」。 楊卓錡(賴俊傑攝) ■小一招生Q&A 有禮、專注力強佔優 問︰2023/24年度的招生安排是怎樣? 答︰申請者即日至9月15日(周四)晚上11:00時前於網上辦理。 問︰小一學額有多少? 答︰共有160學額,當中60個預留給宣道幼稚園生,餘下100個公開招生。 問︰每年報名人數多少?競爭激烈嗎? 答︰每年約有3500人報名,競爭很激烈。 問︰面試形式怎樣? 答︰暫定採用實體形式,面試語言以廣東話和英語為主。我們會單獨面見小朋友,不設小組討論,從中了解孩子的中、英、數水平,以及他的家庭狀况。表現出色的,會直接取錄。若有正取生放棄學位,我們會邀請部分後備生來作第二輪面試,這次會面見家長,因為我們也很重視家庭關係。 問︰宣小喜歡收哪類型的學生? 答︰我們喜歡收一些有禮貌、專注力較強,以及喜歡學習的小朋友。至於音樂和體育表現是否優秀,不是我們的考量,因為我們覺得,儘管小朋友在幼兒階段沒有接觸過音樂和運動,都可以透過宣小栽培成才。 資料來源︰宣小校長吳麗芬 ■INFO 九龍塘宣道小學 類別:私立男女小學 宗教:基督教 辦學團體: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 學費:全年學費 $59,450(分10期) 地址:九龍塘蘭開夏道2號 電話:3443 0100 網址︰www.apskt.edu.hk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