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處:「自拍館」專人充當攝影師 手機影靚相 小公主投入夢幻世界

父母總想在子女小時候拍多些照片留念,自從智能手機興起,大家影相也不再吝嗇,一按鍵,隨時隨地能捕捉小人兒的可愛笑臉!最近一間以迪士尼為主題的自拍館,便以輕鬆影靚相作賣點,無論小朋友想成為童話故事中的小公主,又或與超級英雄一較高下,都可以用自家手機完成,最重要是有專人充當你的攝影師,毋須腳架和自拍棍,都可以影盡每一個迪士尼場景!   化身超級英雄 重現經典場面 佔地超過6000平方呎的主題式自拍照相館Good Moment Lifestyle Snap Hub設有迪士尼授權的迪士尼公主及Marvel兩大主題區域,公主主題區充滿浪漫唯美元素,如木馬、阿拉丁魔氈、小魚仙珍珠椅及大大小小的花藝牆;Marvel主題區則匯集各超級英雄的經典場面,如蜘蛛俠攀爬的大廈、Iron Man從天而降的場景等。這些場景配備合適燈光,即使用手機也可輕鬆影靚相。 阿拉丁魔氈——公主主題區有多個大家熟悉的公主場景,如阿拉丁的魔氈便充滿了童話感。(曾憲宗攝) 不同場景——主題區內每隔兩三步就有一個不同場景,全部都影一次也沒問題。(曾憲宗攝) 服務大使同時用專業相機拍照 客人預約時,可以按自己喜好選擇單一或兩個區域拍攝,例如選擇單一公主主題區,便有專人帶領大家影遍每一個公主場景,這名專屬服務大使更會全程以各人的手機和大會的專業相機為客人拍下相片,這樣大家不但可以在自己的手機內即時欣賞及傳送照片,同時也可在服務大使的專業相機中挑選照片,選取一張照片免費列印,有需要更可額外購買其他照片。最特別的是,場內設有擴增實境(AR)技術,服務大使會利用手機App為大家拍照,如公主區某些場景會出現花瓣飄飄的情景,Marvel主題區更加會有各個超級英雄出現,只要按服務大使的指示做某些動作,英雄們便會現身屏幕與大家合照,十分驚喜。 服務大使——服務大使即場為小主角拍照,除了用專業相機,也會用客人的手機拍下精美照片。(曾憲宗攝) 擴增實境技術——服務大使會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召喚」迪士尼主角,大家亦可以隨時翻看屏幕,觀看所拍出來的AR效果。(曾憲宗攝) 多款道具——場內有多款道具免費提供作拍照之用。(曾憲宗攝) 迪士尼相簿——自拍館亦設有零售區發售迪士尼官方授權商品,包括飾物、衣服、家居用品,以及獨家發售的迪士尼公主和Marvel款式相簿。(曾憲宗攝) ■INFO Good Moment Lifestyle Snap Hub 開放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10:30 價錢:自拍主題區3至12歲$88起,13歲或以上$128起,3歲以下免費 地址:旺角朗豪坊6樓13至16號舖 網址及預約:www.gdmoment.com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Karia Ho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與別不童:不標籤ASD或ADHD 找出弱項特訓 偵測腦電波 窺看SEN童內心世界

根據教育局資料,在2021/22學年,於公營普通小學就讀而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共有29,310人,當中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下簡稱「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ADHD)佔約43%。一直以來,ASD、ADHD兒童由確診到治療,都靠醫生、心理學家等以臨牀診斷,或借助量表工具作評估,但近年研究指,透過蒐集腦電波數據,可初步了解孩子在社交、情緒及行為等發展,有否跟同齡者存在落差。這個新方向,不單為醫護人員提供更客觀的參考資料,還可因應數據表現,設計更個人化的訓練方案。   今年5歲、讀幼稚園高班的Joshua,兩年多前被政府臨牀心理學家評定有自閉症傾向和語言發展遲緩,一度令媽媽一籌莫展,「Joshua曾經處於一個很封閉的狀態,甚少和我們溝通。他不開心時,只會放聲大哭,我們根本猜不透他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他遇上什麼困難,作為父母,既無助,壓力也很大」。 以腦神經科學切入 一站式支援 在吳太眼中,評估報告亦形同一個標籤,緊緊貼在Joshua身上,「報告只聚焦在他的不足之處,這樣不行,那樣又不行,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困擾」。直至1年多前,Joshua參加社企「心腦歷情協會」的「友童感」研究計劃,吳太拿着兒子的腦電波報告,才好像首次窺探到他的內心世界,「這個報告根據不同範疇作分析,結果顯示,我兒子在Social Relations(社會關係)、Learning and Development(學習與發展)方面較弱,但在Cognitive(認知)、Memory(記憶力)和Attention(專注力)方面,卻是正常的,那我們便清晰知道,需要集中在哪方面去幫助他」。 由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註冊心理學家蕭一凡(Nicolson)牽頭,並聯同跨院校多名大學生創立的心腦歷情協會,主張以腦神經科學作切入點,為SEN尤其是ASD、ADHD兒童提供一站式的支援。 設計獲獎——心腦歷情協會「友童感」計劃,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辦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HKSEC)2021-22」並奪得亞軍。隊長蕭一凡(右一)透露,獲得的15萬元獎金,會投放於硬件完善方面,團隊期望壯大兒童腦電波數據庫,有助提供更精準的分析和訓練方案。(劉焌陶攝) Nicolson表示,傳統以來,醫生、臨牀心理學家和教育心理學家,都是透過臨牀評估或量表工具,替ASD、ADHD兒童診斷,但若要論及準繩度,有可能受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小朋友評估時的狀態很關鍵,假如當刻他狀態好,願意合作,便較易處理;相反,若是狀態差,不肯配合的話,就未必可以反映到他真實的狀况,往往要靠評估員臨場判斷,但是否準確,亦取決於經驗,一旦『手鬆』或『手緊』,都有可能令結果出現偏差」。為此,他參考文獻,並花了近10年時間,希望藉着蒐集及建立本地兒童的腦電波數據庫,冀在傳統的評估方式之上,提供一些客觀的輔助數據。 關注SEN童——在SEN學童之中,以ASD和ADHD的佔最多,如何打開他們的心扉,了解他們的需要,是社會的關注點。(設計圖片,Wavebreakmedia@iStockphoto) 表面行為一樣 內裏機制有別 「我們透過這些腦神經影像,很多時都見到SEN孩子腦區的活躍程度,是跟一般小朋友有差異的。」Nicolson舉例,自閉症患者在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後扣帶回皮質(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兩個腦區的活躍程度都比較低,「mPFC與理解他人想法、心智理論發展有關;PCC則與記憶提取、情節記憶、自我規劃和行動有關。這便說明,腦電波的數據,和他們的行為表現是掛鈎的」。 蒐集腦電波屬非入侵檢測,孩子只需頭戴感應器,儀器便可偵測到他們在靜止和活動狀態下的腦電波活動,並製成腦電波掃描圖(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整個過程歷時約1小時。 了解腦部發展——大腦運作時,腦內神經細胞會不斷產生微弱的生物電,近年不少研究指,運用儀器蒐集及分析兒童的腦電波,有助了解他們的腦部發展及情緒狀態,也可及早識別出表現異常的孩子,盡早接受訓練。圖為小模特兒接受模擬訓練。(劉焌陶攝) 此外,不論是ASD或ADHD患者,很多時都有共同的行為特徵,但原來成因或有不同,透過每個人獨特的腦圖,便可找出端倪。Nicolson以「認知能力」為例,「假設兩個SEN小朋友都在記憶提取方面出現困難,但一個可能是因為學的時候學得不好,導致他記不到;而另一個,學得很好的,只是後來受到外界干擾而遺忘了。所以表面看似一樣的行為,內裏的機制卻有分別」。 雖然通過分析腦電波,可讓我們掌握更多兒童的腦部發展及情緒狀態,但必須強調,現階段它並不能被用作確診工具;更大的價值,反而是把數據應用在設計訓練方案上。「我們也不想為孩子貼標籤,亦不覺得需要再仔細分這個是過度活躍症、那個是自閉症。其實只要知道他有什麼強弱項,循他們的徵狀處理問題就是了。」Nicolson說。 對症下藥——所有孩子都有他們的強弱項,撕去特殊標籤,只按徵狀處理問題,同時讓他們發揮所長,或許更有助小朋友健康成長。(設計圖片,kiankhoon@iStockphoto) 武術繪畫靜觀練習 提升能力 當電腦系統根據數據整合出能力與行為報告後,協會便會跟不同範疇的認證治療師合作,為兒童提供適切的訓練,例如武術訓練、繪畫藝術、園藝活動、靜觀練習等,藉以提升學童的專注力、表達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等,並會定期向家長講解學童最新情况,再按進度調節課程。 刺激感觀——園藝治療提供適當的感觀刺激,既有助抒發孩子情緒和自我表達,亦有助提升創意和改善手眼協調能力。(受訪者提供) Joshua已在協會接受了約1年半訓練,吳太見證兒子的進步,「我覺得機構設計的訓練計劃很有趣,Joshua尤其喜歡園藝治療,當他嗅到花的香味、看見花的顏色,能夠觸摸它,有時會望着我笑,想跟我分享他的喜悅;另外,他在音樂治療的反應亦很好,由最初只是坐着,到現在每當聽到音樂,身體便會跟着節拍搖擺,我看得出他很開心的。他每次做完訓練,和我們的交流也多了」。吳太更透露,從學校教師口中得悉,Joshua開始跟人有眼神接觸,社交方面也有進步,還結交到一個好朋友。 個人化訓練——根據兒童腦電波數據整合出能力與行為報告後,協會會按個別需要提供適切訓練,包括有助提升抑制能力的武術訓練等。圖為小模特兒接受模擬訓練。(劉焌陶攝) 意識、潛意識 數據演繹要準確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任演納表示,在香港,利用腦電波數據了解ASD、ADHD兒童腦部發展及情緒狀態尚屬起步階段,但相當多的文獻研究資料皆指,這類兒童的腦部測量結果,確是跟一般同齡孩子有異。 任演納(受訪者提供) 她舉例︰「文獻顯示,ADHD患者,一般來說,他們的大腦會產生較多低頻的Theta(4-7Hz)腦電波,但高頻Beta(13-35Hz)腦電波就較少,當Theta/beta Ratio(TBR)愈高,他們的徵狀就愈嚴重。」Theta屬於「潛意識」的腦波,在精神恍惚、發白日夢時會出現;Beta則是「意識」層面的腦波,當人專注和集中精神時,便容易偵測到。 坊間儀器質素參差 惟任演納提醒,雖然數據不會說謊,但亦需要準確演繹,否則一樣會出現誤差。「我留意到坊間有類似的商業儀器,價錢不貴,但質素和研究人員所用的,當然有差別。更重要的是,假如評估員沒有接受足夠的訓練,對這個專業範疇理解不足時,胡亂演繹蒐集得來的數據,幫不到患者之餘,更會構成危險。」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1期]

詳細內容

上一課:多元化跨學科閱讀計劃 落手鑿化石 做小小考古學家

圖書館是推廣閱讀的好地方,但如何藉着閱讀,進一步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呢?有小學特別設計多元化的跨學科閱讀計劃,讓學生認識「多變的地球」,今次學校摒棄了往常看龍捲風、海嘯等影片,反而找來化石收藏家為學生講解古生物的基本知識,提供化石標本導賞,同時展出相關書展。讓學生看得通,又摸得着,真正感受到地球數億年的歷史變化。   「咚咚咚——梆梆梆——砰砰砰」此起彼落的敲擊聲,正是從一群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下稱可銘)的學生手中發出。他們全神貫注地對着一塊石頭,左敲敲、右鑿鑿,到底在幹什麼呢?原來他們正在參與校方舉辦的跨學科閱讀計劃,體驗做個小小考古學家,挖掘石頭藏着的寶藏! 親手挖掘——同學可以親手挖掘出藏在石頭裏的天然礦石或恐龍化石,體驗做小小考古學家的樂趣。(黃志東攝) 認識寶石來源 親手製作水晶手鏈 可銘舉辦過不少跨學科閱讀活動,圖書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支援角色。今次藉着常識科「多變的地球」一課,教師不再是給學生們觀看龍捲風、海嘯、地震等影片,而是從美麗的角度認識地球。是次「地球探索之旅——認識化石及礦石體驗日」,涵蓋中文、英文、常識、視藝、IT、圖書共6個學科,活動包括以顯微鏡連接電腦觀察沙漠玫瑰晶體,認識寶石的來源並親手製作一條水晶手鏈,近距離欣賞和觸摸古生物化石及礦石等,學生既可吸收課本知識,更可主動探究其他領域,達至全方位學習。 顯微鏡——學生透過連接500倍高清數碼顯微鏡的電腦,觀察不同的礦物,包括這種貌似花生的沙漠玫瑰晶體。(黃志東攝) 礦石及水晶——現場展出不少礦石及水晶,還有天然寶石製成的首飾,讓學生了解天然資源的運用。(黃志東攝) 延伸學習——校方準備了一些題材有趣的展板,作為延伸學習及閱讀,如「尋找誕生石」,提升學生的興趣。(黃志東攝) 活動策劃統籌人兼圖書館主任董雅詩表示,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不限於圖書,還能支援學科學習,「我們可透過書展、展板內容、延伸活動,增加同學的知識點,銜接將來中學的課程。例如今次活動介紹的晶體與理科相關,這便是STEM的延續」。 董雅詩(黃志東攝) 書展活動——為配合專題活動,圖書館特設小書展,展出相關的中、英文圖書。(黃志東攝) 化石收藏家提供導賞 為了深化主題,校方還邀請了化石收藏家吳愷霖(Edmond)為學生講解古生物的基本知識,又提供化石標本導賞,學生由化石的形成開始了解地球古生物,不單可近距離觀察,甚至有機會觸摸真的古生物化石,感受那數億年的地球歷史。 觀察化石——Edmond(圖中)帶了一些真實的化石,讓學生近距離觀察並觸摸,他們都躍躍欲試。(黃志東攝) 自小對古生物着迷的Edmond,一直致力推廣古生物及化石,曾於多間學校及機構舉行講座,亦不時主理工作坊,希望有興趣的小朋友接觸到相關知識,尋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方向。董雅詩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生了解相關職業,「正如現時常強調的生涯規劃,考古牽涉了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地質學家、歷史學家等,若同學有興趣的話,日後可考慮修讀相關課程」。 文︰陳真紀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0期]

詳細內容

新年正能量:閱讀打開快樂之門 改變心境 今天真好

踏入2023年,世界仍然紛亂,新冠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威脅,莘莘學子的學業壓力依舊存在……我們又可以如何開展美好的新一年呢?改變心境遠較改變環境容易,大小人兒不妨透過讀物,學習提升快樂的方法,或許從中可找到邁向正向、快樂人生的鑰匙! (設計圖片,Rat0007@iStockphoto) 世界並沒有因着2023年的來臨而一夜間變好,這個灰濛濛的光景,令繪本閱讀推廣人黃芓程(Carmen)想起《今天真好》這本書,「這是一本描述心態轉變的書,既有童趣,亦很有深度」。 黃芓程(受訪者提供) 「黑」未必全黑 慢慢變淡 故事發生在一個下雨天,幾個孩子沒精打采地在家裏發呆,突然屋內揚起音樂,他們便開始跳起舞來,興之所至,更索性拿起雨傘,走到街上玩。小豆丁又跑又跳,興奮地踏着小水窪,不亦樂乎。「其實天氣一直沒有改變,仍然是下雨天,但孩子們的心態轉變了,於是開始享受這場雨」。 此時,頁面亦產生變化,「一開始是黑沉沉的,隨着音樂播放,開始注入淺藍色的音符,圖案和水花也漸漸形成潑墨狀。我覺得是有象徵意義的,『黑』不一定是全黑,在裏面仍可找到灰和白,而且它也會有慢慢變淡的一日」。 《今天真好》(受訪者提供) 學習放輕心情 情節發展下去,頁面顏色愈來愈豐富,最終更呈現彩色,而雨過天青後,小朋友也愈玩愈放,還一度隨雨傘飄到半空……「這本書,很多畫面也給人很『輕』的感覺,有很輕的雲、很輕的雨水、很輕的雨傘、很輕的帽子」。Carmen反思,在生活中,或許我們會把某些事情看得太「重」,以致心情也很沉重。她鼓勵大家,在新一年,學習放輕心情、看輕事情,像《今天真好》那班孩子,當心態改變,眼裏的世界自然有所改變。 經歷挑戰 生命才有價值 Carmen推介的另一繪本《老伯伯的雨傘》,湊巧同樣跟下雨天有關。故事講述老伯伯有一把非常漂亮的大黑傘,他每天總是攜在身邊,卻從來不捨得使用。假如是「過雲雨」,老伯伯寧可躲在屋簷下,等雨停了再走;若是雨一直下個不停,他便躲在別人的雨傘下,總之無論如何,老伯伯也堅決不打開雨傘,避免它被弄濕、弄髒。 直至某個下雨天,有一個不識趣的小男孩前來請求老伯伯給他打傘避雨,老伯伯佯裝聽不到,結果另一個小女孩伸出援手,兩個孩子聽着雨水打落傘的聲音「滴滴咚」、「啪嗒啪嗒」,開心地大聲唱歌。老伯伯看見這個場景,心裏好奇,「真是這樣嗎?」終於,老伯伯把傘張開,他有全新的體驗,樂透了! Carmen相信,人生不可能無風無雨,不管2023年的光景如何,重要的是,如何自處,「人生是否一帆風順、很完美才叫最好呢?正如老伯伯的雨傘,絲毫沒損才稱得上好傘?其實它一直無實踐過自身功能,毫無意義。人生也一樣,當挑戰來到,我們經歷過,有所體會,才可給歷練賦予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老伯伯的雨傘》(受訪者提供) ■好書推介 《今天真好》 作者:理查德‧傑克遜 繪者:蘇西‧李 譯者:黃又青 出版社:阿布拉 《老伯伯的雨傘》 作者、繪者:佐野洋子 譯者:林真美 出版社:步步 ■延伸閱讀 《孩子們在等著》(受訪者提供) 內容:孩子們在等待。等着大船窗外過、等着火車過大橋、等着雨過天氣好、等着貓咪蹦出來、等着夕陽落入海……在日復一日的尋常日子裏,原來有很多小確幸,值得我們打開感官去感受 作者、繪者:荒井良二 譯者:游珮芸 出版社:步步 「善養」教育 同理孩子情緒 家是我們的避風港,擁有融洽的家庭關係,肯定是快樂的泉源。「教育大同」善養團隊導師關月婷(Alice),本身亦是兩孩之母,她相信採納「善養」教育,更容易令家庭美滿。究竟什麼是「善養」教育?Alice透過繪本MY NO, NO, NO DAY! 作闡釋。故事小主角Bella一起牀就心情欠佳,她討厭媽媽做的早餐、不滿意那雙鞋子、不想上跳舞班……她看什麼都「不順眼」,「假如我們的孩子像Bella,或許很多家長都會斷定她是『扭計』,甚至破口大罵,但書中的媽媽沒有,她很少說話」。 關月婷(受訪者提供) 不標籤「曳」 容讓展現真我 因着媽媽的接納和體諒,一天過去,Bella臨上牀睡覺前由衷地向媽媽道歉,「我欣賞媽媽沒有『打蛇隨棍上』去說大道理,她只是肯定Bella的感受,並且告訴女兒,成年人有時也會有這種壞情緒」。然而,「善養」教育並非要家長忍氣吞聲,委屈自己,Alice說:「其實書中的媽媽,並沒有收藏她『䒐䒏』的感受,她透過『反眼』、『藐嘴』等臉部表情表達了。只是,她並沒有標籤Bella為『曳』、『唔聽話』,媽媽選擇同理Bella,由得她做真實的自己。」 MY NO, NO, NO DAY!(受訪者提供) 長期壓抑情緒易「內傷」 說到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容易,因為傳統以來,我們都習慣視「控制情緒」為美德,Alice推介的《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故事主角阿古力,正是一條愛生氣的龍,而且每次生氣,更會「噴火」。阿古力的火焰,令身邊的朋友、鄰居都怕了牠,四散逃避。可憐的阿古力,用盡千方百計幫自己「撲火」,都徒勞無功,牠感到孤單、無助和難過,結果大哭起來,最終如泉湧的眼淚,弄熄了牠的火焰。「家長就好像阿古力當初,當孩子的情緒來襲時,每每用盡方法去壓抑它,但長期這樣,小朋友很容易『內傷』。善養教育,正是鼓勵家長,容讓孩子真實地把情緒發泄出來,發泄了,反可冲淡情緒的濃度,得着療癒。」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受訪者提供) ■好書推介 MY NO, NO, NO DAY! 作者:Rebecca Patterson 出版社:Viking Children's Books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作者、繪者:賴馬 出版社:親子天下 ■延伸閱讀 《芊芊和比比》繪本系列(受訪者提供) 內容:這是一套展現善養,適合親子共讀的原創繪本。故事環繞8歲姐姐芊芊和3歲弟弟比比的生活日常,以及爸媽輔生輔太如何以同理心回應兩姊弟在不同情景出現的情緒需要 作者:黃斯薇、關月婷 繪者:李雪心 出版社:教育大同社企 開啟正向力量 看見孩子優點 除了親子共讀的繪本,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校長勞耀基為家長挑選了兩本正向心理學的入門書,分別是由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馬汀‧塞利格曼)撰寫的《真實的快樂》,以及澳洲心理學家Lea Waters(莉‧沃特斯)的著作《優勢教養,開啟孩子的正向力量:讓孩子的優點被看見》(下稱《優勢教養》),祝願大家新一年過得更幸福正向! 勞耀基(資料圖片) 快樂可以自主 喜歡鑽研正向心理學的勞耀基指出,綜合Martin、Waters等心理學家的研究,快樂是可以自主的!「原來一個人的快樂指數,有50%是遺傳因素,改不了;10%是受環境影響;餘下的40%卻是個人選擇。我們應該把握那40%,學習如何快樂。」 在《真實的快樂》,Martin便提供了快樂的秘訣,包括選擇成為快樂的人;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抱正面的態度。例如對過去,常存感恩、知足的心;在現在,投入有意義的事情,多服務別人;對未來,保持樂觀。勞耀基補充:「對過去的事情,我認為還要學習寬恕,把自己的心田,轉化成好的土壤。」 人與人之間,經常充滿張力,勞耀基認為,癥結在於我們都習慣先看別人不好的地方,他以家長揭開孩子的成績表為例,「你會先看F,還是先看A呢?相信很多家長也會選擇先看F,A就視而不見」。然而,Waters在《優勢教養》,卻提出另一個向度,她鼓勵家長學習使用心理「開關掣」,即練習把注意力從孩子的弱點、缺點,切換到他們的優勢、優點上。 提升既有優勢 空洞會變小 Waters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優點),其中包括體能、心理質素、社交能力、特殊技藝、創作力等,也有自己正面的人格特質,例如勇氣、仁慈、公正。家長應該把精力花在提升孩子既有的部分(優勢),那些空洞的部分,自然會變得愈來愈小。 勞耀基以「用家」分享實踐經驗:「我是在2014年開始接觸正向心理學,第一個幫到的,是我自己,家長首先要正向,才可培育出正向的小朋友。正向心理學也幫到我更了解女兒,令我成為一個輕省的父親,而我們一家人的關係,亦較從前更好,這比任何一切都重要。」 ■好書推介 《真實的快樂》(受訪者提供)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優勢教養,開啟孩子的正向力量:讓孩子的優點被看見》(受訪者提供) 作者:莉‧沃特斯 譯者:游綉雯 出版社:遠流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0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太空漫「游」 巨型滑梯考膽量 玩轉充氣城堡 彈跳迎新年

小朋友精力無窮,放假最好帶他們去跑跑跳跳,玩餐飽!一個可以讓小豆丁瘋狂在裏面蹦蹦跳的戶外充氣城堡嘉年華「Jumptopia Holiday Village度假樂園」已經登陸屯門,正等待爸媽們帶小朋友去跳住玩盡聖誕和新年長假期! (註:模特兒因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新加坡兒童室內遊樂場Kiztopia旗下主打戶外活動的Jumptopia在聖誕及農曆年假期進駐香港黃金海岸酒店廣場,由5座巨型充氣城堡組成的「Jumptopia Holiday Village度假樂園」集超巨型彈跳城堡、充氣彈牀、極速滑梯、障礙挑戰、巨型波波池等各種遊戲元素於一身,爸媽更能陪同孩子一同體驗彈彈跳的樂趣,齊齊放電! Tiger's Olympic Range運動競技場內除了有小型障礙賽,更擁有高達4.5米的巨型充氣滑梯,挑戰小朋友膽量!(朱安妮攝) 跨越障礙--Drago's Adventure Land叢林大冒險有多個極具挑戰度的障礙遊戲,包括流星錘、懸索橋、盪木鞦韆等。(朱安妮攝) 表演腳法--除了5個巨型彈跳城堡,場內還有Kiztopia Friends Arena遊戲競技場,內有大型足球、高爾夫球場及搖搖牀等小遊戲。(朱安妮攝) 幻想世界--巨型戶外波波池本地難得一見,這個以工程師小象Eli為主題的海王星波波池,讓小朋友跳進去時幻想在外太空中「暢泳」。(朱安妮攝) 太空站彈牀--Mark's Space Station奇妙太空站是一個巨型彈牀,看看誰在上面跳得最高!(朱安妮攝) INFO Jumptopia Holiday Village度假樂園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31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5:15(每天共6節,每節1小時) 票價︰親子(1名成人及2至12歲小童)$138起/節 地址︰香港黃金海岸酒店廣場 網址︰bit.ly/3Wmi2Nr 查詢︰6675 4384(WhatsApp) 備註︰必須穿著防滑襪,場內亦有防滑襪供購買 玩到唔願走 動物朋友陪你過夜 想玩完立即好好休息?Kiztopia及香港黃金海岸酒店合作推出「Kiztopia歡欣躍動住宿計劃」,大小朋友除可參與「Jumptopia Holiday Village度假樂園」遊樂設施外,更可入住Kiztopia主題客房,除了房間滿佈Kiztopia Friends的蹤影,入住的小朋友更可獲得Kiztopia的精美禮品。 (酒店提供) INFO 黃金海岸酒店 「Kiztopia歡欣躍動住宿計劃」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31日 內容︰ .豪華海景客房住宿1晚 .2名成人及1名小童早餐 .免費暢玩黃金海岸酒店廣場Jumptopia 1節(2名成人及1名小童,每節為1小時) .Kiztopia精美禮品1份 .房內迷你酒吧 .穿梭巴士服務往返酒店及尖沙嘴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價錢︰$1430起/晚(未加一),另加$400可升級入住Kiztopia海景露台主題客房,額外小童收費每位$300(包括住宿、早餐及Jumptopia入場券) 預訂網址︰bit.ly/3FyfLrJ 查詢︰2452 8833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Zachary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9期]

詳細內容

領養家庭:無懼快樂寶寶患先天性心臟病 天降禮物 領養家庭人生更圓滿

Boxing Day剛過去,你今年收到什麼聖誕禮物呢?對父母來說,孩子的笑臉是世間上最好的禮物。Fanny和Patrick也一樣,只要看到領養女兒Jojo健康快樂,那就心滿意足,抵得上什麼名貴禮物。其實哪管是親生,還是領養,孩子永遠是父母心目中的瑰寶。   Fanny和Patrick 1998年結婚,一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不打算生育小孩,但緣分就是這麼神奇,2002年的一次探訪,竟讓他倆成為了Jojo的領養父母,從此組成了快樂的三口之家。 母辭工貼身照料 學用呼吸機 眼前21歲的Jojo外表健康活潑,誰也沒想到她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本身從事文職的Fanny那時在「母親的抉擇」當義工,經常到機構及醫院探望及照顧那些欠缺父母照料的嬰幼兒。 一次醫院探訪,她遇見了躺在牀上的Jojo,「我一走到她牀邊,只見她對我笑,那時我完全不清楚她的背景,只覺得她是一個很開心的小孩子」。那時,Jojo才8個月大,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她要用呼吸機維持正常呼吸,身體多個器官還未完全發展,伴隨有眼球退化、中耳炎、哮喘、睡眠窒息症等問題。Fanny多次探望Jojo,沒有因為她的健康問題而令她卻步,她反而更喜歡這個孩子。「醫院內比她更可愛的小朋友大有人在,但就是不知為何我只想探望她,有時吃午飯後便去醫院,一直待到晚上9時,她睡着了(我)才離開。」看見太太這麼牽掛這個小女孩,丈夫Patrick說:「不如你帶她回來吧!」從那時起他們便決定領養Jojo,Fanny當時更心想:「此刻我若不領養她,便會一生後悔!」 圓滿家庭——Fanny(右)和Patrick(左)對Jojo(中)照顧無微不至,甚至比有血緣的父母更加有愛。Patrick更說,年輕時沒有想過要小朋友,現在回頭再看,發覺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完整。(楊栢賢攝) 在香港,要領養小孩不是說做便做到,也不像連續劇的戲劇化情節,首先領養父母不能「揀選」被領養的小朋友,需經多重手續、審查和配對才能成事。由於當年Jojo屬特別個案,既未能找到本地領養家庭,也因身體狀况不宜乘搭飛機,難以安排她接受外地家庭領養,所以Fanny夫婦經社會福利署多次家訪、面試,以及參加大大小小工作坊後,二人才成功把Jojo接到家中,正式成為他們的女兒。當時Fanny已辭去工作,但在領養過程中,夫婦二人仍需經過無數考驗,首先醫生多次提醒他們:「你真的要領養她?她有可能活得不久!」就連Patrick的母親也說:「領養不是問題,但為何不找個健康孩子呢?」老人家心裏怕兒媳照顧病童辛苦,但Fanny看到眼前難題,卻毫無畏懼,「我還記得我回答奶奶,就是因為Jojo有病,我才要領養她,其他健康的孩子又怎用我擔心呢」!而在領養審批過程中,他們了解到更多Jojo的背景和病情,明白要照顧她並不容易,可是沒有因而令二人打退堂鼓,當時Patrick更果斷地說:「我們要更加早帶她回家,才可以幫到她。」 Jojo回家時只有16個月大,患有睡眠窒息症,媽媽接她回家前先要到醫院實習如何替她戴上呼吸機,亦明白從此以後都會「無覺好瞓」。每晚她都得守在女兒身旁,定時檢查她的呼吸機是否戴好,當然帶她到醫院覆診也是「家常便飯」。 珍惜每天——當年醫生跟他們說Jojo也許壽命不長,但Patrick深信醫學不斷進步,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而醫生這句話更使他們一家人更珍惜每一天的相處時刻。(受訪者提供) Patrick應付繁忙工作之餘,每晚6、7時也特地回家看看女兒,而令他驚喜的,是Jojo來到他們家後的變化。「以前我在母親的抉擇探望她時,她不懂走路,是爬得最慢的一個小朋友,但接她回家10多日後,有一晚回家吃飯時,看見她扶着東西慢慢站起來,開始行路,可見她進步不少。」 學識走路——Jojo來到Patrick和Fanny的家不久後,便學會走路。(受訪者提供) 做多次手術 樂天派女兒愛色彩 Jojo花了4年時間完成了不同的大手術,每次手術前Fanny和Patrick都會很緊張。「有一次手術後,醫生出來跟我們說OK,之後Jojo要到ICU觀察,那時我和丈夫便打算到餐廳吃點東西,轉身一刻,我崩潰大哭,才發現自己內心也積聚了一定的壓力。」Fanny說。後來Jojo因讀寫障礙、言語遲緩、過度活躍症和感覺統合失調等問題,Fanny更要經常帶她到處接受訓練和治療,她甚至因為無法追上學業進度,沒同學願意跟她做朋友。Fanny借助教會的力量替女兒找到朋友,而她和丈夫更因此而成為了基督徒,之後有着更大的力量渡過往後的難關。 人生新一頁——兩夫婦年輕時最愛去旅行,在Jojo完成所有手術後,他們便展開全新的一家三口之旅。(受訪者提供) 雖然Jojo的身體經歷過那麼多痛苦,但她仍然非常樂天,喜歡繪畫的她最愛用多種顏色來做主題,Fanny說看到女兒選的顏色,就覺得她是個開心的小朋友,就如當初第一眼看見她,就認定她是個快樂的小孩。 Jojo個性比較內向,在陌生人前較少說話,但問到她有什麼話跟父母說時,她表示「多謝佢哋照顧我」,更說媽咪(Fanny)是神給她的天使呢。 繪畫天分——因先天的各種發展問題,Jojo的學業成績或稍遜於人,但她有繪畫天分,早前更替繪本《Blood Relations 血緣關係》繪畫封面及目錄插圖。(楊栢賢攝) 領養主題繪本——除了Jojo有份繪畫的《Blood Relations 血緣關係》,一系列以領養、生命為主題的親子共讀繪本在香港公共圖書館及網站viplovecodes.org都可找得到。(楊栢賢攝) 領養關係 樂兒會:愈早交代愈好 Fanny和Patrick從來沒有向Jojo隱瞞其領養的身分。「我們在工作坊中學到要開放地跟小朋友講這件事,讓她明白其親生父母也是愛她的,只是沒有辦法或能力去照顧她,所以才需要另找有能力照顧她的父母,兩者的愛並沒有分別。」 1993年成立的「樂兒會」正是領養父母與領養兒童之間的一道橋樑。樂兒會主席 Winnie Lam表示,該會是一個由領養家長組織的非牟利註冊機構,透過不同活動讓各個領養家庭的家長和小朋友互相支持和分享,包括教養講座、分享會等,讓新的領養家庭可以從資深領養家庭中學到更多,同時希望做好公眾教育。「一般香港人對領養並沒有太多認識,有時領養父母跟別人說孩子是領養的,對方竟不知如何反應。我們也鼓勵父母愈早跟孩子講愈好,按小朋友不同年紀,用他們明白的語言去解釋這件事。」 Winnie(楊栢賢攝) 同為領養者的Winnie,認為在領養家庭中,有沒有血緣並非重點,彼此間的愛才是最重要,等於夫婦間其實也沒有血緣關係,但仍可彼此相愛。他們更會邀請被領養的小朋友分享,讓其他被領養小朋友知道這個特別的身分不止得他一人,讓他更容易接納自己。 (註:受訪者因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文︰顏燕雯

詳細內容

好去處:今個冬日有新意! 海上尋寶 童話小屋歎聖誕大餐

每年聖誕,爸媽們都會為小朋友準備活動,不過除了來來去去逛商場、交換禮物,吃聖誕大餐,還有其他有新意的聖誕節目嗎?唔……與聖誕老人出海探險、在三角形童話小屋吃聖誕大餐,夠新意未? 聖誕老人領航 暢遊維港 聖誕老人今年不坐鹿車,改與大家一同坐中式帆船!今個聖誕,中式帆船張保仔號將會舉行海上聖誕派對,邀請小朋友和爸媽在維多利亞港上一邊欣賞維港兩岸景色,一邊與聖誕老人合照、製作聖誕小手工,盡興而歸。 海上之旅——想過一個難忘聖誕,一於揚帆出海,來個船上聖誕派對!(楊栢賢攝) 張保仔號是一艘傳統中式帆船,擁有搶眼的紅色船帆,在藍天襯托下更為突出!為配合聖誕來臨,船上已佈置聖誕花環、彩帶、小鹿公仔等裝飾,船艙內則有聖誕樹,節日氣氛加倍濃厚。這趟「聖誕老人探險之旅」,大家可選擇從中環9號碼頭或尖沙嘴1號碼頭登船,在約60分鐘的航程中,帆船會在維港緩緩前行,大家除了可以欣賞景色及自由拍照外,還可以參加各種有趣活動,如為不同年齡小朋友而設的多款聖誕裝飾DIY;以及尋找糖果遊戲,在船艙及露天甲板上找出聖誕士的糖(candy cane),有機會贏得小禮物! 節日DIY——每個小朋友都可按年齡和喜好製作聖誕裝飾,如紙板聖誕屋、雪條棒吊飾、繪畫等。(楊栢賢攝) 四處尋寶——「找到了!」小朋友在船上尋找藏在不同角落的聖誕士的糖。(楊栢賢攝) 此外,每個小朋友都可獲贈聖誕造型曲奇餅和熱朱古力,大朋友更可免費享用cocktail,齊齊chill住歎!至於壓軸出場的聖誕老人,他將與大小乘客合照,更會大派禮物,小朋友們一定不會失望! 精緻飲品——每張成人門票包1杯免費cocktail White Christmas,小朋友則可免費享用造型精緻的熱朱古力。(楊栢賢攝) 聖誕禮物——聖誕老人在聖誕樹前與小朋友合照,並大派聖誕禮物。(楊栢賢攝) ■INFO 「張保仔」聖誕老人探險之旅 日期:12月23至27日(每天共6班) 出發時間:中午12:00至下午3:15(每程60至75分鐘) 票價:成人$250/位,2至14歲$330/位 購票:bit.ly/3BrAj3Y 走進「魔法書」與蝶共舞 聖誕童話故事大家聽過不少,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能成為童話主角?只要走進淺水灣的神秘童話小鎮,便能夢想成真!淺水灣灘畔商場the pulse的空中花園,今年化身成「Enchantale by the Sea幻海魔法童話小鎮」,除有多個打卡位,還可在「炫彩琉璃小屋」一邊欣賞海景,一邊吃豐富的聖誕大餐,非常有氣氛! 炫彩琉璃小屋——在「炫彩琉璃小屋」中吃聖誕大餐,加上日落及大海美景,是非常難得的體驗!(林靄怡攝) 來到花園入口,大家先看到大型藝術裝置「魔法童話書」,童話書原來內有乾坤,裏面有光影投射裝置,在漆黑之中,可看到櫻花綻放或蝴蝶飛舞,小朋友都非常興奮呢!至於三角形「炫彩琉璃小屋」共有10間,均是私隱度高的獨立屋,每間可坐2至6人,並提供2個晚餐時段,其中下午5:00開始的Twilight Dinner,大家可以在黃昏的magic hour用餐;另一個是晚上8:00開始的Starry Dinner,在黑夜中聽着海浪聲享受晚宴。菜單包括餐前飲、餐湯、頭盤、主菜、甜品及特飲,主菜分別有慢煮黑松露雞卷配日本番薯蓉,或香煎海鱸魚配海膽珍珠意大利飯,亦可額外付$168,將主菜升級至日本A4和牛西冷配香煎鵝肝。 另有乾坤——高達3米的「魔法童話書」,裏面是結合沉浸式3D投影、環迴音效及光雕藝術等創作的多媒體裝置,為童話之旅揭開序幕。(林靄怡攝) 聖誕大餐——菜單由餐前飲到甜品,其中頭盤慢煮八爪魚配青檸醬更以乾冰做出煙霧效果,倍添冬日氣氛。(林靄怡攝) 秘景打卡位——除了吃大餐,大家亦可在the pulse的L1及L2尋找4大童話秘景打卡位,拍照並集齊印章,即有機會獲得「聖誕童夢DIY PAINTING BEAR」。(林靄怡攝) ■INFO the pulse「Enchantale by the Sea幻海魔法童話小鎮」​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2日 時間:Twilight Dinner下午5:00至晚上7:30;Starry Dinner晚上8:00至10:30 票價:$988起/位(大小同價,另加一) 地點:淺水灣the pulse海景天台空中花園​ 預約:bit.ly/3W52RZz(須於2天前預約) 西九見識最高聖誕樹 想一睹號稱全港最高的戶外聖誕樹,便要到西九文化區的聖誕小鎮逛一圈了!這棵6層樓高的聖誕樹設有特別閃燈,一時呈現紅色,一時藍綠交替,令拍出來的每張照片也有不同效果,四周還有鹿車、巨型聖誕球、花環隧道等大型裝置。而在12月23至27日期間,藝術公園亦有多項精彩節目,包括與聖誕老人見面、音樂表演、手工藝工作坊及慈善義賣,適合一家大小遊覽。 (曾憲宗攝) ■INFO 「香港繽紛冬日巡禮」聖誕小鎮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1日 開放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11:00(12月24、25及31日至凌晨 1:00;12月21日前下午5:00至晚上11:00)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海濱草坪西面 網址:www.discoverhongkong.com 天空花園過飄雪聖誕 想過白色聖誕?不用搭飛機!荔枝角D2 Place把純白色的飄雪場景帶來商場天台花園,由旋轉木馬到聖誕樹都鋪滿皚皚白雪,打卡一流!雖然旋轉木馬不會開動,但坐上去也可感受冬日遊樂場的歡樂,而每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的指定時間,場內更會有飄雪效果,為這個純白聖誕樂園添加浪漫氣氛。 (蘇智鑫攝) ■INFO 幸福の輪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8日 開放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9:00 地點:荔枝角D2 Place一期天台 網址:wwe.d2place.com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Yeung Mak Murphy、Beryl、Zoey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8期]

詳細內容

足球熱潮:父母默默支持 陪訓練觀戰 港版足球小將 有後盾放膽衝

世界盃已進入準決賽階段,全城熱切期待冠軍的誕生!這段期間,大家不難發現,身邊原來不乏熱血足球迷。香港其實也有不少具潛質的足球小將,他們就像世界盃裏每一個球員,努力地追夢。在足球小將的背後,當然也有一班默默支持他們的爸媽,孩子才能無畏無懼地向前衝!   剛入選賽馬會「五人足球地域培訓計劃2022-2023」港島區地域隊U13的張銘正(Justin)剛過了11歲生日,年紀輕輕的Justin,已有超過8年踢足球的經驗。他2歲半開始與爸爸參加足球親子班,5歲加入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之後先後參加本港多個校際、區際等足球比賽,現屬標準流浪足球學院隊員。 自小培養——Justin 2歲多已經開始接觸足球。(受訪者提供) 常比賽攞獎 疫情無礙練波 Justin的爸爸Leo也是足球迷,中學時代開始跟同學踢波,也參加過一些成人訓練班,不過始終沒有接受過正統訓練。Leo笑言兒子2歲學踢波,他總是在旁偷師。最初Leo只是試探一下囝囝對足球的興趣,發覺他頗喜歡,於是便一直讓他學下去。「我也是『盲摸摸』,幸好認識到Miss Ho(Justin的第一個教練),囝囝就在她引導下接受訓練及參加不同比賽。」 訓練協調——Leo(右)認為小朋友學足球愈早愈好,不但可以學到團體相處,也可訓練肌肉協調。(曾憲宗攝) (曾憲宗攝) Leo希望兒子透過足球認識更多朋友、學習團體相處,同時培養出拼搏精神,因為足球就好像一種世界語言,不同種族的人都可走在一起玩。疫情期間,大部分足球訓練都停止時,在家工作的Leo亦趁機會,每天帶囝囝到樓下公園練習控球,正因為不停練習,球技才沒有生疏。Justin曾參加過多場本地足球比賽,獲得不少佳績,每次比賽,父母其中一方總會到場支持,因為家中還有一個女兒,父母不想太偏心,所以其中一人到場,便會錄下比賽盛况回家一同觀看。去年Justin本來參加賽馬會五人足球培訓計劃的選拔,卻因腳傷無緣參與,不過一家人並沒有失望,待Justin養好傷再努力,今年終於入選。 經驗豐富——Justin參加賽馬會青少年足球聯賽 (U13)。(受訪者提供) 臨近升中 盼兒子學懂取捨 Justin除了是標準流浪足球學院隊員,也是學校的足球校隊成員,除了私人練習,也要參與校隊、球會的訓練,每星期有5天都要練習,媽媽Annie說,因為兒子已經11歲,正步入青春期,這個階段的體能訓練尤其重要,「幸好他也喜歡,只是有時累了,我會幫他按摩、拉筋」。 磨練球技——雖然Justin已有一定的足球技術,但媽媽Annie說那不是天分,更多是透過練習練回來的。(曾憲宗攝) Justin現在念五年班,也是開始應付升中呈分試的時候,成績方面,作為父母也不敢鬆懈。Leo說,雖沒有打算要兒子暫停踢波,但希望他懂得分配時間,明白如何取捨,「例如他平日喜歡打機,如果想保持足球練習又要溫書,便要懂得放棄或減少打機的時間。我認為這個年代,孩子更要懂得multi-task,學習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做好所有事情」。 3歲開始可踢波 小遊戲學聽指令 Justin的第一位教練Crystal Ho是阿仙奴(香港)足球學校Arsenal Soccer School(Hong Kong)的技術總監,她建議小朋友3歲開始學足球,因為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步履漸漸穩定,投入度也比2歲以下快。她又指幼兒的足球訓練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一般以學聽指令的活動為主,包括以數字、顏色等小遊戲來吸引他們,如聽從教練講把飛碟或小球由一個目標運送到另一個目標,就好像帶波的動作,重複練習後,便可真正接觸足球。 Crystal Ho(左,曾憲宗攝)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

詳細內容

全日面授:「開café」延長小息 校園生活添樂趣 駐「重兵」協助午膳 學生重投全日制

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小學一直實施半日制,惟因應教育局最近放寬學校防疫要求,允許學生兩針接種率達七成的小學恢復全日面授,有部分達標學校,已於本月率先「復常」。為確保一班從未在校午膳的初小生「平安進食」,有學校在課室駐「重兵」作支援;亦有學校刻意製造「誘因」,希望學生更喜歡全日制的校園生活。不過,亦有小學採取觀望態度,即使已達恢復全日面授的門檻,也待農曆新年後才實施。   「叮……叮叮……叮……叮叮」上周一(5日)踏正中午12:10,久違了的午飯鐘聲,再次在聖公會阮鄭夢芹小學(下稱夢芹)響起,這亦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夢芹全體學生迎來首次在校舍內午膳的大日子! 供應商優先供飯 可做先頭部隊 教育局上月10日宣布放寬小學全日制面授要求,允許學校若全體共七成或以上學生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最快可於12月1日恢復全日制。至截稿前,根據教育局最新數字,有70多間小學申請在12月內實施全日面授課堂。位於大埔的夢芹,是該區少數選擇在12月「復常」的小學之一,校長陳嘉文說,該校家長普遍支持恢復全日制,既然學生接種率達標,午膳供應商又能夠配合,遂馬上向局方提出申請。 「(我們)行政工作一向電子化,午膳供應商考慮到我們使用電子選飯、電子繳費,可免卻他們收集紙本飯單的工序,於是優先供飯給我們。雖然飯餐選項較以往少,由4款減至3款,但沒辦法,唯有互相遷就。」據陳嘉文了解,同區不少學校也因午膳供應商無法短期內供應飯盒,因此要把恢復全日面授的日期押後。 陳嘉文(黃志東攝) 家長送餐——夢芹首天恢復全日制,不少家長為孩子送來熱騰騰的愛心午餐。(黃志東攝) 分流不同課室用膳 校內安排方面,校方除招募大量家長義工在課室內支援低年級學生用餐外,也把人數較多的班別,分流到不同課室進食,以減低感染風險,「五、六年級精英班有30多人,為免太多人聚在一起吃飯,我們把學生分組,再安排到不同活動室用膳」。陳嘉文補充,夢芹亦參考教育局的最新指引,不再硬性要求學生午膳時要設置隔板,「當然,假如家長有擔心,我們可以個別提供,但相信最重要是教導學生進食時不要說話,防止飛沫傳播」。 從旁協助——為支援沒有在學校午膳經驗的初小生「開餐」,校方安排多名教師、家長義工從旁協助。(黃志東攝) 飯前洗手——夢芹午飯前,學生排隊逐一洗手,確保衛生。(黃志東攝) 招小店長學英文理財 鑑於近兩年,小學生一直是半天上課,霎時要重回正軌,部分孩子或許未能適應,甚至感到抗拒,夢芹就想出不少點子,希望學生更喜歡學校的新安排。其中最驚喜的,莫過於開設一間「新」Café。「夢芹本身有小食部,半日制時一直停業,而恢復全日制後,外判商也說要明年2月才復業。我和主任商量後,那不如自己搞一間『夢芹Café』啦!」陳嘉文續指,夢芹Café由家長教師會統籌營運,同時招募三年級學生做小店長,而這間Café,也不單純是個小食部,更是一個結合學科和理財教育的活動,「同學來到夢芹Café買東西,要用英語,所以過去幾星期,英文科老師已教授同學一些情境對話、食物詞彙。亦由於這個Café只收現金,同學可藉此機會學習辨認貨幣、金錢找續,老師也會鼓勵學生記錄開支,建立理財觀念」。夢芹Café暫定營運4星期,其間收益將全部撥捐慈善機構。 結合英語教學——這間結合英語教學、學生參與營運的YCMC Café首天開幕,深受小朋友歡迎。(黃志東攝) 開放操場打乒乓籃球 此外,在全日制下,校方也延長小息時間,並開放操場予學生作球類活動,期望製造更多「誘因」,吸引學生。「在半日制時,即使小息,我們也不讓學生去操場的,去圖書館亦要分流。但現在,一切已回復疫情前的光景,我們不再分年級小息,在小息、午息時,亦重新開放球場給學生打乒乓球、籃球,希望孩子更享受校園生活。」陳嘉文說。 恢復全日制 不再「趕頭趕命」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亦於上周三(7日)恢復全日制。校長温志揚笑言,這是很多家長期待已久的事情,他自己亦期望,學生在學校不再是「趕頭趕命」,可以有更多空間和同學相處,教師亦有多些機會接觸學生。 温志揚(受訪者提供) 為了今次「復常」,該校事前做了很多準備工夫,最花心思是安排午膳。「我們很幸運,午膳供應商願意配合,雖然礙於人手,暫時不能夠像以往般來到學校才分發飯餸、焯菜,口感或許會有些微分別,但不會影響食物安全,家長都體諒的。」温志揚又說,由於學生太長時間沒有在校午膳,小一至小三的同學甚至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校方除事前拍攝了一輯短片,講解食飯流程、注意事項外,更在全日制上課首3天,騰空午飯前的一節課作準備,「午膳時間只得35分鐘,我們擔心從未在校食飯的同學會比較『論盡』,所以首3天,特別把午飯前一堂轉作班主任課,讓老師有充足時間安排同學洗手、派飯盒、謝飯祈禱等」。 自攜小食——德田李兆強小食部暫未開放,同學有需要,可自攜小食回校。(朱安妮攝) 拍片講解食飯流程 有見首星期運作大致暢順,評估實際情况後,他認為今星期起可恢復正常,但初小班級則一直會駐「重兵」,直至聖誕假期後,「小一至小三的同學,在午膳期間,除了班主任在場,我們也加派兩名家長義工協助,同時安排了教職員在課室外巡視,準備隨時作出支援。我相信人手很充足了」! 飯後閱讀——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實施全日制後,不少學生都喜歡在飯後到圖書館看書。(朱安妮攝) 增體育課——德田李兆強半日制時,學生每星期只有1天體育課,現在則有2天。(朱安妮攝) 觀望態度: 春假後回歸「真」全日制 午飯後不上正規課堂 有學校趕做「先頭部隊」,但亦有學校抱觀望態度。「因為有太多未知數,專家也說,冬季流感高峰期或會和新冠肺炎形成雙重夾擊,這樣急於轉全日制,是否穩妥呢?」天主教領島學校(下稱領島)校長李安迪說。 李安迪(資料圖片) 但他強調,並非反對實施全日制,只是基於學生安全考量,以及希望讓所有持份者都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因此計劃在農曆新年假後才推行,亦會預留時間作「壓力測試」,「農曆新年假前3天,我們會試行全日制,看看是否有『甩漏』或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有數據做檢討,相信假期結束後,會運作得更暢順」。 釋放空間讓學生動手做 李安迪向來強調「以人為本」,因此領島即將回歸的,是「真」全日制。「午飯後,不會再上正規課堂了」!他說,屆時學生會有約1小時的功課導修,估計可完成八成功課,之後就參與學校安排的活動,讓小朋友享受全日制的真正樂趣,「星期一下午會有價值觀教育,主要是培訓同學的領導能力和軟技能;星期二、三、四下午有LBD(動手學)課程,同學會合作做project;星期五則是多元智能課,每年每級我們會安排4個活動給同學玩,例如是跳街舞、無伴奏合唱、彈小結他等,6年就玩到24個活動了」。 參與活動——領島在農曆年假後將回歸「真」全日制,下午不設正規課堂,學校會安排不同活動給學生參與。(受訪者提供) 問及李安迪,領島重新編排的全日制時間表,不單增長了小息時間,又縮減了每堂的課時,下午更不上學科,不擔心教學進度受影響嗎?他信心滿滿答道︰「其實經過這兩年,領島的老師,不論在教學方法、課程觀上,都有很大的轉變,大家都明白到,教學不在乎講得長、講得多,最重要是講出精要,兼且釋放空間讓學生動手做,這才是小朋友學得好的竅門。」他又透露,學校同時引入新的電子學習平台,能即時掌握學生在中、英、數3個主科的學習表現,讓教師可適時調整課堂內容,提升教學效能。 體驗式學習——領島着重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學得更精準。(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做個小地質學家 認識海島風貌 揚帆出海 了解漁民故事

香港擁有不少景色壯麗的天然地貌,但小朋友一般只能透過書本或網上認識本土地質特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今次一於與大家上船來一趟海上之旅,迎着海風了解本地海島風貌和漁民生活故事,做個小小地質學家!   海洋公園推出的「小地質學家」之旅,透過親歷其境及導賞員講解,讓參加者了解沿海景點和海洋保育知識。是次活動共有兩種,一種是歷史地貌遊,適合9至75歲人士,參加者坐橡皮艇並穿上救生衣,行程較為刺激;另一種則是適合3至75歲的海島風貌遊,乘坐帆船來回鴨脷洲,是較為輕鬆的海上學習旅程。 (林靄怡攝) (林靄怡攝)   觀賞景色——當船駛到海面較平靜的位置,導賞員便請小朋友上甲板觀賞景色,還可戴上漁夫帽拍照留念。(林靄怡攝) 尋找「哥斯拉石」、海蝕洞 今次記者和小朋友體驗的便是海島風貌遊,我們從鴨脷洲碼頭出發,乘坐中式帆船「香江一號」出海,穿過避風塘後,在導賞員的介紹下認識沿途景色和特色地質風貌,而小朋友也需要完成導賞員所給的任務,包括尋找火山、頭洲的「哥斯拉石」、熨波洲一帶海蝕洞等,小朋友見到都大表驚奇,原來香港有這麼多特別的地形呢!這次小朋友更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一睹海洋公園的景色,包括從海上窺探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全貌,以及找尋海洋公園的抽水站,了解園內魚池的水從何而來。 海蝕洞——原來在海洋公園「越礦飛車」的山下有海蝕洞,讓小朋友大開眼界。(林靄怡攝) 除了地質學習,導賞員更會介紹傳統罾棚捕魚及香港漁民的水上生活,如他們是怎樣運用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工具去捕捉不同大小的魚,小朋友不但可以親眼見到各種捕魚工具,也了解到保護海洋生物的重要。最後小朋友更可以上甲板欣賞帆船揚帆起航的壯麗景色,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捕魚工具——導賞員會利用不同道具及真實的捕魚工具,向小朋友講解漁民捕捉不同魚類的方法。(林靄怡攝) ■INFO 小地質學家——海島風貌遊︰中式帆船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2日(周六、日或公眾假期) 行程及時間:上午10:30至11:45,下午2:15至3:30、4:00至5:15(全程1小時15分鐘) 上船碼頭位置:鴨脷洲碼頭2號梯台 費用:每位$190,未滿18歲必須由家長/監護人付費陪同參加 報名:bit.ly/3ggrZMB (不設現場購票)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柏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