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繪遊樂場:石頭變身繽紛復活蛋

踏入4月,又到復活節。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節日氣氛也大大降低,希望隨着氣溫逐漸回升,疫情也會遠我們而去,好讓大家早點恢復正常生活。今次示範將石頭變身為「復活蛋」。 1. 揀選較為圓潤的石頭,形似復活蛋。來一個奪目底色,待底色乾後,用小號畫筆畫上不規律的顏色線。 2. 線條疏密沒有標準,感覺上足夠就可以。 3. 來一個冷門的黑色!請放心,加上鮮明的彩色圖案後,會顯現真正效果。 4. 除要照顧圖案編排,也要兼顧色彩運用,看來黑色復活蛋的效果也不錯。 5. 石面雖然帶點瑕疵,但這個是天然色彩的主題,沒有太大影響。 6. 完成品有其個性一面。 7. 把復活蛋來個大合照!不同造型走在一起,你又喜歡哪一個? 1. 揀選較為圓潤的石頭,形似復活蛋。來一個奪目底色,待底色乾後,用小號畫筆畫上不規律的顏色線。(Miss Rita Ho提供) 2. 線條疏密沒有標準,感覺上足夠就可以。(Miss Rita Ho提供) 3. 來一個冷門的黑色!請放心,加上鮮明的彩色圖案後,會顯現真正效果。(Miss Rita Ho提供) 4. 除要照顧圖案編排,也要兼顧色彩運用,看來黑色復活蛋的效果也不錯。(Miss Rita Ho提供) 5. 石面雖然帶點瑕疵,但這個是天然色彩的主題,沒有太大影響。(Miss Rita Ho提供) 6. 完成品有其個性一面。(Miss Rita Ho提供) 7. 把復活蛋來個大合照!不同造型走在一起,你又喜歡哪一個?(Miss Rita Ho提供)   ■繪畫Q&A Q:廣告彩「原色」與「非原色」有何分別?應用時有什麼要注意? A:「原色」意指該顏色是屬於原來色彩,例如一套18色,便具有18種原色。而「非原色」是指經由兩種或以上顏色混合而成,但由於我們在調色時以眼睛來判斷色彩的準確,缺乏正確數據,第二次調色時便會與第一次出現偏差。 原色:色彩穩定,多應用在需要平實色彩的部分,例如背景的平塗或以色面分割的圖案。 非原色:顏色經混合而成,色彩比原裝的來得豐富及靈活;建議盡量一次過完成所需繪畫部分, 避免再次調色出現誤差。 文、繪圖︰Miss Rita Ho Art Playground視藝老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8期]

詳細內容

避炎遊戲:職業體驗 製作動畫 做小實驗 媽媽設計遊戲 在家避「炎」 玩得有意義

在停課的日子,不少媽媽都絞盡腦汁,希望可想出一些既能打發時間又富有意義的活動。今期《HappyPaMa 教得樂》訪問了幾個媽媽,看看她們如何發揮小宇宙,把家居變成遊戲室,跟孩子大玩Baby Boss、製作動畫、做科學實驗,甚至藉DIY烏冬來紓緩情緒。這班超強媽媽的心思和創意,充滿啟發性,值得大家給個讚! 文︰顏燕雯、沈雅詩 媽媽發揮小宇宙 避「炎」遊戲搞搞新意思(受訪者提供) 大玩Baby Boss 扮醫生為香蕉切除「腫瘤」 以「公主變乳牛」開設facebook專頁的Diane,是一名教育心理學家,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她暫時停工,當上全職媽媽,平日除打點小一兒子「扌扌」和K3女兒「妹妹」的生活外,還要為他們構思有趣的活動。 「以往在家,也有跟他們玩角色扮演,只是現在玩得認真一點。我先和他們談談想扮演什麼職業,需要什麼道具,這些道具又能否DIY等。例如扮外賣速遞員,他們會繪畫自家品牌的袋子,哥哥又想到外賣員都有佩戴口罩,所以又設計了自家口罩。」Diane指自己沒有太多干預兩兄妹的角色扮演遊戲玩法,但因應停課而來的長假期,她特別為子女設計了一個升級版職業體驗遊戲——自家版Baby Boss。 DIY道具: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哥哥認真地為外賣速遞員繪製了外賣紙袋和口罩。(受訪者提供) 藉「工作」學謹慎 用心做事 「一兩年前我們去台灣旅行,兩兄妹都很喜歡那裏的Baby Boss職業體驗遊戲,於是我在想,能否在家中安排類似的遊戲呢?但首先要考慮哪些職業體驗在家是可行的,例如我們不能做到飛機師所需要的場景,也不能製作出消防員要用的道具,撇除種種因素,我選擇了6種職業,分別是家務助理、甜品師傅、洗碗員、外科醫生、便利店員及新聞報道員。」為了做到跟Baby Boss一樣「原汁原味」,玩法也得盡量相似。Diane預定每個職業遊戲時間為30至45分鐘,開始前先由她講解該職業的特色及所需要完成的工作,然後讓小朋友完成指定任務。最後,任務完結,小朋友可以得到「薪金」,儲滿指定金額,可以到零食櫃「購買」零食。多個職業之中,記者覺得外科醫生最為有趣,小朋友要為「香蕉」做手術,用鉗子把裏面的藍莓拿出來。 Diane笑言:「因為我的丈夫是醫生,所以設計時問過他的意見。他建議讓小朋友做手術,香蕉內的藍莓就當作是病人體內的小腫瘤,要由醫生小心地把它切除。囝囝是貪快之人,第一次因為心急,沒想到蕉皮是很薄的,一下刀便把皮弄破了。他們在過程中明白到做醫生不是穿上醫生袍這麼簡單,每一個手術都要謹慎去做。我也會告訴他們,無論做任何職業也要用心去做,即使是家務助理,簡單地為別人打掃家居,但要是你做得不好,別人下次便不會僱用你了。」 在任職醫生的丈夫啟發下,Diane讓孩子一嘗做外科醫生的滋味,用鉗子為香蕉「做手術」,要小心地把藏在裏面的藍莓拿出。(受訪者提供) Diane指職業體驗與角色扮演最大不同,是職業體驗真的要小朋友落手落腳去做。例如洗碗員,小朋友需要清洗4、5隻碗碟,家務助理要學習吸塵,甜品師傅就真的動手做甜品(圖),而非角色扮演中拿着玩具「煮飯仔」。(受訪者提供) 職業體驗遊戲中,Diane記錄了孩子們完成任務後所拿得的「薪金」。(受訪者提供)   DIY動畫 自編自導自晝 Candice的女兒憧憧念4年班,停課以來,Candice覺得純粹塗鴉、做手工等活動已不能滿足這個年紀的孩子,所以一直想給女兒做一些不太簡單的小手作來消磨時間,前提是她要有興趣,但又不會複雜到自己不能處理。有一晚Candice試用紙筆繪畫一些女孩公仔和各款衣服,模仿年幼時流行的換衫紙公仔玩法,想不到女兒甚感興趣,翌日便照着做。 憧憧除了為公仔設計不同款式的時裝,更為它們繪畫出不同背景和構思故事。Candice想起自己當小學教師的經驗,知道有些學校會教學生利用程式來把靜態場景製成動畫,「其實我自己也不懂如何做,只是見學生做過,女兒的學校也未有機會給她嘗試,但這正是給我們一同學習和摸索的機會」。於是她先在平板電腦下載應用程式Stop Motion Studio,之後移動紙公仔並逐個動作定格拍攝,再透過這個App把畫面串起來,成為一個簡單的動畫故事。「女兒現在才知道一幅一幅的圖畫原來可以這樣變成影片,她更想為故事加入對白,不過我們還未太熟習,要研究一下。」 紙公仔是懷舊玩意,想不到可以結合現今科技,透過平板電腦便能輕易製作出紙公仔動畫。(受訪者提供) 為公仔繪畫多款衣物,這玩意相信很多女孩子都會喜歡!(受訪者提供) 憧憧構思了一個故事,大意是「雪糕公主」準備上街,為配合現况還特別畫了不同款式的口罩給主角佩戴。(受訪者提供)   蔬菜染色小實驗 提升專注力 Clara育有兩名兒子,長子熙哲就讀K1,幼子軒佑則念學前班。由於哥哥愛發問,對科學頗有興趣,Clara決定為他們自製科學實驗遊戲,由於是新嘗試,所以先從簡單的入手,希望3歲的弟弟都應付得到。最後,Clara選了為蔬菜染色的小實驗。 材料很簡單,只需要幾個透明膠杯、倒水容器、攪拌棒、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以及大白菜。「先在3個膠杯分別加入清水再滴入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拌勻後每個膠杯放入一塊菜,放置一天待菜逐漸變色便行了。」 Clara指做實驗的菜最好選擇完好新鮮的,否則很快枯萎,不能吸水。(受訪者提供) 訓練聽從指令、說話能力 Clara說,兩個小朋友年紀尚輕,不期望他們會完全明白箇中的科學原理,只是想在製作小食、美勞外,找一些有趣的活動可以「捱」到復課。「不過到了真正做實驗時,都希望可以間接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聽從指令、說話能力等,因為做實驗時,會替哥哥拍下影片,讓他自己講解實驗的步驟和結果。」過程中,兩個小朋友都十分投入,當Clara簡單講出步驟後,哥哥便認真地做,連把水倒進杯子都小心翼翼,唯恐超過要求的分量,完成所有步驟後更興奮地說非常期待翌日的結果。弟弟則因為可以嘗試倒水、攪拌這些平日較少機會接觸的「遊戲」,亦覺得十分有趣。 利用平日食用的蔬菜作為實驗品,熙哲十分雀躍和好奇,聽完講解後,更反問:「唔係吖?用菜浸落啲顏料?咁都得?」(受訪者提供) 步驟簡單:只牽涉倒水、滴食用色素、攪拌、浸菜等步驟的小實驗,連弟弟軒佑也能處理得到。(受訪者提供)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8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樓宇扭計問題 化身創意公仔

停課下孩子在家中除了學習,亦可發揮創意!為提高公眾對樓宇安全及公眾衛生的關注及意識,屋宇署正舉辦「樓扭計公仔設計比賽2020」,鼓勵全港學生發揮創意,把「樓宇扭計」問題,例如日久失修、僭建物及亂駁渠管等,以概念形式融入公仔上,使之成為有「扭計」表情的「樓扭計」公仔,從而鼓勵大家一起努力,愛護樓宇,別讓它們扭計! (機構提供) 比賽分親子組(K1至K3)、小學組、中學組,以及大專和公開組。親子組須選用大會指定的填色紙,其餘各組亦須按指定要求創作。參加者可透過網上或郵寄遞交作品,得獎者除可獲得平板電腦、觸控筆、3D打印筆等豐富禮物外,得獎作品還有機會被製作成毛公仔! 樓扭計公仔設計比賽2020 截止日期:5月22日 網址:bit.ly/2xX9BSO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創作最愛韆鞦 解無法外出玩樂之苦

近日為避「炎」,大家都響應呼籲盡量留守家中,心裏多少都惦記着昔日最愛的戶外活動。對小孩而言,或許他們最掛念的是公園、是韆鞦……海港城現正舉辦「各有韆鞦」創作比賽,讓小朋友透過繪畫或小手作,創作他們心目中的最好玩、最美麗的韆鞦,一解相思之苦。比賽分幼稚園組(K1至K3)、初小組(小一至小三)及高小組(小四至小六),作品不限於平面或立體形式,參加者可將姓名、年齡、組別、聯絡電話,連同作品相片及介紹(文字或影片連結),傳送至指定電郵,註明「hcKids各有韆鞦創作比賽@海港城」。每個組別均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得獎者可獲購物禮券、證書等獎品。 (機構提供) hcKids各有韆鞦創作比賽@海港城 截止日期:4月19日 電郵:kids@harbourcity.com.hk 網址:www.harbourcity.com.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小學徵文比賽 反思樹木角色

疫情下,小朋友在家一樣可以參加各式各樣有意義的活動。環球天道傳基協會正舉辦第16屆「全港小學徵文比賽」,歡迎小三至小六學童參加。今屆題目是「假如我是一棵樹……」,主辦單位希望可藉此加深小朋友對樹木的認識,反思樹木在大自然中所扮演的角色,繼而讓孩子明白保護樹木的重要,並學習愛護大自然,為環境保護盡一分力。 (機構提供) 中小組(小三、四)的參賽作品需要介乎300至600字,高小組(小五、六)則要求在400至700字內。每組各設冠、亞、季軍及優異獎3名,豐富獎品。截止日期為4月22日,得獎名單將於6月下旬公布。 網址:bit.ly/3bagKOf 整理: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

詳細內容

上一課:親子齊學 體會飛越障礙快感 踏山地車穿梭郊野

踏單車是親子界的熱門運動之一,尤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陰霾下,大家不宜去人多擠迫的地方,很多爸媽都寧願帶孩子到郊區踏單車,享受親子樂趣。若孩子掌握一定的控車技巧,又想提升刺激感,挑戰自己,那不妨試試玩山地車,在山野間一展身手。現時有機構舉行「親子山地車班」,讓爸媽和子女齊齊落場,體會穿梭山徑的快感。 文︰許朝茵 山徑體驗——孩子在教練的帶領下,可在指定的山地車體驗徑上享受快感。(受訪者提供) 這天走入錦上路的一個農莊內,見到多名爸爸及兒子在學習山地車,當中有個小男孩的控車技巧明顯勝人一籌,他就是7歲的紀立人。立人不單可輕鬆上落斜坡,甚至可越過障礙物,表現穩定。小人兒練得一副好身手,皆因他的爸爸就是室內平衡車場課程 Jollymap Hub執行董事紀曉瑋(Jason)。 親子同樂——Jason兩名兒子7歲的立人(左)及5歲弟弟知行,自幼已接觸平衡車,一家三口亦經常出外踏單車。(受訪者提供) 打好基礎 再到山徑挑戰 Jason本身是單車發燒友,兒子自幼因利乘便,對平衡車及單車十分熟練,立人更曾和爸爸一起完成環台單車之旅,可算是小車手。然而,Jason指出,雖然他和兒子也會踏單車,但對於山地車可說是新手,因此一起參加親子山地車班。「山地車的挑戰度較一般的公路單車高,若未掌握技術前,貿貿然帶孩子進入山野玩,可能徒添小朋友的壓力及有受傷風險。」整個親子班共有5堂,首3堂會在農莊舉行,學識基本技巧後,之後兩堂便到大帽山河背山附近的山地車體驗徑大顯身手,適合6至11歲的孩子報讀(已掌握20吋或以上2輪單車的操作)。 草地奔馳——採訪當日,孩子騎着單車在草地上左穿右插,非常開心。(曾憲宗攝) 親子互相推動 齊跨障礙物 雖然親子班收生不分男女,但班上清一色是父子檔,媽媽們主要在旁打氣。當日導師在農莊的草地上設置了斜坡及障礙物,在他指示下,大人及小朋友都要逐一上落斜坡及越過障礙物。記者所見,普遍孩子的表現都較踴躍,反而一眾爸爸不時要「休息」。Jason解釋,孩子一般都愛玩,勇於嘗試,而成人身體的重心高些,較難平衡,操控上會比孩子困難。「不過爸爸們也知道自己是孩子的榜樣,會努力去完成,親子間互相推動,一起克服問題。」 跨越障礙——課堂上,教練會教大家上落斜及越過障礙物,普遍小朋友的平衡感較成年人好,較易掌握技術。(曾憲宗攝) 課程導師黎國良是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有限公司註冊山地車教練,他認為,山地車講求平衡及穩定,而技巧上也與一般公路單車有分別,例如山地車手需要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因此大部分時間是「企在腳踏上」,臀部離開坐墊,有助取得平衡。 黎國良又稱,不少孩子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太懂得衡量危險度,為此在課堂時,他要提供清晰的指引,亦會做正確及錯誤姿勢,加深他們的印象,同時在孩子跌倒時,要詳細向他們解釋墮地原因,讓小朋友從失敗中學習。 黎國良(曾憲宗攝) ■INFO 山地車親子初班 查詢︰facebook@Jollymap Hub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詳細內容

食物賣相滿fun 討孩子歡心

哈哈笑早餐(林靄怡攝) 要小朋友愛上眼前食物,賣相當然不能忽視。Blogger安妮媽媽找來一些簡單食材,為大家示範幾款小朋友輕食,即使爸媽未必是廚藝高手,也可輕易為孩子做出愛心兒童餐。 示範:安妮媽媽——建築系畢業的80後安妮媽媽,育有一名兒子,身兼家中打雜、設計師、blogger、business manager多個角色,喜歡分享親子共玩共學共遊共讀共創故事。(林靄怡攝) ■哈哈笑早餐 ◆午餐肉材料: 午餐肉、雞蛋、芝士、圓形模具、哈哈笑模具 ◆小貼士:若嫌午餐肉脂肪太多,可用麵包代替。 午餐肉材料:午餐肉、雞蛋、芝士、圓形模具、哈哈笑模具(林靄怡攝) 做法: 做法:(1)把午餐肉切成圓形一片,再用圓形模具在中央切出一個較小的圓形,並保留切下來的部分。(林靄怡攝) 做法:(2)把兩片午餐肉煎至兩面金黃,在午餐肉中空的位置打入雞蛋煎熟。(林靄怡攝) 做法:(3)在芝士上,放上哈哈笑模具,裁切出「笑容」表情。(林靄怡攝) 做法:(4)把表情圖案芝士分別放在兩片煎好的午餐肉上,即成。(林靄怡攝) ◆乳酪杯材料: 粟米片、奇亞籽、乳酪、水果、朱古力脆卷 乳酪杯材料:粟米片、奇亞籽、乳酪、水果、朱古力脆卷(林靄怡攝) 做法: 做法:(1)奇亞籽放進乳酪中拌勻。(林靄怡攝) 做法:(2)把水果切成小粒,然後在杯子先後放進粟米片、乳酪和水果。(林靄怡攝) 做法:(3)最後加上朱古力脆卷,即成。(林靄怡攝)   ■繽紛下午茶 ◆糖果小樹材料: 急凍酥皮、裝飾用糖果、雞蛋、蜜糖、牙籤 繽紛下午茶(林靄怡攝) 糖果小樹材料:˙急凍酥皮˙裝飾用糖果˙雞蛋˙蜜糖˙牙籤(林靄怡攝) 做法: 做法:(1)預熱焗爐。把急凍酥皮切成長條狀,後然摺疊成彈弓狀,用牙籤固定。(林靄怡攝) 做法:(2)沾上蛋漿,放入焗爐,以200℃焗20分鐘至金黃色(溫度和時間視乎不同款式焗爐而定)。(林靄怡攝) 做法:(3)出爐後塗上蜜糖,加上裝飾用糖果即成。(林靄怡攝) ◆鮮果筒材料: 水果、雪糕脆筒、朱古力醬 鮮果筒材料:水果、雪糕脆筒、朱古力醬(林靄怡攝) 做法: 做法:(1)雪糕脆筒邊沾上朱古力醬。(林靄怡攝) 做法:(2)水果切粒,再放進雪糕脆筒內,即成。(林靄怡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詳細內容

可愛兒童餐:平凡食材變萌爆輕食 孩子開胃笑哈哈

DIY愛心兒童餐 趕走「疫」境壞心情(林靄怡攝/資料圖片) 小朋友停課了一段日子,但又不能經常上街,心情當然較鬱悶。爸媽只要略施小計,便可以把平平無奇的輕食變成可愛兒童餐,加上於用餐時製造愉快氣氛,在「疫」境下,為孩子製造好心情,加添正能量。 文:顏燕雯、許朝茵 別餐桌說教 免添壓力 色香味俱全的菜式固然可提升孩子的胃口,原來餐桌上的氣氛也會帶動小人兒的食慾。註冊臨牀心理學家葉妙妍(Sarah)表示,「有些爸媽在食飯時定下多條規矩,一旦孩子做不到便嚴厲指摘,令小朋友食飯時感到很大壓力」。另外,也有家長經常在飯桌上討論嚴肅話題,令氣氛沉重,這同樣會影響一家人食慾,她建議父母盡量避免在餐桌上說教,即使要管教子女的用餐禮儀,語調也避免太嚴厲及不停指罵。 Sarah續稱,很多時孩子在晚飯後仍要做功課,家長自然會說 「快些食完去做功課」等說話,但她認為這不太恰當,「因大部分孩子也不喜歡做功課,當然不會『渴望』快些去做,反而叫孩子快些吃完,盡早做完功課,之後有空閒時間便可去玩,才令孩子更有動力吃得快些」。 改善餐桌氣氛——想孩子開懷大嚼,爸媽要在餐桌上營造愉快氣氛,讓子女可以開開心心地用膳。(Tomwang112@iStockphoto,設計圖片) 食物切得意狀 增加食慾 在烹調方面,她提議家長可把食物切細,增加對孩子的吸引力,「因為孩子的口腔較細,若食物太大件如一大塊牛扒,需要用刀叉切細,小孩未必能處理,所以不覺吸引。反而小巧的食物,尤其是切成得意形狀,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增加他們的胃口」。若讓孩子一同入廚,之後享用有份參與烹調的食物,也可提升他們食慾。另一方面,家長可在飯前讓孩子洗手或幫手開飯等,此舉可培養進食心情,也有助小朋友開懷大嚼。   切成小塊——烹煮時可把食物切成小塊,會增加對孩子的吸引力,提升食慾。(Tomwang112@iStockphoto) 胃口突欠佳 或身體不適 最後,Sarah補充,若孩子忽然胃口欠佳,應先了解他們是否身體不適或有口腔毛病等問題。此外,情緒也會影響胃口,也可問問他們近日有否壓力等情緒問題,遇到這些情况便要先處理身心問題。 葉妙妍(資料圖片) 專家意見:均衡飲食 吃出「快樂」 除了在烹調上花心思,能讓人心情變好,原來在營養學上,也有些食物可以讓人吃出好心情。註冊營養師陳司卓(Sally)建議可透過食物為身體增加3種可以讓心情變好的荷爾蒙——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 「血清素可以調節情緒幫助我們感到滿足和快樂;而多巴胺也可以令人產生快樂感覺;至於腎上腺素可以提升正能量,令人更積極及專注,這些荷爾蒙對孩子的學習都大有裨益。」她指出,以下4種營養素可幫助身體製造更多上述的荷爾蒙,令成人及小朋友天天都有好心情。 陳司卓(受訪者提供) Omega-3脂肪酸 有助減壓 Omega-3脂肪酸可幫助身體製造血清素及多巴胺,更有降低皮質醇的功能,「當面對壓力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而Omega-3脂肪酸則可以降低皮質醇分泌量,有助減壓」。Omega-3脂肪酸可從吞拿魚、鯖魚、三文魚及沙甸魚中攝取。 色胺酸 調節情緒 色胺酸可以幫助身體製造血清素,平日可從海鮮類、肉類、奶類、豆類及堅果類等有蛋白質的食物中攝取。 維他命B6 感到滿足 維他命B6能促進色氨酸製造血清素的效率,可從吞拿鱼、三文魚、雞肉、香蕉及雞心豆等中吸收。 酪胺酸 積極專注 酪胺酸能刺激身體製造更多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同樣可從蛋白質食物如海鮮類及肉類等中攝取,亦可在香蕉、桃、菠菜、茄子、薯仔及杏仁吸收到。 雖然以上食物有助改善情緒,但Sally強調別集中只食某一類食物,應要均衡飲食,她建議可利用餐碟作標準,將餐碟平均分為6格,穀物類佔3格,蔬菜類佔2格,肉類則佔1格,避免吸收過多熱量。 香蕉(資料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石頭種出獨一無二盆栽

受疫情影響,自上月開始工作變得清閒。與其乾着等,倒不如主動起來,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去處理積存已久的未做工作。有朋友愛在閒時種點小盆栽,除了美化家居,也為生活添上一點樂趣,而當中「多肉植物」很受歡迎,原因是易於打理及耐旱,不用每天澆水及生長緩慢,對於善忘又忙碌的香港人最適合不過! 以下示範「多肉植物」的表現方法,成品不用澆水,永遠保持相同形態;最重要還是出自你手,獨一無二! 1. 先在石頭塗上底色,今次採用兩種不同調子,一個鮮艷,一個寫實。 2. 一分為二,有助繪畫時將複雜的結構簡化起來。 3. 繪畫不是繪圖,用眼睛代替間尺,線條生動一點。 4. 星星形狀的尖刺可以用小號畫筆或圭筆,點顏色後要修尖筆鋒才落筆,並由內向外繪畫。 5. 將完成品放進小花盆,加點碎石襯托,不用打理的常綠多肉植物便出現眼前;找來真實的放在一起,以假亂真。 6. 這3塊石頭用了較為寫實的色調來繪畫,大家又覺得效果如何?   文、繪圖︰Miss Rita Ho Art Playground視藝老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6期]

詳細內容

活動推介:SEN童遊戲中學習

(機構提供) 在延後復課期間,家長如何善用時間引導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子女持續學習?香港教育城的共融資料館除了提供多元化的SEN學童教學策略及資源,當中的「智識遊學園」更新增了遊戲,把學生日常要學習的知識,變得更有趣。遊戲附有自動語音說明,可提高學生的專注度,並使他們更有效地學習內容。 「智識遊學園」既有學術方面的遊戲,包括中文篇、數學及科學篇,孩子可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透過遊戲自學或溫習課題知識;亦設有「執行功能篇」遊戲,有助鍛煉SEN學童的工作記憶及靈活變通思維。 網址:www.hkedcity.net/sen 整理: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