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拼圖:照顧家庭營造幸福

日前筆者與家人參與由家福會舉辦的「湯屋樂」活動,饞嘴的我及嗜玩的家人,起初是被那些以「湯水」、「溫泉」為主題的活動吸引,既能打卡玩樂,亦可感官上去一趟日本旅行。不過,沿途筆者發現設計精緻的湯屋背後,原來隱藏着一個個照顧者的小故事,溫馨細膩,並與早前家福會發布的「照顧者家庭幸福的情况」調查結果相呼應。雖然筆者與家人未必和每一個故事有相同的經歷,但對於如何營造照顧家庭的幸福感,卻是很有共鳴。 「照顧是一家人的事」 「照顧是一家人的事」這句話最能打動我。其實每一個家庭成員也是照顧者,同時亦可以是被照顧者,而被照顧者亦不只是接受者。早前,一名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年輕人在一次探訪長者活動後有感而發,長者娓娓道出往時與患有自閉症兒子相處的點滴,那種時而親密時而衝突的關係,每天為了照顧兒子而打仗似的生活……年輕人聽着那些似曾相識的經歷,令他頓然回想起與母親日常生活的片段,重重複複的打點安排,日復日的敦促提醒,年復年的關心問候,看似平凡,背後卻蘊藏着母親的期盼。 年輕人內心暗忖自己何以一直視之為理所當然?平常總以為自己少不更事,未想過可以為作為照顧者的母親做些什麼。但看見長者甜絲絲地展示多年來兒子送上的生日卡,分享兒子在她生病時的噓寒問暖,陪她往街市買菜的趣事,那份不經意的幸福流露,讓年輕人明白照顧者是需要被看見;同時,自己亦可以對母親的感激化成一句說話、一個表情動作、一個身體接觸、一份心意、一刻相處。照顧者在生活中得到家人的正面回饋,都能讓他們感到快樂。 各司其職 改變照顧觀念 就讓「照顧從一家人做起」,期盼社會對照顧觀念改變,以家庭的角度出發,引入「家庭照顧伙伴」概念,加強家庭在照顧上的功能及紓緩照顧者的壓力,一家人各司其職,共同付出,尋回家庭幸福感覺吧! 大家如果想了解有關家福會「照顧者家庭幸福的情况」調查結果和建議,歡迎瀏覽家福會網頁:bit.ly/3HLgPJi 文:李夏儀(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4期]

詳細內容

荒失失在加家:令人頭痛的校車安排

不經不覺,已經在加拿大度過第二個冬天了,在嚴寒之下,每天與小朋友乘坐校車,可說是最大的考驗。上月底迎來第一場初雪,戶外氣溫在0℃之間徘徊,每次出門面對陣陣寒風撲面而來,體感溫度比0℃更低,無論成年人或是小朋友,都是很大的挑戰。提到校車,還記得兩個多月前的經歷,值得與讀者們分享。 開學後仍未獲安排校車 加拿大的校車與香港校車最大的分別,在於公營與私營。在加拿大要坐校車,一般都是先向學校或政府相關部門申請,他們會先規劃好路線及安排車輛和司機,然後通知家長上車位置及車號,再將乘坐校車的學童名單交給學校及司機,而學童只需要站在指定位置等待校車到來便可接送。和香港一樣,加拿大都是以住所地區來派校,所以一般住所與學校的距離不會太遠,最長可能15分鐘車程便已回到學校,如果離校太近,更不會提供校車接送。我其中一個朋友由於距離學校只有大約10多分鐘步程,便不能申請校車,當然這個路程並不遙遠,但如果在攝氏零下20、30度的低溫步行,這10多分鐘無論是小朋友或成年人,相信都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在校車的機制上,加拿大的確較香港好,除了不用支付「海鮮價」的校車費用之外,也能更集中處理大量學童往返學校的問題。不過,相信大家都見識過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及辦事方式,加拿大與香港不相伯仲,甚至更加慢。就以今年申請校車為例,由於今年我搬到一個較多香港人聚居的新區,而新區的學校並未建好,所以必須跨區上學,因而出現3、4個新區上同一舊區學校的情况,由於新區與舊區都有一段長距離,對校車的需求更大。更重要的是,這邊的學校在暑假期間是完全休假,由7月尾開始申請,但等到8月最後一個星期才收到通知:「暫時未安排到校車。」 移加港人「私家」校車接送 其實出現這個情况的不單是我,大部分搬到這個新區的香港人,也出現同樣的情况,理由層出不窮︰校車不足、司機不足、顯示地址仍是舊地址等,想得出或想不出的都有,而在一些小區自組的facebook群組內,亦有不少當地人抱怨校車安排一年比一年遲,由3、4年前在開學前便已安排好,直至近年要等到開學大約1個月後才能提供校車等,這表明問題變得愈來愈嚴重。而為了解決每天上學的問題,家長唯有自發把私家車變成暫時的校車,一次過接送區內港人的子女回校,以減少出車的數目,同時也發揮香港人在外團結的精神。 直至9月底,區內的香港人家長終於陸續收到校車的通知,而「私家校車」亦可慢慢「退役」。但最近家長們又收到學校另一個通知,部分號碼的校車將於每星期指定日數無法提供服務,原因是部分司機未打齊針,因此人手不足,雖然今次我並沒有「中獎」,但也希望今年的校車服務能盡快回復正常。 文:吳一鳴 作者簡介﹕人到中年一家四口移民加拿大,由繁華的大城市突然走到鄉村城鎮,重新面對一堆新事物,與小朋友一起重新學習新生活。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4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港生為何說英語時有口音?

香港學生說英語時帶有港式英語口音的現象很常見,一般香港學生的母語是廣東話,說英語時會把廣東話的特徵套用於英語會話上。以廣東話與英語在音節長度為例,因為中文是音節計拍語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 說話時每個音節用時(syllable duration)是差不多的,而英語是重音計拍語言 (stress-timed language),重音節和輕音節用時相差很大,一般重音節較輕音節長,形成英語的獨特節奏。 至於港式英語口音的成因頗為複雜。香港學生在書寫方面應比較接近英式英語,但口語方面就帶有不少美式英語成分,例如「中心」一般寫作centre(英式)而不是center(美式),但「薯條」則稱為fries(美式)而不是chips(英式)。香港官方沒有界定何謂標準英語,但由於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香港學生在課堂上多學習英式英語,英語科教科書亦以教授英式英語為主。但學生在生活上經常接觸到美式英語,尤其是美國的影視娛樂。加上香港是國際都會,經常接觸到北美和澳洲等地的文化,學生說英語的口音也受到這些地方影響。 看重整體英語能力 口音屬其次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學壞」英語口語,我覺得這是過慮了。說話的目的是與人交流,只要口音不影響我們的溝通和表達就不需要過分擔心。家長可着重孩子的整體英語能力,英語口音算是相對次要的範疇,不必過分計較。其實,孩子有很強的適應力,會因應語言環境調節英語口音,就像我女兒平日說英語時不時夾雜港式和菲律賓式英語口音,但當她跟英國朋友聊天時,說話便帶英式口音。我們不應該單以英語口音判斷他們的英語水平。當然,對於希望孩子英語達到母語程度的家長可能會持不同意見。但我們應想想是否凡事都要把孩子推至極限?我覺得家長只需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供子女學習即可,除了鼓勵孩子多說多讀英語外,也可選擇和孩子以英語交談,雙向交流遠比單向聆聽有效,孩子自然熟能生巧。 英語教師應注重聲調變化 至於教師在學校教授英語時,我認為宜採用英式英語,畢竟大部分英語教科書都以英式英語為主。學習一種語言都應該先學會聽和講,繼而才學會讀和寫,故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口語訓練的比例亦應該提高,讓學生多聽多講。港大教育學院的言語科學實驗室曾有研究項目分析本地小學英語教師的授課錄音,建議部分教師應更注重英語聲調變化,以及分辨雙元音與單元音、長元音與短元音的分別,讓學生能進一步提升英語口語能力。現時教育出版市場較少專為廣東話母語人士量身訂做的英語口語教材,這方面有賴政府增撥資源,支持教研機構就此課題多做研究及製作教材,以幫助香港本地英語教師及學生。 文:吳民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拓展與協作)及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副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4期]

詳細內容

偽遊日本:自製日式旅程解旅遊癮 飛越富士山 和室打卡掃手信

「今年聖誕,我要去日本!」這句話也許道出不少人的心願。不過這個願望並非癡心妄想,爸媽們可以就地取材,今個聖誕為子女炮製一趟日式旅程,讓小朋友一次過實現坐飛機、穿和服和買手信的「日本假期」,預演幸福親子之旅!     第一站:模擬駕駛教室 做一日機師 「各位旅客,歡迎乘搭Happy PaMa航空,我們即將帶大家從香港前往日本,感受非一般的旅程!」疫情下,乘飛機外遊的機會難能可貴,既然要為小朋友度身訂做行程,一於齊齊「升呢」,由小朋友擔任機長,駕駛小型飛機越過富士山,帶領乘客安全降落東京羽田機場。旅程正式啟航! (蘇智鑫攝) 現役機組人員當導師 要成為小機師,當然要接受專業訓練。穿過「離境」及「入境」玻璃門,便來到Wings Flight Academy(展翅飛行學會),提供模擬飛行體驗。導師均為本地航空公司現役機組人員,並已完成相關飛行導師訓練。今天,小模特兒Zachary將擔任機長,現役民航機長李漢傑(Joel)則化身成Zachary的副機長,坐在旁邊指導,輔助他完成飛行之旅。 學會提供多種模擬飛行駕駛體驗課程。入門階段的小朋友可參加「趣味飛行體驗」,更換機師服裝後,導師先在課室講解流程,並與小機師互相了解,例如詢問他們的旅遊喜好、乘搭飛機的經驗、有無試過其他模擬飛行體驗等,從而度身訂做一個最合適的體驗內容。之後,小機師便可進入模擬駕駛艙準備起飛! (蘇智鑫攝) 這天我們選擇由九龍城啟德機場飛往日本羽田機場,途中經過富士山頂,航程令人期待!在體驗航程中,導師可設定不同狀况,例如目的地、飛行時遇到的天氣、特殊情况等,而今次Zachary負責駕駛的是Diamond DA62鑽石雙引擎小型飛機。Zachary問副機長Joel:「為何我們不是駕駛大型空中巴士呢?」Joel說,希望小朋友從最簡單和最基本學起,大型飛機較難控制,若一開始便接觸大型飛機,對初學者來說會有挫敗感;駕駛難度也適宜由淺入深,一開始先學習在天空中飛行,其後才學起飛和降落,不會一步登天。 (蘇智鑫攝) 仿真度高 突發狀况考「執生」 學會團隊包括現役機長及機械工程師,每部飛行模擬器仿真度也極高,大部分配件更是由真實飛機部件裝嵌而成;配合模擬軟件,小朋友便可以在模擬駕駛艙內看到180度全景觀視覺效果,並以控制桿控制飛機升降、左右轉向等。當小機師掌握到技巧,導師便可加入不同狀况,例如由晴天變成狂風大雨,或者突然有一群雀鳥飛過,看看小機師如何「執生」!幸好在Joel的協助下,Zachary最後有驚無險降落在羽田機場跑道,為飛行之旅畫上完美句號。 15分鐘的趣味飛行體驗,讓小機師在模擬駕駛艙內接受簡單的模擬飛行經歷,除了可自行選擇起飛和降落、環繞飛行的城市,導師更會加入各種挑戰,考驗小機師的應變能力。(蘇智鑫攝) 想進一步學習更多飛行歷史和知識,可參加「展翅飛行體驗及科普班」,除了模擬駕駛,課堂時段也會加入STEM活動,如製作滑翔飛機及有關飛機知識的實驗等。(蘇智鑫攝) 完成課程後,小機師將會獲得證書鼓勵。右為現役民航機長李漢傑。(蘇智鑫攝) ■INFO Wings Flight Academy 展翅飛行學會 收費: ‧趣味飛行體驗(30分鐘課堂,包括15分鐘模擬飛行駕駛體驗):周一至四$499、周五至日及公眾假期$599 ‧展翅飛行體驗及科普班(90分鐘課堂,包括20分鐘模擬飛行駕駛體驗):$1538/2人 ‧家庭飛行體驗班(40分鐘課堂,包括小朋友20分鐘模擬飛行駕駛體驗):周一至四 $688/3人、$888/4人;周五至日及公眾假期 $788/3人、$988/4人 地址:荔枝角青山道485號 九龍廣場20樓12室 預約及查詢:9652 7804 網址:www.wingsfa.com   延伸閱讀: 第二站:走入日式「民宿」 穿和服拍懷舊照 第三站:挑選日本製匠人精品     文:顏燕雯 模特兒:Zachary、Nora、Leil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支援讀寫困難學生學英語

作為中西薈萃的國際大都會,本港的語文教育政策向來以「兩文三語」為目標,期望學生能中文(第一語言)與英文(第二語言)兼擅。然而,對於有讀寫困難的學生來說,學習中、英文絕不容易。教育界過去10年在學習中文方面給予這類學生的支援漸趨成熟,但對於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相關研究目前還是寥寥可數,令教育工作者在提供支援上極具挑戰。 結合兒歌或遊戲 擴充口語詞彙 要有效認讀及默寫生字,必須從形、音、義三方面入手。學習新詞彙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從互動溝通中,透過快速連配,掌握不同的名稱(音)與指稱物(義)。到了學齡階段,學生大量接觸文字,就開始逐步將文字的字形與其音及義連繫起來。例如當教師指着並讀出「大」字時,學生便會聯想起「大」這個畫面,從而將「大」的形、音、義連結。一般的學生透過反覆抄寫和朗讀,或許能輕易記得。但有讀寫困難的學生,需要更有效的方法去將三者連繫,才能成功記住字形、字音和字義。例如﹕學生可以邊讀出「大」(音),邊用手指在空氣中寫出「大」字(形),並同時用手比擬出大的動作(義)。 然而,在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時,學生們遇上多一重障礙,就是他們的英文詞庫非常不足。換句話說,當教師用英文說出「big」這字時,因為學生在口語運用上較少接觸這個字,其發音並不能作出與「大」相關的聯想。因此,要掌握新的英文生字,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唱兒歌或遊戲等方式,先擴充口語詞彙、理解詞彙意思並正確發音。例如:教師可以先配合圖片介紹不同水果的英文名稱,然後透過「抽水果」的遊戲,讓學生在聽到教師說出某水果的英文名稱後,從袋中抽出對應的水果;當學生初步掌握後,便可改由學生甲說出水果名稱,學生乙抽出水果,然後由學生甲核正。當學生能理解並在口語運用目標詞彙後,我們便可進一步利用多感官的方式,例如:泥膠、Wikki Stix砌字、在砂紙上寫字及觸摸筆順、利用字形框配對及辨認字形等。 設計輔助課程 配合多感官教學 為了了解本港初小讀寫困難學生的英語能力概况,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開展賽馬會「童步向前」英語學習計劃。這項計劃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團隊會設計以實證為本的英語讀寫輔助課程及教材套,課程配合英語教科書的主題,由淺入深地教授英語詞彙、句式,並利用上述舉隅的多感官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改善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我們深信透過適當的選材、課程設計及教學策略,加上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學生能逐步掌握學習英文的方法,有效吸收課堂知識及內容。如想了解更多,可瀏覽計劃網址: www.eduhk.hk/jcrise。   文:葉杏泠(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助理項目經理)、鍾杰華教授(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6A爸媽:給父母的考試攻略

入冬過後,又到考試季節。香港學生在新學期第一次考試,無論家長或小朋友也難免有一點緊張。接送上學時,在校門外總會聽到爸爸媽媽向孩子作最後的叮囑。換着是我,在這個時候,又應該跟孩子說些什麼好呢? 相信家長和小朋友在考試前都會費盡心機溫習,務求取得好成績。在這個以分數論成敗的教育制度下,大家也無奈地參與着相同的「遊戲」。不過,每個參與者的心態都可以不同。你的孩子又想父母以怎麼樣的心態,陪同他們一起面對這場「遊戲」呢? 欣賞孩子付出 體諒不在狀態 我們常說,父母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包括包容與接納。在考試時,孩子溫習課本是當然的責任,但父母也勿忘肯定他們的付出。雖然孩子努力讀書,最終是為自己的前途,可是這小小年紀,又有多少個會想到這個原因呢?其實他們往往都是因為父母而努力溫書,因此父母的肯定,其實就是他們力量的來源。所以每當孩子感到徬徨無助時,父母要說的並不是「加油」,而是輕輕一句「盡力吧,無論如何我也愛你」。 我們當家長的,每天為工作或照顧孩子而忙過不休,也難以保證每天都有最佳狀態,更何况是孩子呢?在他們這個小小的年紀,便要參與壓力巨大的考試,每天考完一科又要馬上準備另一科,實在難以苛求孩子每天都保持最佳的狀態。所以在某些時候,當他們稍稍不在狀態,我們可否給予一點體諒呢?我們不妨在孩子狀態欠佳時,給他們一點休息時間,這可能比馬上要他們集中過來,更容易回復水平。父母要記住「以退為進」的策略,欲速則不達。另外,孩子的狀態如何,多少跟心情有關,我們不妨先照顧好他們的心理狀况,才開始溫習,效果一定更好。 派卷後的接納技巧 辛苦應試後,家長當然希望盡快知道結果如何,看看付出的努力有沒有白費。於是孩子放學後,父母通常便馬上追問,「派卷未,成績點啊」或「成績點啊,好唔好啊」,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真實的感受。想一想,孩子聽到爸爸媽媽只追問成績,他們會覺得我們緊張成績還是着緊孩子本身呢?所以家長們就算很着急想知道成績如何,還是學習一下把說話吞在肚子裏,跟他們先閒話家常,問一下上學狀况,關心一下孩子,再慢慢詢問考試成績吧。這樣孩子就會比較放心,知道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比成績更重要。 接納孩子無分季節,當中的真諦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他怎樣,父母也十分愛他,不論成績好壞,也沒有影響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然而,若我們行為表達出來的卻是另一回事,孩子縱使最終取得亮麗的成績表,心中也未必好受。 此刻,當我們的孩子努力溫習課本時,我們也要讀好「父母」這一科。回應前文,我想到,把孩子送入試場前,我要給他們一個擁抱,給他們減減壓力。共勉之。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不關我的事」關孩子事

亞當偷吃了伊甸園裏「知善惡樹」的果子,天主問他原因,他說是夏娃慫恿他吃的。當天主問夏娃為什麼不聽從告誡,夏娃又推搪說是蛇哄騙她吃的。天主給予亞當和夏娃自由的意志去選擇為善或作惡,但他們犯錯後卻用不同藉口諉過他人。這個《聖經》故事耳熟能詳,但一再細味,卻發人深省。 不難留意到,「是他教我/叫我做的」、「不關我的事」都是經常出自孩子,甚至是大人口中的話。當孩子自知理虧,如果第一時間是想盡藉口去推卸責任而不知自省,想把別人一起拉下水而企圖撇清自己的責任,總之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這可是育兒的一大失敗。 兒童繪本《「不關我的事」的後果……》是對事事推卸己責的人,來一個當頭棒喝。主角志勳整天一副懶洋洋、愛理不理的模樣,當早上不願起牀,便說是被子抱着他不放;當媽媽着他梳洗,他便說牙刷、牙膏不想到他的嘴巴裏,所以逃走了;當他吃東西時掉得滿桌都是,便說是湯匙、筷子不想吃飯,自己弄掉的;不想背書包上學便說書包今天不想去幼稚園;用恐龍娃娃捉弄弟弟後,便說是玩具娃娃討厭弟弟;玩具散亂一地,不想整理便說是玩具待在箱子很悶……總之就是一籮籮千奇百怪的藉口。當讀到志勳與媽媽的對答時,有時會設身處地,想像假如志勳是自己的孩子,我定必會火冒三丈。 《「不關我的事」的後果……》作者:朴秀娟。繪者:申炫靜。翻譯:魏嘉儀。出版社:大穎文化。(網上圖片) 培養子女承擔責任的勇氣 有一天,夜幕低垂的時候,所有曾替志勳孭黑鍋和怪罪的用具和玩具,再也忍受不了志勳的無賴行為,全部都生氣地聚在一起,跑來找志勳算帳,說他總是推卸責任,他們再也不想理會他了,要離家出走。故事中,幸好志勳最後得到了教訓,遵守與玩具用品之間犯錯不抵賴的約定,改過遷善。 現實中,要承認錯誤,有時候的確需要極大的勇氣。但人總會犯錯,只要誠心認錯和道歉,勇於承擔責任,相信會比推卸責任,互相指摘,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原諒。 這繪本令我想起出自《論語•學而》的一名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有否竭盡所能為他人做事?和朋友相處有沒有恪守承諾?有沒有認真實踐師長的教誨?假使從小就培養自我省察的能力,事事反求諸己,相信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會大大提升,世界想必會變得更加美好。 文︰Carol M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第三站:挑選日本製匠人精品

HAUSTAGE中環街市分店,近期引入日本匠人傳統玻璃工藝SGHR RECYCLE獨家系列,將玻璃廢料重新製作成新容器,其中SGHR RECYCLE×HAUSTAGE聯乘限量迷你花瓶,全球只生產20個,非常珍貴。($368)(蘇智鑫攝)   日本之旅即將完結,是時候買手信回家啦!很多人對「日本製」產品有情意結,有店舖就精心挑選了特色日本產品,讓大家買到心頭好送禮自用。綠色時尚及生活設計館HAUSTAGE聯同東京都足立區政府合作,11月份在K11 ART MALL店帶來6間著名日資公司的香港獨家特別版精品和食品。 童裝品牌Tomorrow and Everyday有寶寶時尚髮夾及適合嬰兒和媽媽的親子髮箍,最適合潮媽和潮B。(童裝時尚髮夾$88)(品牌提供) Crista出產的Happy Daruma迷你達摩,除了禮盒裝亦可自選單隻購買,高度有迷你5厘米及9厘米,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吉祥寓意。(5厘米迷你達摩$108/個)(品牌提供)   ■INFO HAUSTAGE 地址:尖沙嘴河內道18號1樓102店/ 中環德輔道中80號2樓224店 查詢:5611 5777( K11 ART MALL店)   延伸閱讀: 第一站:模擬駕駛教室 做一日機師 第二站:走入日式「民宿」 穿和服拍懷舊照   文:顏燕雯 模特兒:Leil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約Kakao Friends暢遊聖誕樂園

韓風來到啦!今個冬日,深受韓迷歡迎的Kakao Friends現身荷里活廣場,更首次換上可愛的聖誕造型,與大家一起共度歡樂聖誕! 「Kakao Friends聖誕夢幻樂園」不止有打卡場景,還有好玩的遊樂場!當中的「Ryan飛越海盜船」可讓小朋友與Ryan一起於2米高的滑梯上飛翔;而以粉紅色Apeach為主題的「Apeach彈彈咖啡杯」則是彈力十足的彈牀,讓小豆丁盡情跳躍!只要於場內消費滿指定金額,或憑荷里活廣場VIC會員指定積分即可參加活動一次,每日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在指定周末,粉絲更可參加「Ryan & Apeach見面會」,兩名人氣角色將以聖誕造型跟各位見面,跟大家大拍萌照;最後別忘了在期間限定店蒐羅心頭好,過一個圓滿聖誕假期! ◆荷里活廣場 「Kakao Friends 聖誕夢幻樂園」 日期:即日至2022年1月2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地點:鑽石山荷里活廣場1樓明星廣場 查詢:2118 8811 ● 送Kakao Friends限定精品 荷里活廣場送出Kakao Friends限定精品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8個,每份包括「Kakao Friends 2022年坐枱月曆」、「Kakao Friends掛頸八達通套」及「Ryan × Apeach餐碟套裝」。(圖2) (圖2)(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於11月29日(周一)中午12:00前回答以下問題,連同個人資料(姓名、地址、聯絡電話)電郵至happypama5@mingpao.com,即有機會獲獎,得獎者將會收到專函通知。 問:「Ryan & Apeach見面會」中,兩名人氣角色將以什麼造型出現?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

教學有辦法:「校長爸爸」建關愛校園 正向教學灌溉幼苗 抗逆力Up

童年該是無憂無慮的,但這年頭的孩子,因為學業、家庭關係,甚或社會氣氛,免不了承受壓力,長遠下去會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學校是小朋友的第二個家,有「校長爸爸」銳意在校園營造關愛氣氛,幫助學生建立正向思維,盼護蔭幼苗,讓他們茁壯成長。   從事教育工作廿多年的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下稱奉基千禧)校長莫培超,深深感受到這一代的小朋友,既承受「內憂」,亦面對「外患」,遭遇很多不同挑戰,「新一代的家庭,大多只得一兩個孩子,父母的焦點、期望全投放在他們身上,壓力可不少」。家庭結構改變,包括父母離異、中港婚姻等,亦對下一代帶來或多或少的衝擊。 另外,這兩年新冠病毒疫情反覆、社會氣氛不和諧,都容易為小朋友帶來不安和躁動的情緒。莫培超更指,互聯網世界的影響力亦不可小覷,「網上充斥太多不良和負面資訊,孩子愈接觸得多,性格愈易走向負面和悲觀」。 為了守護孩子脆弱的心靈,奉基千禧今個學年推出校本正向生命教育課程,不單讓學生認識正向心理特質,還要學習在面對逆境時,如何以正向思維、樂觀情緒,並啟發內在動機去解決困難。「我們設計了3個校本主題的《學生品格成長日誌》,讓初小、中小及高小的同學,從中經歷不同的冒險旅程,孕育良好品格,並提升他們的抗逆能力。」 校本《學生品格成長日誌》,通過有趣的遊戲和小任務,教導學生以正向思維面對逆境,多角度思考解難方法。(蘇智鑫攝) 校園設祈禱牆 攝紙仔抒發心事 作為一間基督教學校,奉基千禧由上學年起,在宗教課引入校本祈禱課程,讓學生們學習如何祈禱和替別人代禱,同時在校園內增設祈禱牆,「意念來自以色列的哭牆,同學不單可以站着、跪下祈禱,亦可把想向上帝說的話,寫在小紙條上,然後攝入牆罅」。莫培超說,孩子有時內心埋藏着一些不想向父母、師長傾訴的心事,祈禱牆便可成為他們抒發的渠道。 學校增設祈禱牆,並鼓勵學生多禱告,以宗教力量堅強自己的心志。(受訪者提供) 在這間學校走一圈,不難發現每個樓層角落、每個課室,都張貼了很多鼓勵標語、中外名人的格言,校長說是刻意經營,希望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孩子每天逗留在這個『家』的時間很長,大家很需要互相打氣、互相感染!」 園藝治療課程將引入「園丁動物農場」和「蝴蝶舞池長廊」,讓學生透過照顧植物、小動物和昆蟲,學習珍惜及尊重生命。(受訪者提供) 在校園新開闢的「生命教育徑」上,同學可利用平板電腦掃描QR Code觀看影片,了解世界各地生命勇士的奮鬥故事。(受訪者提供) 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透過課室佈置,不單營造正向班風,也想讓小朋友知道,即使遇上困難都不用孤軍作戰,有很多「家人」同行。(蘇智鑫攝) 佈置用心(蘇智鑫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