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禮:聖誕麵包犬 軟綿綿登場

今個聖誕想過得暖笠笠,可以到Landmark North上水廣場與萌爆日本的Yeastken麵包犬歡度佳節!麵包犬是日本著名的可愛治癒角色系列,將麵包結合不同可愛的狗狗模樣,9大經典麵包犬角色將換上聖誕服飾在上水廣場軟綿綿登場,與大家過一個最暖笠笠的聖誕!近7米高的麵包犬巨型聖誕樹位於2樓中庭,各款換上聖誕服飾的可愛麵包小狗角色,高掛聖誕樹與大家拍照;同層212號舖更打造成柴犬治癒繪本所及甜品期間限定店,發售由Hami Bakery主理的聖誕限定版甜品,並首度聯乘上水廣場ABC Bakery期間限定獨家發售「麵包犬軟綿綿厚吐司」及「麵包犬日式燒餅」! 此外,商場5樓戶外空中花園更首度開放,並打造成Pet Pet夢幻光影花園,設有霓虹打卡區及光影動感互動裝置,讓大家帶主子去盡情打卡,共度聖誕佳節! ◆INFO Landmark North × Yeastken「焗出快樂聖誕」 日期︰即日至2022年1月2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地點︰上水廣場各樓層 查詢︰2639 9638 ●送土佐犬紅豆麵包公仔、麵包狗廚具套裝及環保輕食便攜袋 上水廣場送出土佐犬紅豆麵包公仔、麵包狗廚具套裝及麵包狗環保輕食便攜袋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7個,每人可獲上述禮品各一份。(圖2、3) (圖2)(商場提供) (圖3)(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可於12月17日(周五)中午12:00前回答以下問題,連同個人資料(姓名、地址、聯絡電話)電郵至happypama5@mingpao.com,即有機會獲獎,得獎者將收到專函通知。 問:麵包犬是將麵包結合什麼動物的模樣?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心靈健康:發掘身邊小確幸助建正向思維

每個父母都想子女健康成長,但除了身體健康,心靈健康同樣不可忽略。體魄可藉運動去鍛煉,正向思維也可透過心靈練習去培養。愛惜子女的家長,一於坐言起行,幫孩子從小建立積極樂觀的信念,這是送給他一生最好的禮物! 天性或注定 後天可改善 性格或許是上天注定,但心態卻可以後天調整,「有些人天生很樂觀,天跌落來當被冚,但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其實後天也有很多實際方法、練習,可以幫助我們令自己變得更樂觀」。心理學家陳頌恩(Joanne)說。 身處這個年代,小朋友很早便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從小引導他們調校心態,擁抱不可逃避的挑戰,是重要的一課。「正向心理學所強調的,是要從生活中尋找幸福感。」 Joanne教路,家長可每天跟孩子做「感恩練習」,「每天睡覺前,請小朋友數算今天3件值得他去感恩的事情」,此舉既可讓孩子的目光聚焦在生命的美好,也可鍛煉他們發掘身邊的小確幸。 幸福感5要素 比賽助反思 Joanne最近擔任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主辦的「正向創藝 閃耀人生」比賽的顧問,活動透過書法及畫作,讓中小學生參加者展現正向生命的價值觀,並經驗到建構幸福感的5個重要元素,包括正向情緒、正向關係、生命意義、全情投入和成就感。 華永會近年以「永懷人生」及「善亮人生」兩大理念為目標經緯,外部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穎文指出,該會不單談死,亦講生,「生命可如何活得精彩、活得燦爛,是我們所重視的」。 陳頌恩(右)和陳穎文(左)希望透過書法及畫作比賽,幫助學生深思正向生命價值觀。(沈雅詩攝) 重孝家庭 灌輸正向態度 毋庸置疑,一個溫暖的家,是建構正向關係的基石,而華永會更着重提倡「孝道」,並成為今次比賽的其中一個主題。陳穎文解釋︰「因為我們覺得,一個重孝的家庭,對小朋友的成長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她以自身經歷為例︰「我自幼和祖父母同住,一直看到我的父母如何孝順他們的父母,他們灌輸了一種正向的人生態度給我。所以今天,我同樣選擇跟孩子的祖父母同住,因為我想把孝道精神,延續給下一代,讓他們常懷感恩的心。」 ◆INFO 「正向創藝 閃耀人生」比賽 日期︰即日至1月21日 項目︰ 硬筆書法比賽(小一至小六) 毛筆書法比賽(中一至中六) 填色比賽(小一至小六) 繪畫比賽(中一至中六) 獎品︰獎學金、獎盃及獎狀 詳情︰https://www.competition.bmcpc-shine.org.hk/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玩創校長:交易式的寬恕

寬恕是華人文化的美德,身處香港,我相信每個教師及家長,都會教導孩子要寬恕別人的過犯。只要對方犯的錯不涉及暴力、道德倫理或招致嚴重的財物損失,而犯錯者也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們一般會說︰「不要緊,原諒他,握手言和。」然而,並非所有孩子都願意原諒別人,有些會過分執著於別人的過犯,過分遷怒於他人的錯誤,以致明明錯不在這個「受害人」,卻因他自身情緒未能釋懷,影響了學習和社交生活。 寬恕成利益考量 潛移默化影響小孩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寬恕常常變成一種講「利益」的交易行為,是一種理性考量與計算的結果,當事人必須從寬恕行為中獲益,才能產生寬恕。舉個簡單例子,一家大小到餐廳吃晚飯,上枱的芥末蜜糖焗豬鞍未煮熟透,家長立即叫侍應生來跟進。假如侍應生愛理不理,不去承認這個問題,根本談不上「原諒」他們;但如果餐廳立即重新烹煮,家長們或許仍會抱怨其他餸菜已上齊,要再白花20分鐘等待這道菜。但若經理不單請廚師重新製作這味芥末蜜糖焗豬鞍,還送上優惠券,甚至免收費,家長由於得到「合理的賠償」,當然也樂意寬恕犯錯者。 人在做,孩子在看。作為餐廳的顧客,枱面上出現一碟未煮熟的食物,肯定不爽,但反過來看,有時顧客們也用盡「寬恕籌碼」來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於是經常出現一些恐嚇式的對話:「你再不賠償的話,我便在網上平台負評你們的烹調質素!」這些思想及對話模式,孩子看了、聽了,感受過了,自然會「傳承」下去,成為價值觀。 由衷寬恕 表達仁慈與善意 雖然公義與無條件的寬恕,存在於矛盾的對立面上,但我們從一開始,都會教導孩子,寬恕別人,是應當無條件及無償的,不要期待有任何交換。奈何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所經歷到的,卻不是這回事。哲學家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提出,現實中常見的寬恕並不是寬恕,而是「交易式寬恕」(Transcational Forgiveness),這種寬恕明顯未處理好自身的情緒及不滿,只是期望通過獲得利益來安慰自己的心情。 總括而言,要教導孩子由衷地寬恕別人,先要他們理解這是一種想法的轉變。別人犯錯,我們在道德上雖然有表達憤怒的權利,但是克服了它,並對犯錯者減少負面思想、感覺或報復行為,以致能夠正面地向人表達仁慈與善意。 要做到上述的心態,的確是知易行難,我們需要讓孩子自幼培養出強大的內在動機,視寬恕為一種自發利他主義的禮物,是一種不求償還的行為。要使孩子學會寬恕這功課,並不是要他們把這個詞語抄4次,而是在於我們與孩子在日常生活處事中,以身教的方法讓他們明白寬恕的真諦。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 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罐頭豬LuLu換新衫度聖誕

今個聖誕,人氣爆燈的罐頭豬LuLu換上一身超萌聖誕造型和大家歡度聖誕節!新鴻基地產旗艦商場apm聯同潮流玩具新貴kkplus以充滿節日氣氛的紅白色調為大家送上「罐頭豬 LuLu聖誕冬日小鎮」,除了有白色雪人及小鹿造型、肥嘟嘟超得意罐頭豬LuLu,還有聖誕鹿車及10呎巨型罐頭豬LuLu聖誕樹!而場內的期間限定店亦準備了多款全新聖誕系列產品給大家做聖誕禮物。 此外,大家只需於推廣期內到apm以The Point積分或八達通、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及 WeChat Pay HK消費滿指定金額,便有機會換領代幣一個,於盲盒提取機或閃卡機碰碰運氣,把apm × 罐頭豬LuLu期間限定別注版聖誕閃卡帶回家。 ◆罐頭豬LuLu聖誕冬日小鎮 日期︰即日至2022年1月9日 時間︰上午12:00至晚上10:00 地點︰觀塘apm 查詢︰3148 1200 ●送apm聖誕禮品套裝 apm送出apm聖誕禮品套裝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每份包括apm × 韓國人氣插畫師Nahum Kim別注版坐枱年曆、Frantz草莓松露朱古力套裝禮盒及Sangria Cupid酒一支。名額5個,每人可獲禮品一份。(圖2) (圖2)(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12月21日 ■家家有禮 網上表格:link.mingpao.com/72069.htm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和諧粉彩實習篇:翩翩起舞

在童話世界,最懂得積穀防饑的,總是「小蜜蜂」,反之貪圖玩樂,只顧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永遠是「蝴蝶」。當然,這些只是作家在編寫故事時,用擬人法代入昆蟲世界。其實萬物作息有時,各有各的生存方式,沒有好壞之分。 「蝴蝶」一向是小女孩熱選的繪畫主題,因為造型簡單易畫,一雙大翅膀又能提供充裕空間去創作圖案和填上繽紛色彩。今期選了蝴蝶作示範,由於要配合和諧粉彩的「紙模」,圖案會較為簡單,但如果大家想作品效果豐富一點,可待完成後,直接用木顏色在圖案上添加就可以。 使用乾粉彩小貼士﹕ 我們創作和諧粉彩畫作時,一般會將皺紋膠紙貼在畫紙的四邊加以固定,完成後,只要把膠紙清除,看上去就像有一個畫框的裝飾。在此提醒大家,移除膠紙時應由內向外慢慢撕起,切勿急於用力撕掉,免得將畫作撕爛,甚至一分為二。此外,我們偶然會在膠紙或畫紙邊緣留下?刀的痕迹,當我們撕走膠紙時,若不小心,便有可能沿着這些痕迹把作品一併撕爛。 (明報製圖) 文、繪圖︰Miss Rita(Art Playground視藝老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媽媽維特:出手機的死線

我曾在〈拒絕手機的囚禁〉和〈等到十六歲〉中,提及電子產品對身心的禍害。為了守護孩子,我一直沒讓他用手機,我大仔亦明白當中理由和接受,只是暗暗渴望自己快點長大到可以擁有手機。 當然,眼見朋友人人手握一機,他還是會受影響。他小四時曾說,到16歲時才要手機。現在中一了,作為班上唯一沒有手機的人,他說希望可以提前在15歲出機。這也早在我預想之中。事實上,在現今世代不讓孩子用手機,就像在洪流中逆行一樣艱難。我們至今能夠一直持守,我內心已非常感恩。 這3年來,我也有為一旦孩子心思有變,又或現實必需要他使用手機而準備。所謂「現實必需」,一般人想的不外乎兩點,一是報平安(通話需要),二是同儕壓力(社交需要)。我的孩子個性很獨立,小五開始已自己返學和出行,但他懂得在適當時借電話找我,我也信任他能像我幼時一樣安分,所以沒想過為了方便搵仔而出機。至於社交需要,他會利用家中固網,至今仍常常與小學的老友記煲電話粥。的確,他在中一的班上還未有相熟朋友,但他和我都沒焦急,我相信時間會動工。 但我還是有準備。去年我留意到,市面上有一種「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功能勝於純粹通話和收短訊的舊式手機,可以照相片和上網,但也比智能手機「低端」,因為不能輕觸屏幕,上網並不方便,速度也不快。由於記憶有限,只能預載幾個最普及的應用程式,其中一個是WhatsApp。 帶iPad掃安心出行 毋須被迫出手機 知道有這種手機時,我真的為「有這麼一個好東西」而感恩。原來,在條件艱難的地區和國家,廉價兼耐用的功能手機是廣為使用的。因晶片記憶有限,它們搭載的操作系統並非iOS或Android,而是由香港公司開發的Kai OS。在印度,Kai OS佔手機市場第二位,比蘋果還要普及。我十分慶幸地以為已找到合適選擇,立即買了一部回家「守門口」,為那「可能提前來到的一天」準備,卻萬沒想到,「那一天」會以另一形式來臨。不是因為通話需要或社交壓力,而是因為政府下令由11月開始,凡滿12歲者出入政府場所,都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手機程式。即是說,沒手機的話,阿仔就不能再泡他喜歡的圖書館。 我曾為此寫過意見書給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說不想孩子被迫過早用手機,並希望「安心出行」能擴大至對應Kai OS。當局的答覆是會「不斷優化」程式。我當然知道,政策勢在必行,優化未知何期,也未必如人願,只能面對現實。但我還是想,會否有其他方法? 碰巧,孩子的中學推行電子教學,每個學生都要有一部裝有電子課本和程式的iPad,而剛好也在11月發機。這部機能上網學習,但不能插sim卡也不能下載遊戲或社交程式。我於是查問學校,可否為孩子裝「安心出行」。老師非常好,在了解我的關注後,就為孩子們安裝了。事實上,學校也不贊成學生帶手機回校,帶機者要在上課前把手機寄放到校務處,否則會受罰。但當政府變相要所有中學生帶手機才能去公共圖書館或體育館,理論上一間學校近900個學生,上課前怎可能有時間讓全部人都去校務處排隊放機呢? 現在,阿仔可以帶學習iPad去掃安心出行碼,被迫開手機一事總算暫緩。但他只是非常的少數。大多數孩子早已有手機,他們的父母也不會有我的掙扎。而在嚴令之下,12歲已儼如出手機的死線。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6期]

詳細內容

區區有「寶」校:65校網亞小 愉快學習取代催谷 為興趣而跑 孩子學得更多

區區有「寶」校 葵青區小學65校網,過去一直被外界形容為「天地網」,意謂一是成功攀上天堂的一線學校,否則就直墮地獄的三線「寶校」。不過,隨着近年該區多間學校換上新校長,形勢也有所改變,不少細校開始冒起。其中,亞斯理衛理小學近年發展神速,定位亦愈來愈清晰,屬家長進可攻、退可守之選。   65校網共有13間官立及資助小學,選擇不算少,然而學校受歡迎的程度卻很極端,要不是一線大熱,就是「寶校」,令一眾家長非常頭痛。而只有「火柴盒」校舍的亞斯理衛理小學(下稱亞小),長久以來,也位列「寶校」榜,不過,自從2014年林德育校長上場,到2020年鄭家明校長接棒,二人都屬於大膽創新的改革型領導者,旗幟鮮明,也逐漸替亞小建立起名聲,「這幾年,學校不斷擴班呀」!鄭家明禁不住向記者報喜。 鄭家明(左)很受學生歡迎,每逢小息,校長室都擠滿小朋友。(蘇智鑫攝) 去年6月至今 60學童申請插班 翻查教育局資料,亞小全校有23個課室,在2020/21學年,該校開辦21班;2021/22學年,則加開至23班。鄭家明透露,由去年6月至今,學校收到約60名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童申請插班,校方錄取了三分之二,「他們都有不同原因申請插班,有些是因為搬遷,但亦有不少是因為認同亞小的辦學理念,家長希望子女能夠在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下成長」。 百貨應百客。不同類型的學校,招攬不同類型的家長。亞小的定位是「Happy Learning School」,主張不催谷、不揠苗助長。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鄭家明深信,催谷學習,不利孩子的成長。他引用「老虎和蝴蝶」效應的比喻闡釋︰「孩子被一隻大老虎窮追着,他們會拚命去跑;但孩子看見眼前有漂亮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他們一樣會跑上前去追。問題是,家長希望小朋友為何而跑呢?」作為校長,他固然希望學生是抱着愉悅的心情,為追尋感興趣的事物而奮力向前,所以,學校不斷嘗試增加吸引學生「跑」的動力。 體育課以投籃機輔助學生練習射球,增添樂趣。(蘇智鑫攝) 一如過去兩年,校方繼續在一二年級推行以經歷為本、寓學習於遊戲的「Learning by Doing」常識體驗統整課程外,今個學年,這位童心未泯的掌舵人更忽發奇想,與教師團隊攜手從兒童的視覺,創設了7個英「熊」角色,並由他們組成「亞小英熊聯盟」,帶領孩子展開不同主題的學習活動。採訪當日,其中兩個熊啤啤主角「卓巴」和「團團」便在禮堂,陪伴二年級學生參與英語活動遊戲,學生都表現得十分興奮,「我期望小朋友享受校園生活,來到學校時,身邊所有事物都令他感到很好奇、很有趣」。 亞小教師團隊今年創設「亞小英熊聯盟」,這班來自太空的熊仔,將陪伴學生一起經歷不同的學習活動。(蘇智鑫攝) 然而,仍有不少人質疑「愉快學習」的成效,擔心只是鬧着玩,「學唔到嘢」。鄭家明否認:「愉快學習不等於成績差。」他說,學校只是摒棄操練形式,但卻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絞盡腦汁設計課堂,務求令學生學得更好。從近年學生的升中出路,便足以證明「愉快學習」一樣可以跟「好成績」掛鈎,也證明亞小走對了路,「我們去屆小六畢業生,有四成多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經被心儀學校取錄,最終亦有九成學生,成功考入首3志願學校」。根據該校網頁資料,去屆有畢業生獲派區內一線英文中學,包括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等。 童趣圖書館 爬樹屋鑽樹洞看書 今個學年,亞小亦為學生送上全新裝修、充滿童趣的圖書館,「他們脫了鞋走入圖書館,就可以享受自由自在的閱讀環境。小朋友可以爬上樹屋看書,也可以走入樹洞裏看書。無論是坐着閱讀,趴在、躺在地上閱讀亦沒有問題」。鄭家明指出,透過廣泛閱讀,能夠讓孩子更喜愛學習,尋回自己的內在學習動機,得以成就「最好的我」。 亞小新裝修的圖書館,非常破格,看不見整齊排列的桌椅,學生可坐在任何一個角落看書。圖前右二為校長鄭家明。(蘇智鑫攝) 亞小重視正向教育,並以「最好的我們成就最好的我」作為校本教育理念。「『最好的我們』不是要互相競爭,而是要互相幫助。」鄭家明表示,今個學年,教師將致力在教學設計上,通過不同電子學習策略,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機會,幫助每一個小朋友,做到「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也不是要跟別人比較,『最好的我』只是要比昨天的我有進步。」他又勉勵家長,孩子的成長步伐各有不同,假如今天子女的成績未如理想,但只要不磨滅他對學習的興趣,小朋友一定會一天比一天進步。 「做最好的我」是亞小師生的共同信念。(蘇智鑫攝) 亞小今年將透過電子學習工具,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讓大家都成為「最好的我們」。(蘇智鑫攝) 小一全年評估次數 3次變2次 學習既是一輩子的事,也不急於贏在起跑線,今個學年,亞小遂決定把小一全年評估次數由3次減到2次,「希望同時減省家長和學生在考試上的壓力,讓小朋友有更多時間適應校園生活」。鄭家明續稱,雖然疫情下只得半天面授課堂,但學校仍不吝嗇課時,每周撥出3天把最後一節課堂用作導修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完成部分功課,減少親子間的張力,「如果回到家中,小朋友毋須趕功課,他們和爸媽便有更多親子時光」,充分實踐Happy Learning School的精神。 亞小不單有影院,疫情期間,校長、教師更粉墨登場,拍攝多齣微電影,宣揚抗疫信息,引來很大的迴響。(蘇智鑫攝) ◆後記 「老師的信任,成就了我」 鄭家明經常把「最好的我們成就最好的我」掛在口邊,除了因為這是亞小的口號,還因為這是他親身的經歷。 6歲那年,剛升小一的他,爸爸不幸過身,當時媽媽忙於處理事情,無暇關顧他的學業,結果在第一次考試,成績表「滿江紅」。幸好,教師和媽媽也沒有責怪小伙子,還不斷鼓勵他,「我很記得,當時媽媽對我說:『成績好與不好,不是很重要,最重要你要進步』」。「要比昨天的我有進步」這個觀念從此植入了鄭家明的腦海,小一下學期,他的成績便突飛猛進,之後更一直保持在三甲之內。 在鄭家明的成長路上,亦遇上很多「最好的我們」。例如小時候一起住在木屋區的友伴,「他們讓我學習到怎樣去愛與被愛」;也有中學年代,相信他「得嘅」的中文老師,「那時我要面對A-Level(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對中文科信心不是太大,但憑老師一句『你可以很好』、『你得嘅』,加上她不時引導我如何思考課文,最終我真的奪得很好的成績!她的信任,成就了我」。原來亞小的校本教育理念,是經過校長親身驗證的,那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INFO (蘇智鑫攝) 校網:65 類別:資助男女校 宗教:基督徒 辦學團體: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創校年份:1961 校訓:明道衛理 地址:葵涌荔景邨第二校舍 ■有片睇︰bit.ly/3G6DgH7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減少孩子抑鬱徵狀

長時期以來,中國兒童的高抑鬱徵狀比率,一直是心理健康專家關注的問題。幼兒期的抑鬱徵狀包括:孩子會為很小的事情而不開心;即使有家人或朋友在旁幫助,孩子仍然感到不快樂和無法集中精神做事等。綜合27項兒童抑鬱症徵狀的研究,2000至2010年間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兒童患有抑鬱症的比率為15.3%,到2011至2016年間則增加至18.5%。比率與韓國(17.3%)和新加坡(16.9%)相近,但遠高於西方國家(意大利、希臘、瑞典和英國)。在西方國家的同類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患抑鬱症的比率是8.3%到10.6%。 中國兒童抑鬱比率遠超西方 中國小學生在兒童抑鬱問卷調查中,超過臨牀臨界值的比例為17.2%。這些高比率的抑鬱徵狀,部分可能與教育體系的競爭、父母過分強調學業成績有關。抑鬱症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學習表現和社會/心理健康都有負面影響,患抑鬱症的兒童會有較多攻擊和破壞行為,也增加自殺的傾向,情况令人關注。許多研究發現兒童抑鬱徵狀的形成與家長養育方式有關。常常被父母否定和體罰的兒童,較容易患有抑鬱徵狀。 筆者和美國學者Professor Thomas Power的一項研究顯示,家長幫助香港孩子處理升學壓力的方式主要有3種: 1. 積極支援(幫助孩子了解小學生活,處理孩子情緒,一起 積極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孩子為未來創造積極的期望) 2. 淡化問題的嚴重程度,或將情况歸咎於孩子與其他人 3. 讓孩子迴避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家長積極支援,有效減少孩子抑鬱徵狀;相反家長在孩子入學初淡化問題的嚴重程度,或將情况歸咎於孩子與其他人,孩子於一年班的學期末,較學期初出現較多抑鬱徵狀。 正面回應 有助調適負面情緒 總結多項研究發現,父母正面回應兒童的負面情緒,鼓勵他們積極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有助兒童學會調適負面情緒,減少內化的情緒問題、抑鬱徵狀和外顯的行為問題。家長負面的情緒反應或忽視孩子的情緒及需要,則會增加兒童的情緒及行為問題。要幫助孩子處理升學壓力,適應小一生活,家長需幫助他們了解學校的新生活,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協助他們解決問題,以及幫助孩子理解他們可以從困難中學到的事情。 文:黃敏(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45歲Jelly Belly玩轉海陸空

七彩糖果永遠最得小朋友歡心,其中七彩繽紛、千奇百趣的糖豆——美國經典糖果品牌Jelly Belly已誕生45周年!今個聖誕Mr. Jelly Belly首度進駐信德集團旗下3大商場西寶城、昇悅商場及昇御商場,帶來Jelly Belly聖誕海陸空之旅。 當中西寶城有「經典冬日冰川湖泊」、昇悅商場則是「繽紛糖果車巡遊現場」,還有昇御商場的「禮物雪車空降派對」,送上各種甜蜜氣氛。除了打卡場景,西寶城亦設有多個派對遊戲,如「反『豆』拼拼樂遊戲」、「尋找糖豆 『印』記」、「聖誕樂『紋』遊」等,讓大小朋友贏取雜錦糖豆,甜蜜過聖誕! ■ 信德集團旗下3大商場Jelly Belly聖誕海陸空之旅 日期︰即日至2022年1月9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地點︰西寶城、昇悅商場及昇御商場 查詢︰2542 7626(西寶城) ● 送限量糖豆暖手攬枕 信德集團旗下3大商場送出限量糖豆暖手攬枕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12個,每人可獲禮品1份,款式隨機送出。(圖2) (圖2)(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12月14日 ■家家有禮 網上表格:link.mingpao.com/71993.htm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只建一半的遊樂場

我們相信,遊戲是小朋友的事,將遊戲交給小朋友,自是理所當然。「二份一遊樂場」因而誕生,即由我們先行創造一半,其餘一半交由小朋友接手,拼、合、加、減、合體或分拆。 加、減、合體或分拆 小孩動手創造遊樂場 這個項目概念源自海外流行多時的冒險遊樂場。智樂早在1999年已於維園舉辦「歷險遊樂日」,在其後各個計劃和活動中,也可見冒險遊樂場的個別元素。因為我們相信冒險遊樂場的存在價值,近年遂決定大張旗鼓重新推廣,內組專責團隊,外求資深專家協助,項目終於在去年1月以全新面貌登場,在本地化演繹下,成為「二份一遊樂場」。 歷經疫情反覆,「二份一遊樂場」被迫延期又擱置,幾經波折在今年3月捲土重來,繼而在6月再辦;於本月初啟動的這一次,更屬跨年的兩個月活動。「二份一遊樂場」經歷多次舉辦和推廣,部分家長已漸漸掌握其特色,但有些仍然需要溫馨提示。 首個提醒是毋須過分擔心。有家長擔心安全、擔心孩子爬得太高、擔心孩子跑得太快、擔心孩子力氣不夠、擔心孩子不懂得……聚焦在孩子的不足,卻看不見小朋友正在透過冒險挑戰來突破自我,例如征服3倍身高的木梯、在天幕斜面上瀡下來、在平台繩網上又爬又跳,都是小朋友從遊戲中獲得的成功,點滴累積,造就勇敢、加強認知,自我評估的能力亦在一點一點養成呢! 把遊戲主動權交回小朋友 有時家長又會把成人的目標和標準加諸在遊戲中,建議這樣、要求那樣,猶如直升機在孩子頭上盤旋不去,卻忘了小朋友才是遊戲的主人。那麼,不如把遊戲的主動權交回小朋友手中,試試以欣賞的角度,換上童心來見證孩子的遊戲。當孩子樂在其中,願意主動嘗試,成不成事還重要嗎?孩子才不過是孩子,要求孩子表現得像個大人,看來標準過高了吧! 在遊戲中,每個小朋友的表現都有不同,相同物資也會因個別小朋友的認知有別、經驗不同而玩得大相逕庭。所以,請家長擁抱多元和轉變——車胎可以由草地上的障礙陣,經孩子一手變成層層堆疊的車胎牆,或汽水箱新車的真車胎。甚至有小朋友把多個車胎以彈性布包裹起來,製成一張看來舒服得不得了的彈牀! 上述的遊戲畫面來自早前的活動,究竟在這次兩個月的活動中,小朋友又會玩出什麼遊戲來?熱切期待那一個又一個的「二分之一」。家長如想參與,請留意智樂臉書專頁的相關帖文公布。www.facebook.com/PlayrightHK   文:王見好(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