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攝影模型添節日氣氛 剪剪貼貼 「年花」永不凋謝

今個農曆新年,雖然不能逛花市買靚花,但小朋友也毋須失望,我們可以憑創意,DIY永不凋謝的年花,既環保,亦可為家居增添節日氣氛。跨媒體攝影師Veron,今次就教大家以Fotomo(攝影模型)的方式,製作立體菊花,取其多福多壽、金銀滿屋的吉祥意頭。   結合攝影、模型 還原立體影像 Veron大學時修讀攝影,其後再取得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學位,最擅長把攝影混合各種不同的媒體創作。其中Fotomo是Veron常用的展示手法。Fotomo一詞,是由德語Fotografie(攝影)跟Model(模型)兩個字組成的,指以相片製作出來的模型。 Veron(劉焌陶攝) 「本來相片是把立體影像變成平面影像,而Fotomo就是把相片的平面影像,還原變回立體影像」。Veron笑言,很喜歡過程中那種真真假假的趣味,「相片是記錄真相,我影的每一張相,內裏的每一樣景物,都是真實存在,只是我把它們拼貼在一起,那個空間,卻是非真實存在,然而,看上去又很像真,感覺很有趣」。 ■材料: 先拍攝一張乒乓菊相片,再冲曬4張(8R),並準備海綿膠紙、雙面膠紙和剪刀 (劉焌陶攝) ■做法: (1)用其中1張相,先剪出5朵位處最當眼、形狀又比較完整的乒乓菊 (2)再用第2張相片,剪出步驟1沒剪過、影像亦相對清晰的次要花朵 (3)用第3張相片,剪出步驟1、2皆沒剪過的周邊襯花 (4)在海綿膠紙背部貼上雙面膠紙,再把雙面海綿膠紙,剪成合適大小,貼在步驟3周邊襯花的背面,如圓圖 (5)把步驟4處理好的花朵相片,貼回在沒經剪裁的原圖、原位置上 (6)以相同方法處理步驟2的次要花朵,但為增加層次感,部分花卉可貼上2層海綿膠紙,有些則加厚至3層 (7)以相同方法處理步驟1的主花,但海綿膠紙增至4層,令立體視覺效果更豐富。最後用相架錶起,大功告成 做法(劉焌陶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買物情報:新年換新look 中式醒神西式優雅

儘管疫情反覆,但過新年買新衫的習俗,怎也不會改變!小朋友穿新衣,象徵快高長大,今個農曆新年,一於來個中西合璧,看看哪一個新形象,最合孩子的心意!   ■中式之選 手工唐裝旗袍吸睛 本地童裝華服品牌「袍兒Poyee」的小朋友唐裝及旗袍,以人手工序製成,顏色圖案多樣化,質料更有純棉、絨布、燈芯絨、牛仔布等選擇,傳統得來又不失童真。而唐裝款式亦不限於男孩子穿著,小女孩以唐裝配上牛仔褲或裙,一樣醒目好看。 金銀唐裝——左:銀/紅長袖唐裝$629;右:金/黃長袖唐裝$629(馮凱鍵攝) 碎花旗袍——左:純棉粉紅碎花長袖旗袍$529;右:純棉紅色碎花長袖旗袍$529(馮凱鍵攝) 粉紅唐裝——粉紅長袖唐裝 $529(馮凱鍵攝) •INFO 袍兒 Poyee 網站:www.poyee-babycheongsam.com   ■西式之選 王子公主登場 童裝店HAPPY MILK,由兩孩之母Carolyn親自從各地挑選優質嬰幼兒童服飾,以前為網店,現發展至在SOGO設有專門櫃位,當中最受歡迎的童裝來自英國、法國、西班牙等,質料上乘,還能突顯小王子、小公主的優雅氣質。   喜慶紅色——女孩:紅色冷衫$890,白恤衫連絲帶$590,紅黑格仔裙$690,紅色襪褲$220;男孩:白恤衫$590,紅色針織羊毛外套$890,紅黑格仔長褲$890 (馮凱鍵攝) 碎花連身裙——左:粉紅色碎花連身裙$1380,紅色襪褲$220,蝴蝶結頭夾$60;右:牡丹花連身裙$1080,粉紅色襪褲$220,蝴蝶結頭夾$60 (馮凱鍵攝) 粉紅大衣——粉紅色大衣$1180(馮凱鍵攝) 變身老虎仔 即將踏入虎年,又怎少得為新生兒送上老虎仔裝? 虎年連身衣——老虎圖案連身衣(適合3至6個月嬰兒)$490(馮凱鍵攝) 虎年家居鞋——老虎圖案家居鞋(適合6個月至3歲)$399(馮凱鍵攝) •INFO HAPPY MILK 門市︰銅鑼灣SOGO 7樓 網站︰www.happy-milk.co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譚心弦、譚舒然、楊默、楊駱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巨型江大叔降臨上水拜年

「大叔」跟大家拜年啦!上水廣場聯乘台灣人氣插畫師Amber設計的「江大叔」,於商場中庭設計3大開運場景。最矚目的必數5.5米高「招財貓開運神社」,有巨型江大叔招財貓坐鎮;還有「情迷桃花園」及「有求必應大吉寺」,讓大家行運一條龍!商場5樓戶外晴空花園則化身成「至瀛開運遊園」,多個令人懷念的日本景點重現眼前。 (商場提供) 活動期間,場內獨家發售虎年限量版搪膠人偶,並設有「開運江大叔挑戰站」,玩轉5大刺激遊戲之餘,還準備了獨家換領主題利市封及賀年精品,讓粉絲一擁可愛角色回家,時刻擁抱江大叔的愛意! ■Landmark North上水廣場×Ojisan「春の開運祭」 日期:即日至2月28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地點:上水廣場各樓層 查詢:2639 9638 ■送利市封、咕?及鏡盒便攜充電器 Landmark North上水廣場送出Ojisan「玩轉虎年」利市封、Ojisan老虎造型咕?及鏡盒便攜充電器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10個,每人可獲上述禮品各1份。 (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1月29日 ■家家有禮網上表格 link.mingpao.com/72411.htm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找出孩子行為成因

媽媽形容文仔(化名)升中後變得愈來愈懶散、沒有責任感、欠交功課當成等閒之事。另外,文仔在學校一直很想參加某項課外活動,但因表現平平,而沒有入選。各方因素下,文仔漸漸失去了動力,加上早前以網課形式上課,多了接觸電腦和網絡,自然也多了時間打機。 問題看似排山倒海,父母感到茫然,常常問:「我該先解決哪個問題?如何才能快點解決到?」 「沒完沒了」糾正 虛耗心力 當孩子的成長停滯不前時,如果父母打算逐一糾正孩子的行為,這種「沒完沒了」的感覺,反而更虛耗父母的心力。所以,父母需要先找出孩子行為背後,核心要處理的狀况。父母可以: 1. 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 為何孩子愛上打機?文仔父母說:「佢打機其實打得幾好,喺入面係leader(領袖)來的!」他們發現因為文仔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經歷到現實世界未能經歷的成功感,這使他們有新角度去看到孩子的需要。 2. 聆聽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 學習成績未如理想,可能是孩子未能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也可能是受到從前挫敗的經驗影響,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設限。所以除了督促孩子勤加溫習,也可以聆聽孩子遇到的困難,尤其中學階段更需要了解自己學習上的阻力,從而尋找適切的學習方法和調整學習策略。 3. 理解進步必須是循序漸進: 對於學習動力低的孩子來說,如果一直告訴他們情况有多糟,再不改善就會怎樣,這只會再加重孩子的無力感,令他們更難提起勁。當孩子願意作出改變時,引導孩子將目標拆細,制訂明確和可達到的行動,幫助他們先建立能力感和成功感。 鼓勵體諒 重燃孩子希望感 其實,很多孩子出現放棄、沉溺的行為,可能是因為他們失去了一種對自己、對現况的歡欣期盼(joyful expectation),在過往努力嘗試的過程中,經歷不如人意的結果、身旁人對他們的誤解等,耗盡他們內在的希望感。讓這代孩子意識自己內心所渴求的,讓他們發現在現實世界裏,他們都可以更好,能夠被體諒、被重視時,自然孩子也能勇於挑戰難關。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同行呢?來看看這個實例分享: 《進入青春期,暴風真的會來臨嗎?》 bit.ly/3FN7VIX 文:陳志耀 (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家教明言:多元學習圖書館

同學們到校長室探望我,總會被書架上五花八門的圖書及繪本吸引,和同學一起分享閱讀實在十分有趣。閱讀是走進智慧大門的鑰匙,小孩子愛好的書類千奇百趣,有的喜歡推理科幻,有的喜歡童話寓言,有的為讀本的風趣幽默捧腹大笑,也有的為文章的悲歡離合而黯然神傷。小孩子的閱讀習慣也各異其趣,有的同學喜歡三五良朋一起「悅」讀,也有的喜歡獨自一人靜心感受書中氣氛。但開卷有益卻是至理明言,因為閱讀的重要,我和老師們便一起想像如何讓學校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閱讀空間,讓同學能在其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作者提供) 打開「悅」讀大門 我們得到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的支持,可以在校園建立繽紛的閱讀環境,讓同學在圖書館中展現多元學習的模式。這種學習模式,跟我們傳統對學習的理解有所不同。舉一個例子,過往我們要打開門鎖,就要有一條合適的鎖匙,但隨着科技進步,我們對「鎖匙」可以有更多的想像和理解,因為協助打開門鎖的,可以是密碼、指紋、人面識別,甚至是虹膜識別。同樣,學生的學習模式不止一樣,讓學生打開學習大門的方法也不止一個,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就是一個希望從支援全體學生入手,建立有系統、科學化及具擴展性的校本多元管理模式。 計劃包括了建立以了解學生需要、數據為本的管理系統來展現學生的多元性(展析多元);透過發展校本的「適異教學法」來為學生提供更多可行選擇,並建立優良課堂教學示例資源庫(拓展多元);建立更有效的協作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作出支援(推進協作)。目標是透過這三部分,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可能性,展現更高的學習效能。 電子閱讀區連接世界 說回我們建設的圖書館「亞小悅讀館」,設計以大自然的木色為主調,讓同學身處其中享受恬靜愉悅的閱讀氛圍。這個多元學習的圖書館設有不同的閱讀區,同學可以獨自在舒適的圓拱座位享受閱讀的樂趣,也可以在館中的書屋及書洞中與三五良朋一起分享閱讀的驚喜,館中的電子閱讀區也讓同學連接世界,認識日新月異的環球新知。圖書館不單進行閱讀活動,我們也期望圖書館可以成為一個多元用途學習室,讓老師在當中既可向全班講授,也讓同學在不同的區域中作討論及蒐尋資料,結合電子學習及合作學習的互動模式,豐富課堂學習的多樣性,為同學打開多元學習的大門。看到同學們使用圖書館時的專注及投入,令我們更加深信,多元的學習模式能激發每一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並可以在適合他們的學習環境中快樂成長。 文:鄭家明(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 (全國十優機械人教練,多年推動創意及STEM教育;近年於任職學校發展繪本及家長工作,希望把創意融入親子教育,讓孩子和家長共繪美麗溫柔的天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華德物語:德國家人接連中招

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向大家問好!這篇由華德媽分享一下家人中招感受。自12月開始的德國及歐洲都被新一波疫情的陰影籠罩,坦白說,情况真的很嚴峻——每天新增4萬宗新病例、第三劑疫苗供應不足、變種病毒Omicron在歐洲多國遍地開花,國人卻嚴重抗疫疲勞等……最匪夷所思的是,在不少地方竟然有人因為不想接種疫苗而舉辦病毒派對,以「感染」換取「抗體」來滿足出門條件。連一向理性見稱的德國也出現大規模的反新冠肺炎示威遊行,引致警民衝突。我真心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令人們這麼不信任科研和政治領袖呢? 德國疫情嚴峻 醫院牀位緊張 在上篇文章裏,我分享了在大學看到的狀况,從而明白德國的第四波疫情是如何大爆發。我真的對德國人又愛又恨,他們守法但也天性不羈放縱愛自由,室外地方因無法律約束,故大多數人一踏出戶外就除下口罩,也不管在狹窄的行人路會否有其他人迎面而來。電視新聞開始頻頻播放各大城市的大醫院牀位緊張,以及採訪沒打疫苗後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人士。在看這些片段時,我也不忘鼓勵一下華德爸,問他是否也應該去接種疫苗了?對了,他就是其中一個難以被說服的德國人,總能找出疫苗之不是來逃避現實。為免再嘮叨,我也不勉強他,就是強烈要求他把口罩戴好。 5家人病倒 「清醒的人活得太累了」 可惜,要來的始終還是來了!在11月中旬,華德哥哥從學校感染病毒,並在發燒期間感染已在4月份打齊兩支疫苗的爺爺奶奶,由此可見,疫苗的效用只能持續半年,要預約第三針的朋友就別猶豫了。幸而年屆七十的祖父母底子好,一個星期左右已康復了。不過新冠病毒的傳播力非凡,華德爸和妹妹是一個接住一個的發病,而我作為全家唯一的「仍然健康」人士,真的體驗到「清醒的人活得太累了」的感受。不過我還是慶幸自己仍有能力照顧家人,連忙拿出壓箱底的南北杏、雪耳等湯水材料「震壓」一下家裏的咳嗽大軍。在「死馬當活馬醫」的情况下也就跨過來了!我也特別感謝在港的閨密越洋寄藥材湯包,實在是雪中送炭,未來的幾個月補肺湯水已經齊全! 幸運的是,在聖誕節前夕我們一家都完全康復了,平安夜也能聚首一堂,吃個簡單的晚餐及互相交換禮物;在除夕夜也是吃個便飯燒燒爆竹就滿足了。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家人健健康康,齊齊整整才是最好的祝願。我一直都以香港人為榮,大家把口罩戴穩就能默默地保護所有人,在公共衛生課題上,真的可以作為借鏡。 文:華德媽 (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2期]

詳細內容

感統發展:把握8歲前黃金期 感統訓練遊戲 玩走奀皮散漫

爸媽們,你家的小寶寶是否很喜歡上躥下跳,完全無危機意識?抑或反過來,超級畏高,連盪鞦韆也害怕?小人兒很抗拒穿高領衣服或羊毛衣?他不論坐或立都是彎腰寒背,一副懶洋洋的樣子?那就要當心孩子的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發展或有偏差。感統不單影響小朋友的日常生活,還牽連學習和社交。幼兒教育工作者建議,家長應把握寶寶8歲前感統發展的黃金期,為他們勤做家居遊戲訓練,提升表現。 孩子「不聽話」,或許跟感統發展不佳有關,令他們難以接受指令。(設計圖片,anurakpong@iStockphoto) 「我不時都會聽到家長投訴,說小朋友麻煩不合作,譬如吃東西總是『慢吞吞』,經常含在嘴裏不肯咀嚼;又或是穿衣服也『扭扭擰擰』,不是說這件衫緊,就是說那條褲窄,而衣領上的標籤亦非剪不可。每次聽到這些投訴,我都會請家長嘗試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一下,看看小朋友的感統發展,是否有偏差!」 真理浸信會榮光幼兒園校長朱裘萱說。 朱裘萱(黃志東攝) 早在1970年代,美國職業治療師及臨牀心理學家Anna Jean Ayres已經提出,大腦的神經系統,能夠把來自身體內在和外在的感覺刺激作出分析、整理和組織,再指示身體做出合適的反應,這個過程稱為感覺統合。而在眾多感覺刺激當中,感統理論特別强調3種,包括︰ •前庭平衡覺︰ 透過內耳的3個半規管和耳石器官,讓我們維持身體平衡 •本體覺︰ 藉着肌肉、關節,分辨四肢的位置和動態 •觸覺︰ 藉着皮膚的神經細胞接收來自外界的溫度、壓力、疼痛、質感等刺激 社會、教養影響感統發展 朱裘萱表示,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往往伴隨有感統失調的問題,但就算是一般小孩,都有可能在發展上出現偏差,以致有反應過敏或過弱的情况,「例如有些學生執筆寫字很用力,連紙張也幾乎給刺穿 ,這反映小朋友可能本體覺較弱,所以不懂得控制書寫力度」。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18年的朱裘萱,亦發現近年孩子的感統發展有走下坡的趨勢,她相信多少跟社會環境和教養文化有關。「回想我小時候,公園有很高的滑梯、攀爬架,但現在基於安全理由,都沒有這些設施了,孩子鍛煉四肢的機會大大減少。還有,現在的小寶寶實在太多人照顧,父母、『四大長老』(外公、外婆、爺爺、嫲嫲) 再加上傭工,7個成年人照顧1個小朋友,服侍得周全又妥貼,孩子自理的機會不多,也使他們的肌肉、關節活動發展相對較弱。」 本體覺訓練 改善「慢3拍」男童 要改善上述情况,可透過多做感統運動。真理浸信會屬會學校自2009年起,逐步在轄下6間幼兒園/幼稚園引入感統課程,希望把握8歲前腦部和感統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運用他們的肢體,每天做20至30分鐘有趣、有意義的感覺刺激運動。 真理浸信會屬會學校感統課程發展組長、真理浸信會何袁惠琼幼稚園主任柳亞芳是當年屬會第一批安排在本港及台灣接受感統教學訓練的教師,多年來見證着不少學生的進步,其中一名男生,她印象特別深刻。「他最初給我的印象是『慢3拍』,老師一個很簡單的指令,他都未必有反應。但是否代表他頑皮、不合作呢?不是。我相信他是感統發展欠佳,以致聚焦不到,難以回應環境。」於是,教師給他多作本體覺訓練,例如是「櫈上小飛機」,做法是幼兒趴在櫈上,雙手雙腳離地,呈飛機狀,頭向上仰,維持身體平衡。柳亞芳形容,起初他完全掌握不到,「他一趴在櫈上,四肢便落地,明顯是肌肉缺乏張力。但反覆訓練一段時間後,小朋友漸漸做到像『飛機』般挺開身體,也維持到10秒」。如是者,感統訓練不單連帶改善小男孩平日在課堂上的坐姿,他不再是彎腰寒背,而且接受指令的速度亦快了很多,「結合感統元素的運動,就好比營養,可以滋養幼兒的大腦,有助發出及正確回應信息」。 柳亞芳(黃志東攝) 配合家居訓練 效果更佳 她又建議爸媽可針對幼兒的問題,在家居配合訓練,效果相得益彰。舉例,一些有觸覺防禦、安全感不足的小孩,柳亞芳說,家長可在小朋友洗澡後以潤膚液作按摩,又或者用大毛巾包緊他們的身體,然後再慢慢放鬆,都有助紓緩情緒;針對四肢乏力的,則可以做「小牛耕田」,由爸媽捉起小朋友雙腳,小朋友以手走路,「這既是親子活動,從中也訓練到小孩子前肢的肌肉張力,以及肢體動作協調,一舉多得」。 .本體覺訓練(圖) 櫈上推球、腳倒立和撐小船等動作,幫助幼兒增加關節與肌肉的感覺及張力,有助改善四肢協調、動作計劃、書寫與自理能力。(黃志東攝) .前庭平衡覺訓練(圖) 斜台滑板車、搖搖船和攀爬架等動作,幫助幼兒分辨方向、距離和速度,使身體作出調節,亦有助改善多動現象,提升專注力、平衡力、視知覺和聽知覺。(黃志東攝) .重心訓練(圖) 重心訓練有助加強幼兒對高度、深度與速度的適應,消除對團體遊戲活動的焦慮。圖為上上落落、獨腳櫈大力士等訓練項目。(黃志東攝) .觸覺訓練(圖) 穿布洞、行觸感板等幫助幼兒調節皮膚對環境的敏感度,從而改善分心、情緒及人際關係,增加對環境的彈性。(黃志東攝)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在家訓練「小司儀」

為人父母,無不掛心子女成長,憂心其前途。從街上琳瑯滿目的幼兒興趣班、補習班,可見本地父母望子成龍之心切。筆者最近發現友人正積極為子女報讀「小司儀訓練課程」,好奇友人何以突然有志讓子女從事司儀行業,一問之下原來是希望藉此提升小朋友的語言發展及表達技巧。有見及此,筆者嘗試於本篇章淺淡幼兒語文發展簡論,讓父母了解,其實除替子女報讀興趣班,也有其他方法有助提升小朋友的語言能力。 聽說能力影響成長 一般來說,語文能力的基本要素可分為「聽、說、讀、寫」4大範疇,因此大部分的語言測考也是從這4方面來評價學習者的語文能力。我們不難觀察到,幼兒的語文發展大致先從聽說開展,然後在聽說基礎上萌發出其讀寫之能力。不少研究已證實,早期的聽說能力與日後讀寫成績關係密切。 此外,早期口語發展亦同時與多項幼兒發展息息相關,不但能促進幼兒認知發展(試想想,所有認知概念也需要透過語言來理解、表達),而且對幼兒的情緒和社交發展亦有直接的影響(沒有語言,難以表達個人情感,更難與人溝通互動)。由此看來,早期語言能力在幼兒成長階段的確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 飯桌上收起手機 既然確知語言發展對幼兒的重要,作為父母,除報讀興趣班外,還有什麼方法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從自身出發!不要忘記,父母是小朋友的第一個教師。從初生起,小寶寶就已經開始努力接收外界聲音,探索語言的奧秘,照顧者的語言使用成為了最直接的語言示範。提升幼兒語言發展之最佳方法其實十分簡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多與小朋友保持着真實有意義的語言互動。 近年筆者經常看到一家大小外出用餐時,小朋友的飯碗前放着手機,一邊看影片一邊用膳。結果一頓飯下來,與照顧者幾乎沒有任何語言互動。試想想,久而久之,兒童在缺少說話的動機與需要下,又如何好好發展其語言及溝通能力?其實,成人只要多些讓小朋友參與「傾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例如:你覺得今天的飯菜好吃嗎?你最喜歡吃什麼?有沒有注意到餐廳環境中有哪些特別的裝飾品?一會兒吃飽後我們有哪些節目?這些生活中每一次最微不足道的閒聊,不單為小朋友的語言發展提供了最肥沃的養分,更是在不經不覺間滋養着你和孩子們獨一無二的親子連繫。 文:李仙仙(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天竺葵燈座 祝願人人「開芯」

新年禮物,既寓意吉祥又設計獨特就最合心意!北角匯、荃錦中心及新領域廣場預備了一款限量版的多功能花燈精品禮盒,每套包含一盞仿真天竺葵花燈座及一個多用途錦盒,內含12個手工立體利市封。天竺葵燈座蘊藏着福氣滿溢的寓意。而套裝中的仿真花、燈座及錦盒均可分拆使用,仿真花可用作心口針,燈座除了配仿真花,亦可自行配上喜愛的飾品,成為獨一無二的主題燈座,錦盒則可放置物品,物盡其用。 至於「新春遇.花.緣」手工立體利市封,以長壽花及天竺葵兩款吉祥春花為主題,前者象徵健康長壽,後者寓意幸福美滿。利市封最特別之處在於其「開口」設計,只需牽動位於正面中央位置的「花芯」即可打開,讓每個人加倍「開心」(開芯)。 (商場提供) ■「新春遇.花.緣」多功能花燈精品禮盒換領詳情 日期:1月22日至2月6日 換領方法:手工立體利市封須以The Point by SHKP會員600積分及在換領當日於北角匯單一消費滿$200,或以800積分及在領當日於荃錦中心/新領域廣場消費滿$300來換領;多功能花燈精品禮盒須以8000積分及在換領當天於北角匯消費滿$800,或以10,000積分及在換領當天於荃錦中心/新領域廣場消費滿$1000換取 地點:北角匯、荃錦中心及新領域廣場 查詢:2805 6605(北角匯) ●送多功能花燈精品禮盒 北角匯送出「新春遇.花.緣」多功能花燈精品禮盒予《HappyPaMa 教得樂》讀者。名額10個,每人可獲禮品1份。(圖2) (圖2)(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1月25日 ■家家有禮 網上表格:link.mingpao.com/72372.htm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

潮媽寶典:讀10年中醫 媽媽也追夢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一句經典的對白:「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潮媽陳翠萍(Ingrid)應該沒料到在職場上能品嘗那麼多「巧克力」。她做過主題樂園員工,賣過紅酒,曾踏足物流銷售,後來又轉到IT行業;但她一直對中醫感興趣,於是下定決心報讀港大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用10年時間轉行成為執業中醫。但追夢深造的10年亦無影響人生步伐,她照樣戀愛結婚,還育有3個孩子。 「你是執業中醫,讀書一定很厲害吧?」Ingrid卻自言成績不佳,入不了大學。中醫之路源於家庭的飲食方式:「我們家很養生,我媽擅長煲湯,小病小痛喝媽媽煲的涼茶就能解決,太神奇了!」進入職場後,Ingrid覺得渾渾噩噩就過了一天,倒不如充實自己,剛好遇上港大兼讀中醫課程,以普通話及簡體字授課,她想能一次過學3樣新東西,實在「太正」了,便毫不猶豫報名,在1999年開啟了10年追夢路。 為什麼讀了10年?Ingrid白天有一份全職工作,半路出家兼職讀中醫,起步晚,進度慢。「我不着急取得學分,希望把知識學精學透。讀到第7年,我生下一對孖女,需要很多精力照顧,所以我按狀態,一個學期只選修一科,有時甚至停一個學期。」Ingrid有條不紊地在2008年如願畢業。現在的她,非常享受中醫師的工作,因為幫助他人,是一份「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職業。 10年,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段短的時光,Ingrid啟發我們,做人不應該給自己設置界線;兼顧日常生活和追夢,這兩件事可以並行。成為母親不應該是一種身分的枷鎖,反之,可以是一把激發潛能的鑰匙。 養生 重在養性和養心 作為中醫媽媽,Ingrid延續家族養生傳統,常煲湯給孩子們喝,告訴他們養生食材和調理方法。而她認為,養生重在養性和養心。 作為三孩之母,如何使孩子們性情溫和、和諧相處是Ingrid的一大挑戰,她的獨家寶典就是獎罰分明:「我會獎勵正面的行為,如果其中一人表現好,其餘兩人也有福利。罰則也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年長或年幼而不同。這樣他們下次都長記性。」而養心的關鍵就是重視孩子們的情緒:「10歲前,我要給他們快樂童年,在近乎零壓力的環境下成長,課業上只要能升班就可以了。」Ingrid這麼想也是這麼做,在孩子們每天上學前給他們愛的擁抱,放學回家後首先問他們「今天過得開心嗎」,而不是問今天學了什麼。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是Ingrid職業選擇的準則,也是她當媽媽的法則。媽媽多少歲生下孩子,就和孩子有多少年的代溝,新時代的媽媽要有開放思維,接受新事物,跟孩子一起探索感興趣的事情,這樣孩子快樂,媽媽也快樂! 《寰聽世界》——「潮媽寶典」每周二專訪新時代潮媽,分享超越自我,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下午2:00至4:00於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將軍澳、天水圍)播出。t.rthk.hk/j3c9o 文:黄梓瑜 作者簡介﹕香港電台普通話台《寰聽世界》主持,訪問老手、潮媽新手,陪伴寶寶成長的同時注重自身發展,希望透過聲音為媽媽們帶來力量,一同成為更好的自己和媽媽。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