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禮:大型日式景點 重溫旅遊時光

相信大家都十分想念遊日時光,因此PopWalk 天晉滙特別帶來新春4組「藝.日本」景點,讓大家來一趟小日本之旅!「PopWalk×WHOSMiNG 旨在一喜」日式主題裝置包括巨型心形拱門、3 米高新春造型金魚、花手水許願池及逾10米長的金魚燈海,祝願大家新一年身體健康,好運常來! 除了各個大型裝置外,商場亦特別邀請台灣人氣文青插畫家WHOSMiNG設計一系列賀年禮品,每款均實用又美觀,只要於商場內以電子貨幣即日消費滿指定金額,或The Point by SHKP會員憑指定積分即可換領,數量有限換完即止。 ◆「PopWalk×WHOSMiNG 旨在一喜」大型裝置 日期:即日至2月27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地點:將軍澳PopWalk天晉滙各期商場 查詢:2679 9300 ■送萌虎地氈及年年有魚保溫瓶 PopWalk天晉滙送出紅噹噹萌虎地氈及年年有魚保溫瓶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10個,每人可獲上述禮品各1份。(圖) (圖)(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2月15日 ■家家有禮 網上表格:link.mingpao.com/72468.htm 整理: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家家有禮:與百獸之王探索樂高世界

今個虎年,大家一同與百獸之王攜手探索充滿想像力的樂高世界!東港城「樂高雲霄虎城」新年主題裝置中,一眾樂高人仔為了慶祝新年來臨,齊齊換上醒目亮眼的虎年造型驚喜現身。場內設有多個打卡位,包括「福虎靈動賀新禧」、6米高「樂高虎運當頭摩天輪」及「飛天舞獅」。場內另設有3大巨型遊戲互動區,粉絲們將可挑戰敏捷身手,包括「財源滾滾來」、「虎虎STUNTZ威」及「迷你樂高老虎拼砌室」,挑戰成功更有機會贏取樂高新年套裝及The Point by SHKP積分!此外,顧客只需消費滿指定金額或憑指定The Point by SHKP會員積分,即有機會換領全港獨家LEGO傳統人力車街景套裝及「福虎獻瑞」利巿封,粉絲們萬勿錯過。名額有限,換完即止。 ◆東港城「樂高雲霄虎城」 日期:即日至2月28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10:00 地點:東港城1樓展覽場 查詢:2628 7399 ■送LEGO人力車街景套裝 東港城送出LEGO傳統人力車街景套裝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10個,每人可獲禮品1份。(圖) (圖)(商場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先讚好《Happy PaMa教得樂》及明報副刊Facebook專頁,並於「家家有禮網上表格」回答問題,即有機會得獎。 截止日期:2月15日 ■家家有禮 網上表格:link.mingpao.com/72468.htm 整理:顏燕雯 (註:實際活動時間或因配合防疫措施而改動,請留意場內告示或向顧客服務中心查詢)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關於COLLAR,我想說的是……

造星女團,COLLAR出道,揭開2022年。隊長阿Gao(沈貞巧)在電台訪問中解釋團名COLLAR「衣領」,意指當扣起衣領時束緊的感覺,並謂當觀眾屏住呼吸期待團員的演出時,就像衣領那般「Hold Your Breath」。或許今時今日令人呼吸不順的人和事着實不少,人人都像有條無形COLLAR。因此,睇得到的COLLAR,當然掀起熱話。 女團誕生是結果,「全民造星」是過程。21世紀大家都講體驗,無論你的參與有幾直接間接,就像真人騷一樣,透過網絡世界,人手一機,一呼萬應,你與你的小熒幕,就是一個世界。你有你MIRROR,我有我COLLAR,ERROR也無問題。 衣領作用不能小覷 朋友們,可不要小覷衣領喔!襯衫最頂那個倒三角形的領子,就是一個框架,臉孔就放在上面,一來提供焦點易於識別,二來也是服裝設計的重點;設計獨特的領子,其實是一件衣服點睛所在。大家都知道領袖有幾重要吧!對呀!就是衫領和衣袖,兩者均不是服裝的主體,但卻能突顯整件衣服的個性。下次買衫,可要特別留意衣袖的設計啊! 還有,你可知道上世紀職場有藍白領之分?藍領白領的出現可說是歷史悠久。日劇人物半澤直樹是白領銀行職員,他爸爸經營工廠,僱用的工人便是藍領了。隨着教育的普及、服務行業的發展以至經濟的轉型,藍領白領界線模糊,加上生活數碼化、網絡化,未來工種的分類,由誰去擔當,難以預料……「世界經濟論壇」前年曾預測未來幾年的10大職位前幾名都是數據分析或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毋庸置疑,你我他已成為數據資源,一如在《全民造星IV》這個港產女子偶像組合的生產過程中,當你於社交平台給like,又或者參與投票,幕後的數據分析也在默默工作。簡單說來,台前幕後的互動,驅使着COLLAR的誕生,而MIRROR、COLLAR的毗連催化效應,究竟會呈現一個怎樣的局面, 相信很快便會揭盅。 朋友們,你是鏡粉嗎?或許你都會喜歡COLLAR的,是那種鄰家孩子feel?還是感到一種肯打拼的精神?抑或是舞蹈的動感喚起內裏某種青春的躍動?COLLAR Bone,有說鎖骨象徵女性富魅力的一面,其實它連接着軀幹和上肢,還保護着血管和神經,看來小小的鎖骨牽扯着人的一舉一動。facebook群組「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因應COLLAR出道,「前夫」們開了一個新group叫「前夫反擊戰」,及見於此,在無奈又無奈的疫情困境中,你會笑一笑。 無論如何,the show must go on,壬寅虎年,祝願各位Happy PaMa人人健康快樂,孩子聰明伶俐,天天自信滿滿!Work hard,Play hard! 文:楊永明 作者簡介﹕資深教育工作者,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前任校長,認為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透過不同的互動體驗與自我追尋,就能找到持續的幸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親子運動:親子在家操體能 零器材強腰腹 甩走肚腩仔

新年期間,大小朋友必定吃得很豐富,加上疫情影響經常留在家中,有否發覺自己的小肚腩也「快高長大」了?其實在家也能透過一些簡單運動鍛煉體魄,毋須工具輔助亦可親子一起做,再沒有藉口做大懶蟲啦! 除了跑步、打球,一些較為靜態的運動如掌上壓、深蹲等,在室內隨時可以做到,既可鍛煉體魄,也適合親子做。香港跆拳道代表隊(少訓隊)訓練員、Progressive Taekwondo CTA Centre總教練田華民表示,很多小朋友學跑步、游泳,訓練多集中於下肢及上身,反而腰腹運動較少,若腰腹鍛煉不足,其實會影響整個人上下肢的穩定度,故強化腰腹的運動同樣重要。 田華民(林靄怡攝) 今天他為大家介紹幾個在家中較小空間也可做到的運動,有助鍛煉肌肉及提升心肺機能,適合5歲以上小朋友和家長一同合作完成,當然家長也要按小朋友的能力來調節相關動作和運動次數。以掌上壓為例,小朋友可以用屈膝姿勢,這樣負重便較輕,令他們容易掌握。 一、熱身運動開合跳(圖) (林靄怡攝) 二、掌上壓(圖) (林靄怡攝) 三、蜷腹(圖) (林靄怡攝) 四、深蹲(圖) (林靄怡攝)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Loui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男生數學比女生叻?

2019年「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測試了全球約60萬名小四及中二學生的數學成績,結果顯示,小四男生比女生略為優勝,但差距不大,而中二男女生數學成績則沒有分別。 研究:女生數理弱源於缺自信 然而,不論是教師或家長,仍有不少還是覺得女生的數學能力較男生弱。曾有外國研究顯示,教師在數學課與男生的互動較多,也傾向對他們發問較深的問題,男生亦較女生得到更長的回答時間。教師可能是出於好意,避免女生因找不出答案而覺得尷尬,不過卻無意間傳遞出「女生數學能力較差」的信息。家長為子女選擇課外活動時,也可能出現這種偏好,會為兒子選擇數理科活動,例如數學比賽及編程等,卻為女兒選擇跳舞、唱歌等與數理科沒有直接相關的活動。 有研究亦指出,女生數學成績不理想源於缺乏自信,對精進數學的決心不足,遇上挫折較易放棄。相反,男生一般較有自信,較能堅持下去,這種態度有助獲取較好的成績。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不論男女學生,自信心與毅力對數學學習都非常重要。主導東亞社會的儒家思想強調「勤有功,戲無益」, 不過刻苦的學習方式未必適合現今的學生,甚至可能打擊其自信心,導致抗拒學習。相反,西方社會可能過分着重學習興趣,令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時比較散漫,亦不見得完善。香港教師需要拿揑平衡點,給予比學生程度稍高一點的挑戰。這樣,不論男女學生均可透過解難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改善數學能力。 毅力不等同操練,依靠操練典型題目得來的數學能力,效果未必理想。其實,教師應為學生「固本培元」,以釐清數學概念原理和鞏固基礎為目標,數學的教與學應該着重過程多於結果,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索答案的多種可能,而不是只求學生用最短的時間解題以應付考試。教師在課堂應首先訓練學生的思考方式,除了教導解題,亦要引導學生多反思。例如:「我們現在採用的計算方法是最好的嗎?」、「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計算出答案?」等。 多作口頭描述 訓練清晰思路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教導他們留意身邊環境與數學有關的事物,例如在街上或旅遊時,細心觀察建築物的外形設計與圖形概念的關連,以認識不同形狀的特點,將學習融入生活,並經常主動問孩子「為什麽? 」、「考考我好嗎?」、「你怎樣知道的?」、「有何分別?」、「大概多少?」等問題,持續誘發孩子對數學的好奇心。 與西方國家及內地的學生相比,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香港學生以口語表達數學概念及敘述事件的能力都較弱。現時香港的數學科考試不設口試,若要對症下藥,建議教師可多安排學生作口頭報告,例如請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和過程等,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家長也可鼓勵子女口述日常生活事件,例如零用錢的使用方法等,幫助他們培養更清晰的思路。這些訓練不單有助香港學生學習數學,亦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對未來投身職場和進修研究都有莫大裨益。 文:梁貫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座教授、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升中面試這一關(一)

每年農曆新年前後,都是升中面試的檔期。為助孩子有更好的表現,不少家長都會安排他們參加面試班,家中亦會親自操刀特訓。小明的「A仔」特性,與人對話時不愛對望眼睛,與不熟悉的人亦只會作被動回應……我這個家長要怎麼辦好?對我來說,預備他面試絕對是一項「大project」。 2019年11月,拜託了熟悉小明個性的補習社為他作面試準備,學習撰寫中英文自我介紹、習慣朗讀文章,就時事議題模擬小組討論等。借助補習社之力,目的不是要他變得很厲害,而是一種心理準備。小明愈大對父母安排的活動愈抗拒,所以當時我請他喜愛的補習老師親自邀他參加面試班。借力,已成為A兒媽媽的常識了。 心理方面算是準備了,但小明做事有點「差不多先生」,自我介紹都求其得很,我一直在惆悵,到底怎樣才能令他明白介紹內容要有其獨特性,才能使老師留下深刻印象呢?有一天,我的機會臨到。那次我們一起選購他需要的電腦產品和文具用品,再到食店享受午餐,那一餐是可以消磨較長時間的「涮涮鍋」,好讓我找機會切入話題。  投其所好 媽媽化身軍師 我知道扮教師問他問題這方式很大機會失敗,於是我一邊燙食物一邊自言自語:「老師好,我叫小明。我平時喜愛做運動,我爸爸是運動教練,每逢周末我都會上他的訓練班……音樂方面,我正在學彈結他,而我弟弟就在學打鼓,不過,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夾band』……周日我和家人會去探望爺爺嫲嫲,也會一起看電影或去行山……」我接着以誇張表情兼搞笑的口吻說:「大部分中學也喜見熱愛運動的男孩,當老師聽見你說常常跟爸爸一起運動,會覺得很棒,認為你倆父子感情特別好,必能留下好印象!如果說你和弟弟各自學習一種樂器,那倒沒什麼特別,一般人聽到結他和打鼓的組合,隨即聯想起『夾band』來,所以一句『你們從都沒有想過夾band』就起了幽默作用,能夠令老師有深刻印象!」  小明竟然「嘰嘰」聲笑了出來,我感覺他聽得起勁,開始願意投入面試這話題。我再裝作說秘密的神情道:「老師也想了解你和家人的關係有多親密,因為其實很多學校,都特別喜歡願意投放時間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所以你大可列數跟家人一起做過的事,面試定必能添分數!」他的眼光突然明亮起來,邊吃邊說:「媽媽,你可以做我的軍師嗎?」(當年他喜歡看歷史劇集《三國演義》,認識諸葛亮,知道這位足智多謀的人是位軍師。)我感動又安慰,感恩道路正開墾中,我回一回神,當刻仍故作鎮定,輕鬆地回應:「當然可以!媽媽會跟你一起面對中學面試,只要肯努力,必可找到適合你的中學!」 當學懂借力,又順利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軍師後,下一步便需按他的能力和動力,一起進行策劃工作,準備實戰了!這些在下期再談。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同理心學堂:追星心理

你的子女,有追星嗎?你自己本人,又有沒有加入追星的行列呢?久違了的追星、崇拜偶像潮,近期又再復燃。來到這個世紀,MIRROR、ERROR成為了今日的寵兒,不止年輕人,連「媽媽輩」也加入「應援」行列。這確是一個相當特別和有趣的現象,也蘊含不少社會學和心理學值得探討的材料。 年輕人追星 理想自我投射 我們就由年輕人崇拜偶像談起。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認為,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就是把自己理想化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投射出來。例如,為何同一個年紀的年輕人,會迷上MIRROR中不同成員?為何有人喜歡姜濤,有人喜歡Anson Lo,有人就喜歡Anson Kong或是Edan?(由於文章篇幅有限,12人的例子不能盡錄,望大家不要見怪。)MIRROR 12人勤奮努力,各具才華,就不用說了,而他們的性情、個性,亦各自化成了一系列的記號。在大眾心目中,姜濤可說代表由肥仔變型男、溫和而純真,以及不介意暴露情感脆弱的男子;而Anson Lo代表了另一串的記號,包括:跳舞的型格、暖男的溫情(演活了《大叔的愛》一劇中阿牧這個角色)、衣著的品味;而Anson Kong可能就代表了率直、做自己,例如他在比賽中輸了後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神情;而Edan就代表了孩子氣、多才多藝等。其實,每一個偶像有不同的特點,都可能是年輕人理想自我的投射。他們透過喜歡,甚或崇拜這些公眾人物,而表達出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根據艾力遜(Erikson)的成長8階理論,自我身分認同的建立,是13至18歲年輕人最重要的成長任務。這個時期,對「我是誰」(Who am I) 這個問題非常在意。同時,對自我身分感混淆和迷失,也是他們的成長危機。年輕人若能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確立自己的價值觀、能力、性格傾向、信仰等,他們的成長就會比較有目標和有方向。若他們無法過渡這個迷惘期,可能會傾向消極,走向自我放棄和自卑。因此,追星、模仿他人的行為表現,亦只是一個尋求自我的自然現象。若子女沒有過分沉迷或因為追星而影響正常生活,做父母的,大可處之泰然,不必擔心。反而,父母可以嘗試了解一下子女喜歡的明星,到底是怎樣呢?找機會和子女談一談關於偶像的事情,順勢了解一下他們喜歡這位人物的原因,也可以幫助子女成長、認識自己,亦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中年人追星 「內在小孩」蘇醒 好了,年輕人喜歡偶像,都比較容易理解,那麼為何成人、中年人也會有追星現象呢?從心理學角度,每個大人,內心都有一個很年幼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我們的心靈裏仍有一個很年輕、很會幻想的性格部分。心靈內年輕的自我被喚醒,重拾年少時追星的樂趣和心情,亦是相當自然的狀態。還是那一句話——只要不太影響生活,不太影響你和家人的關係,喜歡偶像亦是無傷大雅吧。 如各位對本文主題有查詢,或需尋求輔導,可致電2332 4899,或電郵至counselling@ymca.org.hk 文:葉思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英倫助鄰:英國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個很難討論的話題,當下社會,不管是多年老友,抑或是血脈相連的親人,往往都因為價值觀之爭,導致關係決裂。那麼,當我們考慮移民或把子女送到海外升學時,又是否了解那個國家的價值觀是什麼?跟自己的價值觀一致嗎? 今天就想談談英國價值觀(British Values),包括Democracy(民主)、The rule of law (法治)、Individual liberty( 個人自由),以及Mutual respect for and tolerance of those with different faiths and beliefs, and for those without faith(不同信仰及沒有信仰之間的互相尊重和容讓)。這些核心價值觀,是來自英國政府在2011年針對恐怖襲擊及極端主義發表的Prevent Strategy。現時英國教育部亦已要求所有學校都要尊重並且積極推廣這些英國價值觀。 學校推行情况 納入評估準則 英國是個多元社會,就算去到中部、北部的小鎮都有機會見到不同膚色及背景的人。大城市就更甚,倫敦的外來人口比本土人更多。在這個多元文化和多種族的大熔爐下,要尊重個人自由及包容不同信仰和信念,需要有一個健全的民主政制和法治社會,營造一個公平及和平的生態去解決當中的摩擦。 英國教育是要從社會文化去培養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以適應現代的英國生活。教育部期望學生能夠︰知道作為一個公民能如何通過民主去影響政府的決策;明白信仰自由是受到法律保護;接受和包容其他人不同的信仰或無信仰;明白識別及對抗歧視的重要。 學校推行British Values教育的情况,會是Ofsted評估學校表現的準則之一。因此,學校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學校在課程上不單教授British Values,也介紹民主政制的優點和缺點,以及比較其他地方政制。校園內,要提供機會給學生發聲,並通過校內選舉示範民主模式;並藉地區或社會選舉舉行期間,鼓勵學生學習辯論各種觀點。 看了以上,讀者可能覺得這只是冠冕堂皇之詞,現實社會仍是充滿歧視、不公。我會說:Yes and No。無可否認,英國的文化衝突的確比香港大得多。香港一直都是較單一民族佔絕大多數的地區,較大的衝突或許只是近年的兩地矛盾,當然,亦可能只是我們未有細察少數族裔的狀况。 兒子遭歧視 學校專人跟進 在英國,我的孩子也遇過被欺凌的情况,當中包括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言語。但其實口出惡言者,自己也不是本地白人,矛盾可以不止在本土與外來。當事件被揭發,並向校方報告後,學校有專人跟進及處理。歧視問題或許不會一下子永遠獲得解決,但我相信,正正因為英國高舉反歧視的價值觀,學校才會有一個制度去及時處理,亦因為社會重視,故我們才不時從新聞上看到與歧視相關的新聞。 在反歧視的同時,英國更是個一直依賴民主和法治的社會。Boris Johnson因在lockdown期間參加party,現在自己的political party可能快要over,相信亦是因為國家制度及價值使然,社會聲音才能夠成為改變政府的推手。 文:Eiffel 作者簡介﹕三個小孩的爸爸,從前在港組織家長組織爭取教育改革;今日出走英倫,繼續關注學校教育,協助香港家長選校入學。 www.facebook.com/LunLondo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引導父母學習善意溝通(上)

早前在教師培訓中,有參加者問:「善意溝通,可促進我與子女的關係,引導他們成長;但對着我60多歲的父母也能應用嗎?我覺得要他們改變很困難。」 的確,成人的溝通學習模式與小孩子大不同。小孩子像一張白紙,每次跟他人互動時,總在紙上留下一點痕迹,只要這些互動正面、正向,點點痕迹交織起來,就會變成線條豐富又富意義的圖案;成人則不然,各有歷練,本身已經是一張畫滿圖案的紙張,當中固然有美麗的,但亦包含瑕疵(不適當的溝通習慣)。假如不先把瑕疵擦走,即使之後掌握到畫靚畫的秘訣,紙張也不夠空間。當然,「擦」的過程或伴隨痛苦,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把紙張弄爛就得不償失。 (作者提供) 付出耐性、真心 成人溝通轉化4階段 以上比喻是說,只要大家願意付出耐性和真心,即使是60多歲的父母,也可以教導他們掌握善意溝通,但方式跟小孩子不太一樣。接下來,我想先說明成年人溝通轉化的4個階段和要點。 第一個溝通轉化階段是「無意識」。成年人自幼無意識地模仿父母、同學或媒體,透過「耳濡目染」建構個人獨特的溝通系統。從功能來說,這套系統是有用的,讓我們順利長大成人;但同時,這套系統或滲有「沙石」,妨礙我們與他人的關係。舉例,父親自小常對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長大後我才知道還有下一句「只因未到傷心處」),讓我傷心時也忍住不哭。長大後,我才明白哭是身體一個重要機制,幫助抒發悲傷,而情緒本身也沒有對錯之分。 如今頭腦上雖已明白情緒這回事,但每當我看到小孩子哭的時候,一些否定語句如「唔好喊啦」、「堅強啲啦」等,依然會偶爾浮上心頭。我知道,因為這是我經歷過的溝通習慣。當我覺察到這些溝通上的小毛病,也意味着已進入第二個溝通轉化階段——「覺察」。 從「覺察」走向第三階段「掌握」,是一個學習過程,即放下慣性想法、行為和語句,嘗試有意識地運用準確的言語,把心意更精準地傳達給對方。在此階段,「善意溝通」幫助很大,它透過4個步驟,「觀察:建立雙方都同意的事實基礎」、「感受:先處理心情,同理彼此感受」、「需要:找出感受背後滿足/未滿足的需要」及「請求:找出能滿足雙方需要的共同策略」,讓我既有意識,也有技巧與他人好好溝通,建立關係。 第四個溝通轉化階段是「內化」。我們大部分行為都是下意識,話語往往不加思索便說出口。因此,單單「掌握」溝通方法並不夠,因為當我們情緒激動時,根本無足夠時間去思考和組織言語,很多傷害彼此關係的說話都是衝口而出,因此「內化」很重要。它是一個把善意溝通變成下意識習慣的過程,雖然需要累積很長時間,但只要持之以恆,定能看到改變。 下一篇是實戰例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父母「覺察」自己的溝通習慣。 文:郭梓樂(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

讀樂樂:Tanka中的蛻變之旅

以詩訴說故事是詩人Nikki Grimes所長袖善舞的,Garvey's Choice(圖)是她以Tanka(日:短歌)的現代格式,書寫 Garvey對自己、爸爸、友情,以及自我形象的蛻變旅程。過程中,Garvey尋回勇氣跳出舒適區(comfort zone)。 (圖)(作者提供) Tanka盛行於13世紀以前的日本,意思是短詩,多以五行為一單元,不押韻的,用於表達感激之情、愛情,或自我反思。昔日一對男女首次約會後,男方會送女方一首Tanka ,而女方則以禮物回饋。 Nikki所採用的Tanka則以音節為主,以 5/7/5/7/7 的音節數目為依據,來完成每一單元的寫作。另外,詩歌首兩行主要是表達詩人的經驗,如他們所見、所聞、所感、所受等。第三行往往是轉折位,語調的轉變,跟前兩行或後兩行有所不同。最後兩行則表達深層次的意義,揭示作者的反思。 Garvey's Choice由105篇Tanka組合而成,每篇都設立命題,多以一個單元完成,長則有4個單元。雖然每篇短詩看似是獨立,但其實詩與詩之間有着緊密聯繫,前篇留下伏筆,新一篇承接上篇的思路和感情,把情感發酵,像千層蛋糕一樣,一篇又一篇地層層疊起來,帶領讀者進入Garvey的內心世界,與他同呼同吸。從Garvey's Choice節錄了一些Tanka,和大家一起欣賞︰ TUESDAY Excitement beaming from Dad's face, he bounces in, palms a basketball. ''Look what I got for you, son! Want to go work up a sweat?''◆ Who's he talking to? After all these years, you'd think he'd start to know me. Will he ever stop trying to make me someone I'm not?◆ 有天晚上,我追看《香港秘密搜查官》,最終回的主題是「恐懼」。3名主持人各有恐懼——畏高、怕水、驚離心力,導演就着他們的恐懼,設計了一個高台,讓他們面對恐懼。Garvey同樣有他的恐懼,就像那3名主持人一樣,究竟他會作出一個怎麼樣的選擇呢? FEAR Fear is that flip-flop in my belly, like when I tried out for baseball. All I got for my trouble was being laughed off the field. Will this be the same? What if I open my mouth and out comes - nothing? Will kids laugh me out the door? I can't take that anymore.◆ GARVEY'S CHOICE Ignoring my nerves, I march into the classroom, Squeak out why I've come. Feeling numb, I take a breath, tickle that first note, then soar. My voice skips octaves like a smooth stone on a lake. That's what they tell me. ''Well, class,'' says the director. ''Guess we found our new tenor.''◆ 閱讀能讓我們拓寬眼界和視野,只要能保持一顆欣賞的心,隨着作者帶你進到他的世界,你所獲得的,遠遠超過平面的文字。Garvey's Choice是作者 Nikki Grimes為高小學童而創作的,並曾獲得羅蘭•英格斯•懷特獎(Laura Ingalls Wilder Award)。Nikki的寫作旅程從6歲開始,是一個多產、獲獎無數的作家、詩人,並以創作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品為主,讓孩子也能輕鬆投入文學世界! 文︰呂美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3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