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物語:教養何止一套方法?

某天早上,華德媽獲朋友邀請去了早餐聚會,其間一個朋友問大家在小朋友面前應否喝啤酒,她的觀點是酒精會令人失去判斷力、理智,不應間接向兒女灌輸飲酒文化,所以她認為在小朋友的生日會、家中的節日慶祝是最不能接受有酒精出現的。

大人應否在小朋友面前喝酒?

我表示不認同她的觀點,始終啤酒是德國的文化之一,我們家絕不會避忌在孩子面前飲酒,更讓他們用果汁代酒,學習跟對方四目相投地碰杯(德國文化裏,碰杯時必須有眼神接觸,否則會有7年噩運)。後來的討論更演變到,當兒女踏入青少年期,帶着一身煙味回家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當兒女想交同性戀者時又如何反應?

無獨有偶,我曾經問過華德爸同樣的問題——若有天,華德帶男性朋友回家說「這是我的男朋友」,你會如何反應呢?當下華德爸思考了5秒,然後他握着我的手,模擬我是華德,說:「恭喜你們啊!」聽完我的分享,那個友人就沒再延伸說同性戀的話題,又繞回去喝酒的話題了。

這個朋友的家族來自摩洛哥,後來移居瑞典,幾年前她嫁來德國,但無論環境如何改變,她仍是虔誠的穆斯林。所以我很明白,她為什麼反對煙酒,為什麼反對早戀或同性戀,但這種強烈反對真的頗令人反感,因為她的論證有一種要人必須認同的壓力,好像我在兒女面前喝啤酒就會造成他們來日酗酒一樣。

我絕對尊重她的信仰,不會在她面前吃豬肉、喝酒等,但如何養育兒女,哪會只有一套方法呢?她所採用的高壓管治,有得也有失。孩子在其全方位的保護下,定不受煙酒影響,但孩子終有日要離開父母,走自己的路,那時候怎麼辦?

物極必反 倒不如引導批判思考

我認為凡事都有兩面,不能因為有人酗酒就說酒精害人。難道人們食糖致癡肥,我們又要禁糖嗎?我比較佛系,也比較中庸,一向認為物極必反,而且,每一個小朋友都不一樣,我們如何教育他正直、善良、守法,也不止一種方法。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提點,就很好了,始終我們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小朋友就算是2、3歲也有其獨立的人格和靈魂!

世上有千千萬萬種事情可以擔心,借電影金句來說:「地球是很危險的,你快點回火星吧!」與其把孩子養在溫室內,倒不如讓孩子學懂批判式思考,讓他們知道一樣東西為什麼人人讚好?為什麼人人說它不好?就算人人都蜂擁去做某樣事情,他們也可以勇於不隨波逐流,這樣遠比他們被禁止做某個事情來得更人性化。更何况,犯了錯誤又如何呢?下回再為大家帶來德國的育兒記趣!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38期]